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不想打,菲律宾也不想打,但是米国想让菲律宾打,牵制中国,增加筹码,反正到时候死的只是菲律宾,它到可以趁机掌握下一步事态主动权,决定介入与否,冲突程度。

TOP

原帖由 花落知多少 于 2009-3-20 00:34 发表
官方都说无中生有没有任何事实根据了,现在更不是打仗的时候。。而且美国自身难保,还欠中国5000亿美元的债。。而且怎么可能介入。。除非他也不想活了



特别在经济不景气,陷入危机的时候,就是最容易引发战争的时候。一方面,开动战争机器可以拉动生产和内需,一方面,只要赢得战争胜利,就可以收获大量国际利益并让战败国买单。而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高失业低收入使青壮年当兵获得一份稳定丰厚的薪金成为优良选择,可使大幅度提高兵源的数量和质量,增强战争倾向。当年德国就是因为危机,急需更大的市场和资源来源,却又被其他国家封锁,所以发动战争,而米国在罗斯福新政后,37年经济又重新陷入低谷,靠2战的战时经济才解决了问题。同样的,日本也是通过对外战争、侵华战争来缓解国内危机。所以不要简单认为经济状况不好就无力发动战争,尤其是对米国这样手握最强战争机器又嗜战成性的国家。

米国国债是经济上的核武器,与实际核武器一样。首先,国债是有偿还期限的,中国再能讨债,也不可能在偿还期前要求它把钱拿出来,所以中国如果要拿米国国债下手,只能是放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去抛售,这样一来会使美元出现动荡和贬值。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贬值是符合米国利益的,虽然不受它操控的贬值也会带来损失,但美元贬值正是米国缓解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米国所害怕的不是贬值,是崩盘。然而如果我国使美元崩盘,就等于全面宣战,所以这个手段就跟核武器攻击一样,让美元崩盘等于是共同毁灭。

米国想让其他国家支持它,甚至为它的危机买单。中国继续扩大购买米国国债,就等于是用中国的钱给米国ZF注入流动资金,方便米国ZF把这些资金投入流通,增强流动,在大幅度减少通货膨胀威胁的优良条件下(因为是中国的钱而不是他们自己印钞票,所以通货膨胀的压力很低,而且米国ZF没有印钞权,印钞权掌握在美联储手里)提高经济活力。然而要想让中国继续这么做,显然米国必须付出各方面的代价,比如允许中国加入南美金融体系(那里向来是米国后院)等利益条件。

话题回过来,菲律宾引发的南海问题,不仅仅是菲律宾一家,还牵涉到整个东盟,可以说东盟,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越南、乃至新加坡等都在密切关注,有争议的并不只是菲律宾,而菲律宾则是这些国家中,除了新加坡,和米国联系最紧密的,米国介入此事件,可以牵扯中国的精力,把那里变成一个可以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这是一个中国不能不应手的棋劫,而对米国来说几乎不用付出什么额外代价,多了这个筹码(而且还可能继续增加分量的筹码),它和中国谈判,利益交换的时候,就可以少付出其他方面的利益,而且如果它危机深化到选择是否发动战争的十字路口,菲律宾和南海问题就可能成为导火索。

TOP

南海不动不是军事实力不够,而跟长期政策导向有关。南海问题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如果完全按中国主张的领海线,我们绝对是占了莫大便宜,那些国家很多就亏了血本了……我国要建立东南亚中国经济圈,东盟诸国是很重要的部分,是我们的产品市场和资源来源,一直以来都以和平的怀柔姿态,把原本针对中国,恐惧中国而建立的东盟组织,竟逐渐变成了亲和和盟友,近年更是经济融合越加紧密,并且使东盟内部矛盾变成远大于和中国的争端,但是如果这次和米国一样赤裸裸炫耀武力的话,将来很多事情就会比较棘手。所以如何处理是非常需要把握的事情,米国幕后推动矛盾的阴影很明显,但是菲海军长官极力淡化问题也说明中国了的影响力和手法。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