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图解道教服饰探微

道教,作为华夏民族唯一的本土宗教,不但在思想上保持了中华传统, 而且还在服饰上保持了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满清入主关内后,实行剃发易服的政策,并规定了儒从而僧道不从。道教,因其独特的背景,完整地继承保存了华夏民族的服装体系(簪、冠、巾、衣、裳、履)。这种特殊的条件,曾经导致在清朝初年,有大规模地入道势头。



  
  满清时代,虽然僧人亦着汉服,但因佛门的剃度制度。簪、冠、巾的制度被道门保留了下来。
  
  冠,为贵人所用。巾为士庶人所用。在道门内,冠为正式场合所用,平日则用巾。
  
  由明到清,有很多冠的种类已经失传,但保留下来的,大抵有三种(五老冠为炼度所专用,其意义与传统地簪冠意义不同,故不在此列)。
  
  上清芙蓉冠,又名莲花冠,乃道冠等级最高者。惟有高功法师行科时方用。
  
  宋 玉芙蓉冠







       明 玉芙蓉冠






       现代 芙蓉冠  






五岳冠,又名五岳灵图冠。覆斗状,上刻五岳真形图。在全真道内,惟有受过三坛大戒之道士方可用。
  
  戴五岳冠之 庐山仙人洞主持 叶道长






 偃月冠,又名黄冠、月牙冠、无形冠。覆元宝状,受过冠巾礼之道士皆可用
  
  巾






  《清规玄妙》中,记载了清 全真派的服饰,曰:“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
  
  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
  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一字,
  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

戴纶巾之道士








  浩然巾似乎到清末亦在道教中不常见,但很明显,就是风雪帽,这点没有疑论。
  
  浩然巾创始人 孟浩然








常服
  
  在早期的玄门威仪中,对于常服的要求不外乎传统之深衣之制(上衣下裳相连)。而宋明之际,出现了通裁之直缀(无下裳,而为前后开气),也就是如今道服的款式。此类道服又分有长衫与得罗,其中长衫交领右衽,直袖宽九寸(儒生制为一尺,盖道家求纯阳数)或一尺四,袖长随身或回肘(随身:袖同衣长,垂至衣下摆有)
  
  用长衫的钟云龙道长 及 用短衫的谢宗信大师







用大袖衫之老道长








得罗又名道袍,这种道服的特点是:交领、宽袖,自掖下开气,内带衬摆。得罗袖宽有几种不同尺寸,目前常见的是一尺八、二尺四;但北京东岳庙老道长有云三尺六者,可以说,这种三尺六的袖宽是为大个子道人准备的。另:如果根据这个数列分析,应当还有三尺这个规制:0.6 尺作为差而递进的。另外根据古画上的表示,三尺这个袖宽也是存在的。此外,得罗的袖长亦为随身或回肘。
  
  用带大带之得罗的道士,戴幅巾,方头朱履








清代宫廷科仪,高功用绛红氅衣,法众用蓝色道袍加大带,大带前炊龙虎带








用绿色道袍之道士,戴幅巾,穿朱履,系黄带








用白色道袍(明代儒生流行穿道袍,颜色各异),戴方巾之明代士人









用红底绿缘道衣之 玄教大宗师 吴全节



      

法服:
  
  道家之法服大抵款式有两种:一为氅衣,一为对襟袍服。其中,氅衣多为高功所用,时下的经衣也大都用氅衣。其款式为对襟,长同身,不裁袖,方方正正。一般高功之绛衣之颜色有多种,就其本意当为红色,但后来又有紫色、蓝色等。其中大都刺绣以精美花纹,美妙绝伦。







蓝色高功氅衣








明版《金瓶梅》插图,高功氅衣身后绣 郁罗箫台








北京白云观 清代宫廷样式法衣,氅衣身后绣 郁罗箫台








而法众之经衣,颜色不外乎红黄二色,一般来说,北方用红较多,南方则用黄较多。
  
  北京白云观法众,经衣用红色氅衣








红色大袖法服







明版《金瓶梅》插图:高功用红鹤氅、法众用对襟袍服、白色下裳







武当山道场,法众用黄色对襟袍服














今天到此为止。。。熊饿了 谁来伺候着

SF我抢了哇卡卡

TOP

强额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