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体育知识】~运动的起源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01
标题:
【体育知识】~运动的起源
田径
田径运动概述
源: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以及飞禽走兽的斗争中,需要有快速的奔跑,敏的跳跃和准确的投掷等本领。由于在劳动实践中田径运动的起源: 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以及飞禽走兽的斗争中,需要有快速的奔跑,敏的跳跃和准确的投掷等本领。由于在劳动实践中经常地重复这些动作,便逐渐形成了走、跑、跳、投等各种技能。为了提高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人们又有意识地进行走、跑、跳、投的练习,以至逐渐形成了这些项目的比赛形式。据记载,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进行的,项目只有一个--短距离赛跑,跑道是一条直道,长192.27米。到公元前648年,又增加了跳跃、投标枪、掷铁饼、摔跤等比赛项目
铅球运动的起源
— 大约在公元前,人们就开始用石头和带把的石头进行投远比赛。到公元十四世纪时,战争中出现了炮兵,当时发射的炮弹是圆球形的,重量为16磅。在炮兵的训练中,时常进行投石头的比赛,这个石头与炮弹的样子和重量差不多。后来人们为了统一规格,不用石头,改投金属做的圆球,重量还是16磅。因为当时的铸铁技术比较高,所以制作的金属球的重量也比较准确。以后统一用公制,16磅折合成公斤就是7.257公斤。它一直沿用下来。直到近十几年鉴于7.257有三位小数不方便,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改为7.26公斤。
铁饼运动的起源
— 铁饼的出现更早,古希腊的现实主义雕刻家米隆,于公元前五世纪,创作了一座《掷铁饼者》雕像。从这座雕像的投掷者右手握饼姿势推断,投掷者是将握饼的手臂摆动过头部的高度,上体右旋转,头微向后仰,然后利用腿部和躯干的力量,使身体向左旋转将饼掷出去。掷铁饼运动在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得到艺术的体现,其历史渊源流长,是可想而知的。 十九世纪,在奥林比亚发掘出一批体育运动的文物,其中就有古代的铁饼。这些铁饼重约1.5~1.7公斤,直径为16.5~34厘米,厚约1.4厘米。出土的"铁饼"有木质、石质、铁质等,铁饼上大都刻有运动员的肖像,有的还刻有铭文。古代掷铁饼不但比远,而且还比准。
链球运动的起源
— 掷链球运动,早在中世纪就在苏格兰矿工中流行了。当时,他们投的不是现在的链球,而是装有木柄的大铁锤。那时的比赛,铁锤不按一定的方向投出,而是自由飞出。丈量距离,是从掷者前脚到器械的落地点。 据记载,1873年,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第一次把"掷锤子"列为比赛项目。当时的投方法是:双手握住锤子柄,旋转五圈后,松手,把锤子掷出去。以后,掷铁锤运动有了很大的演变和发展。铁锤逐渐变成了球体,木柄改为拉力很强的钢丝,并且增加了把手,形成了现代的掷链球运动。
标枪运动的起源
— 投掷标枪是古老的项目之一。原始的标枪构造很简单,把石头磨尖装在木杆的一端即为枪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改用金属做枪头。有的部落逐渐搞起掷标枪的比赛,比赛中最优秀的人,就被众人推选为部落的领袖。比赛不公比远而且还比准。最初枪杆是平滑的,没有绳把,只在手上系着一条布带,投出时可使标枪旋转。根据比赛场地的遗址,可知当时有助跑道,也是一定的界线,掷标枪时不能踏出界线,但和现在场地规格是不一样的。 1886年,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运动会上,就有了现代男子掷标枪比赛。1906年,为纪念奥运会举办十周年而举行的奥运会上,开始有了掷标枪正式比赛。从此掷标枪就列为国际正式比赛项目。当时对枪的长度、重量、绳把的位置等作了统一的规定,并规定投掷时发必须由一只手持枪从背后经肩上投出。到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上,女子标枪又被列为国际比赛项目。
马拉松运动的起源
— 马拉松是希腊首都雅典东面的一个小镇。公元前490年希腊与波斯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最后希腊人赢得了胜利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尽快的送到雅典,希军派了一名为菲力比斯的战士,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当他跑到雅典时,已经精疲力尽,传达了胜利的消息后便力竭而死。为了纪念这位战士,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举行了从马拉松镇跑到雅典的比赛,当时的距离为40公里200米,到第四届奥运会才正式定为42公里195米。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02
标题:
2.足球
足球运动概述
