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戶外常识系列之63-------户外睡袋使用技巧

在野外躺在睡袋里休息的质量好坏,关乎着能否继续保持体能继续进行未来的运动。要知道睡袋不会加温、加热,它只是减缓或降低身体的热量释放,而睡袋又是身体储存热能的最好工具。

     在户外选择宿营地,尽可能找一个避风、开阔平缓的地方,不要去那些地形险恶,风声鹤唳的地方露营。因为,环境的好坏会影响睡觉的舒适度。远离激流瀑布,因为夜间嘈杂的声响会让人们难以入眠。帐篷的位置也不要选择於溪底,因为那里是冷空气聚集处,更不要扎营在山脊上,应选择背风面或森林处或是运用露宿袋或挖雪洞的方式。

新驴大都使用新睡袋,因受到挤压於睡袋内的蓬松度与隔热会稍差,最好是搭好帐篷就摊开睡袋让它蓬松。睡垫的好环关系到睡眠的舒适度,由于睡垫的隔热系数均不同,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睡垫,可以隔绝睡袋底层释出的热。在高寒地区最好选用实心的睡垫或自动充气的睡垫,然後将背包,主绳或其它物品置於脚下。睡垫必须保持干燥,潮湿的睡垫会让人不舒服,若没有防水的睡袋套可用大型的塑料袋取代,恶劣天候,帐棚内会聚集水滴,所以帐篷的窗户须微开通风。参加户外运动最好带一顶帽子,因为身体的热能有一半是从头部散发的。

     如果把人比如成一台发动机,食物就是燃料,睡前不可空肚(空油箱),睡前最好吃些高热量实物,同时充足的水份是对人体的代谢功能相当重要,当你感到疲累,睡觉时被渴醒,或当你想喝水要多喝水,每天的排尿次数约四至五次,尿液最好呈透明色,若是黄色代表身体依然呈脱水状态。

     到达宿营地后不要马上躜到睡袋内,太累与太冷对体能的保持是极其有害的,晚餐要吃饱吃好,然后再漫步一阵,以不流汗为标准,让身体暖和入睡才会舒服。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户外常识系列之62----登山鞋

户外鞋基本上包括有高山靴、登山鞋、徙步鞋、休闲鞋、溯溪鞋、攀岩鞋、沙滩鞋、滑雪靴、高尔夫鞋……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大家提到最多的是登山鞋和徙步鞋。


登山靴
  登山靴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双脚的温暖干燥,增大着地面积,防止陷入雪中。

  典型的登山靴
  。高筒:14厘米-19厘米,在崎岖山路行走时可支撑和保护脚踝
  。靴底利于在滑溜的草地泥泞和雪中行走。
  。靴子的内撑垫相当坚固
  。接缝少 ,减少水渗入的机会。
  。靴舌有加强处理或折叠防止雨水落入靴内。
  。U型硬皮和边条将鞋底和鞋面的接缝密封,加强防水功能并简化保养工作。
  。有两层或三层皮加强鞋尖和鞋跟,使之耐磨。
  。鞋尖坚硬突起以保护足部,便于绑冰爪。
  。鞋跟坚硬突起,增强靴子的稳定性,便于走下陡峭的雪坡。
  。开口宽大,湿了或极冷时容易穿上。



双套靴(Double Shoe)
  寒冷和冰雪条件下的标准装备,原先设计于攀登冰壁地形,后来觉得对行走于硬雪地形或冬季攀登也不错。外靴坚硬防水,内靴被隔离,接触不到熔雪,保持了足部的温暖。
  登山靴须保持干燥与干净。防水剂可以改进鞋面与缝线的防水程度,可用它涂抹缝合线与针孔。行进过程,水会从鞋口与接缝线侵入。使用绑腿(即雪套,见后)可防止水从靴口侵入。
  不要碰到任何来提过的黏着剂,厚泥让风吹干并清理干净。不可用火弄干登山靴,皮革会干、皱且黏着剂对热敏感会使靴底融化 。常清洗避免长霉,每次清洗后须用套入鞋叉或报纸维持靴内干燥,避免登山靴干燥过程处于高温状态。
  靴底的磨损速度较鞋面快,一般高价位的登山靴都可以更换靴底。
  雪套(绑腿)
  登山时,雪和水会顺鞋口进入鞋内,雪套可封住裤管和鞋子间的缝隙。绑腿有长有短,在深雪中行进需要长绑腿。

  登山鞋的种类

  一、轻量化的郊野登山鞋:
  这类鞋子大多采用尼龙布及皮革制成,着重于透气性及轻量化的设计,鞋底亦多采用软底,以便您在穿着上更为舒适,且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来适应它,不过它在防水性上普遍较差。虽然有些鞋子采用防水的素材及特殊的设计使它的防漏功能提升,但整体来说,这类的鞋子并不适合长程登山及探险性的活动。
  二、徒步鞋及一般性登山鞋:
  这类鞋子有使用皮革、尼龙布或混合制成,有些还加上Gore-Tex防水透气布。在设计上加强了它的坚固耐用性,鞋底亦采用抓地力较佳的设计,有些更在鞋跟部份进行加强,以保护使用者的脚踝。因此它的重量普遍比轻型登山鞋来的重。除了全皮革制作的鞋子以外,它在适应上也不致有太大的问题,但这类鞋子大多无法配合冰爪在雪地使用。
  三、重型登山鞋:
  此类登山鞋的材质与一般登山鞋大致相同,但它对脚部的保护及鞋底的设计上,为因应更复杂而困难的登山活动而有所加强。通常它的鞋底较厚重坚硬,有些甚至加装钢板,使得它的重量相形增加。在防水处理上也特别留意,使您在活动中更亦保持脚部的干燥。但这类鞋子在使用前必须先行适应,否则贸然穿上新鞋上山,坚硬的鞋子及不易弯曲的鞋底会使您相当痛苦。



四、双重靴:
  这种鞋子是专门为了极地攀登而设计,顾名思义是由内外两层鞋子组合而成。这种鞋子不但坚固厚重,而且价格昂贵,但它却是极地攀登时的利器。它是由塑胶制成的外靴及保暖材质的内靴所组成,兼顾防止雪水渗入及保暖的功能,使您的脚部不致在恶劣的冰天雪地中冻伤。

  登山鞋的选购
  步骤一:考量您将从事的活动类型
  根据您的活动类型去选择最适用的鞋子,是您在决定买鞋的第一要务。您的活动若偏重郊山路线或徒步路线,只要选购轻量化的郊野登山鞋或徒步鞋即可;若您计划攀登高山或安排较具讨战性之攀登活动,则以选择一般登山鞋或比较专业性的登山鞋为主;如想进行技术性的雪攀、冰攀或极地探险,那幺您可能要考虑添购双重靴了。本土登山,除了您计划从事专业的技术攀登外,建议选购徒步鞋或一般性登山鞋即可。
  步骤二:仔细比较鞋子的材质、设计与品质
  制作鞋子的各家厂牌的有其独特的设计,除了您有独特的厂牌喜好外,多比较几家厂牌,多看看几种型号,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登山鞋。在选购的时候,仔细观察鞋子的设计与车工,看看有没有品质不佳的瑕疵处,另外产品标签的说明也必须注意,以免买到不是您所需要的鞋子种类。此外,如鞋底纹路的设计适不适当?车缝线的处理是否妥当?鞋跟、鞋头以及鞋统的设计是否符合您的需求?鞋子的防水性是否良好?都是您要考量的重点。



步骤三:试穿
  在您决定好鞋子的厂牌和型号后,最重要的工作是选择一双适合您脚大小的鞋子。试穿登山鞋的方法如下:
  1.选择适当的鞋号:
  通常选择登山鞋的尺码至少要比您所穿一般鞋子的尺码大上半号,但不要 被自己的尺码所限制,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厂牌的尺码标准不同,甚至同厂牌同尺码的鞋子 ,其大小也会有些微的差距 。一定要您亲自试穿,才能找到真正适合您的尺码。
  2.穿上合适的袜子:
  当您拿到登山鞋时,要将鞋带完全松开,并穿上内袜(排汗袜)及毛袜各 一双,再将脚套入鞋中,脚趾向前顶至鞋尖,此时脚跟与鞋跟间仍需留有一至两指幅的距离 。将脚跟后移靠回鞋跟后,把鞋带绑紧(但不要太紧,适中即可),站起来看看脚在鞋内是否会滑动?脚的两侧是否会太紧?脚趾是否能舒展活动?如果您的脚在鞋子中会随意的滑动,您可能要换双大一点的鞋子;如果您的脚趾紧紧的顶着鞋尖,或甚至要微微拱起,您就要试双大一点的鞋子。
  3.试走看看:
  穿好鞋子试着走走看,会不会太松或太紧?脚会不会在鞋内滑动?脚跟会不会离开鞋底?最好能试踩斜坡,看看穿起来是否舒适?新鞋穿起来通常有点僵硬,但穿过几次后就会比较舒适了。
  如果以上测试后皆无不适之处,那双鞋应该可以选购。但仍请您注意:购买每一双鞋子皆要重复以上动作,因为不同厂牌有不同的设计,甚至您脚的大小都会有所变化。另外,西方人的脚较东方人细长,外国厂牌的鞋子一定要好好试穿,方能找到最适合您的鞋子。

鞋子的保养

  尽量保持您鞋子的清洁,尤其每次活动过后,至少要用刷子将鞋上的泥土灰尘刷掉。大多数材质的鞋子,可用中性肥皂加清水清洗(注意不要随便使用清洁剂清洗),湿的鞋子将水沥干后塞报纸置于阴凉通风处,切忌用火或烘干机烤干,如此会破坏鞋子的材料(特别是Gore-Tex的鞋子)。鞋内杂物清干净,鞋垫取出另外清洗。等鞋子干燥后,于皮面涂上保革油(但Gore-Tex的鞋子注意不要将保革油涂在尼龙布上,如此会影响透气性)。涂保革油时,用手指慢慢涂抹均匀,透过体温帮助皮革将油吸收进去,并特别注意缝线处的上油。
  鞋子(特别是皮革部分)要经常保养,最好养成习惯,于每次活动后立刻清洁保养。鞋子不用时,放置于干燥、恒温、灰尘少的地方,如此方能使您的鞋子更为耐用,并保持最佳状态。毕竟鞋子是您从事户外活动的利器,除了提供您足部的舒适,更保护您的足部不致造成运动伤害,岂能不慎?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户外常识系列之61----户外服装常识

户外服装选购原则
  户外活动中的主要寒冷因素:
  对流性散热:当寒风穿透衣服内层,带走皮肤表面温暖空气时造成之散热;因此外层衣服必须具有防风性。
  传导性散热:当身体直接接触冰冷物体时造成之散热,特别是在内层衣服潮湿时散热更加迅速;因此外层衣服必须能够防止雨水渗入,并且具高透气性以避免湿气积存在衣服内,内层衣服则能主动将流汗造成的湿气传送至外层排出。

