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最近想养龙猫,不太了解,有达人帮帮忙咩?!

听说龙猫很乖一辈子就认一个主人...可是宠物店里卖的不会已经把店主当主人了吧?!
还有品种问题,哪种好些捏?...纯白色的貌似贵些...
各位大大进来支一招吧!!!!!


[ 本帖最后由 乱の猴头菇 于 2006-7-28 21:48 编辑 ]

你搜索下关于龙猫的帖子...我记得我好象有发过点...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了~
睡梦中你亲了我一下 于是我赏了你一个巴掌 接着我们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
你幸福吗

TOP

原帖由 桃子宝宝 于 2006-7-28 21:50 发表
你搜索下关于龙猫的帖子...我记得我好象有发过点...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了~

谢咯

TOP

= =
magic magic monkey

TOP

原来这个是龙猫啊。。。。

TOP

在我思维里,龙猫就是宫崎峻画的。。。。。。。

TOP

寒死楼上的几个...唉~
睡梦中你亲了我一下 于是我赏了你一个巴掌 接着我们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
你幸福吗

TOP

黑的最便宜拉几百,其次是银的1000左右
最贵的是红眼白的要好几千

TOP

灰标是最便宜的好像...价格好象在500吧...
睡梦中你亲了我一下 于是我赏了你一个巴掌 接着我们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
你幸福吗

TOP

灰标就是黑呼呼的那个

TOP

黑的见过.当时还吓了一跳...偶觉得还是银滴好(汗...YD~)

[ 本帖最后由 笕 十兵卫 于 2006-8-3 01:37 编辑 ]

TOP

偶喜欢纯白色的,但是对红眼睛的很怕诶...

TOP

原帖由 笕 十兵卫 于 2006-8-3 01:36 发表
黑的见过.当时还吓了一跳...偶觉得还是银滴好(汗...YD~)


为啥你丫的有13积分
magic magic monkey

TOP

龙猫的饲养技术
注:这里所说的绒鼠(毛丝鼠)即是我们所说的龙猫。因为它们那如丝绸般的皮毛,因此在养殖行业中被称为“毛丝鼠”。它们的真正名字应该是 绒鼠 ,英文名称为 chinchilla ,也有人根据其发音而直译为 琴其拉。

一、绒鼠的形态和习性

绒鼠属于啮齿类动物,目前人工饲养的有长尾绒鼠和短尾绒鼠两种。20世纪30年代美国、加拿大便开始了绒鼠的饲养业。目前世界上绒鼠的饲养量有50万只以上,养得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加拿大、阿根廷,还有法国、荷兰、丹麦等。我国从1973年开始,先后引进2000多只种鼠分别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12个省市自治区试养,已获得风土驯养成功,尤其是气候较干燥的东北和西北地区饲养效果较好。

绒鼠的形态很像兔子和松鼠,体小而肥胖,尾巴像大松鼠。短尾绒鼠身子稍长些,大约32厘米,尾长10厘米;长尾绒鼠身子稍短些,体长24~28厘米,尾长14厘米左右。成年绒鼠,母的比公的大,一般母鼠体重0.5~0.7公斤,公鼠体重0.4~0.55公斤左右,初生仔鼠约50克重。绒鼠有一对大而亮的黑眼睛,鼻侧长很多长短不一的胡须,触觉很灵敏。耳壳大而薄,钝圆形。前肢短,有5趾,不善于刨土。后肢4趾很健壮,善于跳跃,跳着向前移动得很快。绒鼠的背部和两侧被毛呈灰蓝色,腹部的毛渐淡至白色。身体的毛主要是绒毛,每一个毛孔一般能长出50~60根绒毛,多至70~80根绒毛,每根绒毛的直径5~10微米。每丛绒毛中有一根针毛,直径为12~15微米。整个毛被呈美丽的灰兰色,从鼻尖到尾尖的脊背上接近黑色,两侧稍浅。现已育成有青玉色、米黄色、木炭色、黑色、白色和银色等许多新品种。绒鼠喜干燥凉爽的环境,以2~27℃为适宜环境温度。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360~2100米的高山岩石缝隙和乱石堆中,不喜欢强烈的直射阳光。白天藏起来,夜间出来活动。性格温顺,喜欢群居和环境安静。对周围环境反应很灵敏,受惊时发出较长的像哭一样的警报声,让其它鼠靠近它;愤怒时发出像蛇一样的“嘶嘶”叫声或“呼噜呼噜”的怒吼声;交配时则发出像鸽子一样柔和的“咕咕”声。在群体中母鼠处于支配地位,如果公母鼠发生咬架,母鼠常常获胜。但公母鼠养在同一笼里,常十分和睦。

