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16652
- 帖子
- 11032
- 精华
- 7
- 威望
- 70
- 阅读权限
- 101
- 性别
- 男
- 来自
- 市区以北的某个角落~
- 注册时间
- 2005-10-7

|
黄瓜种植问题总汇
本文搜集整理了黄瓜种植常见问题二十余条,很多是网友提问,仅供朋友们参考。
一、大头
果实的端部接近花脱落的部位膨胀,而中间特别细,多数成为弯曲果。
因为蜜蜂等采花昆虫破坏了受精过程,使生长种子的部分养分集中导致黄瓜先端膨大。
措施:
a.充分供应养分、水分管理要适宜,防治植株老化。
b.不要强行打叶。
c.注意下位叶的光照情况,防治叶片枯萎。
d.防治采花昆虫
二、瓜苦
这是由黄瓜中含有的葫芦碱(苦味物质)引起的。黄瓜植株体内包括瓜条都带有苦味,绝对没有苦味的黄瓜品种目前还没有。但若苦味增加到可以使人品尝感觉到时,就成为苦味瓜。种黄瓜吃苦瓜,赚了。
黄瓜发生苦味瓜与品种还是有一点关系,一般叶色深绿的品种较叶色浅的品种更容易出现苦味瓜。但栽培措施或栽培环境不当则会加重苦味瓜的出现。
a.氮肥施用过量造成植株徒长,座瓜不整齐时,在侧枝、弱枝上结出的瓜容易出现苦味。
b.瓜条生长缓慢:低温寡照时期,特别是连阴雾天气下,黄瓜的根系受到损伤或障碍时,吸收水分和养分少,瓜条生长极为缓慢,会在根系和下部瓜中积累更多的苦味素。
c.高温引起:春末高温期,由于植株的根系已经衰老,或由于土壤湿度大,根系的吸收能力减弱,同化能力弱,而夜间湿度又过高,瓜条生长缓慢,会在瓜条里积累更多的苦味素,形成苦味瓜。
措施:
a.合理稀植。
b.不过量施用氮肥。
c.在植株进入衰老时,要通过降温、控水和灌用促根系发生的激素,及早进行复壮。
d.温度不宜高。进入高温期特别要防止夜间温度过高,浇水不宜过大。
三、裂瓜
裂果是果实纵向开裂,大部分是从尾端开始开裂。当土壤长期缺水,而后浇水,或在叶面上喷施农药、营养液时,近乎僵化的瓜条突然得到水分之后容易发生。
措施:加强水分管理
四、瓜佬
瓜秧上结出像小香瓜样子的瓜蛋,称为“瓜佬”。瓜佬是完全花结的瓜。因为黄瓜花芽分化时具有雌、雄两种原基,最后是发育成雄花还是雌花由环境条件决定。因为黄瓜是短日照作物,低温和短日照有利于雌花的形成,而高温和长日照则会使花芽向雄花方向发展。在花芽发育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时段既有利于雌花的形成,又有利于雄花的形成,此时就可能形成两性花,既完全花,由完全花结出的黄瓜就可能是瓜佬。
措施:
a.为促进雌蕊原基发育而抑制雄蕊发育,在花芽分化期尽可能在白天保持25~30℃,夜10~15℃,8小时光照,相对湿度70%~80%,土壤湿润。二氧化碳充足等条件。
b.疏花时疏除瓜佬完全花。
五、化瓜
刚座下的瓜妞或果实在膨大时中途停止,由瓜尖至全瓜逐渐变黄,干瘪,最后干枯,俗称为化瓜。黄瓜出现少量化瓜(约占1/3)是植株自我调节的正常现象。但大量化瓜则属异常,它往往与品种不适、管理不当或天气异常等因素有关。
发生原因:主要是植株供应养分不足所致。
a.不同品种对肥水要求不同,化瓜率也不一样。
b.高温引起化瓜:白天气温高于32℃,夜间高于18℃,正常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骤增,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同时高温条件下,雌花发育不正常,出现多种形状的畸形瓜。
c.连续阴天、低温引起化瓜:连续阴天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受影响,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
d.二氧化碳浓度影响。
e.密度过大,化瓜率高,主要是根系集中于地表,密度大时,根系竞争吸收养分,而地上部蔓叶、叶柄竞争空间气体,透光、通风性降低。
f.水肥供应不足,光合产物减少,可能引起化瓜。若施肥氮过多,营养生长过旺,消耗大量养分,也引起化瓜。湿度过大也引起化瓜。
g.底部瓜对上部瓜的影响:从开花到收瓜7~12天要及时采收,否则底部瓜会夺走大量养分,从而引起上部瓜化瓜。
h.育苗技术不高引起化瓜:苗期温湿度、肥、水控制管理不科学,如过分干旱、低温,育出的苗“花打顶”,管理不善,雌花分化过多,引起化瓜。
i.病虫害引起化瓜:黄瓜霜霉病等病害、温室白粉虱等虫害发生严重时,明显阻碍了植株产生养分供应瓜条,导致化瓜。
防止方法:
1、选择化瓜率低的品种。
2、多施底肥有机肥,并深耕促进根系发达。
3、及时采收下部瓜,以免与上部瓜争夺养分,引起上部瓜化瓜。
4、叶面喷肥。
5、控制夜间温度,不要过高,以减少呼吸消耗。
6、补充试用二氧化碳,促进同化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