  户外服装的三层方案

  外层:必须防风、防水、透气;尤应注意兜帽、口袋、袖口、拉炼的防水密合性与缝线的封胶处理;尺寸以能在穿着保暖层、排汗层后仍活动自如为原则。采用Gore-Tex布料的外套是最理想的选择。
  保暖层:藉由阻滞于衣服细孔中的空气提供绝缘效果;多层的衣服较单层厚衣更具调节性,可依天候或活动量变化随时增减。以Fleece材质的刷毛绒布如Polartec等最受欢迎,较同样重量的羊毛更具保暖性,即使潮湿时亦具保温效果,而且快干不易吸水。
  排汗层:特殊编织或化学处理使得内层具厌水性而外层具亲水性,能将汗气排向外层以保持皮肤干爽。常见的Polypropylene、Coolmax 、Thermastat等材质均有良好排汗效果。

  NORTH CAPE 排汗衣系列
  来自于英国高科技的NORTH CAPE排汗衣针对不同天候共有三大系列:
  Thermastat系列
  中空纤维是Thermastat的成功秘诀所在。它能快速地排出体表的湿气,并利用纤维间的空气层做为绝缘,减少与外面冷空气的对流,达到保暖的效果。因此Thermastat即使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仍可令你感到舒适。Thermastat最适合在冬季的登山、滑雪等活动时穿着。
  Rhovyl Sportswear系列
  Rhovyl的衣物是最巧妙的设计。藉由Rhovyl和Modal技术的结合使用,以达到透气保暖的功能。它甚至有经过抗菌处理,可避免长途旅程产生的气味。别怀疑,这可是最受欢迎的一般基本配备,可直接穿,亦可搭配其它衣物穿。Rhovyl Sportswear最适合在有不同气候的户外活动时穿,包括登山、远足、自助旅行等。
  Coolmax 系列
  Coolmax功能原理非常的简单,快速的将皮肤表面的汗水排出体外并使身体一直保持干爽。其独特的纤维形状形成快速的排汗透气功能,快干透气的效能是一般棉纤维的两倍以上!

  户外衣物的清洗和保养
  1. 原则上一般织品类的服装都可以放入洗衣机中清洗
  2. 为避免衣物表面起毛球,可以将衣物正反面翻过来清洗
  3. GORE-TEX之类的衣物宜使用专用的洗剂浸泡清洗
  4. 以电熨斗熨洗净晾干后的GORE-TEX风衣,如此可维持其布料表面的防,泼水性
  5. 收藏衣物的地方要保持干燥,衣物不宜长期挤压储存
  6. 日光曝晒衣物要适可而止,避免长期接受阳光紫外线照射

  Gore-Tex
  Gore-Tex是一种每平方英寸有90亿个极微小细孔的薄膜。这些小孔是液态水分子的两万分之一,却是水蒸气的七百倍大,因此水滴无法穿透它,水蒸气却能排放出去。将Gore-Tex薄膜粘合在尼龙或其它的布料内侧,所制成的衣服、鞋靴、手套、帽子等具有抗风、防水与透气性,使户外运动者保持干燥、温暖与舒适。Gore-Tex原厂对于授权的服饰制造厂也提供完整严格的缝线封胶处理技术,使衣服达到真正的防水性。
  Gore Tex布料可分为‘两层布’(2-ply)和‘三层布’(3-ply)两类。‘两层布’是将Gore-Tex薄膜粘合在尼龙等布料内侧,‘三层布’则是将表布、Gore-Tex薄膜与一层里布黏合在一起。‘两层布’具有质料柔软、透气性较佳等优点,但是因须另加一层衬里,带来较多的重量,适合一般性的户外活动与登山。‘三层布’较为耐用不易磨损且快干,但是质料较硬且透气性稍差,适合严酷地形的攀登与轻量化的要求。

  使用Gore-Tex的常见问题
  问: 我两年前买的Gore-Tex外套似乎已经不防水了!每当爬山遇到下雨时,外套会吸收水份,变的更重了,内层衣服也湿透了。
  答:为了加强防水及透气性,Gore-Tex外衣的表面布料上都有泼水处理,使雨水能形成水珠滑落衣服,不会因吸水而变重,并保持表层干净,让汗气顺利由细孔排出。然而,随着经年累月地使用,泼水处理会逐渐耗损,此时衣服表面不再形成水珠,布料也会吸收一些水分。但表布之下的Gore-Tex薄膜仍具有防水透气的功能。至于内层衣服的潮湿并非来自雨水渗入,而是由于汗气无法顺利排出。
  恢复泼水效果的方法是在清洗晾干后,用中温的蒸汽熨斗熨烫,只要表布本身的泼水处理还在,它就可以再使表面的雨水形成水珠,恢复透气功能。由于目前尚无永久性的泼水处理技术,在长期使用清洗后,原有的泼水处理终将失效,此时就必须以喷剂式或水洗式的泼水剂加以处理了。



GTX选购指南
  什幺是‘防水布料’?
  一般的外衣或多或少都具有泼水的功能,但是在长时间暴露于恶劣环境下还能保持干燥的布料却十分稀少。根据美国陆军所定的标准,一种布料必须能承受每平方英吋25磅的水压而不漏水,才可称为具‘防水性’。也就是布料必须能在高水压之下阻挡水的渗入。
  测试结果显示:一般布料能承受每平方英吋3到5磅的水压,而Gore-Tex则能承受每平方英吋65磅的水压而不渗水,可知它具有优良的防水性。

  什幺是‘透气性’?
  当你的外衣透气性不足时,活动所造成的湿热气体会累积在里面,除了让你不舒服之外,当温度较低又有风时,一脱下它就容易着凉。此时不论这件衣服的防水性多高,都是枉然。透气性好坏的判定标准各家不同,目前比较为大多数接受的是:测量24小时内,一平方公尺布料表面积所蒸发出来的水分。在休息的状况下,必须有350公克到600公克的蒸发量;在中度运动量的状况下,则需有2000公克到3000公克的蒸发量,才能称为具备优良的‘透气性’。
  根据测试:Gore-Tex布料的透气量为2800公克,符合优良透气性的要求。因此,由Gore-Tex布料制成的产品,防水防风又透气,能让你舒适地从事各种户外活动。

  如何清洗Gore-Tex外衣?
  油污会降低Gore-Tex的防水透气效果,因此保持干净,才能使它发挥最大效用。虽说Gore-Tex原则上可用洗衣机洗,并以中等温度烘干,但根据实际使用者的经验,及避免每个人的认知差异,我们仍建议用手洗,并自然晾干。(毕竟它也是不太便宜的东西,若洗一次就玩完了,就太跟钱包过不去啦!)
  下面是基本清洗程序:
  1. 使用约30℃的温水及洗衣粉清洗,表布脏污处可用软刷(例如牙刷)刷洗。
  2. 将脏水冲干净,多换几次水,确定没有残留的洗衣粉。
  3. 用脱水机以慢速脱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
  4. 吊挂在通风处晾干。
  Gore公司不建议用液体洗衣精或防水 / 透气衣物专用洗剂。
  表布的泼水处理
  为加强防水及透气性,Gore-Tex外衣的表面布料上都有泼水处理,使雨水能形成水珠滑落衣服,不会因吸水而变重,并保持表层干净,让汗气与体热顺利排出。泼水处理也能让衣物保持干燥,避免湿气蒸发造成身体热能流失。然而,随着经年累月地使用,泼水处理会逐渐耗损,此时衣服表面不再形成水珠,布料也会吸收一些水分。但表布之下的Gore-Tex薄膜仍具有防水透气的功能。
  恢复泼水效果的方法是在清洗晾干后,用中温的蒸汽熨斗熨烫,小心不要在同一个地方熨太久。只要表布本身的泼水处理还在,它就可以再使表面的雨水形成水珠。
  由于目前尚无永久性的泼水处理技术,在长期使用清洗后,原有的泼水处理终将失效,此时就必须以喷剂式或水洗式的泼水剂加以处理了。

  对Gore-Tex常见的误认
  泼水表层耗损造成的问题,常被使用者误认为Gore-Tex科技失效,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误解:
  1. 表面布料看起来潮湿?这是因为泼水处理耗损,而使表布吸收了水分。
  2. 感觉变重?和前一个情况是同样原因。
  3. 衣物内层有湿气?这是因为衣物表面水分蒸发散热,使衣物温度降低,和内层靠近身体的部份产生温差,才使的内层‘湿湿的’。
  所以,当你考虑换一件新的Gore-Tex之前,请先确认不是因为上述3个原因,才要更新。(虽然多买一件没有坏处啦!)
  严重渗漏时
  如果在下雨的前几分钟,衣物内层就有明显的潮湿渗水情况,则可能是缝线部份的防水封条脱落,衣物有破洞,或布料本身的问题。请将它交给Gore公司检查处理。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户外常识系列之60-----坐式安全带的安全使用

安全带作为连接攀登者和攀登绳之间的保护装备,在攀登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安全性”是考量安全带的首要因素,所以我们在选择安全带时,“安全性”是判断安全带优劣的重要指标。

     安全带有两种最基本的设计:全身式安全带和坐式安全带。全身式安全带受力时,受力方向垂直于地面,竖直向上,可以将拉力均匀的分散到腿、胸、背。这是它的优点,它的缺点是如果冲坠过于猛烈,它会不断地转动,使攀爬者眩晕而且有可能会使脖子受伤。全身式安全带因为价格昂贵、穿脱不方便等缺点已逐渐退出攀岩登山舞台,而运用在工业或者是拓展活动中。现在坐式安全带的应用趋于广泛,因为坐式安全带配上胸式安全带就可以达到全身式安全带的效果,胸式安全带又可以使用长扁带代替。如果是在登山过程中,背包的两根背带也可以代替长扁带的功能。


    Petzl作为攀登保护装备的专业生产商,一直以来密切关注使用者的安全问题,并致力于改善使用者的舒适感受。Petzl一再提醒大家正确穿戴和使用安全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在了解Petzl坐式安全带的新技术之前,先让我来给你说说与安全相关的基础常识。

  1、坐式安全带的正确调节

  穿上安全带是有讲究的,调节安全带是有科学方法的,这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到你的舒适感受。



 首先我来告诉你腰带的调节方法。坐式安全带腰带的调整不外乎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只有一个收紧扣且位于腰带的一侧,另一种是腰带两侧各有一个收紧扣。无论是哪种收紧方式,一定要使安全带前部的挂点位于身体的中心(上图)。

图2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腰带所处的位置一定要与你的腰部凹位相吻合。有些人喜欢把腰带卡在跨关节上,自己觉得挺酷挺潮,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图2)。同时PETZL非常重视细节设计,腰带收紧后多余出的带子可以放入腰带两侧的小松紧环内,以免攀爬过程中刮蹭,所以你在调节好腰带之后千万别忘记这个小步骤(图2)。

图3

下面我来告诉你腿环的调节方法。腿环切勿收的太紧,一来会影响攀爬动作的发挥,二来还会导致你腿部因血液流通阻碍而酸痛麻木。腿环松紧度的判断通常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收紧后可放入3个手指(图3)。Petzl安全带非常注重腿带“三角区”的设计,也就是大腿内侧的承重区域,从形状上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从材质上多选择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材料。