源:足球运动起源于我国。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殷代,就有了“足球舞”。这是古代足球游戏的雏形。战国时代民间己盛行集体的“蹴鞠”游戏。及至西汉,足球己进一步发展成为竞赛性的运动。作为古代中国文明内容之一的足球,公元前四世纪即因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发动的战争而传入中东。以后传入罗马,发展成一种把球带到对方一端为胜的竞赛性游戏。接着,这种游戏又因战争传到法国,1066年抟入英国。 现代足球始于英国。1863年10月英国足球协会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足球俱乐部,制定了最初的比赛规则,现代足球运动随之逐渐兴趣。最早的比赛阵形是英国人创造的“九锋一卫”式,即九个前锋,一介后卫,再加一名守门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名后卫难以敌挡九名前锋的进攻,于是产生了“七锋三卫”式阵形,使攻守力量达到相对平衡。由于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战术的发展,前锋活动的加强,防守力量又日趋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870年苏格兰人创造了“六锋四卫”式阵形。接着,英国人又创造了“1+2+3+5”阵形。这一阵形对当时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影响很大,因为它体现了攻守力量的基本平衡。 为了适应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1904年5月21日,法国、比利时、丹麦、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等国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1925年,国际足联公布了新的“越位”规则,加重了防守任务,攻防矛盾又趋尖锐。据此,英国人契甫曼于1930年创造了“WM”式阵形,使攻防人数的颁达到均衡状态。这一阵形虽然在四十年代前后盛行于全世界,但因“W”式的进攻很容易被“M”式的防守看死,故此阵形的出现对技、战术的发展并没有直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五十年代以来,世界足球运动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1953年,匈牙利人突破了“WM”式的传统打法,运用四前锋制的打法击败了足球王国——英国队,并在第五届世界杯赛中以创纪录的进球数战胜了大多数世界强队,震动了世界足坛。由于这一阵形开创了以攻为主的局面,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世界足球运动。1958年,巴西人在技术、技巧上有了新的发展,并创造了攻守趋于平衡的“四二四”阵形,使其夺取 第六、七、九届世界杯的辉煌胜利,轰动了世界足坛。由于这一阵形与现代足球“全攻全守”打法相适应,因而很快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WM”式打法被彻底抛弃。此后,又出现了“四三三”工及其变体,但基本特点与“四二四”式相同,只不过在力量分配上更侧重于防守。1974年,在第十届世界锦标赛上出现了以荷兰、西德、波兰15:39 01-1-515:39 01-1-5为代表的总体型打法。按照这种打法,阵形只是在比赛开始前队员战位时看得出来。比赛开始后,由于全攻全守,阵形就难以辨认。这种踢法打破了严格的位置分工,每个队员既能进攻又善防守,且守中有攻,攻中有守,攻守转换快速,战术灵活多变,体现了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趋势,因而被誉为足球运动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目前,国际上规模较大的足球比赛有两种:一种是由国际足球联合会举办,每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这是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世界怀足球比赛。另一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足球赛。为了培养后备力量,国际足联还从1977年起,举办两年一届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从1981年起,举办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 1934年,我国加入了国际足联。1958年,由于国际足联承认所谓中华民国足球协会为会员,我国足协宣布退出。1979年10月,国际足联决定恢复我国足协的合法权利,确认我国足协是中国的唯一代表。 现在,足球运动已经成为亿万人民喜爱的“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而且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现代女子足球运动于十六世纪初始于英格兰。1890年,英格兰首次举办了有一万多人观看的女子足球赛,并于1894年建立女子足球俱乐部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和春天 于 2006-11-23 17:04 编辑
]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02
标题:
3.排球
排球运动概述
