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北川中学脱险学生讲述地震经历


新华网四川绵阳5月15日电(记者张崇防 陈君)“我救了4个同学,你救的没我多。”从灾情严重的北川县驶往绵阳的一辆灾民转运救护车上,两个中学生比起了谁救的同学更多。

    这两位不知名的中学生来自受灾最严重的北川中学,其中一个孩子胳膊已经脱臼,半吊在胸前。

    12日地震发生时,距北川县城1公里的北川中学正在上课,短短几分钟内,1000多名师生就被掩埋于两栋坍塌教学楼的瓦砾残墙中,只有近百名学生成功逃到安全地带。

    “没有工具,我们就用双手刨,这些口子都是建筑碎片划的。”已被转移到绵阳市安置的北川中学高三5班学生杨刚目睹了地震的全过程。他的手指伤痕累累,指甲缝里有的伤口还没有结痂,露出鲜红的肉色。上衣和裤子上星星点点的满是褐色血渍。、    “我没有受伤,这些血迹是搬运受伤同学时留下的。”杨刚说。

    杨刚所在的高三年级位于教学楼的顶层,当教学楼下陷坍塌时,顶层受损最轻,班上的同学得以成功翻越障碍逃生,仅有数人轻伤。

    他说,逃离到安全地带后,男生们又冒着接连不断的余震,转身冲上瓦砾堆抢救被困的同学和老师,女生则在操场上照料救出的伤者。

    正是由于学生们第一时间的积极抢救,为后续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机会,到14日傍晚,北川中学已有近200名学生获救。



什么是素质!?这就是中国人的素质!



(汶川地震·营救知识)地震后施救和护理办法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地震发生后,如何将被埋压的幸存者从废墟中顺利救出,除了要有足够的救援人员外,还需要救援人员具备一些特殊的施救和护理办法。
有关专家指出,幸存者不可能一下子就从废墟中被救出,因此救援和护理行动应该视情况有区别地实施。
  救援人员需要先让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露出来,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受伤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墟,切忌强拉硬拖。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救出的受伤人员,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办法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专家提醒,对于被压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但又一时难以救出的幸存者,应设法向他们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 本帖最后由 Dark 于 2008-5-15 12:31 编辑 ]

TOP

第一张照片的孩子,在顶楼以连接方式贴的,现在得到消息说他们还活着,真的是太好了,我已经尽力不让眼泪下来了,真的是太好了……





TOP

美国向中国地震灾区捐款50万美元

德国向中国地震捐款,我记得是50万欧元

[ 本帖最后由 Dark 于 2008-5-15 14:03 编辑 ]

TOP

这个是最新的国外捐赠表




最强大最富有,最有同情心最“免煮”“石油”的伟大的美利坚合纵国,给了50万美元的巨款………………打发了一个叫花子么

欧洲两强之一的德国,给了50万欧元,恩,德国人打发叫花子出手更大方一点

法国国家人口多,吃饭的嘴多,只能拿少点打发一下。


浙江一地捐款目前已经超过2亿RMB,也就是超过2000万美元。成龙杨受成都捐了超过2个米国,超过德国和法国(成龙捐款1000万RMB,大致按汇率,三国ZF捐助折合1115万RMB)。成大哥他们果然不是盖的,力压世界三大强国!

[ 本帖最后由 Dark 于 2008-5-15 14:22 编辑 ]

TOP

河南警示:目前暂不需大量献血 如需要会通知


这两天,不少市民自发涌向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为地震灾区献血。昨日,(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发布提醒,目前我省(河南)血库已满,同时卫生部还没有从河南调集血源,因此血液中心暂不需要大量献血。

    据悉,截止5月13日晚,省血液中心库存血液已达最高临界储备量。而国家对血液跨省调拨有严格程序规定,需要卫生部统一指挥。目前,我省尚未接到向灾区调拨血液的通知。另外,血液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其保存时间有严格限制。为避免血液浪费,把有限的血液资源用在关键时刻,因此,目前情况下,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不主张大规模组织献血。如有需要,会在媒体上及时通知,敬请广大献血者留意。(郑州日报 汪辉)


大家看本地情况,暂时先不要献血了

TOP

72小时并不是死的时间!只要废墟下还有一人存活,还有一人有呼吸,我们就不能放弃!