野生的绒鼠主要吃鲜嫩多汁的草本植物或灌木的皮、茎和枝条,也喜欢吃干草和种子。吃东西时,靠后肢坐立,利用前肢的小爪将食物送到嘴里。食量不大,习惯一顿吃很多次。绒鼠常年都可繁殖,但交配多在12月至第二年3月份。发情期可持续28~35天,性成熟最早为3个月,最迟为9~11个月。长尾绒鼠怀孕期为110~112天,短尾绒鼠为128天左右。绒鼠的寿命为15~20年,10岁前有繁殖能力。

绒鼠的毛皮鲜艳美观,丰厚致密,明亮光滑,好像丝绒,独具特色,制成衣服穿起来更显得雍荣华贵,因此,已成为国际裘皮市场上的抢手原料,确是一种名贵的皮料。

绒鼠因其长像奇特,前身像兔,后身像松鼠,逗人喜爱,而且无异味,具有玩赏价值,适宜做宠物在室内饲养。我国目前少量饲养的绒鼠大多还被视为宠物,其毛皮的商品价值,还亟待开发。

二、饲养绒鼠的条件和设施

饲养绒鼠要求环境条件比较严格,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室内笼养方法。主要设施是房舍、笼具和调温、调湿以及采光设备等。?

(一)房舍
建在地势较高,向阳干燥的非闹市区。开窗要小些,南北窗不要对开,防空气对流。冬日要有取暖设备,最好是水暖或汽暖,室内温度要常年保持在10~20℃之间较为理想,过低过高都不利于绒鼠的生活。以20平方米养100只种鼠为宜,鼠笼可摞3~5层,室内正面窗户要安装绿色窗帘,地板要求隔潮、隔凉,每10平方米安装1只40瓦的日光灯。

(二)鼠笼
笼具要求16号铁丝,加工成1.5厘米网眼,镀锌,电焊。

1.种鼠笼
种鼠笼最好1公4母5个单鼠笼组合成1组,每个单笼养1只,单笼长50厘米、宽35~40厘米、高35厘米。在一组笼的后下方设一通道,宽10厘米、高15厘米,供公鼠配种时出入用。每个鼠笼有直径为7~8厘米的圆孔与配种通道相通,以便公母交配时,公鼠自由进入母鼠笼,也可以不设配种通道而制成双笼,两笼之间放一个沙浴箱。

2.皮鼠笼
皮鼠笼可略小于种鼠笼,可以是单笼也可以连成组合笼。

(三)附属设备

1.食盒
即颗粒料盒,装精料用,建议用镀锌铁皮制做。

2.干草盒
装粗饲料用,可用铁皮、铁丝网制作。

3.饮水瓶
以150~200毫升小瓶为宜,配以胶塞滴管即可做成。

4.沙浴箱
绒鼠每天都要进行1~2次沙浴。沙浴对绒鼠的毛绒生长、毛绒清洁有一定作用,因此是必须有的设备。可以放在笼的侧面,也可以放在笼内。沙浴使用的沙子可以是一般黄沙或白沙,但在使用前都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先将沙子筛去尘土和大粒,取中间细沙,用开水浸泡洗涤取出后晒干或烘干,再加入1%~2%滑石粉调匀备用。

5.软木块
笼内放软木块或浮石(江石末)供绒鼠啃咬磨牙,软木块不宜过大,形状不限,但要注意不能带有松树油或樟木气味。

6.粪尿托盘
专用做接粪尿用,尺寸大小随鼠笼而定。

(四)环境要求

环境卫生要求严格,加强卫生防疫尤为重要。首先要保证空气、水源要新鲜卫生,第二,不能与其他动物接触或混养;第三,注意防老鼠侵害,杜绝老鼠进入饲养室和饲料室。

三、绒鼠的饲料

(一)干青草类

1.豆科植物有苜蓿草、大豆嫩茎叶、野豌豆、各种豆角秧和草木樨等。

2.禾本科植物的茎叶,大部分种类都能吃。

3.其他植物,有蒲公英、苦菜、车前子、稗草等。此外,榆、杨、柳和果树的少量嫩枝叶可做为调剂食欲和供磨牙用的饲料。

(二)精饲料

这类料主要是谷物类,最好将它们与干青草类混合压制成颗粒料,也可制成混合粉料。颗粒料的主要成分是苜蓿草、豆饼粉、玉米、麸皮、小麦、大麦、鱼粉、骨粉等。现提供我国和一些国家的颗粒料配方供参考(表4-1、表4-2)。
表4-1绒鼠颗粒饲料营养成分(%)

