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9188
- 帖子
- 101
- 精华
- 0
- 威望
- 0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5-7-13
|
三个故事教会我做人与处世[转帖]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是很多年前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张亦林说,当他读懂这句话时,开始感觉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哲理,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情怀。他吸取其中的营养,在不知不觉中受用一生。他说,当他洗脚进城,以为在城市里找一份杂工或搬运工的工作,做个三年五载,赚个一万元两万元,就算成功时,却仅仅因为三个人们也许看过就忘记的小故事,改变了理想。2002年,他成功策划了“2002广东发展非公经济论坛”,与许多叱咤一方的工商业诸候在同一平台上发表了自己对时下国内外经济的看法,并获得了肯定。很多的大企业大集团,纷纷向他伸出手,邀请担任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的职务。使他终于知道,除了做一个令人羡慕的农民,他还有更有意义的人生。
你想重拾,或许你看过却已经忘记了的这三个故事吗?你想了解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吗?请听张亦林先生自述:
第一个故事:永远只拿5分钱硬币
这个故事来自异国:威廉•哈里逊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沉默寡言,人们甚至认为他是个傻孩子,他家乡的人经常拿他开玩笑。比如拿一枚5分钱的硬币和1角钱的硬币放在他面前,然后告诉他只准拿其中的一枚。每次,哈里逊只拿5分的。一次,一个妇女看他可怜,就问他:“孩子,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哪个更值钱吗?”哈里逊回答说:“当然知道,夫人,可是我要拿了一枚1角的硬币,他们就不会再把硬币摆在我面前,那么,我就连5分钱的硬币也拿不到了。” 哈里逊最后成为了美国第九届总统。
我最初走出家门到广州来时,爷爷对我说:“孩子,出门在外,吃亏是福。”当时,经常听说的同乡打工故事,多是一些在外面逞强被怎么样了。于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人身单力薄,不要跟别人争强论短,免得遭受更大的损失。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州的一家航空托运公司做搬运工,月工资600元左右。这份工作是在里面做了多年的一个老乡介绍的,在当时来说,这是份很不错的工作,因为大多数相近的工作工资都在300元左右。我刚刚初中毕业,而且还戴着一幅近视镜,主管很不欢迎我。为了握住这只饭碗,我注定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艰辛。只要有人来托运,我总是第一个站出去干活。在我干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时候,在同事中形成了这样的规则:只要有人来,我就站出去;只要没大件,他们就不用站出去;只要我有闲着,就可以为他们端茶倒水。
两个月以后,我因为勤奋和任劳任怨,被所有人认同,走过了试用期,彻底确定了在公司的地位。老乡对我说,现在,你没必要像刚来时一样了,该你做的就做,不该你做的就闲着。但是,已经在别人心里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实,没有涉世经验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拒绝,只好对他人的命令执行如故。我的一切,主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久,公司进行简减机构,我们部门撤销,合并到火车站前面的白马大厦办公,同时要辞去两名员工。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我,因为只有我个子单瘦,力气最小,还戴着一幅近视眼镜,同时还是最后进来的。然而,主管公布结果的时候,却偏偏是一个公认力气最大最蛮的人。主管说:“有力气不肯做事,我养着有什么用。”对我,主管说:“你拿的工资还不及你干的活多,但你还小,干这样的活不利于你成长,我看你为人很细心的,又是初中生,就做称量计数工作吧!”在当时,初中生也算一个小小的知识分子。
接下来的是我工作最轻松的时候。我的认真负责,使工作上从不出什么差错。同时也有时间看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籍。3个月后的某一天,老乡对我说:“你现在多少算一个白领了,而且你的工作也已经获得了肯定,可你到现在还是刚进来时的工资,要向主管申请加工资了,你的上任每月工资1000多块呢!”我笑了笑,没做声。我刚刚看完哈里逊的故事,我觉得我应该做得和他一样。刚进来时,主管是看我干活最多而不计较工资,才对我另眼相看的,提拔我做称量计数工作的,而我的上任是因为屡次要求加工资而被炒的。我如果被炒了,还能找到这么轻松和拿600元工资的工作吗?日复一日,我依然如故。
