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浆糊论坛-RO小站
»
一起来浆糊
» 百万富翁的悲惨世界 为了房子半辈子为银行打工
返回列表
发帖
friankilyy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friankilyy
(恺恺博士)
浆糊会员
UID
370803
帖子
424
精华
0
威望
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上海
注册时间
2006-7-25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6-8-3 10:55
|
显示全部帖子
百万富翁的悲惨世界 为了房子半辈子为银行打工
上海最近有这么一个说法:市中心住外国人;内环线内住外地人;外环线外住上海人。虽然有点酸溜溜的,但确实基本符合上海住房市场的状况。
春节探亲,从机场出来,回家的路上一路高架,以前在上海的时候,高架路上可以俯瞰市区,看看哪里起了楼,哪里有了新商场。
但现在不行了,高架成了被边上高楼俯瞰的对象,周围全部都是一个又一个新起的小区,离高架近不说,楼层还非常高,有的小区连像样的绿化地都没有。
司机说,这种状况两年来他是天天目睹,“原来开上高架,视野野豁豁(注:很宽阔)的”,现在是不行了,觉得自己像把车开在上海的肠子里一样,曲里拐弯不说,还什么风景都看不见。
就是这么壮观的楼市,仍然没有刹住上海房价上升的幅度。去年一年,在宏观调控的大旗下,上海人虽然扛着就不买房,然而,一旦出现什么变相打折的楼盘,还是蜂拥而至,“房价根本控制不住,那么多外地人要买房”,司机总结说。
当我说起在北京买房的时候,咬牙跺脚才敢接受的高价,司机几乎“嗤之以鼻”,说,“7000多块,帮帮忙好吧,在上海只能买松江的房子”。
相比之下,我真是为自己在北京置业感到万分荣幸,虽然期房建设速度无比缓慢,开发商是否靠谱都有待验证,但好歹比在上海花上1万多一平方米的价格买一个高层塔楼、得房率还特别低的户型要好些。
上海人对于房价的涨跌比北京人要敏感得多,随便抓一个人,从身边的朋友到弄堂口卖茶叶蛋的大妈,都能闲闲地指着附近的一个楼盘说,那个是多少多少钱,这个月卖得没有上个月好,主要是最好的户型还没有开出来……
所以,我这个从首都北京到来的人,在他们面前成为了对楼市一窍不通的土人。什么容积率,什么涨跌幅度,一场聚会几乎就成了业主委员会。甚至还有一个文科同学帮我算出了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到底哪个合算,要知道这家伙当年高考的时候数学差点不及格。
其实,谁也不愿意买一套房子然后一贷N多年,但现实状况却让我们不得不这么自己受累。
我的一个好朋友掰着手指头给我算:还完了她母亲最后4万元的房贷之后,她需要还掉自己的一套小户型的贷款;要是结婚的话,她和男友得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或者卖出去,至少要买一套2居室的;有了孩子,则需要继续换房子;父母老了,接过来住之后,房子还得继续扩大;自己老了,还得有一两套房子留着收租才能安度晚年。
一圈算下来,小夫妻两个,在不发生婚变的前提下,在有限的工作年限里面,至少需要购买两三套大小不一的房子,才能踏实。而这些,都得靠夫妇俩辛辛苦苦干活挣回来,期间还得留着钱给老人看病、送孩子上学……
最后,大家一致感叹,看着跟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怎么到了中青年就成了累死累活为下半辈子打算的老黄牛了呢?还没到30呢,就得发愁退休后的事情。
如果按照内环线内,平均每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都是100万元的话,所有在上海有房子的人恐怕都能算上“百万富翁”了。比如我们家,一套10年前买的房子,90多平方米,还座落在杨浦区这样的偏远角落,如今都能喊价80多万了。
当然了,大部分人家像我们家这样的,是肯定不会卖自己住得好好的房子的,所以,这个“百万富翁”也就是一虚名儿。 我的网站的支付记录:
一群“百万富翁”坐成一圈感叹自己下半辈子即将开始的为银行打工的悲惨世界,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收藏
分享
0
0
0
顶
踩
www.hongxi.com/bbs/BBS.ASP
返回列表
浆糊会员自暴区
星座与心理测试
RO 1.5交流区(原RO交流区)
组队活动版
RO端游精华区
游戏问题提交区
CG动漫
我爱世界杯
免费服务器
推广测试版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