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6779
- 帖子
- 13869
- 精华
- 20
- 威望
- 675
- 阅读权限
- 150
- 性别
- 女
- 来自
- 我生存的故事的证明
- 注册时间
- 2004-6-28
|
41#
发表于 2011-1-11 10:52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在讲《易经》时,提到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一天一个人来孔子的门生拦住了他,问他有何事。那个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门生回答说,当然是四季啦。那具人反驳说,不对,是三季。两个就争论起来,最后打赌,当面向孔子请教,如果谁输了,就赔礼道歉。这时候正好孔子出来,在听了两人的争论之后说,一年三季。最后门生非常不解。孔子淡然地说,你没看那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蚱蜢,蚱蜢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有何意义呢?他就是个“三季人”,你吃点小亏,无碍。
曾仕张幽默地说,听过这个故事的人,至少能多活10年。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三季人”:因为种种局限,经常自认为是标准的制定者,进而己度人,很不客观;明明是自己错了,且对方已有所提示,可还感觉不出来,继续不讲道理。遇到这各视野狭隘又不可理喻的人,摆事实讲道理根本不会奏效。我们不妨退让一步,先承认他们的观点,然后尽快结束无谓的争论,从而将精力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其实,“三季人”对他人并没有太多恶意,只是囿于认识能力、眼界等原因,决定了他不可能和别人达到同样的认识高度。这样一直争执下去,对谁也没有好处,夏虫不足语于冰。跟夏天的虫子讨论什么冰呢?你越讲,它越不懂,就越跟你吵,这不是自找气生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