项目\国家 阿根廷  西德  美国  荷兰  日本  中国上海  中国烟台
粗脂肪   2.17   2.61   1.39  4.90   3.20    
粗蛋白   16.98   21.05 14.65 17.40 18.00  21.18    23.00
粗纤维   14.47   8.69   26.87 11.60 10.80    
碳水化合物           47.30      
无氮浸出物     46.74        55.00    
钙     1.60   1.22  1.82         1.45    0.76
磷     0.39   0.87   0.04         0.56    0.46
水分    9.12   13.4   9.79     6.00   10.33    9.91
灰分    9.51   7.85   9.19   7.90  7.00  7.30    7.00
(注:表内空白为未测定)

表4-2绒鼠颗粒饲料配方(%)

饲料\国家  阿根廷  加拿大  丹麦  中国上海  中国烟台
苜蓿草   41.9   30.0   24.0   20.0   22.0
玉米    6.2   5.0   —   10.0   10.0
豆饼粉   19.7   13.5   —   18.0   18.0
鱼粉     —    —   —   2.0    —
麦麸     —    —   17.0  17.5   17.5
小麦    10.9   15.0   —   14.0   14.0
大麦     —   5.0   9.1   11.0   11.0
酵母粉    —    —   2.0   5.0   5.0
骨粉     —    —   1.5   2.0   2.0
食盐    0.4    0.4   0.5   0.5   0.5
优质白燕麦 19.7   —   25.5   —    —
磷酸二钙  1.2    —   10.4   —    —
干啤酒渣   —    —    3.0   —    —
脱脂奶粉   —    —    5.0   —    —
糖蜜     —    —    2.0   —    —
甜菜根    —   5.0    —   —    —
蒸馏水    —   10.0   —   —    —
脱氟磷酸盐  —   2.5    —   —    —
干乳清    —   0.6    —   —    —
碘盐     —   0.5    —   —    —
糖浆     —   10.0   —   —    —
加固剂    —   2.5    —   —    —

四、绒鼠的繁殖

(一)繁殖生理

1.母鼠的发情周期

(1)发情前期母鼠开始有趋向异性等性兴奋的行为,但无性欲表现。

(2)发情期性兴奋强烈,主动挑逗、爬跨公鼠,在笼内抓网底横行、翻滚,有时出现滴尿现象,阴道口开裂,流出少量粘性分泌物,继而阴道封闭膜消失,分泌物增多。从阴道口开裂到封闭这段时间,是绒鼠交配的最佳时期,这段时间称为阴道口开裂持续时间。此时间长短与交配成功率有直接关系。

(3)发情后期母鼠性行为逐步消失,阴道口被阴道封闭膜完全封闭,性欲消失,拒配。若已达成交配,母鼠一般不再发情,若未达成交配未妊娠,就将转入另一个发情周期。保证母鼠发情周期的顺利进行要注意:温度不能低于5℃,不能高于28℃,高温鼠容易发生中暑,发情频率有所下降。湿度不可过大,过湿会使绒毛粘连,饲料软化或潮湿,使之产生厌食,导致发情周期不正常;保证饲料的全价营养;细心周密的饲养管理:如定时喂料,充足供水,搞好环境卫生,避免噪音污染等;不滥用生殖激素,使用不当会因外源性激素干扰使内分泌的平衡遭到破坏而影响发情周期。

2.绒鼠的交配行为

绒鼠的放对配种,大都是让公鼠进入母鼠的笼内,公鼠进笼后,先熟悉环境,母鼠则蹲在一角落窥望公鼠,或追逐公鼠,之后公鼠开始接近母鼠,相互嗅闻,碰鼻子和理毛,公鼠便进一步接近母鼠,嗅其外阴部,舔母鼠滴出的尿液,并试图爬跨母鼠。几次爬跨之后,公鼠的交配动作便开始发生,可见公鼠阴茎勃起,明显裸露在下腹部,急促爬跨母鼠并发出响亮的叫声。公鼠迅速跳到母鼠背上后,用嘴叼住母鼠颈部,前肢抱住母鼠肋部,后肢半蹲状,臀部抖动。母鼠尾偏向一侧,后肢略抬起,当公鼠将阴茎置入母鼠阴道时,公鼠臀部前后强烈抖动,眼呈眯缝状即为射精,这时有的母鼠稍向前爬动。交配过程在短暂的时间(不超过30秒)内结束,之后公母鼠马上分开,各自舔阴茎和外阴部,修整毛绒。公鼠发出一连串响亮叫声,母鼠蹲在一隅比较安静。绒鼠交配后,经常可见到被公鼠扯下的1~2束母鼠后颈部或体侧的毛绒。一旦达成第1次交配,便可连续复配2~5次。但如想更换母鼠进行复配是比较困难的。母鼠达成第1次交配后的1~2小时排出第1枚阴道栓,当日或隔日进行复配,尚能排出第2和第3枚阴道栓,但多以第1枚最重,形状规则,第2,3枚排出的时间不定,最长的隔日才能排出。刚排出的阴道栓是一个较粘稠的白色束状物,束内含有液体,长约2.6厘米。这种束状物的顶端多具有一个圆形的小突起,排出后逐渐变为固体。第2,3枚的形状很不一致,有条状、块状、卷曲状等等,顶端也不具有圆头。