TOP

中广网北京5月15日独家消息 据中国之声13点02分报道——

    罗永强:我现在向灾区的群众有一个重要的提示就是消防安全的问题,目前我们灾区大部分的灾民都是住在帐篷里,帐篷本身就是一种易燃可燃的物质,再加上里面使用了很多棉被、衣物也是易燃可燃的物品,所以,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不能在帐篷里用明火取暖,点燃蜡烛要有专人看管,不用的时候要熄灭。禁止在帐篷里抽烟,抽烟要到帐篷外面。再有使用煤气,用火用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因为帐篷是成千上万顶连在一起,一旦出现情况就容易出现火烧联营的次生灾害。所以,做好自救和互救的同时要注意消防安全,谢谢大家。

    主持人:是不是也提醒前方救援的同志组织相关的队伍来维持秩序,消除隐患呢?

    罗永强:参加抢险队员的***和部队也在消防安全上自己做好,同时提醒灾民做好。

    主持人:谢谢您的提示,您觉得还有什么要给救援人员的提醒?暂时没有了。我们会随时跟您保持联络。我们现在就同中央台记者张军的电话。张军您好。

    张军:我们现在正在北川县抢险救灾现场。现在抢险救灾的总部设在北川中学,前线总指挥绵阳市的常务副市长左代富就在我旁边,让他介绍一下抢险救灾的情况。

    主持人:您好,为我们介绍一下现在的情况。

    左市长:首先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灾区的关心厚爱。北川遭受地震灾害,伤亡十分严重,初步统计,伤亡一共是一万人左右,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抢救,开展自救工作。感谢部队,感谢武警,感谢公安干警给我们派来了大量的优秀力量。现在我们已经派出一万多人奔赴受灾第一线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也还有一些很不好处理的问题我们希望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当前我们急需大量的食品、药品,另外大量的救灾工具,特别是一些特殊工具,比如压力大的千斤顶,效率大的钢筋等等这些工具希望得到支持,再次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灾区的关心支持,我们将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一定要战胜这次困难,一定取得抗灾的胜利。

    张军:我在北川中学的抢救现场,现在学校的情况非常惨,整个一个高中部18个班的楼已经倒了,已经没有生还的,刚才我们废墟上看到了很多学生的尸体。但是我问抢救的人,说底下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家长也在这儿等着,想看到自己的孩子最后有生还的希望,但是现场抢救的人说生还的希望非常非常渺茫。还有很多孩子的尸体在上面能看到,已经抢救出来的有一些,但是剩下的绝大部分希望已经非常非常的渺茫了。现在现场还在继续的用起重机吊一些大的房梁和水泥块,这些尸体会慢慢的清理出来。

    主持人:希望你们前方的记者转达我们的问候,同时只要是幸存的北川人民,告诉他们一定要保重,我们现在特别想知道北川是不是也能收听到我们的广播,希望我们多为他们做一些帮助,同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安慰,尽管我知道我们能够尽的力实在是比较微薄,但是我们还是想竭尽全力。同时你们说了我们这边提供的物资和援助,我们都会尽快的转达。你觉得还有一些什么信息需要在这里说吗?你能不能再通过电波告诉前方的这些灾民,告诉他们要坚强。

    张军:没有问题,我刚才已经跟他们说了,他们久久不愿意离去,有的已经在这里守了好几天了。现在前方余震的情况怎么样,还有天气怎么样,能给我们说说吗?

