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关于2006“超级女声”的猜想

作为一档娱乐节目的“超级女声”,终究要曲终人散。“火,但不会更火”,也许是对 “超级女声”未来的一个恰当描述;也许,它不该也确实承载不了那么多的社会主题与文化意义;也许,不巧的,正是它过于火爆的出场。   2006年的“超女大战”全国海选已经全面打响,不过在赛场的歌声大战之外,另一场关于超女是否“低俗”的口水之战也开打得轰轰烈烈:首先发炮的是全国政协常委兼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刘忠德,随后听到了湖南广电高层的谦虚回应;紧接着是以著名社会学者李银河为代表的部分网民站出来力挺“超女”,再加上网上的各种传言……注定了2006年的第三届“超级女声”将会再次超越其固生的文化土壤而再次演变为一个社会注意力事件。今年“超女”的阳光是否灿烂依旧?会比去年“更火”还是“不火”?   依照品牌的延续效应,我们现在就可以给今年的“超女”把个脉:2006年的“超女”品牌将由一个新兴品牌发展为强势品牌和优势品牌,其社会注意力将会维持在一个和去年相当的高度。不过,一个值得我们审视的问题在于——这种关注是去年超女迷们的“延续性关注”还是新超女迷们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关注”?   判定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来自于——“超级女声”所创造的社会注意力是否已经到达其最高峰值?任何一个社会热点现象的大众关注度,在经历了高峰之后必然下滑,摆脱不了从盛到衰的自然宿命,这就好比时尚与流行的关系:时尚是小部分人的最爱,而流行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时尚的极致就是流行,而流行却成为了时尚的终结。“超女”的遗憾正在于它的社会注意力是在短时间内强烈爆发的,这也就意味着它很快就临近峰值,然后再逐渐“失势”。在去年那场近乎疯狂的“超女”热中,我们不能无视这样一组社会注意力的“天文数字”:全国报名人数达15万,超过两千万观众每周热切关注,收视率稳居全国同时段第一名,Google相关网页1,130,000项搜索结果……从这些个数值来看,“超女”应该已经提前达到了临界点,因此我们不妨可以猜想:今年的“超女”如果没有特别过人的杀手锏,想要继续保持去年的关注度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有更多的做着“超女梦”的女孩们踊跃报名,有更多的热心观众追捧,有更多的广告商敞开荷包,但是这种社会关注的维持,实际只不过是去年大众关注热情的持续释放,以及对2007年“超级女声”关注度的提前透支。   社会注意力由稀缺走向过剩,是由大众审美疲劳后的“审美嬗变”造成的。流行文化代表的正是大众审美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善变。以网络红人为例,这三年中网民们经历了从“木子美”到“芙蓉姐姐”再到“天仙妹妹”等这样一种从“审美”到“审丑”再从“审丑”回归“审美”的文化心理流变,大众心理就像一个钟摆般地忽左忽右摇摆着,不断离开,又不断回归。“超女”现象,作为平民文化对大众文化的颠覆,它摆脱不了一个新的悖论:从李宇春们身边保镖的增多到身价不菲的出场费、代言费,人们惊讶地发现,颠覆的结果恰好是使李宇春们变成了新的精英而非平民,从“民星”变成了“明星”。所以如果把2005年的“超级女声”现象看作是一场平民化的“回归”事件,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在适当的时候它又有需要一次平民化的“离开”或“转移”,这是一种文化必然,尤其当一种持续关注不能创造出新的兴奋点的时候,流行文化的转向就将“不相信眼泪”。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作为一档娱乐节目的“超级女声”,终究要曲终人散。“火,但不会更火”,也许是对 “超级女声”未来的一个恰当描述;也许,它不该也确实承载不了那么多的社会主题与文化意义;也许,不巧的,正是它过于火爆的出场。当然,无论试图死守高地的“超级女声”与梦想着收复失地的“梦想中国”的最终博弈结果究竟怎样,也无论超越了娱乐范畴的有关“超女”这场游戏的规则、影响乃至其意义的争论结局到底如何……“超级女声”,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文化现象,无疑已经深入影响并反映了这段时期中国社会的公众心态,无疑已成为多元文化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这是谁也不可否认与抹杀的。


[URL=http://www.huitianxia.com/ltShow.asp?biao=3&lcID=12&lsID=245 target=_blank]
我的汇天下博客[/UR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