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83305
- 帖子
- 1370
- 精华
- 2
- 威望
- 21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5-5-3
|
日本北海道及首府札幌
青函隧道及津轻海峡
青函隧道(Aomori Hakodate Tunnel)是津轻海峡海底的一条连接日本本州的青森和北海道函馆之间的遂道。全长53.8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23.3公里。隧道内部高9米,宽11米,最深部分在海面下240米,海底下100米。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于1964年5月开始动工,工期长达24年,共耗资6890亿日元。1988年3月13日正式通车。电车从海底通过津轻海峡只用大约30分钟,从前以轮渡过海则要长达4小时。
青函隧道穿过的津轻海峡 (Tsugaru-Kaikyo [Tsugaru Strait]) 位于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岛之间,是日本重要的海峡之一。它西连日本海,东通太平洋,由海峡北上,直通鄂霍次克海及阿留申群岛,南下则为夏威夷群岛和太平洋,其交通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津轻海峡也是日本东部沿海航行到西部的必经之地。所以,津轻海峡对于日本的近海航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津轻海峡全长115公里,最狭处仅18.52公里,海峡中部宽广,约达55公里。航道最大深度521米,最小深度131米。海峡全年不封冻,是日本海北部唯一不冻的海峡。北海道的函馆及本州的青森是海峡内的主要港口。
日本北海道及首府札幌
北海道开拓纪念馆
北海道开拓纪念馆 (Historical Museum of Hokkaido) 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东郊,野幌森林公园的西侧,是日本为纪念北海道开拓一百周年而兴建的纪念馆。
纪念馆1968年开始建设,1970年完工,1971年4月15日开幕。纪念馆是一座地上三层,地下两层的方形建筑物,占地4000余平方米。馆内收集和陈列着大量资料、图表和实物,介绍120多年来开拓北海道的历史,以及“介绍人们如何征服北国严峻的大自然和如何创造光辉的未来”。
一层的展览室着重介绍北海道史前及开垦情况,展出有3万年前猛犸象等动物化石、旧石器和绳文时期的各种陶器、石器等古文物,以及反映当地土著居民阿依努族人生活情况的物品。此外,还有日本人开垦北海道及开垦初期的渔、农、林、工、矿等发展情况的史料。
在二层的展览室中,展出了介绍从昭和初期以后北海道各种产业发展情况及介绍北海道的现状和将来远景规划的材料。特别展览室还经常举行有特色的专题展览会。馆内的“映像室”的天棚上安装着21个幻灯机,能同时把不同的画面或分割、或衔接、或暗淡、或清晰地连续打在由21个方格组成的银幕上,并配有立体音响,观众可通过视听,形象地了解北海道的今天和未来。
纪念馆的正北有高100米的北海道开基百年纪念塔。从1983年4月起,纪念馆旁又开放了新建的“开拓村”,村中陈列有开拓初期的各种建筑和开拓先驱们的各式住房的复制品,还展有当时在铁轨上行驶的马车──“马铁”车等。
日本北海道及首府札幌
日本的唱片博物馆
著名的唱片博物馆位于日本北海道南部、面对太平洋的新冠町。该馆创办于1997年,创建的宗旨是将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21世纪。
博物馆的外观设计独具特色,整个建筑物是模仿唱机与唱片的形状建造起来的。博物馆内分为“世界唱片发展史展厅”、“日本唱片文化史展厅”。除此之外,还有“音响试听展厅”、“图书广场”等,既有正规舞台装备的音乐厅,还为游客准备了可以一览日高山脉及太平洋秀丽景色的高达36米的了望台。
在“世界唱片发展史展厅”可找到与唱片有关的全世界的历史资料。而在介绍日本唱片的普及和文化变迁的“日本唱片文化史展厅”,则按照明治、大正、昭和的年代顺序,概括地介绍了日本唱片的有关知识。
截止到1999年初,该博物馆收藏的唱片已达46万张之多,大部分是日本全国的唱片爱好者捐赠的,其中7万多张、40万首曲目已完成数据化处理,在馆内可以随时查找。
日本北海道及首府札幌
日本的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 (Ainu) 是日本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北海道、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也有一些散居在本州的一些地方。