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因运动员按排站立而得名。球用皮制,内装橡皮胆,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260-280克。球场长18米,宽9米,中间横隔球网。比赛分两队,每队六人,各占半个场区,运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和战术,相互攻守。球须在空中还击,拦网后如不能在三次内还击过网或运动员有持球、连击、触网等,即算犯规,判为对方得分或得发球权。比赛以15分为一局,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为了广泛开展少年儿童排球运动,我国提倡小排球运动,场地、器材等另有规定。
排球运动的起源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麻省霍利约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创造了一项球类游戏:人们分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用篮球胆之类的球托来拍去,击球的次数不限。这就是排球运动的雏形。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须相等。一次比赛共打九盘,一方的一名队员发球连得3分为一盘;场地的面积为7、62米*15、24米;球网宽0、61米,长8、235米离地高度为1、98米;球重255-346克,橡胶球胆,外壳用皮革和帆布缝制而成,球的圆周为63、5-68、8厘米;发球者必须一足踩在端线上,有两次发球机会等等。1912年,规定双方上场的队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六人。1922年,规则已趋完备,规定每方必须在三次以内将球击过网。1977年,国际排联对规则又进行了修改。将标志杆内移20厘米;拦网触手后还可击球三次。这两条规则有利于防守,对进攻技术、战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排球运动首先传入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在美洲流行开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传入法国、意大利、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由于当时“六人制”,“位置轮转”等项规则已被确定,故欧洲排球运动逐渐普及起来。 排球传入亚洲较早,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即把排球列入竞赛项目。六十年代以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排球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亚洲地区开展六人制排球之后,特别是中国首创的快球打法得到迅速传播后,水平提高较快,六十年代即变成一支能与欧洲强队相抗衡的力量。 首先是日本女排刮起“远东台风”,从1962年到1967年,连夺三次世界性比赛的冠军。六十年代末日本男排又跻身于世界先进地位。接着,朝鲜女排和南朝鲜女排取得了世界性比赛第三名的成绩。1981年,中国女排崛起,以全胜的战绩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1982年,中国女排又赢得了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桂冠,取得了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当然资格,誉满世界排坛。 七十年代以前,美洲人一直把排球运动看成娱乐性的游戏项目,运动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和亚洲。到七十年代中期,古巴人首先崛起,以惊人的弹跳力,高打重扣结合亚洲打法,刮起一阵“加勒比旋风”。与此同时,巴西、美国、阿根廷、秘鲁等队的技术也迅速提高,形成强大的美洲势力。 近年来,非洲的排球技术水平也有不少提高,其中突尼斯和埃及队进步显著。现在,排球运动已进入欧、亚、美三大洲鼎立的时代。 目前世界性的排球比赛有: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杯排球赛,均为每四年举办一次。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和春天 于 2006-11-23 17:04 编辑
]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03
标题:
4.网球
网球运动简介
网球运动类运动的一个项目。场地有草地、沙地、泥地和涂塑合成硬地等数种。球场长23、77米,宽8、23米,中间横隔球网,运动员各占半个专制场区,用球拍将一绒面弹性小球来回拍击。可在空中还击球,也可落地一次后还击。比赛分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及混合双打七种。以四分为一局,六局为一盘。男子采用五盘三胜,女子为三盘两胜。国际网球比赛现均采用“平局决胜制”,以控制比赛时间。
网球运动的起源及演变
