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三国头号古惑仔——战神吕布

此篇为公子剑作品
      
     喜欢研究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点,中国的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亘古不易。因为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写,其可信度足见一斑。我们不能说那些“奉旨修史”的文官不诚信,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苦衷,因为是“奉旨修史”,能为后世留下一些“真实的事件”就行了,不用非是事实。至于事件的事实真相,只能由读史和研究历史的人去判断了。
  
  “成王败寇”论—直是中国人最可耻的史观。应当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受“奉旨修史”和“成王败寇”论的思想影响下,所有的事物被践踏,很多人性被歪曲。当然旧时的演义、评书、小说对历史的篡改和戏剧化无可厚非,是为了渲染气氛而已。本公子并非对吕布有所偏爱,就是以客观(不带任何势力偏见)的角度,借用一些史书上的描写来分析和判断一下三国中真正的吕布其人,而不是按《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来看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吕布,五原郡九原人也,三国中第一猛将也;铁戟温侯吕奉先,战神——当之无愧!
  
  如果按正史所载研究分析一下吕布,你会发现吕布其实根本就不象《三国演义》里说的那么回事!他最早是文官,也就是刺史丁原的主薄,就象杨修跟曹操一样,明白了吧,吕布根本就不是象张飞那样!还是有点智商的,当然并不出众,因为他是猛将吗!他后来弃丁原从董卓,又从很多人,直到自己成为了乱世中的一方君主,我想这些都是他的无奈,我觉得真的就是这样,人生中有很多的无奈!至少我觉得劝说吕布的人肯定不止是用赤兔马收买而已。这件事《资治通鉴》载:“卓又阴使丁原部曲司马五原吕布杀原而并其众。” 吕布可能也是为了自己前途才做那样的事。吕布吓退十八路诸侯,真乃三国第一勇士也!一人力挑刘关张,此等气势!美女配英雄,除了吕布谁还能配貂蝉?难怪时人语:“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再加两句:“女中有貂蝉,忠义有关羽!”

  吕布反抗封建恶势力,杀董卓,是三国惟一有进步思想的人物,不象关羽一样愚忠。历史对他太不公!温侯神射世间无双,武艺绝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其用人而疑之,(公子按:古之英雄豪杰没有不疑心的,换做现在也是一样。)更以听信妇人之言,才有兵败白门楼被擒。

  《资治通鉴》载:“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布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而非《三国演义》所写的那样。又:布性不喜合斗,喜解斗耳。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射戟小枝,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布即一发,正中戟枝。诸将士等皆惊,言:“将军天威也!”(公子按:此辕门射戟也,由此可见吕布仁义之举,不是瞎编的。至少比以奸诈著称假仁假义的刘备强多了。)而那该死的政客大耳贼刘备一句话要了他的命,(大耳贼跳过多少槽?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吕布?知道什么叫嫉妒吗?知道什么叫卑鄙吗?)因吕布不懂政治,刘备早想他死,怕他投了曹操,那样刘备就死定了。而他还与刘备称兄道弟呢,可叹啊!本人向爱吕布之才,也觉得他已经是一个神话了。吕布,一个被小说扭曲了的人物,单挑之王,三国中的战神。没有吕布,刘备,关羽,张飞在还没认识诸葛亮的时候就被干掉了。吕布不是没有头脑,只不过没有谋略,毕竟三国里的谋士都是超级的,不过他不显眼了,他太厉害太多人关注他,所以被N多谋士玩弄,主要是属于比较单纯的。但是站在他本人的角度上看其实他也很无奈,如果换做你是他你会被逼的更加惨。大家说吕布的死,是三国的损失吗?如果吕布在世的话,我看三国要一面倒了。接下去的戏也不要唱了,搞不好谁谁谁的偶像,就被过五关斩六将了。三国的精彩,是大家的精彩,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管如何,吕布也算三国中最关键性的人物。
  
  以下是吕布战绩部分资料——
  方悦:“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时没5回合被吕布一戟刺死。
  穆顺:“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时”吕布手起画戟没一回合刺死。
  王匡:“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时”全军一回都没打到就被吕布击败,三路诸侯来救之。
  武安国:“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时和吕布打到10回合被刺断手腕,八路军齐出才救之。
  公孙瓒:“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时和吕布打不到几回合就败走,张飞救之。
  张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时战50回合,之后关羽来了又战30回合,刘备来了又战10回合。
  关羽:“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时和张飞一起战30回合,刘备来了战10回合。
  刘备:“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时和关羽张飞一起战10回合。
  于禁:“吕温侯濮阳破曹操”时和乐进一起打吕布不到几回合败走。
  乐进:“吕温侯濮阳破曹操”时和于禁一起打吕布不到几回合败走。曹操破吕布时和六将一起打20回合。
  夏侯惇:吕布破曹操时和吕布打不到50回合败走。在曹操破吕布时和六将一起打20回合。
  夏侯渊:在曹操破吕布时和六将一起打20回合。
  许褚:在曹操破吕布时和六将一起打20回合。
  典韦:吕布破曹操时回回败退,在曹操破吕布时和六将一起打20回合。
  李典:曹操破吕布时和六将一起打20回合。

  以上六将分别是夏侯惇、夏侯渊、乐进、许褚、典韦、李典。我想问一句换做是赵云他挡得了20回合吗?6个人一起上呀!