3.妊娠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产出这段时间叫妊娠。一般情况下,母鼠妊娠期为111天。

4.分娩

母鼠分娩前24~48小时,活动和食量明显减少,仔细看,能看到胎儿娩出前在母鼠腹内频频蠕动,母鼠蹲在一处,或腹贴笼底爬行,或侧卧在一处不动。产仔前6~12小时母鼠阴道口开张,并逐渐扩大,母鼠常舔阴道口。分娩大多在上午9点之前。阴道口扩张到一定程度,母鼠前肢抬起呈蹲式,频频做深呼吸。胎儿临产出前,胎泡破裂,从阴道流出羊水,此刻子宫肌收缩增强,腹肌和隔肌也发生强烈阵缩,使腹腔内压显著增高,将胎儿挤出阴门。当胎儿露出头部时,母鼠用嘴叼住仔鼠颈部用力将仔鼠拉出体外。过一段时间分别娩出第2、第3只。全部仔鼠产出后,开始护理仔鼠。半小时后,胎盘排出,母鼠将胎盘全部吃掉,分娩即告结束。产后母鼠48小时内,一般都有一次自发排卵,但母鼠在这48小时内,没有明显的发情和性欲表现,只要放入公鼠进入“血配”,就可有50%~60%的母鼠达成交配,但比正常发情交配的产仔数要低。

5.哺乳

尽快使初出仔鼠毛干,尽快吃上初乳是至关重要的。母鼠有3对乳头,胸1对,腹2对。但胸部的1对已退化,无乳汁,腹2对通常称为有效乳头。一般产1仔时,只有1对乳头有奶;产2~3仔时,有3~4个乳头有奶;产仔数超过4仔时,仔鼠较难成活,生长发育也慢,需要采取人工的保活措施。仔鼠一般不固定乳头,只有在产仔多,乳头泌乳不均,才出现强仔独占较多乳汁乳头的现象。一般母鼠的泌乳量只能满足3个仔鼠的需要,平均可哺乳4~8次,每次哺乳10~30分钟,哺乳期为4~8周。

(二)繁殖技术要点

1.发情检查

(1)观察发情的行为母鼠行为暴躁,常舔外阴部,当与公鼠接触或闻到公鼠气味时,常出现频频滴尿的现象,另外,表现食欲不振,浪费饲料严重,这些异常兴奋现象可认为是正在发情。

(2)检查阴道口开张状况这是比较可靠的检查方法。先用捕鼠网或其他捕鼠工具将母鼠从笼中捕出,左手提尾,右手轻轻扒开尿道突起,使阴门裸露。若见母鼠阴门附近出现微红色,略有肿胀和分泌物,阴道封闭膜消失或破裂,即证明母鼠正在发情,需马上安排配种。

(3)阴道内容物涂片法用玻棒或滴管插入阴道抽出少量粘液,生理盐水稀释后涂于载玻片上,用显微镜检查,若发现其角质化细胞增多,并有块状和片状角质化细胞存在,即证明已处在发情期。

2.配种技术

(1)多采用1公1母常年养在一个笼内,较有经验的可采用1公多母。采用通道式笼舍,同时要给母鼠戴颈圈,这样可充分发挥优良种公鼠的作用。

(2)训练小公鼠参加配种小公鼠参加配种的年龄不得低于6月龄,8月龄参加配种较为理想。训练方法是先将小公鼠单独放在已发情母鼠旁边的笼子里,熟悉环境1~2天,然后将配种力较强的公鼠放入已发情的母鼠笼中,让小公鼠看到全部的配种行为。然后再将性情温顺的已发情母鼠放入小公鼠笼中,初放入时,小公鼠表现出高度兴奋,但因缺乏经验,当夜达成配种的可能性很小,但反复这样放对,小公鼠完全有可能在第2天或第3天夜间达成交配。经过训练的小公鼠,一旦达成第1次交配以后,复配能力也很强,性欲持续的时间也长,这是补充公鼠后备力量必须做的工作。做这一工作,切勿急躁,只要小公鼠的性欲不减,每次放对,其性行为都会有进步,应坚持训练。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训练那些发情表现和行为表现不明显的公鼠和母鼠。