    张军:现在还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刚才我们从北川县整个的运输的车辆大量的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已经到达这儿了,路今天是全线开通,大型的机械运进来了,起重机、挖掘机、起重机都运进来了,开始大规模的救援。

    主持人:我们保持联系。

TOP

比利时***向我地震灾区提供65万欧元资金援助


2008年5月14日,驻比利时大使章启月再次向比方通报汶川等地地震灾区情况以及国内抗震救灾工作的最新进展,并对比方给予中方的宝贵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地震发生后,比首相莱特姆、外交大臣德古赫特先后致函中国***,对灾区人民表示慰问,对死难者家属表示哀悼。比***决定向中国***提供65万欧元紧急救灾资金援助,并表示愿根据中方需要进一步提供物资援助。比社会各界及友人纷纷致电,表达对中国灾区人民的同情和慰问。(驻比利时使馆供稿)

TOP

北川县城至少600人“起死回生”


新华网四川绵阳5月15日电(记者丛峰 江毅)记者从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至14日15时,重灾区北川至少有600名被埋群众成功获救。而在此前,他们已被列入死亡者名单。及时有效的救援和医治让他们保住了生命,最终实现“起死回生”。




转《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为地震死的孩子们而作

孩子快
抓紧妈妈的手
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怕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的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TOP

浙江全省捐款到上午为止好像是2亿多,折合美元超过2739万,折合欧元超过2000万

TOP

地震来袭 他们选择为病人继续手术


英雄有名·陈峰及其同事(都江堰人民医院医生)

    在大地一次又一次晃动的间隙,都江堰人民医院的麻醉师陈峰,对手术台上的病人杨方友,轻轻说了一句话:“我们都在,不要担心”。杨方友没有说话,在这地震随时可能带走生命的时刻,他信任为他留下的医生。

    此刻,陈峰的5名同事和一名实习生,正紧张地为杨方友做化脓性阑尾炎手术。窗外,他们的同事和病人都已转移到空旷处。总共4层的住院大楼,空了,只剩下这间手术室里,还有人争分夺秒忙碌着……

    正在手术 突遇地震来袭 

    对于这7名医护人员来说,一个普通的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在那特殊的时刻,却像一生那么长。曾令春医生和麻醉师陈峰昨日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人生中这台最难忘的手术。 

    64岁的杨方友,是在5月12日当天上午,从石羊的医院转来的,直接送到了都江堰人民医院外一科。经查看,主治医师曾令春发现他右下腹有压痛,轻度肌紧张,病人的脸色很不好,看起来很痛苦。做完检查后,中午12时过,杨方友被推进了住院部大楼4楼的2号手术间。医生曾令春、易勇、见习医生邹建文、麻醉师陈峰、巡回护士鄢蓉、器械护士张玉芯,还有一位实习生,都做好了手术的准备。手术开始了,易勇持手术刀,在病人的右下腹切开了一个6厘米左右的小口,接着分开肌肉,他们发现,病人是化脓性阑尾炎,且体部穿孔。手术有序进行中,此时,已经是下午的两点半左右,突然,一阵剧烈的地动袭来。在大脑的一片空白中,曾令春看到,房屋开始摇晃,手术器械偏向左边又倒向右边,柜式空调也倒了,电光火石间,他猛醒,惊惶地喊出了声:“地震!”

    就在门边 却无人选择逃生

    这一刻,求生的本能。曾经有过两次地震经历的陈峰,在闪念间扫视手术室后指着门说:“这里安全”。门的上方有一道大梁,他知道,手术室在4楼,跑出去是来不及的,这时需要寻找狭小空间。但手术室里并没有这类狭小空间,就得寻找大梁下或是承重墙。7名医护人员奔向了手术室的大门,紧紧抱住木门,抱住彼此。

    手术台上的无影灯,闪了一下,熄灭了!很快,令人心悸的震动停止了。曾令春看了看同事们的脸,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写着惊恐。

    他们放下了抱着手术室大门的手。曾令春和麻醉师陈峰,这对有着多年合作默契的同事,都说:“赶紧”。

    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令春说,这是出于职业本能,那一刻,他害怕房屋会垮塌,但还只希望能先将手术做完,“总不能丢下病人。”那一刻,他没有想过,也许手术还没做完,他已经再也走不出这扇门。而陈峰,想的很实在,如果带着手术中的病人一起出来,他们将无法同时携带手术器械,而且病人极易感染。作为医生,惟有给病人尽快做完手术,这是惟一的选择。