  以上是吕布比较惊人的事,你们不信就可以去找找看,还有许多许多……吕布之勇无人敢说没!正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在白门楼吕布被擒时,刘备对曹操说,“君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其实他知道自己妒忌丁建阳、董卓,因为他自己也想得到吕布。吕布实在太完美了,完美得让人溺爱,而爱总是让人盲目的。他明白任何人得到吕布都会溺爱,英雄如曹操也不例外(想一想后来他怎么对待关羽就可见一斑)。如果这样,曹操或许会步丁建阳、董卓后尘,这样自己就少了逐鹿中原最大的竞争对手,在这一点上他不希望吕布死。然而他不能忍受曹操得到吕布这个事实。他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这就是刘备的逻辑,所以他更希望吕布死。曹操虽然很想得到吕布,(公子按:因为曹公知道,得吕布者得天下,奉先是个天上少有地上无双的人物。三国第一猛将也!)但他也不想成为丁建阳和董卓,只好把吕布给杀了。(公子按:不过曹操是可以驾驭住吕布的,至少吕布不能是一天24小时拿画戟在马上的。大魏皇族的曹家兄弟、夏侯兄弟绝对是可以不离曹操左右当保镖的,好汉难敌四手吗,当然吕布在马上除外。)“红颜薄命”原也适用于三国第一美男。

这是公子剑的说法不是我。。既然要我说说吕布那就谈谈吧 《资治通鉴》还是可以看看的。  

     吕布本可以成为乱世的英雄,本可以雄据城郭揽天下,就连上天也给了他成就帝王之业的机会,只可惜他有勇无谋,被困之时,不问谋士问妻妾,这一荒谬的举措也直接导致了他“白门楼三尺白凌”的悲惨结局。

   有时一直在想,如果他不用陈登父子,不听妇人之言,从谋士陈宫之计,断曹军运送粮草之道,是否就不会饮恨白门楼。若他逃过此劫,再以徐州为根据地灭袁术、吞刘表,占据荆襄,所创基业未必不能与魏、蜀、吴同争日月,而指点江山之人也恐怕又要多他吕布一个了。
   但是历史拒绝如果和假设,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掺入个人的喜好因素,任意更改那个时代的统治者,甚至可以创建一个和三国毫不相干的人物来完成我们自己虚设的霸业,但我们终究改变不了历史,毕竟她是以天下苍生为笔,万民血泪为墨,在万里山河的帛卷上所撰写的永恒。四国演义也只是我们大胆的推测。

   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在各路诸侯声讨贼臣董卓之时,他一人独战刘、关、张三英,尚未言败,就足以说明当时三国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武力上可以单独征服他。请原谅我在这里做一个武断的比喻,那时吕布之于董卓,就像李牧之于赵国。李牧被谗害后,赵国的防御也随之变得不堪一击;大司徒王允用貂禅离间董、吕“父子”成功后,董卓的生命之路也走到了尽头。

   辕门外一箭射中画戟,难道真的是冥冥中注定“大耳儿”(刘备的戏称)命不该绝吗?当然不是,知道历史的人都明白此说法是荒谬之言,那时袁术占据玉玺,称帝之心促使他想尽快用武力征服天下群雄,而屯军小沛的刘备羽翼尚未丰满,自然成为袁术讨伐的上佳对象。只要成功,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他吕布,“若袁术并了玄德,则北连泰山诸将以图我,我不能安枕矣”,个中利害,爱身的吕布自然知晓,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也不会去赌。开弓射出那一箭后,吕奉先得意的笑了,“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遗憾的是他人性中那贪婪荣华和沉溺酒色的缺陷,让他无法在乱世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空负了一身将才。他虽然是难得的猛将,而他那见异思迁的秉性,又让每一个图天下者担忧,留与不留于他自身成了一个很矛盾的选择。曹孟德固然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种求贤若渴的心情,但刘备那“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的暗喻又让他罢去了欲留的念头,可怜温侯将燃的生命之火也被这个自己曾经救下的人吹灭了。
   在三国的历史刚刚拉开帷幕的时候,他便匆匆退场了,如流星一闪昙花一现。

TOP

貌似这家伙喜欢给人当老师。。。
“正经书”。。。关游戏什么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