图4


在此我必须给你介绍一下Petzl安全带所采用的专利卡扣DoubleBack扣。DoubleBack扣的优点是收放自如、平滑易操作且安全性高,最重要的技术特点是无需打反扣。在将收紧带装入卡扣时,一定要按照图示的方向顺次穿入,切勿反向穿入,否则后果非常严重(图4)。需要收紧只需向带头一侧拉动收紧带,需要放松则向相反一侧搬动卡扣上的小手柄,操作非常便捷(图4)。

  2、坐式安全带与绳索的正确连接

  我们通常使用8字节将绳索同安全带相连接(图5)。作为先锋攀,你应当直接将绳索连接在安全带上而不能借助任何锁扣串联。如果你的安全带在腰带和腿带之间连接着一只保护挂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前挂点,那么要将绳索同时穿过腰带、腿带和前挂点(图6A)。如果你的安全带在腰带上面有一只保护挂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上挂点,那么将绳索连接在这个挂点上就可以了(图6B)。

图5

图6

如果是顶绳攀登、做下降、做保护或冰川行走的话,可以通过锁扣将绳索和安全带串接在一起使用,但是一定要安装正反2把锁扣(图6C),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锁扣因横向受力所引发的严重后果。

图7

图8



在使用安全带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并且严格遵守安全带的使用规则。原来在美国的一个室内攀岩场馆刚刚发生一起运动事故,事故原因是使用者错误使用安全带,将绳索直接连接在安全带两侧的装备环上。Petzl安全带的说明书上有明确的提示,安全带的腰带环和装备环无法承受冲坠所产生的拉力,从而有可能造成安全带的断裂。(图7)事故发生后PETZL公司严重声明,装备环的设计不是用来承受拉力的,而是用来携带辅助装备的,而且装备环所能承受的最大工作负荷仅有5公斤(图8)。

  攀岩、攀冰或登山都是赋予激情而充满挑战的危险运动,“极限”是指人类征服大自然、征服个体怯懦的极限,而不是打破安全守则或无原则的标新立异的极限。所以,我希望朋友们在使用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攀登装备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装备的使用规范。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59-------话说登山杖和行走杖的异同

在中央五套体育频道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持两支很细的手杖在行走或是登山。这种手杖都有什么优越性呢?从功能、材质和设计和使用方法来说一说户外运动用的手杖。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登山杖和行走杖两种。

     登山杖又叫雪山杖,是为攀登高海拔的高山而设计的,更多的是具有保护的功能。因为在高海拔缺氧、低温冰雪、各种坚硬的岩石和石砾的山地,登山者需背负较重的行囊。当人直立时,由于行囊的压力,使人的重心后仰,为保持平衡,身体需前倾,为防止前倾过度,就需要使用登山杖保持身体平衡。由于只为登山使用,平路用不上,为便于携带,登山杖一般都做成轻便的可伸缩的样式,不用时,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只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肢的压力。



登山杖以支撑为主要功能,因此多以金属合金做杆体。目的是加强支撑力。“把手”设计以手掌抓握为主,腕带是简单的环形带子。减震采用杆体内加减震弹簧,杆的底部只有金属尖头在防滑,不考虑在光滑、坚硬的石板及马路上使用的功能问题。

     登山杖的使用以抓握手柄为主,除了上山时,上臂基本与上身贴紧,肩关节基本不动,以手臂肘关节为轴,通过改变手杖支撑点来保持身体平衡。登山杖不具备平路行走的功能,使用两只也不行。

 野外行走手杖则主要是为健身而设计的,兼具健身和保护的功能。与登山杖不同之处在于必须同时使用两支手杖。主要适用于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下的山地行走。因为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动的同时,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时得到锻炼,同样的速度,热量可多消耗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六,达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在登山时,有了两支手杖的支撑,实现了手脚并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担了下肢的运动负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负荷。而更重要的,是减轻了膝关节和腰椎的压力,保护了膝关节和腰椎,解决了登山健身对膝关节磨损过大的难题,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锻炼价值。使用两只行走手杖,即使背负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还可以借助手臂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行,以节省体力。由于越野行走手杖既适合山地也适合平地,到了户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携带问题,因此,设计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调手杖,为适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长度从一百零五公分到一百二十五公分,每隔五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为有了便于出门旅游,也设计有三节可调手杖。

[/img]http://static.doyouhike.net/files/2009/09/22/4/44c1eba042bb5829c2f2d2584993c6d3.jpg[/img]

野外行走手杖多采用碳纤维合成物做杆体,腕带特殊设计,类似简易手套,底部除金属尖头外还配有小靴子样的减震头。它的杆体,很轻(三两重),除具备足够的支撑力,还有很好的弹性,可以弯曲,弹直的反作用力使使用者得到借力。特殊设计的腕带除了方便抓握手柄还可以改变手的用力方向。此外,不是靠抓握手柄,而是利用腕带来支撑和推动手杖,也是减少手部震动的独特设计。底部的金属尖头可方便地在冰雪和泥土等地面行走,而小靴子防滑头可保证在石板、水泥等光滑的地面行走不打滑。

    越野行走手杖的使用则要求肩关节能够前后摆动,加大摆臂的幅度,以增强健身效果和防护作用。平路行走,在正常走路的基础上,后腿登直,前腿后脚跟着地,双臂摆开,手杖的支撑点在身体两侧稍靠后的的地方,杆体斜着推动身体大步前行。登山时,要充分发挥腕带的作用。上山时手杖先放在前面,利用腕带拉着身体向上,上去后手臂弯曲,利用腕带推着身后的手杖使身体继续上行。下山时,手杖在前面支撑,手臂应同手杖成一条直线,起到延长手杖长度的作用。
由此可见,登山杖的功能比较单一,而越野行走手杖除平路行走的作用外,不仅可以替代登山杖,还大大提升了健身登山的锻炼价值。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58----洞穴探险必备工具

1.头盔灯:由电池灯、乙炔灯和头盔构成。小型洞穴可用登山头盔及头灯代替,大型洞穴探险必须使用探洞专用头盔灯,能避免进入有有害气体的洞穴内。荧光灯照明灯及强光手电:溶洞内使用荧光灯照明效果最好,最好用线拴好挂在身上并与头灯及强光手电筒配合使用。

 2.胸式安全带:使用专业公司生产的可调节胸式安全带,或用尼龙扁带自制。

 3.胸式上升器:使你的身体更贴近绳子,防止下坠,可使用PETZL或KONG公司专用产品。

 4.丝扣铁锁:应使用经国际检验认证(UIAA、USA、CE)的丝扣铁锁。

 5.小铁锁:用于连接探洞安全带,不可用其他种类的铁锁代替。

 6.探洞安全带:必须使用,探洞专用安全带,其他登山及攀岩安全带禁用。

 7.铁锁、快挂:使用前经检验认定为安全的铁锁和快挂。

 8.牛尾绳:减缓意外下坠时的冲力,可用直径大于9毫米的动力绳自制,但切记只可使用动力绳,也可选用缓冲性更佳的专用产品。

 9.电石罐:放入电石块与水,产生乙炔气体的装置。

 10.探洞包:多用PVC材料制成,耐磨且外表光滑。

 11.手柄式上升器:有左右手之分,使用时应用快挂与安全带连结,防止丢失。

 12.脚踏带:可用扁带获8毫米静力绳自制。也可选用专业产品,但切记不可使用有弹力的动力绳。

 13.脚式上升器:协助提高上升的速度和稳定性。

 如需分段使用锚点下降,还需配备电钻或手锤、挂片和携带更多的快挂。

 除上述所需工具外,一下这些小玩意也必须随身携带。

 ★水壶及净水吸管:水壶最好用保湿壶。溶洞内水源中富含各类矿物质,有些对人体有害,因而洞内取水应经净化和简单过滤后才能食用。

 ★哨子:用于在溶洞中相互按约定程序联系。

 ★多功能小刀:用于解决各类小麻烦。

 ★记号粉笔和导向线图:在遇岔洞时作记号标记并用导向线帮助返回。导向线最好用耐磨结实的细尼龙线。

 ★大号蜡烛:用来照明,生火及在休整时测试空气中的含氧量,遇险迷路时顺火苗方向,寻找有氧气的出口。

 ★急救药盒:最好用密封好、重量轻的透明塑料盒。盒内常备几类不同品种的感冒药、肠胃药、抗菌消炎药、抗过敏药、抗蛇du药、上呼吸道润喉消炎药、外伤用消毒止血药、绷带、胶布、小瓶眼药水(可用于清洗创口)和风油精,再备几片细长型硬塑料片,在遇到骨折时配合绷带及胶作固定肢体用,别忘了备一小袋盐及糖果和一瓶复合维生素在被困时保持体能等待营救。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57-----关于登山包的学问

登山包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背负系统,装载系统和外挂系统。

登山包的背负系统包括:双背肩带、腰带、胸带、受力调整带、背负支撑机构和调整装置。登山包最大差别在于背负系统,性能优良的登山包其背负系统在设计上不仅考虑通风,也要考虑便于受力传递以及背负的舒适性和承重强度。登山包的支撑机构早期最常见的有U型管或双条支撑,为了增强背包的稳定性、改造型的背包采用了字型支撑,最近德国BIGPACK公司生产的PERFORMICXILIE系列背包采用了合金管框架支撑,其选料采用高强度、高弹力合金管定型,不仅减轻了支撑材料的重量,同时使受力更加均匀,其55升以上的品种还加设了腰部支撑,使得承重力更浑然一体。在肩部支点处理上,PERFORMIC系列采用柔软的通风材料隆起。使背后形成一个鞍部,从而很好的解决通风性。

登山包背负调整机构可分为上调式和下调式,上调式一般在肩带根部设调整点,下调式则是在腰带中部安装调节装置,这两类调节虽然也能根据背负者高矮调整背部尺码,但受到一定限制,PERFOMIC系列采用的是肩腰连接无极调整式,完全克服了前两种调整方式的限制,背者可根据个人的需求任意调整到最佳位置。专业登山包的肩带都附有受力带,设一组或两组调整支点,其作用是调整背包上肩部的距离,承受背包上部的重力均匀地作用于腰部。胸带可调整双肩带的开距,增强背包的稳定性并有利于呼吸。

登山包的装载系统是指背包装载物品的部分。设计上一般由主袋、顶包和侧包构成。主袋设计多采用上下分层式,即上端和下端各设一个开口,中间装一个活动隔层可连通可断开,其优越性在于使用者可依据需要分装物品,上下都可以取出。1999年德国派格公司新推出四开门背包,除上下口外,两侧新增加了开口装置,这样取放物品就更方便(由于此类背包增加拉链开口,背包的防雨性有所下降,应加配防雨罩)。有的背包设计了侧包,亦可称耳包---像两只耳朵设在背包两侧。为了外挂方活动侧包设计,使用时随时装上侧包,不用时或使用外挂时可拆下来。

一只专业的登山包,外挂系统必不可少。背包的外挂可分顶挂、侧挂、背挂、底挂等,通常采用点固定或条固定性式。点挂式一般设两个或四个对应挂点。使用时采用两点或四点捆绑固定,条挂式通常是在背包正面装两排外挂条带,每条设若干固定点,其固定物品更具有随意性,较少受形态的影响。登山包虽然都设计了外挂点,但大都不配外挂带,使用者可用柔软的尼龙绳固定,亦可到登山器材专营店去购买制式(一种规范的设计形式)外挂带。



选择登山包的建议:

A:根据外出时间及装载物品的数量选择背包的容积,如果出行时间较短(1–3天),且不准备在户外宿营,携带物品不多,宜选中小容积的背包,一般25升至45升就够了。这种背包通常结构比较简单,不设外挂或较少设外挂,除一个主袋外,通常设3–5个附袋,便于分类装载物品。若出行时间较长(3天以上)或需携带露营装备,则要选一个大包,以50升–70升为宜。若需装载物品繁多或体积较大,可选80+20升超大背包或外挂较多的背包。

B:根据运动方式及背包的用途选择背包的类型,同是登山包,其用途却不尽相同如:专门为攀岩活动设计的攀岩包,一般不设计硬支撑,为了是便于随身而变形,同时外挂点比较多,以利于坠挂器材,有的款式还专门装配了整理器材的垫布。而为骑行设计的自行车系列包,更多地注重了骑行特点,适用于骑行运动,具体可分为背行包,架挂包,前把包,背挂两用包。

一般意义的登山包,宜可称为野营背包,设计上考虑了各种运动形式的特点和长途行军的需要,适用于登山,探险和林地穿越活动。还有专门为长途旅行设计的背包,称其为多用包或子母包,其整体结构形式基本与登山包类同,可双肩背,上下分层,又类似于旅行箱,揭盖式开口,可单肩背,亦可横,竖提行。大小包装有连体结构,可分可合使用方便,很受出差者欢迎。各类背包都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购包最佳选择是专用。

C:根据身体选用背负系统的尺码,背包的背负系统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可调式背包虽适用范围较大也不是无极限的。购买背包选好背负系统的尺码非常重要。什么样的尺码为合宜呢?一般来说背包的腰部受力点应在尾骨上方的腰窝上。肩带的支点应大体与肩平约低于肩部,这样才便于受力带的调整和受力,背起来才舒服,反之则会有上纵感,使腰部受力不到位合适的尺码调整好后,背包会自然贴在背上,很舒服。

D:不可忽视材料的质量,许多人在选择背包时,往往比较注意背包的颜色和外形。其实背包能否结实耐用关键在于材料。从织带上看,普通的织带和优质织带价格可差3–5倍,BIGPACK选用的织带承重力达到200公斤以上。从面料上看差别也很大,同为420D的面料,普通面料每码280克,而高密度的面料每码重410克,因此两种面料从强度和耐磨度上都有很大差异。

在摩擦机上对面料进行破坏性试验,同为500D面料,普通尼龙布到1075转时才破损,其耐磨度为普通尼龙的三倍。从涂层上看,低档背包多用PVC涂层,其受冷会变硬,而高档背包多用PU涂层面料,其遇冷硬度没有明显变化,四次PU涂层的面料防水度可达1500MM以上。目前市场上名牌背包在用料上都比较考究,性能质量也都比较好。

E:良好的结构和设计是背包性能优越的保证,登山包具有良好的性能,重要的因素在于它设计结构科学合赋予整体的美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你在使用中得到卓越性能的享受。我们从BIGPACKTOP系列背包的设计结构上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其背负系统结构吸收尼泊尔背篓的原理,采用了双"V"型设计,一是内衬架呈"V"字型,上宽下窄,上厚下薄装物后呈篓型。这样的结构更便于受力传递。
TOP系列背包采用了ETA—3调整装置,装置中装有一个结构衬垫,调整部设有三个孔,调整孔眼的位置可以改变背负的尺码。改变结构衬垫的位置可以使背包的位置上下移动。TOP系列背包还设计了增大容积的装置,竖向增容型顶包下设有一条拉链,放开拉链可使背包增重10升左右,横调型背包在主袋上装有两条竖开拉链,放开后可以使变粗从而扩大容积,特别适用于装体积较大物品。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调其高、其宽,有了这样的背包会为你的出行增加不少便利。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55------如何正确背包

这里说的背包是指容积在50升以上的大型背包。这样的背包在放物品时,要把不怕磕碰的重物放在下部,放好后最好是背包可以独立。将腰带拉紧,使胯部受最重力,肩带要放松,使肩带顶端呈45–60度角。这样行走起来好象没背东西一样,非常轻松。如果重物较多或全是重物,可以平均放置。要将胸带扣上、拉紧,使背包者没有后坠感。

行军时双手拉着肩带与背包之间的调节带。身体略前倾,这样行走时的重力实际上是在腰、胯部位,背部无压迫感。遇到突发事件,上肢可灵活处之。在物品多得背包内装不下时,可将帐篷、睡袋、防潮垫等放在背包的外部,使用外挂带固定。地形不同外挂部位也有区别,比如钻丛林,就不要向高处发展。背重包上肩也有技巧。



把背包放在一定高度,双肩进入肩带。身体前倾,靠双腿站立起来,这是比较方便的办法。如果在无高处可放的地方,用双手将背包提起。放在一膝盖上(面对背带)。然后一手控制包,另一手抓肩带迅速转体,使一臂进入肩带,这样另一臂进入就容易多了。  

在通过急流、陡峭地段时,必须有绳索保护。在无保护通过时,应放松肩带,打开腰带和胸带以便万一出现危险时,能以最快速度使人包分离。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戶外常识系列之56------驴友必备的两个背包

驴友在外旅行中最好准备一大一小两个背包:

一、小背包主要用来放置贵重物品和最常用的物品。住店后可随身携带,夜间则可寄存,既安全又方便。
1、把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如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放在一个能够很快拿到而又不经常开启的小袋。

2、在干燥的地区(如嘉峪关、敦煌、吐鲁番、XI藏)旅行时,唇膏是不可少的,它可免除你嘴唇干裂流血之苦。

3、瑞士军刀或小剪刀和工具刀是必备工具。

4、长途旅行必须经常吃水果,补充维生素(特别是在沙漠和高原地区),所以水果刀不可缺,同时,它也是自卫的工具。

5、长途汽车夜间停车吃饭、解手或坏车时,小手电将发挥威力。同时,逛夜市、旅馆、夜间意外停电或去没电的地方时也离不开小手电。

6、长途汽车停车吃饭的餐馆和比较落后地方的餐馆通常没有卫生保证,所以汤匙自有用处。如果去新疆等西瓜盛产地的话,汤匙更不可缺。
7、军用背包带。便宜旅馆极少有凉衣物和挂毛巾的衣钩,小背包带可拉在房间内凉衣服及毛巾,即卫生又方便。同时,爬山和绑行李也可经常用上。

8、各种备用塑料袋三至五个,可用于采集野果,放置食品和添购的物品等。

9、如果去XI藏旅行,感冒药和抗缺氧药(如红景天胶囊等)是最常用的药品,可以放在小包内。

10、笔记本。放于小背包内,便于随时记下感受、事件或通讯地址等。

11、纸巾。经常用上。

12、相机和胶卷放于随身携带的小包,可免受热或受潮,也便于随时取用(因为大包常放在车顶或其他不易取道的地方。

13、背小包,穿拖鞋,拿地图,逛城区是最轻松、休闲的事情。

14、任何时候都可能口渴。(XI藏沸点低,建议饮用矿泉水)

15、墨镜。如果没有它,阳光下登雪山将很难睁开眼睛。另外,XI藏的紫外线非常强。
二、大背包主要用来放置备用的、住宿用的物品及纪念品等。

1、茶叶不会成为累赘,所以喜欢茶的朋友切不可忘带茶叶。

2、旅途中,外衣可不常换,内衣则不可,纸内裤可免去洗晾内裤的麻烦。

3、备用干粮(如压缩饼干),备用矿泉水。半路坏车或没有卫生食品的时候,它们将救你于饥饿之中。  

4、备用小绳,有意想不到的用处。

5、换用袜子最好用绵袜,既能有效的保护双脚,又可连穿多天而不臭。

6、不是住标准间时,一个洗涮带再加换用衣物便可去洗澡。在风大的地方晒衣物和一定的时期你会发现衣夹和指甲剪绝非多。

7、刮胡刀。对男士而言。女士最好带一把雨伞,因为汽车在平原上停下来解手时经常很难找到可避人眼光的地方。

8、长途奔波必使衣物异常脏,所以衣刷亦非多余。

9、可随时查找你走过或即将到达地方的资料。

10、放置全部衣物。如去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建议带毛衣和风衣。XI藏则需羽绒服。另外,最好带休闲装束。  
11、可把所有文字资料和票据汇总,防止遗失。

12、药物应包括皮肤病药,感冒药,肠胃药,止血药。

13、放置购买的纪念品。买刀不要超过15厘米,否则无法通过火车的安全检查。
   
14、拖鞋。一般旅馆的拖鞋旧且滑,所以自带拖鞋既可在坐长途车时用,又可保证安全进出旅馆的洗漱间。

15、水壶。建议使用军用水壶(如水壶饭盒二合一的挎包式水壶)。

三、行走时,先把大包背于后,再把小包反背于前,既方便又能有效照顾小包。大包的物品应先分类装入小袋,再把小袋装入大包,方便取用,不易丢失。

最后提醒一下,一定要穿上一双十分合脚的鞋,因为所有的旅行都是靠脚来完成的。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第四部份 戶外常识系列之53----户外穿越旅行

户外穿越是指自带装备与给养,在基本没外授的情况下,徒步或借助交通工具进行的陆上探险旅游活动。其种类按照穿越地域特点划分,有山地丛林穿越、沙漠荒原穿越、雪原冰川穿越;按照进行方式划分,有徒步、骑自行车、驾驶机动车穿越等。

徒步穿越是一切穿越活动的基础。一般穿越选在地形复杂多样、人迹罕至的地方。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明确的路标指示方向,只有依靠地形图,指南针、海拔表、再加上自己的头脑来判断方位。



穿越与登山不同,登山都有相对固定的营地,可以贮存给养,提供支授;而穿越由于不走回头路,通常不设中转营地,所有吃、穿、住、行所需,皆一囊以括、肩负而行。发生意外情况,也要靠自己或同伴互助来解决。比起普通的旅行,野外穿越更是要艰苦得多。

穿越集登山、攀岩、漂流、溯溪、定向野越、野外生存等于一身,难度较高。穿越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坚韧顽强、胆大心细、处变不惊,还要注重团队精神,乐于助人。同时,穿越者还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地形图的使用、野外生活、攀登、各种装备的使用等。
戶外常识系列之54-------户外背包背负与调整

野外露营期间背包一定要要关紧避免如黄鼠狼、老鼠等小型动物盗粮,入夜须使用背包套覆盖背包,即使晴朗的天气,露水依然会沾湿背包,雪期,可用背包作为雪洞的门,若躜行或爬行於树林、灌木林,装填背包调低重心较适合,宿营可将空背包置於脚下套於睡袋外,绝缘於寒冷的地表改进睡觉的温度回来必须将背包清理乾净。

若太脏可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洗背包再置於阴凉处风乾,但避免曝晒太久,因为紫外线会伤害尼龙布健行过程依然要注意基本的保养,背包被划破就要即时缝补要选用较粗的针线是专门缝补椅垫的针具须缝牢,尼龙线可用火烤断。

收藏背包须是阴凉、乾燥的环境,避免发霉损害背包布外层的防水镀膜,平日检查主要支撑点,如腰带、肩带,背负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垫片恶化或硬化而不知,拉链该换就要换,不要等到东西溜出背包才补救。