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十四世纪时,法国宫廷中开展起一种叫“掌球戏”的游戏,两人中间隔一条绳子,双方用手将球打来打去。球用布裹头发制成。以埃及坦尼斯镇所产的布最为著名,英文网球Tennis大概即由此而得名。十六世纪时,出现用羊皮纸,十七世纪这种游戏传入英国后,绳改变为网,球拍不再是平面的羊皮纸,而是穿上了有弹性的弦线,场地也比较正规了。十八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后,网球运动冲出宫廷,逐步在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中开展起来。到十九世纪,网球运动在欧美盛行起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现代草地网球正式出现。 目前,网球运动水平较高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阿根廷、罗马尼亚、南非等,其中美国最强,尤其是女子网球。据统计,钱美国参加网球运动地有两千万人。世界最高水平的网球比赛每年有四次,即:英国温布尔顿国际草地网球锦标赛,美国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草地网球公开赛。这四大比赛是得到国际网球联合会承认的以个人名义参加的单项比赛,且都没有高额奖金。例如,温布尔顿的男子单打冠军可获得奖金四万英镑。国际网联正式比赛还有意大利网球锦标赛和南非网球锦标赛,以及欧、亚、美洲业余锦标赛。其它洲际或地区性的国际比赛,需要国际网联批准,方可成为正式锦标赛。 国际网联承认的正式团体比赛有:戴维斯杯赛,即国际网球锦标赛,始于1900年,每年举行一次;联合会杯赛,即女子国际团体赛,每年举行一次,始于1963年。团体赛不设奖金,以国家为单位参加。 1968年,国际网联正式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其管辖的比赛。1970年,由一些大企业资助,设立了大奖赛。大奖赛由一系列国际比赛组成,根据运动员在各场比赛得分多少排列名次,并授于相应的奖金。 国际网球联合会于1912年成立于法国巴黎,现已有正式会员国69个,会友32个。网球运动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特别是欧美人民的喜爱,成为世界电视节目中的重要内容。 网球运动各种打法和流派经过多年的演变,攻守技术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现在,各种打法的发展趋势是力求技术全面,特长突出。发球讲究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准确、旋转多变。正反拍技术的发展日趋平衡,加力上旋抽击的打法被广泛使用;网前进攻技术和底线破网技术难度大,质量高等等。在战术上,由于技术全面南昌市,优秀选手都能掌握几套攻守战术,因而战术运用灵活,普遍向综合战术进攻型的打法发展。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04
标题:
5.曲棍球
曲棍球运动概述
曲棍球全名“草地曲棍球”,但在平坦的土地上也可以比赛。它有点象在足球场上打冰球。,曲棍球集中了足球、冰球的特点,是一项竞争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也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曲棍球由白皮革制成,小而硬。比赛是在长91、40米,宽55米的场地上进行。每队上场队员十一人,上场队员必须手拿一根长不超过1米的带有弯头的球棍参加比赛。全场比赛时间为7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中间休息5到10分钟。男子、女子分别进行比赛,胜负以双方进球多少计算。
曲棍球运动的起源
曲棍球是个古老的运动项目。两千多年前,文明古国埃及就有了曲棍球竞赛。在希腊雅典古建筑的浮雕和埃及出土的古代文物上,都有类似曲棍球比赛的图案。
十九世纪下半叶,现代曲棍球几乎与现代足球同时起源于英国。1875年,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制订了最初的比赛规则;1886年,伦敦成立了曲棍球协会,此项运动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之后,曲棍球运动逐渐传入印度等英联邦各国。
1924年,成立了国际曲棍球联合会。现有会员协会77个,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927年,在伦敦曾成立国际女子曲棍球联合会,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联合会和国际曲联一直未能取得统一,两个组织各自举行世界冠军赛和其它国际比赛。国际奥委会为了使女子曲棍球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愿意协助双方建立统一组织,终于在1975年实现了这个目的。1980年起,男女曲棍球在奥运会上并列为竞赛项目。现在,国际曲联举办的除奥运会男女曲棍球比赛外,还有世界男女曲棍球锦标赛,世界青年曲棍球锦标赛和各洲的锦标赛。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05
标题:
6.游泳
游泳运动概述
游泳的起源很早。远古时代,人类在布满江、河、湖、海的环境中生活,不可避免的要和水发生关系。在生产劳动和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游泳,并不断创造和发展了游泳的多种技能和方法。
蛙泳的起源及演变
