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文革,由毛主席发动,让人民起来批判政府,我的理解如此。

这个已经跑题,我不想就此辩论了。况且辩论下去肯定又会得出许多一致的概念,最后只是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造成了理解上的差异
和女友上街的时候,记得千万别留心美女,别人的美丽只是短暂地印在你
眼里,却永远地伤在她心里。

TOP

原帖由 hentai 于 2006-4-18 19:14 发表



1、我不说了,你要了解历史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叫你看看我说的两个人写的书吗?我总不能在论坛上抄书吧?

2、我什么时候说你破坏了孔子的尊老爱幼了?儒家思想何止是尊老爱幼?你连儒家思想的根髓都不知 ...

还真是想到什么就敢说什么,你怎么不说天底下的学生全都是孔子的学生呢……不要知道个董仲舒就来这边显摆了。

在董仲舒之前还有个叫叔孙通的,之所以儒家能够登上历史舞台定于一尊,全靠这个叔孙通给刘邦制定了一套君臣礼仪,博得了刘邦的欢心。为此刘邦兴奋道:“老天爷,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威风!”
结论:儒家上台,靠的是极度的封建礼制。


而之后的董仲舒做的就更绝了,他攻击其他的学派是旁门左道,邪说妖言,把不在五经之内,非孔子所传授的书籍一律禁绝,而且是相当得绝!本来那个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在儒家的打压下一去不回。
结论:历史文化的缺失,始于儒家!


在南北朝开始佛教和道教就在中国盛行了,到了唐朝时佛教已经走向顶峰,同时也把唐朝推向了历史的最高点。当然,儒教,道教还是有的,称为“三教合一”(《西游记》你总归看过吧)。
结论:董仲舒之后读书人并非全是儒家弟子


最僵化的宋朝虽然是士大夫的乐园,但依然还是存在着开明先进的新党。象濮仪之争,王安石变法都是一些抗击旧思想的行为。
结论:儒家扼杀了新思想的形成,甚至变本加厉的把儒家发展成了理学


明朝,张居正变法失败。说件小事,张居正的父亲在他变法的时候去世,根据儒家礼教上的规定,儿子必须回到故乡守丧三年。只有皇帝才有权下令召正在守丧中的官员回来继续供职。当时的皇帝已经同意张居正继续回来供职变法,但那些儒家们却顾不得礼教上的规定,认为纵然有皇帝的征召,儒家的礼教思想依然不得“违反”,不守三年之丧,与禽兽无异。
结论:再次证明,在儒家思想下的中国传统政治,是反对任何改革的。张居正死后,他的家人是很惨的。此时,在那些尊儒官员的身上找不到丝毫的仁义。


清朝的戊戌变法,及之后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也都是反儒。参与其中的学者,名人就不多说了。
和女友上街的时候,记得千万别留心美女,别人的美丽只是短暂地印在你
眼里,却永远地伤在她心里。

TOP

第一,儒家上台靠封建礼制,你不要忘记了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并非从汉代开始的,你后面所说的那些百家争鸣的所有思想几乎都是依靠封建制度走向施政的台面的。

是啊,儒家上台靠的不是所谓的仁义。儒家思想被统治者拿来使用,是因为它能更好的控制别人,不是因为它讲仁义


第二、又想给你巴掌了,四书五经里面那一条说了要“非孔子所传授的书籍一律禁绝”
?那是董仲舒说的,做的。

“非孔子所传授的书籍一律禁绝”,本来就是董仲舒说的。希望你看东西不要太主观,我从来没说过那是四书五经里说的,麻烦你在回头看看,谢谢。


而以后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新的思想出现,那只能说儒学广袤到了一个让人人都接受的地步

后人没有新思想出现?我前面那么多字真是白打了



第三、科学家相信基督教,他们就不是科学的信徒了?

儒家成了科学家了?自古以来他们似乎总是站在反科学这一边的哦。



第四、本来就更优秀,变成理学也不是坏事。

说话还真简单,一点思想都没有。那我也说,本来就很坏了,变成理学就更坏了



第五、一门哲学宣传仁者爱人。后人有言行不一的行为,怪的是后人还是哲学?就像我们老是教导我们好好做人,结果还是有人作奸犯科,怪的是老师教的内容,还是怪作奸犯科的个体?

是啊,GCD都有教我们拾金不昧,教我们尊老爱幼,教我们诗经论语唐诗宋词,所以,历史文化的缺失不能怪GCD,要怪那一个个个体
和女友上街的时候,记得千万别留心美女,别人的美丽只是短暂地印在你
眼里,却永远地伤在她心里。

TOP

原帖由 hentai 于 2006-4-19 16:29 发表


第一、别学党的舆论机器的词汇了,只说满足统治需要,为什么不随便说一下另外一面那就是满足人民需要呢?如果经不起检验,为什么每一次改朝换代几乎统治者都拿出同样的儒家工具呢?因为这些人民认可的!

