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情人&杂谈】垮掉的一代

在今天的中国,有这样一代人。他们生于80年代,是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与教育改革成长起来的。他们在社会变革的彷徨下,在父母的溺爱下,在社会的偏见下长大。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脆弱、孤独、迷惘、张扬、敢想敢做、同时也自我中心。今天国内对他们有很多叫法,而当初的西方观察家则叫他们——垮掉的一代。

  那么作为一个80年代后的人,我就觉得有必要讨论下,我们到底是不是垮掉的一代。先说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多为50-60年代生人,吃过很多苦,所以他们把曾经失去的补偿在我们身上,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加上80年代经济条件的改善,让我们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也让我们从出世就扣上了如“小皇帝”这类的字眼,让我们背负着社会的偏见成长。虽然在物质上,我们比前几代人强许多。但是在精神上,由于经济改革带来的冲击,我们可以说是精神上最富有,也是最贫乏的一代。父母辈在年轻时,大多信仰毛主席,他们的青春,简单而虔诚。而今天迷茫的我们,能信仰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信仰?试问有哪一代人的青春,能如我们一般的叛逆!于是我们的青春,充满残酷与挣扎!在残酷与挣扎中,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自己能打倒一切。结果是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我们的经历,是如此平庸,如此曲折......

  然而,The truth is life,生活就是真理。迷茫不是我们的最终出路,在社会中经历痛苦反思和磨练后,我们中许多人从残酷挣扎里走了出来。放眼今天,许多同龄人已经过的不错。他们大多已经开始工作,少数人甚至跻身社会精英之列,如周杰伦、如刘翔、如郭敬明。再看看我身边,一个表哥在华为,一个在娃哈哈,一个在法资企业,我姐姐在福建似乎也过的不错。岂止是没有垮掉,简直是形势一片大好啊。虽然王朔还在叫嚣:“80后根本没有战斗力,我们5、6、7一起上,一下就把他们打垮了。”但是不管既得利益者怎么想,我们已经开始后来居上。他们该做的,只是捂紧自己的口袋而已。

  英格兰电影《猜火车》曾经影响过一代西方年轻人。在影片的结尾,主角迎着照阳向我走来,身影渐渐模糊。画外音响起:Choose life,choose job,choose cleaner,choose family......   



垮掉的一代(外一篇)




  近来,除开在空间写写杂文,似乎也没有别的精神寄托。想想身边的同龄人,大多已经走上他们的舞台。而我,还在继续心灵的旅行。父亲曾告诉我,有一种人,天生就懂得生活,那我就绝对是不懂得生活的人。我所擅长的,只是发发牢骚,小小感怀而已。至于路怎么走,我还没有找到。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别人没有我这样的困惑。难道垮掉的,只有我一个?
  “智者无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多么让人神往的境界!但是照此看来,我算不上大智之士,也称不上仁义之人,更别说至勇之夫了。想到这里,就有点失落,有点写不下去....写不下去,就想起鲁迅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那么既然我还不算智仁勇之人,做一回鲁迅笔下的猛士又如何呢?我就想写写我这惨淡的人生....
  
  在初中二年纪以前,我是快乐的。我是家庭的中心,聪明,听话,是父母的骄傲。初中二年纪,只因为想拿回遗失的眼镜,被高年纪的打了一耳光。从那以后,我就变了。既然别人可以打我,为什么我不可以打别人?我恨恨的想。于是我开始和学校内学校外的小混混来往,开始抽烟、喝酒、打架、逃学。随着一次次的突破心理上的禁忌,我的胆子就越来越大。我记得很清楚,初三时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你让我头痛,让我被扣奖金!我现在认为你是故意跟我作对,跟我作对不会有好下场。你毒,我比你还要毒,无毒不丈夫!”其实我当时用怜悯的眼光看着他,心里很想说:“杀了你,我也不会判死刑。”虽然这个话我没说出来,但是几个月后,我让他几乎丢掉右手小指头,上了三个月的夹板,并在他手上留下永远的伤疤。后来,我找到那个第一个打我耳光的人,加10倍还给了他,那时的我是骄傲的,目空一切。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暴力会让我兴奋,让我上瘾,也让我差点送了命。

  有时我想,在今天,初中班主任看到手上那条疤和不太灵活的指头时,心里会怎样地竭尽词汇来问候我。班主任为他说的话付出了代价,而我也好不到哪里去。初中毕业只考上一个二流高中,在一个痞子云集的学校,我自然是如鱼得水。然后在半年内把6个人送进医院。接着,我转学了.....转到武汉十七中后是安分了。但是内心的躁动从未停止过,那腐朽的学校和腐朽的制度让人透不过气。我想怒吼,想咆哮,想打倒一切。但是反抗的最终结果却是我被所有的一切抛弃,于是我退学了。身无分文在武汉流浪了两个月,直到有一天,与乞丐无异的我在街头看见一家三口。儿子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母亲在一旁。他们脸上都写着两个字——幸福。那一刻我几乎流下泪来,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美好时光!然后我一秒也不停留的回了家。父母并没有太多责怪我,他们只是叹息。再后来,是我自愿的提出要参加工作。

  16岁那年,我走上了社会,雄心勃勃的迈出了第一步。但是我这种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毛病。很快我就发现跟同事没有共同语言,倍感孤独之下,我开始接触网络游戏。所以直到今天,我看似接近7年的工作经历,其中有起有落。但是网络游戏却从来没落下过,我以情人之名,居然在游戏里混得风生水起,我骄傲,我快乐,我认为游戏大于一切。一度让我有种归属感和成就感的错觉。但是人总在成长,而网络上的名气又是那么虚幻。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原来游戏里也没有玫瑰花园...... 接着我迷失了。

  所以最近,我开始注意到“时间”这个很奇妙的东西。看着时光之流滚滚而下,伸出双手想抓住什么,等摊开掌心,却发现一无所有。三千年前,子于川上曰:逝者如斯;三千年后,我与古人的淡淡感伤遥相共鸣。而今天,在同一条长江边上,却不知有多少人与我一起感慨着,如斯般逝去的年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