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对于BMS这门艺术来说,同样也是讲求变化之道的,一定程度上严谨和规范是需要的,不过真正好的作品,肯定是需要创新的。

一般对于单一音乐的钢琴曲,(难度10以下的),这种情况对钢琴的模拟还是比较理想的。一般我也一直建议大家这样。


顺便问下LZ,对于经典的钢琴版的Canon的结尾,是你的话会怎么排?

TOP

毕竟倒计时那样的变速很难找出第二个曲子也能这样配的,撇开这样的特例不说,很多曲子实际都是比较平和的,都不适合去变速。

就拿CRS经常做的动漫型的来说,有的甚至是那种抒情的,基本大多数的曲子前后两段都有重复,如果是完整版未剪切的话,曲子三段以上重复的也有,那么这样如何排列。

再看看另一个案例,四季--冬,我觉得拿弥勒的那个E2来作为例子更好一些,应该是很经典的重复段落的曲子了,如你所说变速也用到了,但如果单用变速而不在排列变化上下手的话,效果会好吗?





我说的Canon是最常见最著名的George Winston的那个,也就是我的野蛮女友里的那个纯钢琴版本,基本所有钢琴版的Canon里的结尾都是差不多的

[ 本帖最后由 Freefire1943 于 2009-1-14 14:09 编辑 ]

TOP

其实变化之道可以在任何方面下手,可以从变速上,可以从抓音上,也更可以从排列上,就这三者来说前者是相对最简单的,而后者是最难,最需要经验的

如果三者可以完美结合起来的话,效果一般是最好的。

换句话说,BMS每个人做出的风格是不同的,需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使每一段在合理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的风格,看上去像是多人合作完成的。这样的作品才百玩不厌。

TOP

“重复,可以在键型上下手,可以在抓音上下手,但也别在排列上下手”

我好像有点听懂你的意思了,不过通常来说,我们把“键型”和“排列”看作是等同的一回事,就像“长键”和“面条”

TOP

其实我感觉LZ的观点跟我应该是差不多的,只是开始语句写的不够清楚

你把排列和键型分开独立化了,其实键型要变的话,note的位置,也就是排列肯定相应地也要变动的,不可能只把小米改成面条那么简单,所以一般我们理解上这两者是同一码事

不过LZ所说的“现在”倒更像是针对很久以前的mania。

TOP

话说其实我一直是很想这么做的,我也的确在这么尽力尝试了,不过实际经过几百次的测试以后(别以为是我在开玩笑,我自己的作品我自己测试的次数我可以说还没什么人能多过我),发觉很多的场合下不是不可行,就是有更好的方案(包括变速,排列,抓音等所有因素),所以像你说的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弄就是最优秀的肯定不对。如果都有那么简单的话,那么BMS自动制作的软件真的早就可以普及了,话说不是已经有一个了么,所以话不要说那么绝对

不过一分为二地说,对排列采用音阶制的确是个可以接受的建议,从常规来看,我更希望刚开始制作的新人可以注意到这个,在解决压音,小节线等基础问题以后,排列上一开始也应该先从规范的地方着手,通常新人一上来我也不推荐去做很难的曲子,所以这样基本还是可行的。等到有了足够经验以后,自然会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

就好比名画,并不是画得最像就是最好的

TOP

这很大方面是取决于曲子的,有的歌好写,节奏感强,甚至只要压音了就会很爽感,而有的就很难了,应该说病毒那个曲子在选取上是很成功了,不过如果换个抒情点的呢?是不是可以一样的做法就能有一样的效果

还有就是,不要把荣誉的理论搬过来,因为那里很多也都是不够正确的

TOP

惨不忍睹啊

TOP

大概就是指你被他强暴吧

TOP

风雨匆匆的那个oblivious跟你的不同,不是原版,不过很像,偏动感一些的版本



另外,请各位讨论时务必避免过激的字眼

[ 本帖最后由 Freefire1943 于 2009-1-21 13:14 编辑 ]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