    继续手术!没有人有异议。离手术室的大门咫尺之近,却没有人冲出大门逃生。时间就是生命!巡回护士鄢蓉和实习生一起,取来了应急灯。这边,医生们开始整理医疗器械。中断的手术再次开始了,医生们取出杨方友腹部手术切口处的纱布,突然,第二次猛烈的震动再次袭来,他们再次狂奔向大门,紧紧抱住。几秒钟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医生们又重新回到手术台前,没有人说话,手术室里像平时任何手术一样有条不紊。陈峰说,既然第一次剧烈震动时他选择了留下,那么第二次也就没有必要离开,这是一名普通医生的责任。

    手术过后 病人家属热泪盈眶

    很快,两个医院的护卫推开了手术室的大门。他们着急的召唤:“赶快撤离!”医生们回答说:“我们做完就出来。”“那你们快点!”无奈之下,护卫离开了手术室。

    只有当一次又一次余震袭来,才能让他们暂时停下手下的工作。在每一次大地的晃动中,曾令春更加害怕楼房会垮塌,陈峰的心里也充满恐惧。曾令春开始缝合病人的腹膜,他发现,因为紧张,病人的腹部肌肉有些僵硬,要找到病人的腹膜有困难。易勇和邹建文便用拉钩将肌肉拉开,以便腹膜现出。缝合腹腹膜,为了抢时间,他们将肌腱、皮下组织和皮肤一起缝合了。而按照以往此类手术的程序,是需要分开缝合的。就在医生们为杨方友关闭腹部时,杨方友的儿子拉开了手术室的门,向内张望。曾令春听到了护士鄢蓉的声音:“你出去,很快。”杨的儿子离开了。

    缝合了腹部,固定好引流管,再对切口进行了包扎……手术终于结束了。陈峰记下了时间,那是下午的3点。短短的20多分钟,在每一个人的感觉里,却是那样长,长得跨越了生死。

    医生们正准备抬着病人下楼,陈峰看到杨的儿子又来了。大家一起将杨方友抬下4楼,放在了住院部大楼外的空旷处。在那一刻,曾令春的心里,感到踏实了。

    楼下已经到处是人,同事们和病人都在很短时间里,转移了出来。面对这特别的手术,杨的家人非常感动,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在了花园的草坪上,只蹦出两个重若千钧的字眼:“感谢!”

    昨日(5月14日),抗震救灾第3天,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外的坝子里,一片忙碌。下午近5点,记者离开都江堰人民医院时,依然没有找到邹建文和易勇医生。一名医生告诉记者,易勇去了胥家出诊,他们并不知道,27岁的他,家里的亲人是否安全。而麻醉师陈峰,在手术室待命,医生曾令春又在替一位刚送来的病人缝合头部……抗震救灾依然在进行中,他们没有停下。(记者 刘婷 摄影 卢祥龙刘婷)


***************************************

英雄有名·刘大尉(都江堰聚源镇农民)

    地震后,他两次寻子。

    第一次,是在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半个小时后,他从聚源中学倒塌的教学楼下,拖出了正在读初三的儿子。

    再见儿子,已是24小时过去。因为,把儿子送上救护车后,他没有陪伴在孩子身旁,却毅然转身,又冲进那片废墟,用双手,帮别的父母寻找生的希望。直到凌晨,天降大雨,警戒线拉起,所有家长被劝出,他也顾不上去看儿子,而是继续守在现场,期待听到别人的子女活着的好消息。

    直到天亮,好心人打来电话,“孩子在医院”,他才带着妻子和全身疲惫往成都赶。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他一间一间病房找,一个一个医生问,最后在门诊部急诊科病房里找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儿子。

    看到儿子因翻身而疼得直哼哼,他泪流满面。他叫刘大尉,38岁,都江堰聚源镇农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废墟之中 他拖出了儿子