阿伊努人身材矮小,肤色浅黑,在世界已知人种中体毛最盛。男子络腮胡须浓重,妇女沿嘴边有髭状痕迹。体格不象邻近的类蒙古人,可能是一渡广泛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的早期类高加索人的后裔。
他们过去主要靠捕渔为生,后来逐渐改变为主要靠农耕为主。他们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善于刺绣、雕刻,喜爱歌舞,创造了许多诗歌等文学作品,因为没有文字,凭着记忆代代相传。
民族间的通婚和文化上的同化实际上已使纯种的阿伊努人濒于灭绝。北海道约有1.2万人,几乎没有纯血统的,本族的语言和宗教也濒于消失,均为日语所取代。
为了振兴阿伊努文化和向国民普及阿伊努的传统等知识,实现阿伊努人作为民族的自豪,日本众议院于1997年5月8日通过了《阿伊努文化振兴法》(又称《阿伊努新法》),同时废除了于1899年制定的以同化阿伊努民族为目的、带歧视性的《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以法律的形式首次承认了阿伊努民族。
1974年2月20日,日本北海道阿伊努人访华团一行15人到达北京,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日本少数民族代表团。
日本北海道及首府札幌
北海道黄杨

北海道黄杨为大叶黄杨栽培品种,卫矛科,卫矛属的常绿阔叶树种,原产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是由中国林科院1987年从日本北海道引进的耐寒性极强的常绿阔叶树种,特别适合于在北方冬季寒冷、干旱的地区种植。
1、北海道黄杨树姿挺拔、四季常青不落叶,可修剪整形,在城市庭院绿化中可以孤植、列植、也可以群植,不仅树型高大,而且到了冬季整个树冠仍保持绿色。入冬后成熟的果实开裂,露出红色假种皮,镶嵌在绿叶丛中,绿叶红果,观赏价值极高。
2、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可达70-170厘米,3年生苗高可达3米以上。
3、北海道黄杨树具有很好的耐寒、抗旱特性,成株大树能忍受-23.9℃的低温;对干旱的忍受能力也比普通黄杨要强。
4、北海道黄杨主杆明显,顶梢粗壮,顶端优势明显,单干直上,表现出优良的乔木性状。在城市绿化中可作为常绿阔叶大树栽植。
5、北海道黄杨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组培、嫁接等。每年春秋季节可进行扦插繁殖,嫁接最好在春季进行,组培一年四季均可,组培繁殖速度最快、苗木壮实、几乎不携带病虫害。
日本北海道及首府札幌
游记:亲历北海道
虽然我常能去日本工作,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前往北海道。
在一些日本人的心目中,北海道是一个看得见地平线的、自然、朴实、美丽而寒冷的地方,也是最能找到回归感和亲切感的地方之一。我在日本旅行专业杂志上,曾看到一张摄影作品:一片静谧的水面,水退去处的绿色浅滩上,一层一层开满了各种美丽的小花,艳艳的红色、高贵的紫色、鲜嫩的黄色,当然还有青青的绿色,没有人工雕琢,却自然连成彩色线条,和谐、优美、令人遐想和向往,全然不同于我们贯常看到日本风景那种刻意雕琢过的精致、整齐之美。
日本的啤酒口感很好,北海道啤酒更是美好无比。有一年夏天我长驻日本,钟情于喝一种专门针对夏天、给女性喝的北海道啤酒,那种清爽、微醺的感觉,令我对北海道更充满无限向往。
当然,还有那里的温泉!一直以来我希望在日本实现两个梦想:欣赏樱花雨;泡在露天温泉中赏雪!
去年年底,招商局国旅组织一个包机团去北海道,价格很好,接待规格也很高,立刻伙同几个朋友一起,报名参加了。
包机降落在北海道带广机场,将近150人同时抵达这个小机场,可把海关人员忙坏了。日本人办事很认真,从来不会想变通的办法,也非常善于注意小事和细节。两个海关工作人员足足忙活了将近3个小时。他们穿着褐色的制服,很朴实,而且有点土。我注意到显要处都贴上了不很标准的中文提示和欢迎语。带广机场并没有中日间的固定航班,可以推测那是特意为本次包机准备的,他们还特别在出口处设台子、摆放了新鲜的牛奶和白色巧克力,由工作人员满面含笑地递给大家品尝。北海道的奶制品工艺非常发达,牛奶香而醇厚,美味非常。这些小小的体贴有效地阻止了大家的抱怨,终于,我们全部顺利地通过海关,马不停蹄赶往北海道的都厅所在城市-扎幌。
由于是冬天访问北海道,自然无法欣赏到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一面,我们将本次旅行重点定位在享受温泉上,不惜舍弃原定计划中很多参观项目,入境第二天在扎幌匆匆购置了一些物品后,就由我带队,一行10人脱离大团,开始奔赴我们心中的温泉乡了。
洞爷湖温泉和登别温泉,是我们此行的两个目的地。日本的主要车站都有绿色窗口,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加上出发前我在北京已经收集的资料。我们没费很多周折就选妥了一套很经济的车票,从扎幌坐长途汽车出发了。
