- UID
- 386647
- 帖子
- 12775
- 精华
- 2
- 威望
- 7
- 阅读权限
- 100
- 性别
- 男
- 来自
- 仙灵洞天
- 注册时间
- 2006-10-25
|
我写的演讲稿 给点评价
能拿冠军吗?
增强“公仆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全社会共同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公仆意识是什么?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相信绝大多数的“公仆”都可以给出一个近似于标准答案的回答,但是我认为,只有切切实实体现在行动上的公仆意识才是货真价实的公仆意识。
增强公仆意识,首先必须树立“民本”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现在,一些官员并不是不知道“执政为民”、“以民为本”,但却总是挂在嘴上,说起来能讲得头头是道,甚至经常教育其他人该如何做;可是轮到自己、体现在具体事务上时,却大打折扣,判若两人。全国人大代表刘冰曾指出,“某地方***在开发区建一个喷泉,比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喷泉还大,耗资6000多万。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贫困孩子上学!”但现实中,又何止这一个喷泉?“白宫”、“天安门”式的办公楼,超豪华的大剧院,越建越大的城市广场,不都是悖离民意的典型吗?这些现象表面上是缺乏忧患意识和节俭意识,背离了科学、和谐发展的宗旨,但其核心却是缺乏公仆意识。如果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自然就会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民生上,放在为民解难造福上。
增强公仆意识,不在空喊,重在行动。记得邓小平同志说过:“不做官,只做事。”这是对践行根本宗旨的最好解读。“只做事”就是公仆的本份。做事就得深入下去,到群众中了解民情,体察民情,倾听群众的呼声,按照群众的意愿去想问题、做决策。然而,当下一些官员恰恰缺的就是这种意识和作风。已故的王震将军曾经形象而深刻地批评某些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说,“他们下基层走一走,转一转,来时说声‘干得好哇’,去时说声‘好好干’。”这便是脱离群众、缺乏公仆意识的典型表现,助长了官僚主义作风,长此以往,“和谐社会”在官僚风盛行之下也必然成为空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至今仍然存在,且在一些地方不断发展蔓延。
增强公仆意识,关键是要把自己定位为“人民公仆”。这是一种觉悟,一种素质,只有具备了这种觉悟和素质,才能在执政时如履薄冰,不敢傲视人民、看不起群众;才能在工作时心系人民,不会刁难前来***机关办事的群众、让其看脸色。在这方面,除了全体***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自我要求外,也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并用制度严格规范官员的行为,才能更好地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公仆意识事关“官民”关系、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事关党和国家的命运。我们党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提高领导者的公仆意识修养,是中国***人的基本信念和一贯要求。只有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使党和人民保持良好的和谐关系,才能最终实现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