如果背包不合身,背起来痛苦无比,那年登黄山,我有有个同事背着地摊上买的巨无霸走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就勒出了两大道血印。地摊货没有背负系统,背着走山路会腰酸肩痛。当然,另一个原因是背包没调好,或是根本是从货架上拿下来直接上肩,完全忽略了调包这一重要步骤。

拿到一个背包,首先要大体感觉一下,将背负调到差不多的长度,将肩带调松,装包(尽量按照全副武装的标准打包),然后上包,哈着腰将卡住腰卡,并在不影响呼吸的前提下尽量收紧,之后将包向上抖一抖,双手同时向斜后方收肩带,但不要太紧,最后直起腰。

调整好的包应是包底在平时腰带的下沿位置,盖住小半个屁股,感觉是包是座在你腰胯上,而肩带主要是起稳定作用的,而不是主要受力点。上下跳一跳,重心是否晃动(多半是包装的不好,或包侧带、顶带没收紧),重心是否后移,如后拽感明显,除打包原因,肩带上部与包背之间的调节带可能过松,收紧,一般成45-60度角。如此反复调节到达到要求为止,再背着包30分钟左右,后背不难受,总体还是很舒服,OK,你的背包很配你。

如果反复调节总是不舒服,只能说是此款包不适合你,和老板商量换吧(没试好就下单买包,很冒险,看看网上转让的贴子就知道了),该你倒霉JS不给换,那宁可卖血再买个合适的也不能凑合。



另外有的人的习惯是将腰卡完全卡在胯骨上,以不影响行走为限,还有人是胯骨只卡住一半感觉比较舒服。有的人可能在在胯骨上会磨出血印。但千万不要卡的太高,在腹部上,那样你使劲一收腰带,恐怕只有近气没有出气了。

适合你的躯干你的高度不决定你的躯干长度!为了测量你躯干,伸出一个软的卷尺测量从你第七块脊椎骨(以你的脖子为出发点有很多突出的骨头)沿着你脊椎骨的轮廓向下直到你臀骨之间的那个低的尖端。为了找到那个点,在各自的臀部放一支手,用你的拇指指着那个点。

这个线连接着你的拇指就是你要测量的结果了。如果你的躯干少于0.45米长,你是典型地应该用小的背负系统;0.45米--0.50米要求一个中等的背负;0.55米以上需要一个大的背负系统。

减轻你髋骨的痛苦那个是髋部的带子,而不是一个腰带。它应该骑在你的髋部(从腰部至大腿向侧方伸出的骨盆或骨盆部位的突出部分),以转移重量到你的骨骼结构上。这是因为这种带子到骨骼的联系,带子是有护垫的。确定这个护垫在前面不会接触;你将需要一些空间去系紧它。

一些肩带从背负冒出像个大Y字,有些像个大H。一些你能够调节到适合你的脖子和肩部。肩带应该把背包固定恰好在你的肩膀顶部的下面。从那里,他们应该成为一个与你的肩部紧密结合的外套。带子的底部至少应该在你的腋窝下留出一个手掌的宽度,这样它不会缩上去。如果这些带子不能够匹配你脖子和肩部的轮廓,它们将会夹痛你,给你留下瘀伤。

调节重带子:以完美的45度角,起重带子将帮助你移去在你肩部周围的重量,或者甚至让重量离开你的肩部移到你的髋部。一旦你的腰带(注:即髋部的带子)和肩带调整得非常正确,感觉就好像一个皮带从你的肩膀顶部一直跑到框架并且拉紧了它。

不要让你的胸带使得呼吸困难,这个带子和带扣是连接两个肩带的,以操纵压力落在你肩部的哪个位置。移动这个带子的上或下以获得最舒适的位置。保持你的头部活动自由背包如果装得太多或者太高,你将不能向上看小鸟和云彩。调节你的头包让它倾斜远离你的头部。

协调你的负重最好的办法是在买包的时候假装你正在考虑出去进行一次长途寒冷的远足。把你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装进一个帆布袋子,包括食物(允许每天1到2磅),并且把它们在你做为决赛选手的那些背包里放好。然后背着这堆东西四处走走,多走几次。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51----户外运动脚泡的预防及对策

参加户外运动的人多数都有过长途的跋涉后脚被磨破,长出水泡,每走一步都疼痛能耐的经历。脚泡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旅行的顺利进行,而且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感染。脚泡的出现一般是由于脚底汗湿,表皮软化,脚掌长时间着力和摩擦,促使局部组织液渗出而形成;常与鞋袜、行走的道路不平和速度不匀,以及旅游者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

  运动时一定要穿着与你脚‘磨合’惯了的鞋(切忌穿新鞋)、吸汗的棉或线袜子。在容易磨出水泡的地方事先贴一块‘创可贴’,如有条件,可以在商店买一瓶防止起泡的喷雾剂(主要减轻磨擦作用)。

 一旦磨出水泡,首先将泡内的液体挤出。用消毒过的缝衣针在水泡表面刺个洞,从上放挤出水泡内的液体,然后用碘酒、酒精等消du药水涂沫创口及周围,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

  记住了!旅行鞋的鞋底不宜过高或过低,女驴不要穿高跟硬底皮鞋,鞋垫一定要平整,袜子无破损、无皱褶,鞋内进砂应及时清除,要保持鞋袜干燥。在野外徒步要循序渐进,先近后远,脚频要均匀,落地要稳,不可时快时慢。晚上临睡前一定要用热水烫脚,以促进局部备液循环,对足掌部位应用手按摩或用煤油在足底突出部位涂搽。此外,亦可用药物预防,药店有喷雾剂出售。

  脚泡一旦出现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将泡穿刺与引流。首先用热水烫脚五分钟至十分钟搽干,然后用碘酒或酒精将脚泡局部进行消毒,再用消毒的针(针可用煮沸的水或酒精浸泡)刺破脚泡,使泡内液体沿道流出排干。但处理脚泡时,切忌剪去泡皮引起感染,处理后一定要用纱布包好,并勤换。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戶外常识系列之52-----山友要保护好膝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登山的途中膝盖疼痛,尤其是上下台阶时疼的厉害,走平路不怎么疼。据资料得知,膝盖非常薄弱。膝部大腿骨与小腿的胫骨和腓骨,上面还有膝盖骨构成了膝关节。在股骨和胫骨之间有两个大的软骨盘,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股骨前下端有槽合适安放髌骨,能非常满意供髌骨在糟内上下移动,这些关节表面的软骨能吸收震动,承受压力,直到它们出现毛病。软骨,特别是半月板,在运动时,是人体最易受伤的部分。



膑尖部开始出现酸胀,以后就会出现持续性钝疼。其规律为,开始活动时疼痛加重,活动开后疼痛就会减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上下楼梯、下蹲起立、负重行走、用力踢球等),凡是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时,都会出现膑尖部的疼痛。病情较重的患者,在平常步行时也出现膑尖处的疼痛。患者感到膝发软无力,走路容易疲劳,致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能背负重物行走。在膑尖处有明显的压疼。触摸时,可感到膑腱附着处有肿胀、钝厚的改变。有些患者可以摸到增生的骨刺尖。作伸膝抗阻试验、半蹲试验时,膑尖处出现疼痛。无论慢性或急性腘肌损伤,主要表现是蹲下或起来时,或在上楼、爬坡时,腘窝部出现疼痛,其性质可以是间断性或持续性的,大部分慢性损伤者表现为钝疼,急性损伤者则是剧烈或较剧烈的撕样疼或牵扯样疼。
  平躺于床上,(如果只有自己就双腿伸直坐在床上,双腿一定要伸直,否则没有感觉),用手的虎口对准膝盖上延,拤住,保证膝盖不能前后移动,然后大腿用力,如果感觉到明显疼痛就是膝盖内软组织损伤了,如果疼痛剧烈,就是软组织老化了。由于人体骨骼的结构特点,当腿步弯曲时膝盖内的软组织密实接触,润滑液体不能很好的保护膝盖,长时间负重登山,造成膝盖内硬性摩擦,导致软组织老化。登山、骑自行车、爬楼等等,长时间膝盖弯曲的动作都会导致软组织老化。
出现上述症状可以服用阿司匹林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如果X照片反映有半月板撕裂,那需要外科治疗,即关节镜外科处理,那包括插入不锈钢管子,用吸引器吸出撕裂的软骨片。这种流行的新手术方法可让人手术后一周内恢复运动能力。理疗之外还可以用中药外敷、按摩。双腿伸直平坐于床上,腿部保证平直的情况下,用力抬高,反复一百次。注意!不能双腿同时,要分开进行。此方法的原因及作用:当双腿伸直时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距离最大,软组织之间就能产生一定的空间。腿伸直用力上抬,实质是肌肉用力,就可以把润滑液压入膝盖软组织之间的空隙,给软组织补充营养,长时间如此可加强软组织的耐磨性能。

有些驴友身体素质一般,靠着坚强的意志,,超强度的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尤其是一些女孩怕腿长粗,不愿意进行腿部锻炼,结果在运动中出现关节伤。所以要注重平时的锻炼,尤其是大腿正面肌肉耐力和力量的锻炼,这样可以让你爬更远的山,尤其是是在下山的时候也能保持旺盛的体力。很多损伤往往发生在体力不济的时候,很多人爬山,上山的时候生龙活虎,下山的时候却拖着腿下。当大腿劳累的时候,走路时便会不自觉的锁关节,锁关节的意思就是把腿部伸的笔直,这样可以减轻大腿肌肉的负担,暂时放松自己的肌肉,但是却很容易造成膝劳损,膝冲击伤,脚踝劳损,脚踝扭伤,以及腰肌劳损。

       因此,平时要注重锻炼,平时要进行负重训练,可以通过对身体某些生理数据测量,来了解拉练前后的变化,并加以对比分析,从而科学地提高个人能力。负荷时,要选择背负系统比较好的背囊,以免肩、腰、背等部位不必要的损伤。学会装包的技巧,比如上山时重心要稍高、下山时重心可偏低。需要以特别姿势通过的路段,注意重心的平稳移动等等。

  平时要适当的补钙,训练时热身活动一定要充分,不要直接上大运动量,损伤的发生最常见于疲劳或精力不足的时候。负重提踵(踮脚尖)可以锻练小腿的比目鱼鱼肌,不是为了练膝盖,膝盖是练不了的。在提踵放下的时候大腿肌肉收紧,对大腿肌肉也是有练的,使大腿肌肉伸展拉长。每个登山训练计划里都有这项的。跑步时注意跑步姿势,不要只用某只脚的一侧着地;注意运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盖受到来自脚下的直接冲击;出现膝盖不适症状时,适当减小运动量和运动频率,避免进行剧烈的跑、跳和负重运动;平时注意膝部保暖,特别在夏天,不要贪凉;运动后对腿部肌肉热敷;负重拉练时,特别是下坡时,避免膝盖受到冲击;肌肉的发达可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多做腿部肌肉锻炼,尽量减少对膝盖的承受力。有意识地加强对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增强股四头肌内侧及大腿肌肉力量(比方说负重深蹲),结合采用肌肉伸展拉长,步行,马步或贴墙练习等方法,为髌骨在股骨端糟内平稳运动铺好道路。这次去玉珠我就觉得比较轻松了。登山前要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润滑夜对膝盖的保护;伸展拉长的腿筋及髌股关节,有利减少膝损伤的机会。