— 蛙泳是一种古老的泳姿,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两千到四千年前的中国、罗马、古埃及,就有类似这种泳姿。例如埃及人曾在草纸上描绘过游泳的人像。 从人像的动作结构来看,这是蛙泳的技术动作。1875年8月24日著名游泳运动员马修·韦布采用蛙泳姿势横渡英吉利海峡,历时21小时45分。十九世纪初蛙渡泳是第一种在游泳比赛中被采用的泳式。随着比赛的频繁进行,相继出现了侧泳、爬泳等。由于蛙泳速度慢,所以在比赛中游蛙泳的人越来越少了。直到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才把蛙泳和其他泳姿分开,增设了男子400米蛙泳项目。第四届奥运会改为200米蛙泳。1924年又增设了女子200米蛙泳。到1968年第十九届奥运会又增设了男女100米蛙泳项目,并沿袭至今。 1924年-1933年期间,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划水结束后两臂由水中前移改为由空中前移,但仍采用蛙泳的蹬夹动作,出现了蛙泳的变形——蝶泳。1936年国际游联对蛙泳规则作了补充,允许在蛙泳比赛中采用蝶泳技术,于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200米蛙泳比赛中,只有一人采用蛙泳技术。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200米比赛中,运动员全部采用蝶泳技术。蝶泳正式列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在1952年。当时规则还允许蛙泳可以采用水中潜水游进。由于潜泳阻力小,能充分发挥臂力,速度快,于是到1956年十六届奥运会上几乎所有的男子蛙泳运动员都采用了长划水的潜水蛙泳。当时日本运动员古川以2分34秒7的成绩创造200米世界新纪录,我国优秀运动员穆祥雄也采用潜水蛙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第十六届奥运会后,国际泳联重新修定了规则,宣布取消“潜水蛙泳”,只允许在出发和转身后做一次划水和一次蹬水的潜水动作,而整个游程中禁止在正常水面下潜泳。于是水面蛙泳又得到了恢复和新的发展。
蝶泳的起源及演变
— 蝶泳在四种竞技游泳姿势中是最年青的项目。蝶泳出现在1933年,美国人亨利·米尔斯在布鲁克林青年总会比赛中,首先采用两臂从空中移向前方,脚做蛙泳蹬水动作。当时并没有单独的蝶泳比赛项目,而是在蛙泳比赛中出现的。直到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后,才将蛙泳和蝶泳分开,于是产生了正式蝶泳项目。 蝶泳与蛙泳分开后,蝶泳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953年5月31日匈牙利运动员乔治·董贝克首先创造了蝶泳世界纪录,他的技术动作是一个周期内打三次腿。到了六十年代蝶泳形成了三种技术类型:一是两臂宽划水,打一次腿,拖一次腿;二是窄划臂,第一次打腿重,第二次打腿轻;三是高肘划水,臂划水路线成钥匙洞形,二次打腿均较重,有效划水路线长,目前许多优秀运动员都采用这种技术。
仰泳的起源及演变
— 仰泳是在蛙泳之后产生的。在长距离游泳中有人发现只要把身体仰卧在水中,手臂和腿稍加动作就可以自然的漂浮在水面和向前前进,并可以借此在水中休息。 1794年就出现了原始的仰泳技术。以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仰泳均采用两臂同时在体侧向后划水,两腿做蛙泳的蹬水动作,所以当时也叫做反蛙式仰泳。1902年爬泳的技术被引用到仰泳中去,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赫布涅尔采用两臂轮流划水,两腿止下打水,并以1分21秒的成绩获100米冠军,证实了爬式仰泳技术的优越性。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克菲尔以1分5秒9的成绩获得100米冠军,他的技术动作比较完善合理,奠定了现代仰泳的基础。目前仰泳技术是两次屈臂划水,腿打水六次或四次,一次呼吸的配合技术。
自由泳的起源及演变
— 早在公元前1000年月一个亚述浮雕上,以及公元前750年的一个希腊花瓶上,就发现了两臂轮流划水的游法。据现有的记载,较早采用两臂轮流划水的是一个英国人丁·杜鲁穗金。以后又相继出现了配合两腿的上下打水动作,两次打腿和拖腿的自由泳技术。1900年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上,匈牙利人哈尔曼就是采用两臂轮流划水、拖腿的方法获得了200米的铜牌,400米比赛的金牌。接着他在第三届奥运会上又取得了50码和100码自由泳比赛的金牌。后来一个英国人查·卡维尔创造了两腿轮流打水的方法,为自由泳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922年美国人韦斯摩勒用两臂轮流划水各一次、两腿打水六次的方法,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突破100米自由泳1分大关的运动员。他的技术被认为是奠定了现代自由泳技术的基础。三十年代,两臂前交叉的技术在泳坛上盛行,并一直流传到五十年代。 随着运动成绩不断的提高出现了四次打腿的技术。1949年日本运动员古桥首先采用四次打腿技术,创造了1500米自由泳的新的世界纪录。泳坛人士一方面承认采用这种技术能使动作频率加快,另一方面以怕改变腿打水六次的技术而影响成绩,因此古桥的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到了1956年,澳大利亚运动员罗斯采用该技术,第一次突破1500米自由泳18分大关;同年,在墨尔本举行的十六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沙利也采用四次打腿的自由泳技术,将自由泳的世界纪录提高到17分52秒9;在六十年代初,我国运动员符大进采用四次打腿两臂中交叉的配合技术,多次我国中短距离自由泳的全国纪录,于是四次打腿的技术开始引起国内外体坛人士的注意。 然而,随着游泳运动的迅速发展,人们又不满足于四次打水技术。