第 ...

因为这些人民认可的!

人民有资格反对吗?


第二、对了阿 是董说的,那为什么你能把个人的观点否定一个学派的观点呢。特别是你根本找不出儒家赞成董说法的文献。那么你否定的是谁?是个人,还是儒家?

明白你的意思了。管他是什么儒家大家,只要一切于你为儒家辩论不利的话都只是个人意见,一切于你辩论有利的话都是儒家专利。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就是儒家排他的一种体现。王安石,张居正无疑都是行政方面的“师”,可无论他们是多么的身居高位,只要他们的思想一触及到儒家的根基,那结果一定就是失败。王、张尚且如此,其他学派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三人行必我有师”的这个师,仅仅限于你是儒家的。董仲叔并没有违背儒家思想



第三、你又迷糊了,你说的是佛道和儒并驾齐驱的关系,我说得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体系。 反科学,反科学的结果中国在清朝之前一直都处于世界强国?

1.三教合一就是,其实就是三个学派合一。儒学在唐朝算个屁。
2.原来,儒学的功效性只能论证到清朝之前
3.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汉开始走下坡路;唐因弃儒而强盛;可怜的宋,始终报着儒教不放,结果被西夏欺负,被金打,连皇帝也被抓了,最终被连文明都没有的蒙古消灭了。


第四、你说坏么根据,我说好确有事实根据。

你要说理学比儒家更好,先要说出儒家好在哪里。请开始……



第五、好笑那是GCD说的吗?你要搞清楚GCD和其他政党的区别

不是GCD说的,是谁说的?请告知
和女友上街的时候,记得千万别留心美女,别人的美丽只是短暂地印在你
眼里,却永远地伤在她心里。

TOP

1、人民不爽了可以造反,可以改朝换代,而每次改朝换代,几乎每个新起势力都没有表达过对儒家思想的反对。

的确造反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德先生,赛先生先后出现在中国,“打倒孔家店”自此响彻华夏



2、那你说出儒家著作中,反他思想的原文啊,简单的话语都能被你曲解,初中老师怎么教你解读那句话的?上课没好好听讲吧?他们的什么思想触及到了儒家什么根基还像请你解释一下。

你对我的看法有异议,应该是由你来指出我的错误之处。我觉得我对“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

王安石和张居中都是以科学的方式施政,王安石讲经学,张居中讲法家,这些触动到了儒家们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神经。



3、所以说你不看书,你难道不知道唐太宗就是大力推广儒学的?你难道不知道韩国日本的儒学就是那个时候引进的先进思想?你对比朝代的更替有意义吗?为什么中国的儒学一直流传,而所有敌人都一一灭亡,中国却依然兴盛?这难道不争说明了儒学的威力?

真是纳闷,我怎么就遇到这么个思想狭隘的人呢。看清楚,我说的是唐朝,不是唐太宗。我也说了唐朝是个三教合一的朝代。算了,再跟你说的细一点也无妨,唐高祖的时候信的是道教,唐太宗前期信儒,后期信佛,之后的唐高宗信佛,武则天信佛,唐玄宗三教合一。

在这里插一句话:我发现,好几次都是我表明了数条观点,而你仅指针对其中个别几条进行回复,把其余的都回避了。我想,这不符合儒家里的君子坦荡荡的气概吧。(这里的“君子”和三人行里面的“师”的性质是一样的,都必须是认可传统儒家思想的人才有“资格”当的)



儒家千年前说的啊,凭什么说是共产党说的?共产党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请问在孔子出生以前中国人不知道仁孝吗?老子墨子不讲仁孝吗?在中国之外的世界各地的人不知道仁孝吗?
真是滑稽了,难道什么好事经儒家一说就成了他们的专利了?儒家也太霸道了吧
和女友上街的时候,记得千万别留心美女,别人的美丽只是短暂地印在你
眼里,却永远地伤在她心里。

TOP

为了避免越说越散,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1.儒家适合封建社会,不适合现代的社会形态。
2.儒家维持了封建社会的发展,但遏制封建中国的进一步前进。中国被西方国家所超越与宋明清时儒家的因循守旧不无关系。
3.GCD对儒家的态度是科学客观的。


对于那位随便看两个字就以为看懂我观点并开始反驳的朋友,我不准备与你继续讨论下去。
其他人的讨论,依然欢迎
和女友上街的时候,记得千万别留心美女,别人的美丽只是短暂地印在你
眼里,却永远地伤在她心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