      准备从事登山旅游前,建议多进行一些攀爬活动,促进膝盖骨的适用能力,多运动多锻炼。旅友们到山上撒野的时候不要盲目负重量和大速度运动,保护好自已的膝盖,那是继续玩下去的本钱。记住:不要忘记带上护膝!登山杖!!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50------户外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

参加户外运动扭伤踝关节是经常发生的事故,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身体失去重心,落地时脚底动作变形或被绊倒时出现。扭伤时会发生关节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


一但踝关节出现伤情,首先要用弹性绷带(景点药店都有的卖)将踝关节固定,于伤处外敷冰块(可以找景点饭店的老板要一点,他们一般来说是不会吝啬的),在用绷带固定冰袋和踝关节。固定几分钟后(约三分钟至五分钟),可先取下绷带,此时受伤部位肿胀尚不明显,肌肉痉挛也较轻,可先到景点附近的医疗部门进行检查。
首先要是确认有无骨折或脱臼,以及韧带损伤的程度,以便决定是否退出旅行,一旦伤情严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如果周边没有医疗部门,也可进行自行检查。用手触摸疼痛、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将踝关节内翻,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足内翻时,踝关节外侧活动范围是否变大或松动)。再将踝关节外翻以检查内侧韧带损伤程度。用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后推,同时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检查是否活动范围变大(和未受伤一侧比较)。如只是轻度扭伤,可继续冰敷并施以压迫性包扎,抬高患肢。如属较严重之扭伤,则应送医治疗。

 一般来说,踝关节受伤可以用碎冰或冰水装在塑胶袋里,每四小时敷盖在受伤部位二十分钟。在不活动时,就把受伤的踝关节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紧,太松无效易脱落,太紧脚趾会肿麻,妨害血液循环。

  一旦踝关节受伤,要找一根树棍做拐杖,使受伤的脚可完全不着地,或在不痛的范围内略着地支撑体重。但不可以脚趾先着地,因为这样脚板朝下时容易再发生内翻性扭伤,必须像正常走路一样,让脚踵(即脚跟部)先着地,然后才整个脚掌着地。  

 回到宿营地后,将患部浸在摄氏三十八至四十度,不痛的范围内活动四至六分钟。立刻改浸在摄氏十至十六度冷水中一至两分钟。再回到热水中活动。如此冷热交替各做五次。最后一次须浸在热水中。完毕后将患部抬高,活动五分钟,后绑上弹性绷带。以上一至六为一次完整的(冷热交替式水疗),每天做两至三次后,约一至两周可完全消肿。



如果伤情不重,尽量作各方向的脚踝活动,譬如上下活动或左右活动。走路时脚踝护套来保护脚踝。不痛不跛时可稍微加快走路的速度,但仍需脚踵先着地。

  驴友们一定要记住!扭伤现场如有条件应立即冰敷,视情况轻重送医院或回宿营地处理。如果没有来得及冰敷,当日或第二天可能会出现水肿,建议抬高受伤腿休息。在没有明显消肿前尽量不要让受伤脚着地,有条件就保持受伤脚抬高(一般高于心脏)。同时辅助以理疗,在宿营地用热水烫脚,有助于散淤。如果,宿营地附近有新力正骨喷雾剂出售,可以用它配合治疗,效果很好。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47-------户外摔伤出血的应急处理

参加户外运动,出现意外首先应将受伤者平放,头部尽量低于身体躯干,或抬高腿,这样可以增加心脏对脑部的供血而避免伤者因脑缺血而晕厥。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抬高其受伤的部位。

  如有条件带上卫生手套清除伤口中明显的污垢和残留物。千万不要取出插入伤口较深的物体,更不要将手探进伤口清洗或者摸索,除非你是外科医生,否则首要任务是将伤者的流血止住。

    揿压伤口要使用无菌绷带或者干净的布料(甚至衣服撕下的布片)来揿压伤口,如果周围找不到这些材料,直接用手压住伤口亦可。揿压时保持20分钟,期间不得松手窥察伤口是否已停止流血。也可以用绷带(或包装胶带、干净的布条)将伤口围扎起来进行止血。如果包扎后血液通过纱布渗透出,也不可把纱布拿掉,应该用更多的吸水性更强的布料缠裹住伤口。



如果揿压伤口仍然无法止血,一定要捏住伤口部位的动脉。手部出血握捏部位在腋窝和肘关节之间的手臂内侧,而脚部出血的握捏部位在膝盖后部和腹股沟处,当你一只手在握捏动脉阻止血液流动时,另一只仍然保持揿压伤口的动作。

血止后不要再移动伤者的受伤部位。更不能拆除绷带,而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如果伤者发生内出血,应立即与附近医院取得联系。伤者出现内出血通,常身体的腔穴处会有鲜血流血(腔穴包括:耳朵、鼻子、肛门或阴道);口腔呕吐物或者咳血也是内出血的征兆;如果脖颈、胸部、腹部或者体沿(肋骨与髋部之间)出现青肿,极有可能是伤口在胸部或者腹部,伤者腹部伴有触痛感,可能伴随着腹肌的僵化和痉挛。如果伤者症状虚弱乏力、焦虑、口渴或者体肤表面降温,心跳缓慢,都应毫不迟疑立即送往附近医疗部门进行救治,因为此为休克症状。

戶外常识系列之48-----户外运动脱臼的应急治疗方法

     在户外运动中,脱臼是常见的受伤形式。脱臼可能发生在各关节部位,如肩、髋、膝盖及肘关节;也可能发生在一些小关节上,如手指拇指及足趾。脱臼会使关节暂时错位并失去活动能力,同时还会引发严重的突发性疼痛。发生脱臼时,需要通过适当的治疗来让关节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

    脱臼一般都是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关节部位偏离正常位置。运动中的脱臼通常是由外伤引起的,如重击、摔倒,也有因一些内科疾病引发的脱臼,如风湿性关节炎。


   如果出现脱臼,不要延误医疗时机,应当立即寻求医疗救助。不要移动关节,在得到救助前应固定错位的关节。不要试图移动脱臼的关节或强行使其复位,以免伤害到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神经及血管。

   如有条件,可在患处放置冰块。此举可以调节患处的内出血和附近体液的流动,有助于减缓患处的肿大。如果没有冰块,亦可以用凉水冲洗。
戶外常识系列之49-------户外防蛇及蛇伤的应急治疗

    在野外,一般来说除眼睛蛇外,其他蛇类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如果在丛林或草丛中行走,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蛇时,它会向人类发起攻击。遇到毒蛇时,如果它不主动攻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蛇通常是在气温达到十八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沿江以南方地区,五月至十月份是蛇伤高发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喜欢出洞活动觅食。雨前、雨后、洪水过后,驴友在山野丛林中要特别注意防蛇。

 毒蛇的活动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律。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的眼镜蛇喜欢白天活动,银环蛇则喜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而蛇伤主要集中在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左右,晚上六点至十点左右。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在有蝮蛇分布的地区,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蝮毒蛇咬伤。

在毒蛇分布较多的丛林从事探险活动的驴友,必须穿高帮鞋(皮靴),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并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走或休息,如必须穿越草丛灌木林,要打草惊蛇(在眼镜蛇分布区,打草惊蛇可能会引起眼镜蛇的主动攻击。)

在有毒蛇分布的丛林里旅行,不要抓着树枝借力,需要伐取灌木、采摘水果时一定要仔细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如果与毒蛇遭遇,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突然移动,更不要主动发起攻击。如果手里有饮料瓶,可以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应选择绕行,若被蛇追逐,应向山坡上方跑,并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尤其是在草地上,蛇的窜行速度极快。如果不得已要杀死毒蛇(毒蛇大都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至七寸部位(俗话说得好,打折要打七寸)。

需要在野外露营时,应避免在蛇鼠洞多、以及乱石堆或灌木从中筑营。营地周围的杂草应铲除干净,另外,在帐篷四周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也能较好的防止蛇虫的入侵(最好再在帐篷的边上挖一条浅沟,里面布撒雄黄和石灰的混合分粉、草木灰或水浸湿了的烟叶)。
    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睡觉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并仔细的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

在野外宿营要注意保持营地的清洁,所有垃圾都必须及时掩埋。因为油脂和事物的碎渣能把蚂蚁引来,蚂蚁会将蜥蜴引来,而蜥蜴又会把蛇引来。注意不要用火烧鱼骨头,这种气味也会把蛇引来。

  旅游如果准备前往有毒蛇分布的地方旅行,可以用雄黄(有毒,使用时切忌用火烧)二两、大蒜一头、纱布一块制作防蛇药。将大蒜捣烂,雄黄碾成粉末,两样充分拌匀后,用纱布包住,扎成一小球状,以不出水为宜。然后将小球挂在腰间,也可制作两个球,分别绑在左右脚脖子上。这样,无论走到哪里,蛇族一概退避三舍。制作一次可用一月。此外,蛇怕风油精,进入丛林是可以将风油精在身体上涂抹一遍。

在野外一旦被蛇咬,应立即口服用蛇毒解药,并将解蛇du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一般有毒蛇分布的地方,药店都会出售各类蛇伤药,可参照说明书使用。南通蛇药又叫季德胜蛇药(片剂)用于治疗毒蛇、毒虫咬伤,有解毒、止痛、消肿的功效。如果当地条件允许,可根据当地动物志,准备相对应的血清,冷藏携带至当地,存放在医院中以备急需。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43------极富吸引力的户外定向运动

戶外常识系列之44------极富刺激性的探洞活动

探洞又叫洞穴探险,它是一项满足人们好奇心理的科学和体育、旅游相结合的户外运动,同时也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活动。在探洞期间,每一个成员要聚精会神的去完成自己承担的那一部分探险任务,同时也要独立地提出各种紧急状态下的应变措施,使自己和同伴都能安全顺利的化险为夷。这里所讲的“独立地”,既包含着丰富的知识,高超的和全面的探洞技术以及坚韧的毅力!

