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d (若非死别 绝不生离)
浆糊//昙花梦
浆糊会员
盐在咖啡里舞蹈 (天上星 亮晶晶)
永灿烂 长安宁
TOP
猫の妖妖 (樰儛.Loveless)
意大利//然然の貓貓
原帖由 盐在咖啡里舞蹈 于 2008-3-8 10:42 发表 我爷爷用,很好,他老也流行了一回
小黑屋
浆糊//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再见苏摩 (ジャブロー上空に海原を见た)
遠吠えは落日に染まった
蜡烛鞭三郎
秦子
宝贝猴子 (石村 舞波 ^_^)
MAIHA ISHIMURA
原帖由 再见苏摩 于 2008-3-8 15:02 发表 说个20年前的搞笑事 我爸爸那时戴(穿)假领子 我以为他戴妈妈的凶兆
linna (单程旅行)
单程旅行
神仙弟弟
原帖由 linna 于 2008-3-9 19:41 发表 ????那到底什么是假领啊?
假领 提到假领,如今四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也就是说,凡经历过“文革”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人不晓得什么叫“假领”的。假领指的是用一块质地上好的布料制作成的一个衣领。这个衣领没有衣袖,没有前襟,也没有后背,纯粹只有一个领子,所以叫它假领。假领的作用在于遮丑,在于显美,在于粉饰太平。因为在十年“文革”期间,包括在“文革”前后的两个十年,也就是建国后的前三十年,由于成天没完没了的搞“阶级斗争”,搞政治运动,我国的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生活物质相当匮乏。好比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其实,这算是好的了,通常平民百姓,哪一件衣服不是一穿几十年,不破到实在无法缝补,不破到衣料已经腐烂,谁舍得轻易将一件旧衣服“无疾而终”? 但是,衣服太破了,穿出去毕竟不好看。所以,那个时代的人大多是把旧衣服、破衣服和缝补过的衣服穿在里面,外面罩上一件新衣服——至少是没有补丁的旧衣服。这样,既遮丑护短,又体面光鲜。但是,问题跟着出现了——破旧的衣服穿在里面固然被遮掩住了,但是破旧的衣领依然裸露在外面毕现无疑。怎么办呢?这时在上海,有人灵机一动,用一块做衣服剩下来的的确良布料——这就是当时质地最好的布料了——的确良才刚刚问世——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假领。把假领穿上,扣上风纪扣(那时候人们总是将风纪扣扣得牢牢的),再穿上外面的体面衣服,真正是既时髦又大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帅呆了,酷毙了?” 由于假领经济实惠,再穷的人家也买得起一小块的确良布,所以的确良假领风行一时,流行全国——到后来,国营百货公司里居然有现成的假领出售?但是,那种无论款式和质地都更为高级的机制假领依然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假领的问世,既是中国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贫穷和落后的体现。 假领流行的时间,大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主要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文革”期间。我穿的第一个假领在我十三岁的时候——我跟随父亲下放到闽北偏僻山区去宣传“毛泽东思想”——这是当年驱赶干部下放农村劳动改造的冠冕堂皇的政治口号。我的这个假领是其时正在挨“批斗”的母亲亲手跟别人学着制作的,布料是一块暗红色的的确良——它也是我长到十三岁肉体与之亲密接触的第一块小小的光滑的高级的的确良——顶着政治高压和肉体折磨的善良母亲用这个当年可以算作奢侈的假领为小小的我送行。我穿假领一直到十八岁高中毕业奔赴闽北同样偏僻的山区插队劳动为止。记得知青队里有一个男知青,他会裁缝活计,而且有一把当年不可多得的裁缝专用大剪刀。于是他成为知青眼中的能人;于是女知青纷纷向他靠拢。靠拢的目的自然是利用他手中的一技之长为自己服务。其实,那时候,一个穷知青能有多少钱买布料制作新衣服?所以,女知青请这位男知青制作最多的、充其量也就是几个花花绿绿的假领之类;所以,区区几个假领之类的裁缝活计在这位男知青眼里,实在不过是杀鸡用了牛刀一样的雕虫小技,私下里不知多少回反复感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我在一边看了,更多的,倒是为男知青手中那把寂寞的裁缝专用大剪刀不平。因为,这位男知青平日里跟我们一样主要是下田劳动,制作假领只是他的业余消遣。而那把专用大剪刀就不同了,它的价值体现只在裁缝上,却不能代替犁耙下田耕作。所以,大剪刀的寂寞才是真正的寂寞。只不过人们,包括它的主人没有意识到罢了。 假领在中国的废除或者叫消失,大约在二十年前。从那以后,随着物质的逐渐丰富,中国人的服装穿着也日益色彩缤纷、花样翻新起来,人们再也不需要利用假领来遮挡穿在里面的破旧衣服了——一旦假领的“遮丑”功能丧失,它的生命自然也就“寿终正寝”。但是,如果今天幸福生长的年轻一代——包括没有见过、更没有穿过假领的人因此而鄙夷假领,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任何东西的问世,都有它的存在价值,哪怕这种价值仅是暂时的。
Killy07 (贞洁烈女)
Warlock
原帖由 神仙弟弟 于 2008-3-10 00:32 发表
bismarck
红魔法师¢毅♂
Korangaresitown (Zzz ..)
晒威望,晒积分。
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