临近过年的时候,公司出纳卷钱回家了。主管向老板建议我做出纳,因为我也许是最不爱钱的人。我的工资这一次获得了大幅度提升,整整加了450元,突破了1000元大关。我想想我几个月来换的两份工作,其实很多人都可以胜任。于是,我对哈里逊的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永远只拿5分钱硬币,别人就会更加关注你,就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遇。
第二个故事:照亮别人是更好的方便自己
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在一个弯弯曲曲的小巷里,住着一位年岁已老的盲人。每当这位老人夜晚外出时,他总要点一盏灯提着才出门,久而久之,就成了小巷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当然,也成了街谈巷议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天,有人问他:“您不是眼睛看不见吗!那么,在白天和在晚上对您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区别?您是不需要灯的,可是您为什么要提着灯走呢?”老人说:“确实是这样,白天和夜晚对我来说没什么两样。可是对你们来说就不一样了。没有灯,你们看不见,如果和我迎面走来,就会撞倒我。”没有人去想,很多好眼睛的,经常在小巷里被人撞倒,而这位老人却从来没被人撞过。
1994年,对工作的力不从心让我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于是,有了1998年的复出。那年9月,丢掉了毕业证书的我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进了家乐福东莞店做办事员。我谨记第一次工作时吸取的道理,全心全意的做好这份工作。
我进去时,正是超市筹备阶段,我们课连课长共有9个人,全是东莞本地人,我成为最不受欢迎也倍受歧视的人。开业的前半个月,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收货。全课有2000多个单品,大家很难忙得过来。为了尽量减少一下同事们的负担,每天,我总是最早一个去上班;不论来了什么商品,只要手头的活干完了,第一个去点货卸货。然而,每次我向别人打招呼的时候,碰上的却是一副副冷冰冰的面孔。
因为不可能正常的上下班,中午吃饭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值班,忙了一个上午,不到吃饭的时候肚子早就饿了。为了改善和同事的关系,这时候,我做了第二个努力,轮到谁不愿意值班时就代了。一段日子后,我发现课长看我的脸色很难看,语气也很不大友善。而那些同事们对我表面上客客气气,暗地里却背着我常常聚在一起唧唧私语。跟我同租一个房子的另一个课的张对我说:“你天天中午帮他们值班,你们课长吃过饭来查班时,他们都装作不知道你去那了,而且还在背地里讥笑你,何苦呢?人是一个弹簧,你压紧一点他就退一点,你松一点他就弹出来了。”我对他的劝告表示感谢。但我不会说白话,和他们难以在语言上沟通,不好好帮他们做事,还能通过什么途径和他们沟通呢?我对自己说,如果人真的像弹簧一样,我也要试一试,弹簧不也有一个极限吗?我决定这样做。
紧跟下来的工作是卖场商品的陈列,我被分在单品最多而且最不规则的几排货架,同一组的女孩是刚招进来的,和我一样也什么都不懂,我们都想不出怎样摆设商品。这时,总有同事叫我过去帮忙。我想,既然自己的暂时做不了,帮帮他们何妨。连续几天,我都按他们的指示搬这摆那的,有时也把自己的建议夹在其中,忙得不亦乐乎。这时候,张对我说:“据可靠消息,我们这批招进来的员工超过了定编,每个课有一个必须在试用期辞退,同时还有一个人将被升为课长助理。你要好好把握!”并且说,从现在起,你首先要做好分配给你的工作任务。我谢了。我依然一如既往地工作。我对那些需要帮忙的同事说:“希望你们忙完了自己的事的时候,能帮我一把。”张笑我:“他们忙完了自己的,还要进一步做到更好,以搏得课长的赏识。你还是省一点吧,别傻了。”
离开业还有两个星期的时候,我开始做我的工作。这时我的工作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同事。张说的话也在这时候应验了。我去请那些同事帮忙,他们嘴巴上说得很好,却总是不见过来。相反,这个时候他们还趁我过去请求帮忙的机会,尽量指派我做一些事。同组的女孩说:“有一个是要被裁掉的,他们帮你,就意味着给自己增加辞退的风险。除了你,还会有这么傻的人吗!”但我还是帮助他们。
随着超市开业的日子越来越近,课长组织开会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和女孩所在的组是课长点名批评的重点,我把所有的过错都一个人揽了。张笑我:“俗话说,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想不到还真有像你这样不为自己想一想的傻瓜。”我说:“课里只有我没有经验,也不通语言,是炒掉的首选对象,能帮就帮他们一把吧!没有了这份工作,却多了几个朋友也是好的。”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开始干起自己的活来时,竟是十分的得心应手。原来,在帮助他们的日子里,我是实际上动手操作的人,他们每个人的思维方法和陈列优点,早已不知不觉的渗进了我的脑子。正是集中了这么多人的优点,在他们每个人完成仓库和卖场商品陈列时,我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比他们每个人都做得更好。