从安全进出洞穴的角度出发,洞穴探险可以分为两种:即水洞探险和干洞探险。

水洞的探险:水洞,是指洞内有常年地下水流的岩溶洞穴。水洞中探险有两种。

一种是在地下廊道里有自由水面。

一种情况是洞道没顶,全部充水或倒缸吸管。

干洞的探险。干洞是脱离了自由水面的化石洞,发育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发育的历史较长,洞内往往被各种多彩多姿的钟乳石所装饰。


第三部份

戶外常识系列之45-------户外被毒虫咬伤、蜇伤的应急处理

      参加户外运动被一些毒虫咬伤,皮肤会被毒液引发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是否严重,取决于个人对毒液或其它毒素的反应。昆虫的毒液进入皮肤引起的过敏反应多数是轻微的,通常只会使皮肤感到搔痒或痒痛,以及轻度的肿胀,这些现象大多在二十四小时内就会消失。有的过敏会伴随一些发烧,寻麻疹,关节疼痛和腺体肿胀病的延缓反应,也可能上述两种情况会同时发生。如果同时出现,这种毒液导致严重反应的机率就会比较低。
  在野外最常见的咬伤和蜇伤,主要是蜂子、蚁子、扁虱、各种小飞虫和一些蜘蛛的咬伤。如果北蜂子蜇伤,要快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以免遭到更多的蜂子蜇伤。然后用直角边的物体,比如信用卡或刀背,擦掉或刮掉毒刺。再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被咬的部位。不要试图拔掉那些刺,这样会释放更多毒液。为了减少疼痛和肿胀,可以用冰袋或装满冰块的衣服敷在伤口上。还可以在旅游景区的药店买一支0.5%或1%的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炉甘石液,在咬伤或疼痛部位一天涂几次直至症状消褪。如果蜇伤后出现恶心反胃和肠抽搐,痢疾腹泻或较大的肿块,应当马上去医院治疗。

小蘇打水是治療毒虫咬伤最好的方法,包括蜜蜂蜇伤

狗咬伤:人被狗咬伤后,无论能不能确定咬人的狗是否是疯狗,为了安全起见,都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以防万一。被咬伤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脱下或撕开伤处的衣服,用大量的清水或20%的肥皂水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可用喷淋或用盒往伤口上倒水冲洗。伤口较深者还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反复冲洗擦拭伤口,务必在3~5分钟内使伤口得到充分清洗。需注意的是,此伤口不宜包扎,在充分清洗伤口后,应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往医院,按医生的要求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和狂犬病疫苗,并进行伤口的进一步处理。在被猫、猪、狼、狐等咬伤时,也应按狗咬伤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

  猫抓咬伤:被猫抓咬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擦拭伤口,以便冲洗掉猫的口液。然后再用充足的肥皂水清洗伤口至少5分钟,彻底擦干后,尽快送往医院由医生进行伤口的进一步处理,并且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以及破伤风抗毒素。

  毒蜘蛛螯伤:毒蜘蛛螯伤,局部可见二个小红点,周围红肿,疼痛、麻木感,继之出现红斑、水泡,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寒战、肾衰、呼吸窘迫等而致死。被毒蜘蛛螯伤后,如果伤口在四肢,应马上在伤口上端扎上布带或止血带,以免毒液扩散,布带或止血带每隔15分钟应放松1分钟,防以肢体缺血坏死。伤口局部用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数次。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用消过毒的针或刀片将伤口扩大一些,用手从伤口四周向中心推挤,尽量挤出毒液,也可用拔火罐的方式吸出毒液。再用碳酸烧灼伤口,取季德胜蛇药2片捣碎后用凉水调成糊状,呈环形敷在伤口周围,病情较重者,可同时口服季德胜蛇药5片。然后迅速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需注意的是止血带一定要隔15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送达医院后要向接诊医生说明最后一次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免因疏忽造成患者肢体缺血坏死。

  毒蜂螯伤:被毒蜂螯伤后,可用双手将折断在伤口中的毒刺挤出来,或用酒精消毒过的针或小刀把毒刺挑出来,然后用肥皂水、5%苏打水或3%氨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毒液,再取季德胜蛇药2片捣碎,用凉水调成糊状后敷在伤口四周;或采用中草药如七叶一枝花、紫花地丁、半边莲等捣烂外敷。病人应大量喝水,以加速毒素从尿中排出。对大面积蜇伤的病人,最好马上送附近医院抢救。如条件一时不具备,可先按上述紧急处理。如病人对毒液产生过敏反应,有气喘等症状,可使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

  水母刺伤的处理:在水中被水母刺伤时,不要慌张,应立即上岸,因为水母都是成群地游动,如果继续待在水中,有进一步被刺伤的可能。首先把附在皮肤上的水母或其触手清除掉,然后局部伤口用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通常可缓解症状。如果病人出现休克症状,应先进行抗休克处理,然后立即送病人去医院。

戶外常识系列之46------户外创伤的处理

参加户外运动,出现创伤在所难免,遇到轻微的擦伤或割伤一般不需要到去医院,但是做适当的处理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感染或引发其它的并发症。

  在参加户外运动中出现轻微的创伤,出血一般会在几分钟内止住。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可以用一个柔软干净的布条或绷带压紧伤口,保持二十到三十分钟。这期间不要去检查血是否已经止住,以免破坏或移动刚形成的血凝块,使伤口重新开始流血。如果若仍未能止血,就要去专业的医疗部门进行治疗。

如果是在攀爬翻越中出现创伤,伤口上有泥土之类的东西,首先要使用清水冲洗伤口。不要使用肥皂水,以防止刺激伤口。但是可以使用沾有肥皂水的毛巾清理伤口周围。如果清洗后仍有碎屑残留物,可使用经酒精消过毒的镊子进行清理。如果仍未将残留物取出,则应去医院治疗。彻底的伤口清理将减少感染破伤风的可能性。伤口清理后,可在伤口上涂抹一层薄薄的云南白药,防止感染使伤口愈合过程更加有效。如果伤口较大,需使用绷带进行必要的包扎,防止细菌感染。

在运动中不要忘记至少每日更换一次敷药,因为运动过程出汗会使敷药变湿或变脏。如果对创可贴粘合剂过敏,可以换成不含粘合剂的敷药或用纸带固定的消过毒的绷带,也可以使用纱布进行包扎。这些物品一般都可以在药店那里购得。

  如果伤口深入皮肤,或伤口边缘不整齐,并且伤口处的脂肪或肌肉外翻,这时需要缝合伤口。伤口较小时,只需一根细线和缝衣针就可以应急缝合。如果自己不能处理,要应尽快到医院治疗。及时有效地缝合伤口,可以大大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

旅途中如果发现伤口不能愈合或者出现红斑、流脓、发热、肿大等现象,应尽快的去医院治疗。如果是扎伤建议注射破伤风疫苗。如果伤口较深或者伤口内部较脏,应在伤后四十八小时内注射破伤风疫苗。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41-----驴友装备采购指南

既然钱不多,购买装备绝不要想“一步到位”。一只“始祖鸟”的包的价格是“李宁”或者“361”包的十倍有多,但是不会比便宜的包背着舒适上十倍。好的装备只意味着适合自己的装备,是需要个人实践慢慢体会的,不等于就是最贵的价钱。

  既然钱不多,绝不要买最高级别的,极限条件下适用的装备。去极限地区不一定是老驴们的最爱,但肯定不是新驴们撒欢的地方。付出比普通装备高几个级别的金钱买极限装备,又没有什么机会去极限地区,是一种过量的浪费。新驴们喜欢名牌的顶级东西,认为能带来安全感,其实装备最重要是适用而非炫耀。

  虽然手头不宽裕,但也绝不要买最便宜的东西。有时候贵的东西会贵得毫无道理,但是便宜的东西在任何时候都有它便宜的道理的。当你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各种不同颜色的商品,困惑于选择的时候,记住,不要买同类商品中最便宜的那一种。

  既然准备买些旅行装备,不妨先列个单子,写下你对这件装备的具体要求。不要少于三项,也不要太多。世界上没有价钱便宜还很完美的东西,列个单子是为了和东西的品质妥协。你要找到一样东西是符合你最想要的条件的,同时就要牺牲一些期望了。让人伤心的是,每一次我列出来的排第一的条件都是价钱便宜。新手一定要跟着去户外活动体验一下,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装备和自己装备的局限性了。哪怕就穿着解放鞋去,至少回来也有经验了。

  反季节购买是很划算的,秋天来临的时候买快干衣,夏天到来的时候买冲锋衣。户外店打折后的价格绝对会更实惠一点。

  要出门,必须先做好体能储备,因为体能是你能给自己最好的装备,甚至是你迈出户外的第一步之前,唯一的装备。周末赖在床上或者长时间的晚上熬夜只能扰乱你身体内部的生物钟。是光线控制你的生物钟而不是更多的睡眠。如果你经常躺着,那么就试着一起床就到户外活动一下来帮助锻炼你的身体吧!

  老驴淘汰或者多余的二手物品往往是新人可以用得上的,多寻找一下这方面的信息,有时可能以出人意料的价钱买到实惠的东西,而且还有使用心得免费附送。还可以看看网站上新到的货品。目前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逛网站而不是真实的商店购买装备。在购买之前,建议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户外店看一看真实的物品的样子。鞋子和背包必须亲自试过再买,这是很多老驴的建议。

 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完美的,没有100%透气和防水的衣服鞋子。因此尝试达到不可能的高标准就是在浪费时间。取而代之,定制比较实际的目标和顺其自然―这都会使你生活的更加快乐。

  出门履行不要去计较装备的好坏,学会接受你的装备不如别人的现实。强行要证明军胶是胜过登山鞋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尽量让你的装备适合你要去的活动才是重要的,如果没有适合的装备,降低活动的难度和减小活动的范围是必要的。

  既然你是中国驴,建议你还是尽量使用国货。国内户外厂家追赶国外优质产品的步伐看起来还是落后得很远,但还是有一些认真热心的厂家出品不错,并且价格优惠。在衣服、背包、帐篷、睡袋等选择上让别人推荐一些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厂家。我国是纺织大国,户外活动的衣物、包袋等装备一般国产的也能做的不错。技术含量稍高的头灯和炉具等还是国外的几个名牌做得比较好,但是价格也是国产的好几倍。选择时必须从参加的活动是否必须来考虑。

  如果能花少量的钱就可以玩,先租后买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很多装备可以在户外店租得到。如果你参加户外活动的频率不是很高的话,或者还没有拟定主意买什么,租借会是很好的体验户外装备的方式。活动的过程中多与伙伴们交流,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最容易比较出装备的性能。如果你的数十元的装备能够获得与数百上千元的装备同样的感受,恭喜你,这次的活动你的装备可以说成功了。

戶外常识系列之42------与大海搏击的冲浪运动

相信所有的人都从电视上看到过运动员站立在冲浪板上,或利用腹板、跪板、充气的橡皮垫、划艇、皮艇等驾驭海浪冲浪运动。惊险而又刺激的冲浪运动不论采用哪种器材,运动员都要有很高的技巧和平衡能力,同时要善于在风浪中长距离游泳。


  冲浪运动以浪为动力,要在有风浪的海滨进行。海浪的高度要在 1米左右,最低不少于30厘米。夏威夷群岛常年有适合于冲浪运动的海浪,特别是冬天或春天都有从北太平洋涌来的海浪,浪高达 4米,可以使运动员滑行 800米以上。因此夏威夷群岛一直是世界冲浪运动中心。


  器具和运动方法:最初使用的冲浪板长 5米左右,重50~60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泡沫塑料板,板的形状也有改进。现在用的冲浪板长 1.5~2.7米、宽约60厘米、厚7~10厘米,板轻而平,前后两端稍窄小,后下方有一起稳定作用的尾鳍。为了增加摩擦力,在板面上还涂有一种蜡质的外膜。全部冲浪板的重量只有11~26公斤。

  冲浪运动是运动员先俯卧或跪在冲浪板上,用手划到有适宜海浪的地方作起点。当海浪推动冲浪板滑动时,运动员使冲浪板保持在浪峰的前面站起身体,两腿前后自然开立(通常是平衡腿在前,控制腿在后),两膝微屈,随波逐浪,快速滑行。