    刘大尉夫妻俩赶到聚源中学时,离地震发生已过去10多分钟。

    儿子刘洋所在的三层教学楼,除位于中间的楼梯道外,两侧楼房都塌得只剩下几根断柱。操场上站了些学生,听说是因为上体育课而逃过一劫。已救出一些学生,医生正进行救治。在这些脸孔中,没见到儿子。

    刘大尉决定自己去找。

    家长会都是他来开,他知道,儿子就在二楼右手边的第一个教室里。眼前,瓦砾垒如山高,他绕到后面,看是否有路可寻。万幸!教学楼倒塌时,靠楼梯的地方裂出了一个口,离儿子的教室很近,正好可供一人挤身进去,里面还传来响动。

    “刘洋!刘洋!”刘大尉扯开嗓子喊,希望儿子听到能应一声。瓦砾堆下,四处传来了“救命”的声音。刘大尉正不知该从哪里找起,儿子却忽然出现在裂口处。原来,先期抵达的救援队伍也通过这个裂口进去,儿子被推了出来,刘大尉上前一把拽住,把儿子拖出来。

    刘洋的校服被血浸得湿了一大片,但意识很清醒。“妈妈好不好?”他问爸爸。

    刘大尉把儿子背在背上。他比身高1.7米的儿子瘦小许多,加之脚下是起伏不平的瓦砾堆,因此寸步难行。见状,另一位在现场找孩子的家长跑了过来,一把背起刘洋,他在后面扶住儿子,朝救护车走去。

  送儿上车 他转身再去救人

    救护车载着儿子,“呜啦呜啦”远去。刘大尉转身,跑进了废墟。

    “我妹妹的女儿、侄儿的儿子还在里面。”他说,儿子既然还能和他对话,就说明没多大问题,“有医生在,我不担心!我想,他反正是活着的,现在最要紧的是把其他的娃娃救出来!”

    和刘大尉一样,不少家长都加入到了救援行列中,用手在废墟中掏挖。因缺少工具,他们只得用手捧走沙砾,抬开楼板,抓到书包就使劲往外扔。“过了会儿,兵哥子拿来大盆子,我们就把这些东西装在里面,一盆一盆传出去倒了。”刘大尉的指甲裂开了,手被玻璃碎片割破了。一名在现场参加抢救的武警把自己的手套脱了一只,递给他:“戴起。”

    刚开始挖,刘大尉都一直叫着外甥女和侄孙的名字:“马婷婷!刘健!”四面都有回应。他已顾不了这声音究竟是不是自家孩子,只要有声儿,就朝那地方开挖,“能救出一个是一个”。挖到的学生,有的已经死去,“活起的,有的一碰到就喊疼,我就不敢往外拖,只有继续在他们身边掏,掏一会就试着拖一下。直到不喊疼了,就表示可以拖了。”   

    起初,他还会焦急地问这些被救出来的学生,看到自己要找的两个孩子不?可后来,看着这些身处险境孩子,他已经顾不上去辨认了。“这都是爸妈的心头肉啊!”

    凌晨2时30分,夜色深沉如墨。忽然而来的大雨使救援工作更难开展。站在废墟上,刘大尉心急如焚——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两个孩子。

    过会儿,所有家长都被劝出了现场,在警戒线外等候。他和妻子坐在自家的“火三轮” 里等消息。妻子苏加燕也没跟着儿子去医院。她说,丈夫才是最需要照顾的人。刘大尉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累,一累就会呼吸急促,喘不上气。所以,他平时连农活都不能做,就靠着在镇上开“火三轮”给儿子赚学费。

    那天,看到丈夫从下午2点过一直累到第二天凌晨,“脸上肉都看不到了,全是黑灰”。苏加燕心疼地说,中途她叫丈夫过来喝了一次水,结果没喝几口,他又跑回去了,“喊都喊不住”。刘大尉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到了现场,看到后直掉泪:“弟娃,你不要去了,你遭不住!”

