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猫狗类] 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动物病毒性疾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它可因接触受染动物的唾液(即咬、抓、破坏的皮肤和粘膜)传播给其他动物或人。一旦出现症状,狂犬病将对动物和人构成致命的威胁。

狂犬病的最初症状一般无特殊性,可能侵犯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在急性期,主要症状是功能亢进(狂暴型狂犬病)或瘫痪(哑型狂犬病)。狂暴型狂犬病和哑型狂犬病都会因麻痹最终发展到全瘫,并伴有昏迷,最终导致死亡。死亡一般都是由于呼吸衰竭所致,在没有加强护理的情况下,死亡出现于疾病的前七天中。

发病率

在地球的很多地区缺乏可靠的有关狂犬病的数据,致使难以评估它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全面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对狂犬病的负担进行了一次重新评估。根据这项调查,全球因狂犬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估计为55000人,大多数在非洲和亚洲的农村地区。每年估计有1000万人在接触了疑似狂犬病动物之后获得接触后治疗。

评估显示,尽管非洲狂犬病的公共卫生负担的估计数字(24000例死亡)比最初认为的要高得多,但是亚洲的这一负担则更为沉重(估计有31000例死亡)。亚洲也肩负着96.5%的发展中世界狂犬病造成的经济负担,每年主要用于接触后预防的费用为5.6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末和2000年初,西欧各国通过开展口服免疫接种运动(例如瑞士于1999年;法国2000年;比利时和卢森堡2001年,捷克共和国2004年)消灭了野生动物的狂犬病。这项技术有助于完全消灭西欧大陆狂犬病的贮主。在狗狂犬病为地方病的几个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南非共和国和斯里兰卡),正在对狂犬病的口服免疫接种规划进行评估。在实施了改进人类接触后治疗和对狗进行免疫接种的规划之后,南美和一些亚洲国家近年来报告的狂犬病人类病例大幅度减少。

传播

在发达国家,狂犬病目前主要发生在野生动物宿主中,从这些动物疾病扩展到家畜和人。最近,在世界一些地区(美国和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成为流行的重要贮主。在北美,绝大多数记录的人类狂犬病死亡是由于感染了银毛蝙蝠狂犬病变异株。在澳大利亚,至少2人由于接触了过去未被认识的狂犬病毒而死亡。在南美,野生动物狂犬病,尤其是蝙蝠狂犬病日益增多。2003年,在南美,野生动物咬伤之后患该病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因狗咬伤而患狂犬病死亡的人数。然而,在非洲和亚洲,狗继续为主要宿主,并且造成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类狂犬病的死亡。

人类感染狂犬病最通常的途径是被感染的狗和猫,野生食肉类动物如狐狸、浣熊、臭鼬、狼及食虫类和吸血类蝙蝠所咬伤。牛、马、鹿和其他食草类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尽管它们可将此病毒传给其他动物和人,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接触后治疗

抗狂犬病最有效的保护机制是用肥皂水、去污剂或普通水冲洗伤口,然后涂酒精或碘酒。根据WHO认可的治疗方案应尽快给Ⅱ类和Ⅲ类接触者接种抗狂犬病疫苗。应对所有Ⅲ类接触者和Ⅱ类接触者的免疫抑制病人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抗体)。应延缓缝合(封闭伤口),但如需要,应首先使用免疫球蛋白。在对症的情况下,应采用抗破伤风治疗、抗生素和药物,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感染。

使用高纯度马免疫球蛋白可部分解决目前人免疫球蛋白量不足和价高的问题。有关接触前、后的进一步详情,请参考世卫组织关于狂犬病接触后治疗指南 。

在人类接触疑有狂犬病的动物时,要立即找到,捕获或杀死有病动物。如果是Ⅲ类接触,应立即进行接触后治疗,如该动物为狗或猫且仍处于健康状态,可在10天后停止治疗。应提取病死动物的组织样本并送至有关的实验室进行诊断。应通知负责的兽医服务部门,并得知有关该地区流行病学情况的信息。

疫苗和免疫

不应再生产发展中国家使用的神经组织狂犬病疫苗,应使用高纯度和有效的现代细胞培养和鸡胚疫苗。简化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途径(特别是皮内途径)已成功地应用于发展中国家,5剂量肌肉注射的治疗方案费用昂贵。除了于0、3、7、14和28天注射于三角肌的5剂量埃森(Essen)方案外,其它两种简化的皮内治疗方案也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红十字二处(“2-2-2-0-1-1”)和“8-0-4-0-1-1”皮下治疗方案,已经评价并广泛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以代替神经组织疫苗,因为昂贵的肌间疫苗注射方案在这些国家不适用,皮内注射应由技术上经过良好培训的人员进行。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在大多数流行狗狂犬病的发展中国家,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较为昂贵且供应短缺。然而,所有Ⅲ类接触及Ⅱ类接触的免疫缺损者应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纯化的马免疫球蛋白和人免疫球蛋白均用于发展中国家。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足量注射,且一般都要注射于从解剖学的角度可行的伤口内或其周围部位。剩余的量可注射于远离疫苗注射的肌肉部位。

如果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剂量太小,不足以渗入所有伤口(如严重被咬伤的儿童),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正确剂量可被释放于生理缓冲盐水中以保证更广地覆盖伤口。

免疫抑制者的免疫反应

严重免疫抑制的病人在狂犬病免疫后不产生免疫效应。因此,接触后及时和适当的伤口护理是拯救生命的重要一步,此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用于所有受Ⅱ类和Ⅲ类创伤的免疫抑制病人。

儿童狂犬病

所得资料不断表明,在狗狂犬病流行地区被狗咬伤人中的30%~60%是15岁以下的儿童。这些儿童很多未经治疗,因为他们的受染都未及时报告给父母或卫生官员。为了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尚未建立成功的狂犬病疫苗或控制规划的国家应加强以下活动:1)宣传适当且及时处理狗咬的伤口;2)在易受伤害的人群中应增加现代细胞培养疫苗,这包括那些生活于犬的狂犬病高度流行地区的儿童接受接触前免疫;3)促进合理使用经济有效的狂犬病接触后治疗;4)通过给狗接种疫苗预防狂犬病并促进养狗主人的责任感。

结论

预防人狂犬病必须有赖于兽医和公共卫生官员在内的社区的努力,以狗的大规模免疫为重点的狂犬病消灭规划可因今后放弃预防规划而节省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具合理性。但是,在狗的狂犬病被消灭或至少得到很好控制之前,对人类的较安全和经济的接触后治疗是取代神经组织疫苗的理想方法。接触前疫苗接种已在工业化国家被广泛和成功地用于预防高危人群的狂犬病,应在居住于狗狂犬病高度流行地区的儿童中推广应用。狂犬病如不消灭,则发展中国家预防人类和动物罹患此病的费用有可能增加。


相关链接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狂犬病接触后治疗指南 [英文; PDF]  

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协商会的报告,日内瓦,瑞士,2004年10月5-8日 [英文; PDF]  
如欲获取更多信息,请联系:


WHO Media centre  
电话: +41 22 791 2222  
电子邮件: mediainquiries@who.int  
  
  




就业 | 联合国其它网站 | 搜索 | 建议 | RSS | 隐私  
©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版权所有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