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澳大利亚运动员温德尔采用两次打腿的自由泳技术,获得了1500米冠军,并把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提高到17分01秒7;1968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九届奥运会上,有七名是采用两次打腿技术。进入七十年代,不少优秀运动员采用两次打腿两臂中后交叉的配合技术,在长短距离自由泳项目中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于是这项技术开始发展起来。目前世界上短距离运动员多数采用六次打腿技术,长距离运动员多数采用两次打腿技术。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06
标题:
7.跳水
跳水运动起源及发展
跳水运动是人类在同自然界斗争中,伴随着游泳技能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运动项目。早在竞技跳水产生之前,就有了实用的跳水。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陶质花瓶,这是公元前五百年时的一件文物,花瓶上描绘着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头朝下作跳水的姿势。这是迄今为止见到跳水运动最早的图像。 在我国,一千年前的宋代就已有了跳水运动,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宋代诗人王珪曾作过一首描述当时跳水的诗:“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水龙船。”诗中所指的水秋千就是指花式跳水,它比欧洲的跳水竞赛要早六百多年。十七世纪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一带的港湾,不少码头工人、船工和渔民就盛行在陡峭的岸上、桅杆上跳水。 现代花式跳水起源于德国。被誉为“花式跳水之父”的约翰·古特斯穆特斯(1759-1838年)在他的<游泳艺术教科书>中,就介绍过德国哈雷地区盐场工人的跳水技术.另一位德国体育教育家奥托·克鲁克在他1853年出版的《游泳和跳水》一书中,提出了五十三种原地跳水动作,二十二种助跑跳水及十四种其它姿势。十七年后(1870年),在该书的修订版中,已罗列出一百多种跳水姿势和动作。可见,十九世纪跳水运动在德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竞技跳水之前,跳水的好坏是以高度来衡量的。斯堪的纳维亚人,无论是跳简单的或复杂的动作,都力求从更高的地方往下跳。又如美国人卓松,曾在1871年通往纽约的一座桥上往水里跳,其高度为46米。 1900年,瑞典运动员在第二届奥运会上作了精彩的跳水表演。一般公认这是最早的现代竞技跳水。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上,跳水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之一。当时,只设男子跳台一项。美国选手德舍尔顿以12.75分荣获桂冠。在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期间成立的国际水上运动联合会,重新制定并通过了跳水竞赛规则,确定了10米跳台跳水的规定动作,又增加了跳板跳水项目,从而奠定了现代跳水比赛的基础。 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女子第一次参加跳水比赛。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起,一直到现在,历届奥运会跳水比赛和国际性跳水比赛,都有男女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四个项目。世界性的大型跳水比赛,除奥运会外,还有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比赛。1973年在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游泳锦标,1979年,国际泳联还创办了二年一次的世界杯跳水比赛。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06
标题:
8.举重
举重的起源与发展
举重是一项难于追溯起源的古老运动项目。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积累了一些 搬运重物、举起 重物的基本技能。随着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产生和发展了举重运动。不少国家都有自己著名的大力士的传说和记载。 希腊有公元前五世纪肩负一头牛奔跑的米隆;我国有公元前二世纪力举铁鼎的项羽。
