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1--2岁宝宝身体外观和生长

作者:网上搜索   来源:网上搜索   发布日期:2005-11-3   点击次数: 191
 2004年03月23日 01:57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在宝宝将要1周岁时,生长速度开始减慢。从现在开始直到下一个生长高峰(少年期),他的身高和体重应稳定增加,但不如最初几个月那么快。在4个月左右体重增加4磅(1.8千克)的婴儿,在第2年的体重增加总量可能只有3-5磅(1.4-2.3千克)。继续每月坚持测量孩子并绘制在前面的生长图表中,判断发育是否遵循正常的生长曲线。你会发现与婴儿早期相比,正常发育的范围会更大。

  15个月时,女孩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2磅(10千克),身高大约31英寸(77.5厘米);男孩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4磅(10.4千克),身高31英寸(78厘米)。以后每3个月,孩子的体重就增加大约1.5磅(0.7千克),身高增加大约1英寸(2.5厘米)。到2岁时,女孩的身高大约是34英寸(88厘米),体重为27磅(12.2千克);男孩的身高能达到36英寸(88厘米),体重大约为28磅(12.6千克)。

  在第2年期间,宝宝的头部生长也会特别慢。尽管一年内头围有可能只增加1英寸(2.5厘米),但到2岁时,他的头围将达到他成年时的90%。

  然而,初学走路的孩子容貌的改变比身高体重变化大得多。12个月时,他虽然会走路或者会说几句话,但看起来仍像一个婴儿。头部和腹部仍然是身体的最大部位,站立时,他的腹部仍然突出,比较而言,他的臀部仍然很小——至少在他不用尿布时仍然如此!他的腿和胳膊既短又软,好像没有肌肉,面部软而圆。

  当他活动增加时,上述情况都会发生变化,肌肉逐步发育,婴儿时期的脂肪逐渐减少。腿和胳膊逐渐加长,脚不再扭向一边,而是走路时朝前了。脸变得比以前更有棱角,下巴也显露了出来。2岁生日时,他的外貌很少遗留有婴儿的痕迹。

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作者:网上搜索   来源:网上搜索   发布日期:2005-10-7   点击次数: 191
妈妈给3岁的文文讲故事,当讲到“这个人像个跟屁虫一样,一直跟在我们后面……”文文突然咯咯笑了起来,一面跟着妈妈说:“跟屁虫,哈哈!”此时,妈妈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可爱,同时,这也是培养孩子语言及刺激思考能力的一个好时机。
  3~4岁的幼儿,会因为听到大人说好玩的话,或看到某个不协调的动作,便哈哈地笑个不停。这表示孩子的幽默感正在形成,此时,父母的协助是很重要的。

  何谓幽默感?

  同一父母所生的儿女,为什么有的小孩比较“爱笑”?有的小孩则喜欢“皱眉头”?“笑眯眯”、“爱笑”的小孩,谁不喜欢?谁不乐意与“笑口常开”的小孩亲近呢?

  专家解释,所谓的幽默感就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让与自己互动的对象感到愉快的言语或举止。有这种言行举止的人,我们称为具有幽默感的人。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乐观,在生活中不断地制造欢笑,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愉快,自己也会富有成就感和自信。因此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较容易获得友谊。

  据研究发现,幽默感从出生后第一个月便开始了,如:小Baby在父母的逗弄下,便会呵呵地笑个不停;而1岁左右的孩子,会因为玩“藏猫猫”而狂笑不已。孩子幽默感的发展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语言认知能力:孩子的认知与语言能力发展到某个程度后,“幽默感”即形成。当他听到或看到某件有趣的事时,经过判断后,就会发出哈哈的笑声。孩子的幽默感与成人的幽默感是不同的。

  2、父母的关怀:在3岁前得到父母疼爱与照顾的幼儿,会表现出比较好的幽默感。因此,要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父母应多给予孩子爱与关怀。

  3、愉快的学习气氛:在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中,若总是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会使孩子体验到快乐,并促使他以快乐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有利于幽默感的形成。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人与生俱来就有幽默感的因子,如果父母能好好鼓励并加以培养,让孩子成为一个幽默的人不是一件难事。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以下提供一些方法,可供父母参考:

  营造气氛:

  当孩子哭闹时,父母若懂得在一旁营造气氛,抱抱他、拍一拍他、安抚他,“怎么了,妈妈的小宝贝,为什么哭得跟小花猫一样?有什么事妈妈可以帮你的忙吗?”温柔、幽默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孩子忘记哭泣,破涕为笑,如何找到快乐。因此,当孩子说出一些好笑的笑话和语言,或是表现出一些有趣的动作时,别忘了给他一些掌声和鼓励,建立他的自信心,让自己和孩子轻松一下。

  除此之外,专家也提醒父母,在引导孩子具有幽默感特质时,应注意一些事项:

  1、幽默感的语言以不伤害他人为原则。

  2、幽默感的语言要注意人际间的礼貌。

  3、幽默感的动作以不涉及危险动作为原则。

  4、与孩子说笑话或表演滑稽的动作时,要考虑孩子的年纪。因为大人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孩子不见得有同感。但孩子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大人要陪孩子一起笑(虽然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也不见得好笑)。

  5、孩子最快乐的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孩子不能完成,大人也不可操之过急,应耐心地等待、引导,并适时给予协助。

  总之,充满幽默感的语言和事物能让孩子的眼睛亮起来,无形中也刺激了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当你对孩子说:“再不收拾玩具,以后就不给你买玩具了。”其实不妨加一点“幽默调味料”,如“玩具们玩了一天都累了,要回家休息了,不然他们要哭了。”让自己和孩子在有目的语言和气氛中轻松一下。

  此外,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相信你也能培养出一个幽默健康的孩子。

TOP

运动,宝宝长高催化剂

作者:网上搜索   来源:网上搜索   发布日期:2005-10-12   点击次数: 155
很多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将来拥有健康的体魄、理想的身高,尤其是个子较矮的父母更是如此。
  宝宝的身高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遗传、环境、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方方面面,过于偏重或忽视某个环节,都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如果揠苗助长,更加容易出现问题。

  关于身高的3点疑问

  Q1、宝宝出生时的身长与将来的身高有没有关系?

  标准的足月宝宝身高平均在49-51厘米,通常男孩较女孩长一些,但只要达到46厘米就是正常了,也有足月儿身高52厘米以上的。

  出生时身高46厘米的宝宝并不意味着成年后肯定偏矮,出生身高52厘米的宝宝成年后也未必肯定是大个子,因为宝宝出生时的身高与孕妈妈的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孕产次数,孕妈妈体格和骨盆大小、营养状况和精神状态等。所以通常认为宝宝出生时身高与将来成人后的身高关系不明显。

  Q2、0~3岁宝宝的身高增长有何规律?

  虽然宝宝的生长发育是连续过程,但生长速度有阶段性差异,具体规律是:

  ·新生儿(出生~28天):

  身高大约增长4厘米。

  ·婴儿(1个月~1岁):

  是宝宝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第2~3个月,每月增加3~4厘米;第4~6个月每月增加2.5厘米;第7个月以后,每月增加1~1.5厘米,全年身长总增长约25~28厘米。

  ·幼儿(1~3岁):

  其中1~2岁一年中身长增长10~12厘米。2~3岁身长每年增加5~8厘米。

  爸妈可以对照以上数值,看看宝宝身高增加速度是否符合这样的规律,如果1~2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10厘米,2~3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5厘米,就提示宝宝长慢了;如果1~2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8厘米,2~3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4厘米,应请保健医生检查,寻找原因。

  Q3、从宝宝2~3岁的身高能预测成人后的身高吗?

  传统的预测宝宝身高的方法有多种,大多数爸妈都了解。近年,国外有专家研究发现,从宝宝2~3岁身高可以粗略测算成人后的身高,值得借鉴。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公式1:

  女孩:成年身高(厘米)=0.545H2+0.544A+25.63

  男孩:成年身高(厘米)=0.545H2+0.544A+37.69

  (注:H2为2岁时的身高,A为(父身高+母身高)/2)

  ·公式2:

  女孩:成年身高(厘米)=1.29×H3+42.3

  男孩:成年身高(厘米)=1.27×H3+54.9(注:H3为3岁时身高实测值)

  巧妙运动助长高

  宝宝身高增长规律的观察资料显示,2~3岁时宝宝的身高与成年身高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2~3岁时个子小于同龄宝宝的身高,将意味着成年后身高比较矮了。所以要把握好0~3岁生长发育的快速期,若父母个子矮,更不能错过这个阶段。要把握的内容很多,如营养均衡、睡眠好、情绪乐观等,这里重点谈运动问题。