汽车穿行在山区,傍晚抵达一个叫中山峠(这个造字很有意思,"峠"指山道上下交界处)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漫天飞舞的雪花,道路和树林皆被覆盖在厚厚的雪中,"穿过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川端康成的名句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感觉离雪中温泉越来越近,大家不禁都兴奋起来。
汽车分秒不差地按既定时间,停在洞爷湖太阳大饭店门前,我们由衷钦佩着日本人的精确和准时,走进了饭店大门。洞爷湖太阳大饭店非常气派,大厅很大,正面透过落地玻璃,就能一览洞爷湖的美丽。
我们迫不及待要去洗温泉。我们住的是和式房间,塌塌米被擦得非常干净,临窗一个小小的休闲区域,可以闲闲地靠在沙发上,看外面的湖水和风景。壁柜里整整齐齐地放着4套浴衣,换上它穿上木屐,我们坐电梯前往温泉场。
掀起"女汤"(汤在这里特指温泉,千万别见怪!)的红色帘子,上了小台阶,就见一排排的架子,上面放着腰型的藤萝筐,地上铺着蒲席,这就是换衣服区域,全然没有一点湿塌塌的感觉,非常舒适。 在日本泡温泉,是不穿泳衣的。
进到浴场,先仔仔细细地冲洗干净,就可以去温泉区域泡澡了。感觉空间很铺张、很大、像个广场(难怪其自称为"大浴场")。各种各样的池子都冒着诱人的热气,边上的小牌子,分别说明池子的温度、矿物质含量、适用范围和人群。什么"美人之汤""大病初逾恢复汤""(克服)万病之汤""鬼汤""热汤"。。。。有的池子温度非常高,体质差的人还真不敢进入呢。还有"打击汤",热热的水柱从天而下,在后背上"乒乒乓乓"被垂打一番,还真感觉有点"痛并快乐着"的意思。
我选在第二天早上挑战露天温泉。那天"女汤"帘子,挂在了前一天"男汤"的位置上。男女浴场换个个,这样一来,客人可以享受到饭店所具备的所有不同的"汤"的乐趣了!我在所有的池子里都短暂浸泡一番,待感觉通体温暖后(日本人爱说连"芯"都温暖了,我一直诧异这种表达方式,但今天感觉特别妥切),掀开大落地玻璃左手边一角小帘子,原来里外的水域相通,很容易地我就已经站在露天的池子里了。
这一瞬间的感觉非常惊喜!身体泡在暖暖的水里,冬天的大风在头上和耳边呼啸而过,眼前是广阔而干净的湖面,层层波涛连绵不断。偶尔还有一种白色的鸟一掠而过。雪已经停了,没能全部实现自己的设想,稍稍感觉到了一些遗憾。 我的队友中有熟悉北海道温泉的,据她讲洞爷湖的温泉虽然气派,但真正的温泉却在登别。日本人也以"东洋第一之温泉故里"等溢美之词盛赞此地,想来必有道理。
登别是个很可爱的小镇,一眼望去,一条叫做极乐大道的通道两边,商店林立,街道尽头还能清晰地看到耸立的山峰,一瞬间,我还以为自己置身在瑞士的某个小城市里了。旅行社为我们安排的饭店叫做"第一滝本馆",看了资料上的介绍,说该饭店创建于1858年,一个叫滝本金藏的人,陪伴被病痛折磨的妻子来到此地,看到妻子入浴后没朵久就恢复如处,很是惊讶,因此创立了它。因此又叫"滝本之汤"或"爱妻之汤"。饭店很气派也很舒适,灯光调得很柔和。工作人员非常热情,除了在大厅列队欢迎外,还专门有一位穿和服的女子, 亲切地引导我们到房间去,并很细致地对饭店主要情况作了介绍。
登别的温泉果然名不虚传.进门的时候,我闻到微微的硫磺味道,这是洞爷湖温泉所没有的,洗罢起身,感觉皮肤滑滑腻腻的。一行中最能说会道的"秀才",背地里神秘地告诉"大姐",说洗温泉最有效果的就是我,整个脸一层茸茸的感觉。真是万幸,那个疲疲惫惫的小黄脸婆,居然还有形象改观的时候!我从心里爱这里的温泉。
在登别的两整天时间里,我们一天最少三次陶醉在这个"温泉天国"里,余下的时间,步行去登地狱谷、大汤沼等名胜古迹,或者逛街购物、品尝美食!
北海道拉面是不能错过的,我们到登别的第一顿饭选择在一个小面馆里。可惜队员中有人不已为然它的盛名,因为面条被作成弯弯曲曲的样子,就坚决说它是变相的方便面,加上日本物价昂贵,一碗面条相当于六、七十人民币,更有人嚷嚷不值。好在温泉酒店住宿兼含自助早餐和晚餐,内容非常丰富,尤其晚餐更是鲜美奢华。生鱼片、天婆罗、煮物...还有当地的特产大毛蟹、鱼子...还有鲜美的冰激凌...只要你能吃得下,你可以随便去拿。对于我这个日本料理迷来说,真是大块朵颐。温泉美酒生鱼片,还有有趣的旅伴,吃住游购无一不满足,感觉真是一次幸福的旅行!
待到在机场再次与大团合流,互相通报自己的收获时,我们的温泉专项之旅招来一片羡慕。因为一百多人一起行动,许多地方必得走马观花,大家感觉每天日程有些紧张,不似我们这等悠闲。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收获,据说在前往阿寒湖的途中,偶遇一场大雪,片片鹅毛般雪片包裹了观光车,非常美丽,加上洞爷湖和阿寒湖各享用了一次温泉,感觉也收获很大了。
五天的北海道之旅就这样结束了,但对它的欢喜却种在了我的心里。我知道我还会再去的,在一个更美丽的季节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