(3)控制交配次数为了保证种鼠的体况,虽然一夜间可连续配种2~5次,但一夜间或隔日交配的总次数以2~3次为好。实践证明,交配成功2次的与交配3~4次的产仔数没有明显差异,多为2~3只仔鼠。

3.产仔保活

初生仔鼠睁着眼,全身有完整的被毛,并能站立行走,门齿很发达,后血齿未长出,5分钟后即能发出叫声,很快就能在母鼠周围跳跃。出生后,待被毛干后即有吃奶的能力,应使它尽快毛干,尽快吃上初乳。发育正常的仔鼠,体重在50克左右,能在母鼠的配合下,很快找到乳头并吃到初乳;发育较差,体重在25克左右的,只能缓慢地在母鼠肚子下爬动并发出“叽叽”的叫声,大多因为吃不上初乳而死亡。

环境温度对仔鼠的生长影响很大。室温14℃时,胎毛变干需3小时,之后仔鼠才能找到乳头,吃到奶;如果室温达到20℃时,胎毛变干仅需40分钟,1~2小时内,仔鼠便可吃上奶;当室温10℃时,胎毛迟迟不干,仔鼠活动越来越弱,精神萎顿,眼半睁半闭,吃不上初乳,会造成死亡。但一般在1~3小时内,仔鼠不会死亡,如能及时采取加温措施(用热水袋或保温箱),大多数仔鼠可以恢复活力。
?出生后有“假死”的仔鼠要抢救,方法是兴奋仔鼠的呼吸中枢,使仔鼠的呼吸道畅通。一般情况下,母鼠有很强的母性,分娩后马上护理仔鼠,护理得无微不至,除采食饮水外,几乎不离开仔鼠。但也有个别母鼠产仔后在笼内乱蹦乱跳,不护理仔鼠,这种情况下,应对其仔鼠予以人工保护,等待母鼠的正常母性出现后再让它去护理。?仔鼠与母鼠之间互为安慰,此时母鼠警惕性极高,倘失去1只仔鼠则焦急地寻找,这种行为在分娩后20天内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在检查仔鼠或给仔鼠称重时,要特别小心。

据统计,国内外仔鼠的死亡率均较高,仔鼠4周龄以前死亡率最高,约占18%~25%。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母鼠的泌乳机能不强。提高仔鼠成活率,可用催乳的措施,促进母鼠的乳汁分泌。把催乳片(上海第七制药厂产)磨碎混入饲料内,或沾在苹果片上饲喂产仔母鼠。也可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产)对产仔母鼠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

五、绒鼠的饲养管理

(一)环境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温度、湿度相差很大,而绒鼠适宜养在高海拔、干燥、年温差变化相对较小的地区。但在室内饲养时,只要人工控制好室内的小气候,就各地均可饲养。室内养绒鼠应控制好如下几个条件:

1.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要尽量保持恒定,安装空调的饲养室是最为理想的,如没有安装空调的条件,采用民用住宅并带有冬季取暖设备的房子也可以。要求室内温度保持在10~20℃,相对湿度65%左右,这样的环境下,绒鼠同样可以正常繁殖和生产出较好的毛皮。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室温若超过32℃,易引起绒鼠中暑;雨季湿度过大,超过70%,会发生毛绒粘连、缠结,影响毛皮质量。冬季采用5~8℃的低温饲养,对毛绒的生长有一定好处,但室温低于8℃时,常易发生感冒和食欲反常的现象。

2.光照和通风

绒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所以它讨厌强光直射,喜欢柔和的光线。一年中光照的周期对绒鼠的影响不大。有人认为按季节取皮并不完全适用于绒鼠。饲养室内要求通风良好和空气新鲜。但要特别注意防止穿堂风的袭击。有穿堂风时,绒鼠卷缩在笼里或窝箱里不能活动,容易引起疾病,影响正常发育,所以绒鼠笼不能对着房门安放。另外,应注意严防敌害,要防老鼠、猫狗接近绒鼠或污染它们的食物。防止惊吓,特别是对带仔的母鼠危害更大,因此,饲养室内不得贮存食物。

(二)一般常规管理

1.饲喂次数

每天喂2次,早食每只给颗粒料5~10克、干草5克,晚食每只给颗粒料15~20克、干草10克。

2.勤观察

每天早晨进入饲养室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对动物进行观察。

(1)看食量应该夜间活动量大,消耗食物多,如果饲料剩得很多或根本没吃,证明有了问题。

(2)看粪便正常的绒鼠粪便呈椭圆形,较松软,掰开后中间有气孔。变小、变硬或变稀,要马上治疗。有时因夜间活动量大,采食过急而发生肠扭转、肠套叠及胃臌胀等,早晨可发现这样的鼠蹲卧笼角,有疼痛感,精神萎靡,眼闭合,停食、停水。发现此情况应马上请兽医诊治。