  冲浪运动曾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常使人惊讶不已。1986年初,两名法国运动员庇隆和皮夏凡,脚踩冲浪板,从非洲西部的塞内加尔出发,横渡大西洋,二月下旬到达中美洲的法属德罗普岛,历时24天12小时。

冲浪运动是相当惊险的一项运动。脚踏冲浪板,出没在惊涛骇浪之中,即使熟悉水性,有高超技巧的人,也难免发生危险。因此,随着冲浪运动的发展,冲浪救生活动也在不断发展。


  早在1778年,英国探险家J.库克船长在夏威夷群岛就曾见过当地居民有这种活动。1908年后冲浪运动传到欧美一些国家。1960年后传到亚洲。近一、二十年冲浪运动有较大发展,北美洲、秘鲁、夏威夷、南非和澳大利亚东部海滨都曾举行过大型的冲浪运动比赛。

  二次世界大战后,塑料工业的诞生产生了轻便的塑料冲浪板,促进了冲浪运动的发展,由此,冲浪运动才真正在世界许多国家开展起来。随着冲浪运动逐渐普及和提高,其运动便向着竞技方向发展了。澳大利亚经常举行冲浪比赛。冲浪运动首届世界锦标赛于1962年在澳大利亚的曼利举行,其后每两年举行一次比赛。比赛主要根据冲浪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冲浪数量和质量,采用20分制进行评分,如在30分钟内冲3个浪或45分钟内冲6个浪,再根据冲浪运动员冲浪的起滑、转弯、滑行距离和选择浪的难易程度等进行评分。

戶外常识系列之43------极富吸引力的户外定向运动

户外定向运动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

  定由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定问”这二个字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南针的帮助下,越过不被人所知的地带。真正的定问比赛于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的军营区举行,标志着定向运动作为一种体育比赛项目的诞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定向运动本身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开展是从本世纪初在北欧开始的。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在芬兰,挪威,瑞典,丹麦立足。19 3 2年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定向运动比赛。19 61年国际定向联合会( IOF)在丹麦哥本哈根成立。现有成员国63个。国际定联是世界定向运动的行政实体,是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之一。定向运动也是国际承认的奥林匹克体育项目。

 定向运动的分类:

 1.走向运动按运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a)徒步走向:如传统定问越野跑;接力定向;积分定问; 夜间走向;五日定向;公园定向等。

 (b)工具走向:如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摩托车定向等。

 2.定向运动按性别的不同可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

 3.定向运动按年龄的不同可分为青年组,老年组和少年组;

 4.定向运动按技术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初级组(体验组和家庭组),高级组和精英组;

 5.定问运动按参加人数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单项,个人双项和集体项。

 因此,不论男女只要你喜爱郊野活动,定向运动一定适合你!技巧容易掌握,是三岁至八十岁都可以参加的运动。

  定向运动的益处:

 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还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

 定向运动是一项学生体育项目。因为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定向运动是一项家庭体育项目。周末一家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自我娱乐,融恰关系。增加乐趣。

  定问运动是一项精英人才体育项目。因为它基于挑战,勇于尝试从未被尝试过的方案,并要求全身心的从双腿到大脑以最高时效达到世界顶极目标。

 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世界军事体育项目。拥有自己的世界锦标赛。

“定向运动是一项自然环境体育项目。因为它教会你如何在大自然中行为把握自己,爱护自然,遵守郊野公园守则。

 定问运动是一项不需任何花费的群众性体育项目。所需的只是一张好的定向地图和一个指南针。服装可穿着定向专业套装,也可只是普通运动服装。

 定问运动是一项探险寻宝体育项目。给你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

 定向运动是一项广交朋友的社交性体育项目。在这里,不论男女老少,种族背景,文化阶层,社会地位,相互交流,共享人生。

 因此,定向运动吸引了全世界男女老少,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人们的广泛参与。

 主要世界/国际定向运动赛事:

 1.O-Ringen:瑞典五日。世界最大规摸的定向运动赛事,每年吸引世界各国15000男女老少定门运动员。

 2.世界定问越野锦标赛;世界滑雪定向锦标赛。

 3.定向越野世界杯赛;滑雪定向世界杯赛。

 4.世界青年定向越野锦标赛;世界青年滑雪定向锦标赛。

 5.世界老年定向越野锦标赛;世界老年滑雪定向锦标赛。

 一项融入自然、追求挑战的运动;一种享受的生活方式,只有身处其中,去判断,去抉择,去奔跑,去找寻,去打点……对于一群追求自由不羁的大学生们来说,这是一场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的挑战。定向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的瑞典,一位名叫吉兰特的童子军领袖组织了一次叫做“寻宝游戏”的活动,而他当时没有想到,这次游戏竟然成为了一项风靡全球的体育运动。依靠地图与指北针,穿越丛林山岭,寻找隐匿于其中的宝藏,这就是有百年历史的定向运动。今天的定向运动,已经凭借其独有的魅力,傲然进入了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大家庭。

 现代定向运动可分为徒步走向和工具走向两种,前者如定向越野、接力定向、积分定向、五日定向、公园定向等,强调人对于自然的感知与河 蟹;后者则借助于一定的助力工具,如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摩托车定向等。无论是哪一类的定向运动,都要求参与者必然在野外能够迅速地辨别方向,能熟练地使用地图和指北针,具备充沛的体力、毅力,能够既果断又细心地迅速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建议女性不要单独参与)。

 指南针是定向运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众所周知它的主要功用为辨别方向,它在定向运动中的重要性只从“定向”两个字上就可以充分体现。方向是定向运动的灵魂,因此指南针一定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专业产品。在这里推荐的是一款瑞典产的指北针,这款产自定向运动发源地的指北针完全针对定向运动的需要而设计,具有定向、刻度两用功能,重量仅有20克,指针定向灵敏,专业的拇指扣使指北针在进行中也不会从手指上脱落。相比之下钢质外壳的探路者指南针要稍重一些, 直径45毫米带有刻度放大镜的表盘,可折叠的坚固外壳,外壳的边缘1:25000米的刻度尺等,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的需要,并可根据可折叠的方位测量器件准确判断方向的偏转,在定向运动之外也可以用于探险、野营和远足等户外项目。

 地图是定向运动的又一必备装备,定向地图不同于一般的导游图或街道图,尤其是在野外的定向运动,地图必须更详尽地记录地面的情况。定向地图中没有地域名称,而是重在各种符号代表地面的特征,如石块、地洞、建筑物等。在定向比赛中,地图均由比赛组织者提供,因此做为定向爱好者,需要掌握的是定向地图的阅读办法。为使来自不同地区,操不同语言的运动员可以顺利地同场竟技,国际野外定向协会特定了一套全球共用的图例及控制点提示。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用等高线把同一高度的地方连串起来,反映山的形状,高度和斜度;用一个橘黄色和白色相间的点标旗标志着运动员应该找到的点的位置;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在定向地图上,黑色代表人造景观和岩石,棕色代表等高线和符号,蓝色代表湿地,绿色代表植被浓密而难通过的地区,白色代表普通易通过的林区,黄色代表易奔跑空旷地,紫色代表线路。运动者必须非常熟悉地掌握这些颜色和符号的含义,以便在运动中做出及时正确的选择。

 除此之外,在定向运动中还应该准备一个哨子,有的指南针上附带有这种哨子。不要小看这个小东西,它是你迷路的时候最可靠的求助手段,尤其是在野外定向中,更是有效的安全保障。而如果参加的是夺分式定向比赛,手表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服装方面,虽然定向运动对服装没有特殊的要求,但从便利的角度考虑,应以轻便、舒适及易于活动为准,太厚、太紧或太宽都会在运动中带来麻烦。鞋子应该选用防水、防滑、透气性能好的运动鞋,野外运动最好能穿专业的爬山鞋,以提高成绩,保护脚、踝,即使在碎沙地上也不易滑倒。

 定向就如人生,总有疲惫,也总有希望;总有困难,也总有惊喜。流了汗,受了伤,痛了累了,可是,只要我们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此刻迸发出来的快乐超过了一切的累和痛。我们还要确定自己的位置,还要把握前进的方向,还要去找寻预定好的目标,还要去奔波,去追求,我们累并快乐着。运动的乐趣决不是旁观者所能感受到的,朋友们我们不妨去一试身手。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戶外常识系列之40------户外运动之步行技法

户外运动是一项以步行为主的运动,如果掌握科学的方法要领可以在长时间的步行中避免疲劳。有经验的驴友总是把步幅放小,以同节奏速度来走路。而缺少经验的人出现疲劳的原因大多是在平地跨大步,加快速度来走路造成的。这破坏了有规律的节奏性。如果是长时间走路,不要慌忙。眼睛看前方,不要看鞋子,手轻握,脚踏出后,膝部伸直。

  参加户外运动切不可将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拿行李,这样行走时遇到意外很容易跌倒受伤。如手冷可以带手套。

  走上坡路,步幅放小。如果迈开大步走路,身体会左右摇晃,失去平衡。所以走上坡路,步幅要改小,一步步扎实的走。如果上坡路斜面很陡,最好向左向右交替走上去。

  特别要注意的是下坡路一般觉得很轻松,但如果破坏原来走路的节奏性,很容易跌倒受伤。尤其是千万不可又跑又跳,自己容易受伤,也会把石头踢到别人。老练的人,下坡路总是慢走,并把鞋带紧得很紧,以免脚尖撞到鞋顶,弄伤指尖。走下坡路时,整个脚底要贴在地面。如果斜坡太陡,可以学螃蟹一样横着走,前脚伸出站稳后,后脚再跟上,这样最不容易摔倒。

  如果是一个集体在行走,由于每个人走路步频都不一样,有人快,有人慢。预防发生意外事故,团队速度不宜太快,不妨一面欣赏周团的风光,一面悠闲的走。尤其要注意前后队伍速度。

  不妨让速度最慢的人走第二,这样就算是初级领道人也可以很容易的控制队伍的速度。切忌,切忌,绝对不要让最慢的人走最后,事故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户外运动说白了就是脚的运动,既然步行自然就要穿一双适合的鞋子。每一个驴友家中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鞋子,例如皮鞋、跑鞋、网球鞋,以及平常所穿的连动鞋,这些鞋的鞋底都不一样。有的鞋底有高低起伏,适合校园野外运动,不易滑倒;有的鞋底又平又亮,那是因为经常在地板走路。鞋子因为使用的目的不同,形状及材料也有不同。

  有经验的老驴到野外都不会穿新鞋子,只有那些新驴才会穿这崭新的登山鞋。到野外,需要长时间走路,避兔疲劳受伤,最好不穿新鞋子(除非你是没有运动鞋)。尤其是走石头路、山坡路、特别不易。

  如果是到野外爬山郊游,一天来回的行程,穿普通的鞋子即可。如果是爬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就要穿更结实的鞋子,有很厚的鞋底,又能支持脚踝,不会使水侵入鞋内。通称为登山鞋。


    购买登山鞋时,首先穿好一双薄袜子和厚袜子,再穿鞋子。看看脚趾能不能在鞋内自由活动。如果脚尖碰到鞋尖,就不适合。再者穿鞋子走走看,如果脚跟和鞋跟很容易滑动,就容易擦伤,这样的鞋子也不适合。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