    “是累,但,下面还有好多娃娃啊!”昨日,在医院里,刘大尉坐在儿子的身旁,红了眼眶。他说,他们最后挖到一个娃娃,娃娃在叫救命。一根大梁把他压得死死的,吊车都吊不起来。“我说,你坚持住,我们马上就救你。但当时我实在累得动不了了……我不知道他最后被救出来没有。”

  再见儿子 他瞬时泪流满面

    不知等了多久,天微微发亮。刘大尉还是没等到他本来在寻找的那两个孩子的消息。

    一名学生家长打来电话:“孩子被送到成都的医院了。”他这才想起儿子刚刚才从鬼门关前被救了出来。于是,老刘赶紧带着妻子往成都赶。

    等了很久,都没等到从都江堰到成都的大巴车。他急得往公路上一站,拦住一辆私家车,想搭个到成都的顺风车。“遇到好心人了!一听说我们是聚源中学学生的家长,二话没说,拉起我们就往成都跑!”车上,他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妹妹打来的,婷婷找到了,死了。另一个是陌生人打来的:“你娃娃现在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挂了电话,刘大尉呜呜地哭。

    到了医院。他才想起,陌生人还没告诉他儿子在哪个病房。于是两夫妻从内科找到外科,从住院部4楼跑到六楼,一间一间病房找,一个一个医生问,都没找到孩子。“当时很慌,都忘了打回去个电话问。”还是陌生人久不见人来, 又给他打了个电话,他们才在门诊部找到了儿子。

    儿子只是软组织受伤,没什么大碍,校服上血是别的孩子的。但是,因为腰被压到,儿子翻身时疼得直呻吟,刘大尉瞬时泪流满面。(记者 王冕)

TOP

原帖由 ?鈁悾Dě俊 于 2008-5-15 16:15 发表 上海1200w。。。我们咋噶少,我已经捐了呀




统计口径可能不同

TOP

5月14日的绵阳市北川县城,大地还在微微抖动。已经挥舞了一夜的钢钎、铁铲,似乎响得更加频繁激烈。救援人员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救人!赶快救人!”

    北川县是四川地震损失最重灾区之一。记者看到,整个县城已是一片废墟,无一间房屋可以再使用,无一条街道可以通行。

    北川全县有16万人口,城镇人口2万。6名副县长中,3人遇难,3人失踪。县医院的160名医护人员,仅存4人。县级机关幼儿园的孩子至今还压在河边那座垮塌的房屋里。全部被毁的北川中学,1000多师生被埋在废墟下,生死不明……

    在帐篷搭建的救灾前线指挥部里,省市两级***的有关负责人在这里夜以继日指挥。部队有两位将军、数名师职干部亲临一线指挥。北川县县长金大中家中的6个亲人,3人遇难,3人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来后,毫不犹豫地投入前线指挥中心。

    烈日下,两台塔吊车在北川中学垮塌的楼房前不停地旋转,吊起倒塌的房梁。

    武警官兵、消防队员、预备役战士满头大汗,戴着口罩,成队形站在废墟上,他们有的用特殊工具锯开压在伤员身上的房梁、石块。有的用铁锹、钢钎、铲子敲石块,有的接力传送垮塌的建材,嘴里高喊着“快呀、快呀”,动作却小心翼翼,因为在他们的脚下埋有1000多名北川中学的师生。

    事发当天,北川县中队看守所有42名战士、35名服刑人员瞬间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几名在哨位上幸存的战士和武警北川县中队的司务长李远志一起,将有生命危险的25名服刑人员迅速向外地输送。沿途见到受伤的群众,他们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众,这就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获救者。

    大地震后的北川,余震未息。但北川人民的心,因为救援人员的到来,逐渐恢复平静。

TOP

————路透社5.15日,记者无疆界组织批评中国***无视军人人权,强逼军人冒死救灾

TOP

我们并没有逼迫军人冒死去救灾,不想冒生命危险的随时可以退出。当然,退出后就再也无权使用“子弟兵”这个称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