(3)检查繁殖情况由于绒鼠的发情周期没有季节性,贯穿在一年中的任何季节,所以必须每天都要认真检查,如检查母鼠阴道口是否开裂,哪只鼠排出了阴道栓,哪些鼠要产仔,以及母鼠的泌乳情况等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做好纪录。发现要产仔的母鼠要守在旁边,观察分娩过程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检查母鼠的泌乳情况时,可挤一下奶头是否有乳滴,也可看仔鼠是否打架争乳头,有此现象证明奶不足。

(4)检查饮水情况,并经常保持饮水卫生,消毒水具。

3.搞好饲养室卫生

勤打扫、勤通风、勤消毒。

4.沙浴

绒鼠喜欢沙浴,每天沙浴1~2次,及时清理个别鼠在沙中排的粪尿。

5.搞好各种记录
做好饲喂记录、体重体长测量、配种组合、配种时间次数和母鼠产仔和泌乳期记录等。

(三)繁殖期的管理

1.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1)配种期的营养补充

配种期,公母合笼后体重下降,到第15天降到最低点,因此应增补营养饲料,其配方有两种:一种是液体的,用饮水瓶喂;一种是粉状的,用颗粒料槽喂。液体的每日每只喂给8~10毫升;粉状的每日每只喂给5~10克,一般连续喂10天左右(见表4-3、表4-4)。

表4-3绒鼠配种期液体营养饲料配方
脱脂乳(克) 多维葡萄糖(克) 鸡蛋蛋白粉(克) 食盐(克) 水(毫升) 维生素A与D(国际单位)  维生素E(毫克)
 18     10       7       0.5    100    1000           10

表4-4绒鼠配种期粉状营养饲料配方(%)
脱脂乳 多维葡萄糖 鸡蛋蛋白粉 麦芽粉 麦麸 食盐 鱼肝油 合计
 18   10     10     5   56  0.8  0.2  100

(2)配种前的准备工作

选配编组后,将母鼠放入通道式组合笼中,再分别给母鼠戴上颈圈,颈圈是一种用有机玻璃或铝板制成的专用工具,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圆形。母鼠戴上颈圈后,有的因不习惯,乱抓乱按,有时会把前肢伸进颈圈,这时应打开圈拿出前肢,再把颈圈重新戴得紧一些。母鼠戴圈后2天左右就能习惯,参加配种。在配种放对时,要首先观察它们是否咬架,发现其不合时,应立即分开,更换搭配。

2.怀孕期的饲养管理

怀孕期长达111天,分为前期(交配至第49天)、中期(第50天至第95天)、后期(第96天至第111天)3个时期。

(1)怀孕期的饲料补充

①怀孕期补充饲料配方(见表4-5)。
表4-5绒鼠怀孕期补充饲料配方(%)
草粉 豆饼粉 乳粉 多维葡萄糖 食用酵母 麦芽粉 麦麸 食盐 维生素A与D 复合维生素B
25   35  7  4.5     5     6   15  1   1      0.5

②补给时间。从母鼠受配后排出第一枚阴道栓的第2天开始,直到母鼠产前1周止。

③补给量。怀孕前期日补量8~10克;中期日补量15~20克;后期日补量15克。

④补给方法。每天2次,在早晚喂食前补给,待母鼠将补料吃光后再添加颗粒料。

⑤补料保证新鲜,最好10天配制1次,配好后最好装在广口棕色瓶中保存。

(2)怀孕前期的饲养管理要点这一段时间母鼠的体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食量显著增加,此期要尽量避免人为的干扰、惊吓,应谢绝参观,保持安静和良好的卫生环境。沙浴从每日2次改为每日1次。

(3)怀孕中期的饲养管理要点此期胚胎生长迅速,对食物中的营养吸收力强,体重增加明显,但活动量大大降低,习惯侧卧。此期饲料质量要好,要给足。仍以保胎为主。停止沙浴,注意室内保温,最好控制在15~20℃。

(4)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要点这段时间里母鼠懒得活动,食欲下降,喜吃水果。此期主要是为母鼠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①放好产仔箱,让母鼠熟悉产箱环境。

②查看母鼠乳头发育是否正常,若发育较差,要先备好催乳药,待产仔后马上口服或注射。

③要找好同期产仔的代养母鼠和做好人工哺乳的准备工作。

④在临产前2~3天,安排守护人员,以防产仔不顺利时,能得到及时处理。

3.产仔泌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母鼠的产仔过程前面已经说过,要注意的是当仔鼠全部产出后,1小时左右排出胎盘,此胎盘应让母鼠全部吃掉,胎盘中含有较高的营养,并具有催乳性能,对母鼠仔鼠都有利。所以当有的母鼠只吃一半胎盘或根本不吃时,要把它吃剩下的捡起洗净,想办法让它吃光,或是将胎盘洗净,烘干,研成粉末,掺入少量的葡萄糖和催乳药,再喂给母鼠吃掉。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难产或倒生、横生等现象,发生这种情况时,要请兽医帮助处理。绒鼠在产仔泌乳期喜欢吃甜、香、咸食,营养需要量很大,根据这一特点喂些应补充饲料(配方见表4-6、表4-7)。