临近开业的前一天,课长召集会议,宣布我为他的助理。他说:“其实你们每个人的工作我都看在眼里,你们都做得很好。但我们更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只有这样,我们课才能拧成一股绳。而一个懂得团队合作的人,他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我想起瞎子点灯的故事,明白:为什么有许多眼睛好的人都在小巷里被人撞了,那是因为他们不肯为别人点灯;为什么那些比我懂的人没能升为助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一个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成全了自己。
第三个故事:脱了马夹我还认得你
这个故事在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赵本山娓娓道出:有一个人在水边的草地上走路,不小心被一只乌龟咬了一口,乌龟很快跑开了。于是,这个人就跟着乌龟赶,一直赶到了水边上,乌龟掉进水里,一下子不见了。这个人便站在水边等。一会,一只蛇从水边的草里钻了出来。这个人指着蛇说:“小样的,你脱了马夹我就不认得了你吗!”
在我们老家有一个不成文的风俗,那怕在外面你在做牛做马,回家里一定要风风光光。我想,这也许就是直接抄袭的“衣锦还乡”的概念吧。记得我最初出来时,跟我一起出来的还有不少年龄跟我差不多的老乡,他们身强力壮,自小就干活多,外面的工作再辛苦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小菜一碟”。我就不同了,从小没有干过什么活,真正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找工作都非常艰难,收入比他们要少得多。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们都衣着光亮,一掷千金,过一个年要花掉半年的收入。我躲在自家的楼上,守着在有限的积蓄中抽出来的一点点钱买来的书籍,足不出户,自学深感自卑。
后来,随着我在外面工作渐渐地被老板看重,我的收入高了起来,但这时候很多的人和事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想法。我决定辞去工作读书。在读书的几年里,我就更加无法跟他们比了。每次回到家里,我只能呆在楼上看书。不少人把这看作是没出息,没有青年人的朝气。到我复出打工时,又因为丢了毕业证,在以文凭论人才的现实社会,我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我放下架子,跟第一次出来时一样,不把自己看作一个有“半壶水”的人,从基层的工作做起,在大街发过宣传单,做过饭店杂工,超市办事员等工作。这段时间里,我不去计较自己是什么人,一心一意想到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我知道,在老板的眼里,我能做好手头的工作就会被留下来,做不好就会被炒掉。像往年回家一样,我仍然把自己放在被人遗忘的角落。
2000年春节,我在自己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到赵本山的小品。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忽然心里所有的自卑一扫而光。我同时想起了一句俗语:穿了龙袍也不像太子。是的,追求外表的东西永远不会提高自己,不管你怎么去掩自己,你还是你。而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自己了。并且还在一些杂志发表了不少文章和专业论文。就是这一年,一个朋友邀请我到一家文学杂志社担任首席编辑。下半年,我又被一家自考中心录用为大学语文代理教师。之后,又陆续担任过一些外企课长、经理、财务等职务。我没有因为这些而像我的老乡一样,让自己追逐浮华和享受,而是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不断地升华自己。
如今,比起那些和我一样年龄一样条件出来打工的人,无论是从社会地位,还是生活工作条件,我都远远的优于他们。过年回家,我的衣着还是没有他们那么光鲜,但在很多人的眼里,我已经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无论什么时候,我知道,不论我怎么掩饰自己,我还是我,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会突破原来的我,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自己和更加的关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