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405903
- 帖子
- 32
- 精华
- 0
- 威望
- 0
- 阅读权限
- 100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7-2-16
|
与各地频繁出台的“禁”令相悖,近期有关中小学生
补课的新闻屡见报端,记者从辽宁省纪委、省监察厅、省
***纠风办联合主办的民心网了解到,1月份,该网共收
到全省教育乱办班、乱补课投诉88件,其中,反映学校
组织集体有偿补课收费的占65%,反映教师在外有偿补
私课的占35%。补课这个典型的“应试教育”产物,已
经彻底沦为了一些教育部门负责人、校长手中的“法宝”,
成为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破坏素质教育的“黑色杀手”。
补课的原因似乎显而易见,家长为了孩子有一个优异
的成绩,进而增强其竞争力和就业机会;学校为了提高升
学率,扩大声誉;而对于部分教师来说,丰厚的收入更是
补课热的“加温器”。于是,补课从少数学生的需求演变
为全体学生的“必经之路”,迅速侵占了中小学生的晚自
习、寒暑假甚至双休日,在声声“禁”令中日渐壮大繁荣,
成为常态教学方式。
补课是否真能提高分数姑且不论,在这个学校与家长
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过程中,尚在发育阶段的
学生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每天十四五个小时的学习,
“玩”和“休息”成了无法企及的梦想。教育部体育卫生
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不久前指出,调查显示,最近
20年,中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在
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
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
育锻炼时间。与此同时,学生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也在
连年下降中。
2006年9月1日我国新义务教育法实施,该法首
次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要求“教育教学工作
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
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
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
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大范围的补课无疑是对
上述法规的一种否定,已逐渐演变成为阻碍素质教育进程
的重要因素。
为与乱补课、黑补课班抗衡,目前一些城市采取了对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适度开禁的做法。山东省潍坊市、浙江
省永康市等地教育部门对教师补课做出了不得为本人所在
学校所教学生授课,不得参加校级及以上级别的考试命题,
不得利用学校资源从事有偿家教等规定,让教师有偿补课
暴露在阳光下。这些做法是否利大于弊尚无定论,但这足
以表明,在现实的教育环境里,如果不对现行的教育和人
才选拔制度“动刀子”,要想完全杜绝补课,教育工作者
似乎还没有找到更有效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