表4-6绒鼠泌乳期粉状补充饲料配方(%)
麦麸 乳粉 钙质乳粉 多维葡萄糖 膨化玉米 食盐 维生素A和D 钙酵母片
40  20   10     5     21.5  1   1      1.5

表4-7绒鼠泌乳期液状补充饲料配方(%)(单位:克)
乳粉 钙质乳粉 多维葡萄糖 维生素B1 维生素A和D 水(毫升)
20   10     8     1     1     100

仔鼠长到2~3周时,可开始吃少量食物,6~8周可完全断奶分窝,进入育成期的饲养。?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关系到能否获得优质毛皮,因此,也要格外精心。幼鼠最迟4个月龄时就应单笼饲养,6个月时出现性成熟,但到8~12月龄时才可参加配种。8个月龄时,毛绒丰厚,平齐,光亮度较好,皮板呈白色,但若正赶上夏季,则毛绒厚度不如冬天的好。因此,对当年的幼鼠,取皮不能只看月龄,达不到月龄赶不上冬季不取皮。

七、绒鼠的常见病

绒鼠的常见病中,也有许多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大都是毛皮动物共患的几种常见的而且很重要的几种传染病,已在海狸鼠一章中比较详细的介绍过,请参考海狸鼠的传染病防治办法进行防治,本章不再重复。现仅就绒鼠的一般常发病做一简略介绍。

1.门齿过长

和海狸鼠一样,门齿因缺乏经常磨牙的软木块、浮石等而生长过长,影响咀嚼而停食、瘦弱,甚至饿死。要及时用骨钳或花木剪将过长的部分剪断,并用消炎药水擦洗干净红肿的唇部,连续处置3天。

2.喉梗阻

吃了大块的饲料或其他异物,造成吞咽困难,绒鼠又很难把吃进口腔中的食物吐出来,所以容易造成喉梗阻。小块的食物梗阻后,绒鼠表现跳动不安,常做出伸脖吞咽的动作,并伴有咳声。主要症状是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常常很快发生窒息,眼充血,四肢不能站立,直至死亡。因此,不要随便给绒鼠较硬或带硬壳的饲料,如松籽和大粒的豆类等,轻度的梗阻,可立刻滴喂植物油润滑食道,使食物咽入胃内,严重的梗阻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就窒息死亡了。

3.卡他性胃炎
胃粘膜表层发生的炎症,主要是由于配合饲料中谷物饲料比例过大,缺乏粗纤维;饲喂不易消化的食物;突然改变饲料的品种;给可口的饲料过多而引起的暴食;或发生胃臌胀等引起的卡他性炎症。误食泥沙、饮不洁的水或吃发霉变质的被农药污染的饲料也可引起胃卡他。这种病常常是急性发作,突然发病,精神不振,痛苦不堪,食欲减退或拒食。慢性的表现为食欲减退,中等程度的便秘,逐渐消瘦,体重减轻,流涎,下唇和两口角粘湿,被毛常被缠结。急性胃卡他,应停喂1~2天,用软饲料代替颗粒料,加喂鲜嫩青饲料,以葡萄鲜牛奶为饮料,内服氢氧化铝凝胶2-3亳升。慢性的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药物治疗,效果不大。

4.便秘

便秘主要是饲料不当引起消化道的运动减弱、肠肌营养不良造成,饲养环境不安静,造成神经干扰也会使消化道运动不正常而发生便秘。绒鼠发生便秘时,轻度的没有明显症状,只是粪粒形状稍变小,粪粒中多无气孔,颜色较深。重的排粪明显减少或停止,粪粒很小,干而硬。患鼠停食也不喝水,蹲在一处,懒得动弹,有拱背现象和疼痛状,精神不振,眼闭合。长期便秘的逐渐消瘦,体重下降十分明显。治疗时除调整配料外,可采取用下列药物治疗:2%的液体石腊或软肥皂水口服或直肠灌注,每次5~15毫升;10%~15%的热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口服或灌肠,每次5~15毫升;用开塞露直肠注入也可促进排粪。