  生长激素直接指挥宝宝长个,而体育运动能使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引导宝宝进行合理运动对宝宝的身高增长具有特别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

  促进长高的运动项目

  有弹跳运动和游泳。因为在大腿骨下端和小腿骨上端有生长带或生长线(为骨端骺板),当进行跳绳、跳皮筋、跳房子、跳高、游泳等运动时,对骨端骺板能产生良性刺激,加速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

  悬吊和倒挂运动也有助于长个子,但只适宜青春期的大宝宝,对3岁内的宝宝是不合适的,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举重、杠铃等负重运动不利于宝宝长高。

  ·6个月以内宝宝的运动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爸妈主要是帮助他进行被动运动:

  宝宝仰卧在床上,爸爸或妈妈帮助宝宝进行头部左右、上肢曲伸、下肢曲伸、身体仰俯等节奏运动。

  爱心叮咛:

  每个部位慢节奏5分钟左右,动作要轻柔。爸妈在实施时,对着宝宝说话,说话的内容不限,尽管宝宝听不懂,但宝宝是很乐意听的,对培养宝宝的好心情很有作用。

  ·7~12个月宝宝的运动

  7个月以上的宝宝已经有主动运动的能力,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进行运动时,爸妈要根据宝宝运动发育的情况,有意地识引导宝宝自己做运动:

  1.头部左右运动;

  2.扩胸伸展运动:宝宝仰卧在床上,引导宝宝将两臂向两侧平举、交叉等;

  3.腿部运动:爸妈协助宝宝伸直双脚、腿屈曲至腹部、两腿与腹部成直角体位等;

  4.腰部运动:引导宝宝从仰卧拉向坐位、仰卧、俯卧位等。

  爱心叮咛:

  各部位运动都要反复重复,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每次运动的内容爸妈可以灵活制订,但要有规律性,方可达到理想效果。

  ·1-3岁宝宝的运动

  实践证明,弹跳运动是1~3岁宝宝长高的首选运动项目。具体方法有:

  1.当宝宝到10个月左右时,会站立了,爸妈用手托住宝宝两侧腋窝,扶宝宝站立起来,此时宝宝就会借力频频跳跃两脚,爸妈可因势利导,帮助宝宝弹跳。

  2.当宝宝到1岁半后,会自然行走了,爸妈可拿一个厚度10~20厘米的厚垫子,放在床上或地板上,引导宝宝站在垫子上往下跳。

  3.两岁后的宝宝运动能力明显增强,爸妈引导宝宝学动物跳,如兔跳、猫跳等,爸妈先作示范双脚跳动,引导宝宝模仿;或爸妈拉着宝宝的手,让宝宝借力向上跳。

  4.3岁的宝宝可以进行独立的弹跳运动,而跳绳是最常选择的项目,爸妈需分步引导宝宝训练:

  (1)先让宝宝随着节奏跳,不拿绳子,引导宝宝一边拍手一边上跳。

  (2)宝宝有节奏上跳感后,仍然不拿绳子,让宝宝双手做出跳绳的姿势,按节奏模仿跳绳动作。

  (3)引导宝宝双手拿绳子,按模仿跳绳动作,当绳子落地时,引导宝宝双脚跳过绳子,完全像跳绳样,只是动作不连续。

  (4)练习双手拿绳子时双脚协调上跳的完整跳绳运动。当宝宝学会跳绳后,再练习变换跳绳的花样,不仅提高宝宝运动的积极性,也增加协调性的难度。

  爱心叮咛:

  晚上睡觉前进行规律性运动,效果最好,因运动后睡眠质量提高,更有利于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但运动量应适当,以不疲劳为准,运动量偏大或过大,反而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影响身高。

TOP

特别“乖”的宝宝省心吗

作者:《妈咪宝贝》   来源:网上搜索   发布日期:2005-10-16   点击次数: 158
 ——妈咪与医生之对话(三)
  妈咪困惑告白:

  小佩佩出生8个多月了,刚生下来时他可真是个让妈咪省心的乖宝宝,每天吃饱后就安安静静地睡觉,一点也不闹人,无论是饿了、拉了、尿了,还是家里或外面有多嘈杂。不像别家宝宝那样,稍不顺心便没完没了地哭个不停。几乎所有来探望的人都说妈咪好福气,能生出这么听话的乖宝宝,日后一定会省心,妈咪听了心里别提有多得意。

  然而,妈咪逐渐发现,小佩佩与周围同龄的宝宝相比,应该会得都不大会,比如说抬头、坐等动作;见了人,即使是妈咪,脸上也不会露出微笑,不像别的宝宝那样依恋妈咪或害怕生人,不会叫妈妈或爸爸。妈咪觉得有点不对劲,可有的人说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都不一样,不用太着急,难道真的这样吗?

  医生对妈咪之应答——

  生活中有的宝宝很安静,不是特别地烦扰妈咪,而有的宝宝则是手和脚动个不停,甚至经常大哭大闹,难得让妈咪安宁。当然,这是由于天生的性格不同所致,但对于一些分外“乖”的宝宝,并不一定是出自于性格,可能是身体的生长发育先天存在着异常情况:

  异常情况一 患有克汀病

  这种疾病又称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由于身体内的甲状腺先天发育缺陷所引起。通常,患有克汀病的宝宝从一生下来就很少啼哭,甚至饥饿或排了尿便也是如此,经常处于身体反应低下的状态。这种疾病患儿的特征是,生长发育比正常宝宝要慢,表现为身长短,动作发育迟,会说话语及认人晚。

  异常情况二 21-三体综合症

  这种疾病又称唐氏综合症,是由于孕妇染色体异常引起的。这种病的患儿平时不哭不闹,即使是饿了、渴了或大小便。但是,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各种异常情况便逐渐显露了出来。面容特征是:眼距宽、眼裂小,两只眼睛外侧往上斜,舌面上有深痕,舌头经常伸出口外;鼻梁扁平、外耳及头围较正常小;运动及语言发育落后,如坐、立、走及讲话晚。

  异常情况三 智能发育迟缓

  这样的患儿在婴儿期表现为非常安静,随后的生长发育中便出现动作、语言及生活能力均为落后的现象。

  发现异常怎么办?

  对于克汀病患儿,如果能在宝宝出生后的1个月内及早确诊出来,及时进行正规的治疗,那么就不会影响宝宝身体及智能在今后的发育。因此,妈咪抓住第一时间极为关键,只要发现宝宝有异常表现,就应及早去医院诊疗。

  对于21-三体综合症及智能发育迟缓的患儿,早期干预极为重要。妈咪要正视现实,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日对患儿施行训练。需要指出的是,家庭是施行干预计划的最佳场所,因此,妈咪一定要积极耐心地配合医生,只要坚持引导,“乖”宝宝可能会真的变得乖巧起来。

  怎样及早发现生长发育的异常信号?

  异常信号一

  1岁以内还迟迟不能达到所应达到的感知觉及运动发育水平。正常宝宝身心发育的水平应该是,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周岁独站稳。

  异常信号二

  既不哭也不吵,总是安静地睡觉,对周围环境无动于衷;很晚才会对人微笑,不注意别人说话,常伴有运动发育迟缓。

  异常信号三

  不注视周围物体,常被误为视觉有障碍;对声音刺激不敏感,往往被误解为听力有障碍。

  异常信号四

  6个月以后还经常喜欢注视自己的双手,并反复玩弄;12个月以后还总喜欢把东西放在嘴里,并且持续到2岁以后。

  异常信号五

  学会走路以后,还两脚互相碰撞,经常被摔倒;很晚才学会嚼食物,难以喂养,常因不能咀嚼固体食物而出现吞咽困难,并引发吃东西时经常呕吐的现象。

  异常信号六

  1岁3、4个月后,还故意把东西往地下扔,并且持续很长时间;到了1岁后还经常流口水,在清醒状态下经常做磨牙动作。

  异常信号七

  对于刺激无什么反应,需要反复持续刺激后才能引起啼哭;并且啼哭声音或呈尖叫声,或呈直声,不像正常孩子的哭声有音调变化。

  异常信号八

  对周围环境的事情都无兴趣,即使是玩具;做事情时常常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钝;在婴儿时表现出睡眠过多,幼儿期则有无目的的过多活动。

TOP

现在看还早了点.有女朋友后在考虑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