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孔子不如章子怡!?》

昨日本报关于《孔子不如章子怡!?》的报道引起极大反响,著名学者魏明伦致电本报表示有话要说。读者对“孔子不如章子怡”的观点提出严肃质疑,难以掩饰自己的愤怒,有的称无耻,有的称荒唐,有的称荒谬!
魏明伦:

孔子诞辰日=美国教师节

著名学者魏明伦昨日紧急约见本报记者阐明自己的观点。魏明伦告诉记者,他和北大教授张颐武时有接触,“张教授将电影明星和大思想家相比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他却触及了现在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现在这个高科技、低人文的时代,青少年心中确实是孔子不如章子怡有影响。但张教授的问题在于,他对于这种现象不是感到可悲、以之为耻,而是用赞同的眼光去传播这种畸形现象,出现了万事师表还不及一个尤物的可笑观点”。

魏明伦更表示,通过他对国外实际情况的了解,外国人并不像张颐武教授说的那样了解章子怡甚过孔子。“美国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联合国也设立了教育孔子奖,这都体现了美国人的价值取向。孔子比不上章子怡的观点不是在国外而是在国内,甚至就包括了张颐武自己!”魏明伦呼吁大家要正视目前存在的“孔子比不上章子怡”的现象,“我们要对这种现象产生忧患意识,千万不能对畸形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资深传媒人:孔子只有一个

一资深传媒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颐武教授的观点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章子怡根本不能代表中国文化,她只是在她所从事的电影表演领域具有了国际知名度,她是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但她个人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而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孔子这一形象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孔子只有一个,章子怡却可以有千万个。孔子可以流传几千年,章子怡能吗”?

白发翁亲自上门抱不平

昨日,一位戴着眼镜、步履蹒跚的白发老人来到本报文化新闻部,眉头紧锁的他一见到记者就说:“我今天看了你们登的《孔子不如章子怡!?》那篇文章,我简直被那个北大教授气坏了!”这个叫王延焕的老先生将自己专门为此写的文章《一个危险的信号》交到记者手上。老先生展开自己写的这篇文章,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我当时太过于气愤,因此手有些发抖,笔迹很潦草,你先看看,如果有不清楚可以再问我。”文中写道:“暂不去评章子怡的成就是演艺圈捧出来的,她能在中国人心中有多高的价位?但这位教授把她捧过了孔子,这就不能使人感到惊讶了。如果平常人说此梦话,我们只能嗤之以鼻,而教授却不同了,为人师表,出此诳言,也代表了一种思潮:反祖先!……”

热线爆棚:强烈要求教授道歉

“荒唐!荒谬!他不但侮辱中国文化还会误导下一代!”“这个教授是不是在炒作自己?他有没有作为中国人最起码的良知?他懂不懂中国文化?他有没有一点社会公德心?”昨日一大早,第一位热心读者就打进本报热线,发出一连串的质疑以平息心中的怒气。而另一位退休军人在热线中连声称“我要为中国文化讨个公道”!他称,作为大学教授而且是北大教授说出这种荒唐观点就实在不能原谅,“章子怡只是一个演员,她能代表中国文化吗?她比孔子有影响力的观点会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耻辱!”而一位中年女性在热线中忧心忡忡地表示:“这个教授难道不知道这种观点会对下一代的孩子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吗?”甚至有愤怒的大学学生在热线中要求,张颐武教授应该收回自己的观点并向国民道歉!

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语重心长地在热线中表示:“冷静下来分析,张颐武教授的观点说明了现代人的浮躁心态让知识分子也难以幸免。连北大教授都把传统文化抛在脑后,大谈什么孔子比不上章子怡,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邮件“塞车”:网友狠批

许多读者还发电子邮件至本报邮箱,一吐为快,纷纷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张颐武,fuji12称:“这简直是天下最荒谬的说法。最让我感到可笑的是提出这么个观点的人的身份竟然是个知名大学的教授。我倒觉得北大有必要重新审查一下他的教授身份是否名副其实。” 记者杨帆胡晓实习生藏小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伟大的历史人物..
怎么能这样糟蹋..操..
Would your bare your neck ... to the walking dead ...
Secretly, at least, within the safety of your head?
Tell me, isn't it nice - every once in a while -

TOP

无聊。。
看到这玩意不得不说一句章子怡真是个渣。。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