5.肠梗阻

便秘加重可造成肠梗阻。绒鼠中有的鼠患食毛症,由于这些鼠吃毛,在消化道中形成毛球而发生梗阻。另外,食物中粗纤维含量甚多,或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疗疾病,造成肠道中微生物消化粗纤维的能力降低也会引起便秘,继发为肠梗阻。因此,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抗生素,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消炎比较安全。?肠梗阻病的先期症状就是便秘,突然以急性症状发生肠梗阻的较少,所以表现为便秘的一切症状。病鼠迅速脱水,眼球深陷。腹部常有轻微臌胀,腹部常可摸到坚硬的粪块。病鼠表现腹痛,前肢伸向前方,腹部着地而卧,重的仰面朝天躺着,四肢蜷缩。以十二指肠梗阻病势最为明显。

防治措施:出现便秘后就要高度警惕,尽全力排除便秘,防止继发肠梗阻。当肠梗阻已经形成时,治疗则以通便为主,若使用油类通便不能奏效,可试用10%~20%硫酸钠或用软肥皂水深部灌肠,配合泻剂,对轻度肠梗阻有效。重症肠梗阻,其肠已发炎或坏死的,使用泻剂不仅无效,反而有致肠破裂穿孔的危险,必要时可实行手术治疗。

6.肠扭转和肠套叠

在配种过程中相互追逐、打架时,在剧烈运动时突然发生此病。该病一经发生,会剧烈疼痛,四肢、全身发抖,不能站立,有时“吱吱”的叫,严重的造成死亡。解剖观察时,能直接发现扭转的或套叠的肠管,粘膜急度出血,伴有出血现象。由于这种病来得急,死得快,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病鼠就已死亡。抢救时,采取人工捋顺肠管,对有的病鼠可以奏效。

7.维生素缺乏症

各种营养缺乏症,都是因为配备饲料时的缺陷造成的,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维生素缺乏症中常见的有维生素A和B1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时,病鼠常患角质化皮炎,呼吸道容易感染疾病,繁殖性能下降或不育,明显的干眼病或夜盲症。病鼠常表现为眼睛不精神,呈云雾状,体毛无光泽,无弹性,体重下降。公鼠的配种率明显下降,性行为消失,母鼠休情期延长或不发情,孕鼠怀孕中断,胎儿吸收或流产。仔鼠缺乏维生素A时,体瘦弱难以成活或瞎眼。每天每只补给病鼠维生素A100国际单位,1周后通过饲料适当补给。维生素B1缺乏时,绒鼠的运动不能协调,神经质,易兴奋,典型症状是抽搐,四肢和躯体突然痉挛,一段痉挛发生后又可正常活动,但继续发展下去,会造成死亡。治疗时应服大剂量的维生素B1,连续服2~4周,每天每只投药量为10毫克。

8.钙磷代谢失调

饲料中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都能发生钙磷代谢失调。这种病的典型症状是全身肌肉突然痉挛,与维生素B1缺乏症所发生的痉挛很相似,但这种病的痉挛多出现在摄食前后,重要区别在于这种病造成的痉挛不出现摇摆,患鼠腹贴笼底,四肢僵直,前肢伸向前方,头向后背。治疗措施:饲料中增加钙磷的含量,调整好钙磷的比例和维生素D的含量。或用葡萄糖钙肌肉注射,每天1次,每次1~1.5毫升,连续注射3~5天。

9.掉毛症

绒鼠皮毛珍贵,掉毛是一大损失,且掉毛症又是经常会发生的。绒鼠的掉毛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缺乏,二是绒鼠易激动,神经性的掉毛。掉毛后的皮张就会失去其制裘皮的价值。症状往往两者搅在一起,常常是神经性掉毛为主。此病无论是在笼中活动,还是人工添食加水等活动时,病鼠均零散掉毛,或者成撮成块地掉毛,笼中可见到处都是残毛,严重的皮肤裸露,呈角质化和癣状。这种病鼠不能参加繁殖。口服或饲料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随配随喂,最好不过夜。日给亚油酸2丸,连续3~5天,可收到一定效果。

[ 本帖最后由 Mushishi银古 于 2006-8-3 10:14 编辑 ]
magic magic monkey

TOP

在国外和香港,很多龙猫都是宠物商建立的小型繁殖场自行繁育的,宠物商人为了牟利,通过近亲繁殖产生出一些少见颜色的变异个体,更有甚者违背龙猫的怕光的习性,将龙猫置于四季见阳光的房间饲养,改变其色素而产生的一种米色的品种.这些变异个体和特殊色的龙猫身体健康和寿命已经大打折扣,但是身价较高.根据香港宠物界的资料,港产龙猫的平均寿命仅有10年.
在严格配种管理情况下繁殖的龙猫寿命可达20年左右.近亲繁殖的龙猫毛色会有很多变化,但寿命和健康会有很大降低。
magic magic monkey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