在一些发展成为近代运动比赛项目中,举重是较早的一项。早在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 举重被列为竞赛项目之下。当时的举重比赛是不分级别的,举的方式也只有单手举和双手举两种,并分别计算成绩。 英国的尔·埃里奥特以71公斤的成绩获得单手冠军;丹麦的弗·杨森为双手冠军,他举起了111.5公斤。直到1904 年,第三届奥运会比赛仍采用这两种举重方式。鉴于当时没有比较完善的举重竞赛规则,从1908年到1912年,没有 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举重比赛。处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正式恢复举重比赛,并按体重大小分五个级别进行,即 次轻量级——体重在60公斤以下;轻量级——60公斤以上到67.5公斤;中量级——67.5公斤以上到75公斤;轻重量 级——75公斤以上到82。5公斤以上;重量级——82。5公斤以上。比赛动作改为单手抓举、单手挺举和双手挺举。 1924年第八奥运会的兴重比赛,除体重仍分五个级别以外,比赛动作由三项增至五项,即原有的三项再加上双手推举 和双手抓举。 在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上,由于上述比赛项目和试举次数的增加,赛时拖的太长,经各国代表讨论决定,由五项改 为双手推举、双手抓举和双手挺举三项。这三项规定举重方式一直保持到1972年。在体重分级方面,1947年的世界 举重锦标赛上采纳了当时举重强国埃及的建议,从五级改为六级,增加了最轻量级(56公斤以下)。四年后,又把原 重量级的体重标准提高到90公斤以上,增加了次重量级——82。5公斤以上到90公斤。自此7个级别又通行到1972 年。 自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起,举重比赛又增为九个级别,即增加了次最轻量级——52公斤以下和特重量级110公斤 以上,并将重量级改为110公斤。同年,国际举联执委会提出取消推举,规定此后的国际举重比赛,只有抓举和挺举 两种方式。从这年起,还明确了每年举行一次不超过二十周岁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在第二十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 又增为十级,加了100公斤级。次年(1977年)的第三十一届世界锦标赛上,正式将体重级别的名称改为以重量称呼, 即52公斤级、56公斤级、60公斤级、67。5公斤级、75公斤级、82。5公斤级、90公斤级、100公斤级、110公斤 级和110公斤级以上级,共十个级别。比赛项目仍为抓举和挺举两项。 国际举联还规定,除在奥运会期间举行国际举重比赛以外,还举行世界举重锦标赛。1898年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第一届 世界举重锦标赛,比赛中不按体重分级,由奥地利的元尔克获得冠军。1907年第二届世界举重锦标赛按体重分为轻量、 中量和重量三级。嗣后,在1910年第三届和1937年第四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又先后增加次轻量级和轻重量级。1938 年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由德国取得了次轻量、中量和重量级冠军,美国取得其它两个级别的冠军。 在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而中断七年比赛后的1946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第六届世界举重锦标赛。苏联第一次参加比 赛,诺瓦克夺得轻重量级冠军;埃及的杜尼和瑞典的安德森分别获得中量级和次轻量级的冠军;美国运动员则在轻量 级和重量级中取得胜利。次年,于美国费城举行的第七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结果由美国运动员囊括了六个级别的冠军。 1949年荷兰海牙举行的第八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埃及运动员大显身手,夺得次轻量级、轻量级和中量级三项冠军; 伊朗纳姆德获得最轻量级冠军,美国运动员则只拿了两项冠军。1950、1951年举行第九届和第十届世界举重锦标赛, 比赛结果,各级冠军分别为美国、埃及和伊朗所获。到1953年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苏联异军突起夺 得了团体冠军,美国获亚军,埃及第三名。在七个级别的比赛中,苏联夺得四项冠军,美国获两项、加拿大获得一项 冠军。 此后,直至1982年第三十六届世界举重锦标赛,除了波兰队在196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获团体冠军以及保加利亚队分 别在1972年和1974年世界举重锦标赛获团体冠军外,其余团体冠军都由苏联队获得。我国运动员自1977年参加世 界举重锦标赛,历届团体名次都在第八或第九名。 国际举重联合协会建立于1920年,简称“IWF”。它是领导国际举重比赛的最高权力机构,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二十个会员国。国际举联的最高权力组织是全体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年在奥运会或世界举行锦标赛期间举行。该会设有主席一人,副主席五人和委员八人,它还设有技术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医学委员会。上述委员会又分设有主席一人,委员八至十人以及稽核员三人。国际举联的正式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德语,工作语言为英语和法语.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07
标题:
9.柔道
柔道运动起源及发展
柔道与中草国有柔术有着历史的渊源。早在十二世纪以前,中国唐手和手搏,向琉球传至日本。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浙江杭州人陈元赟(少年时代在河南少林寺学艺,懂得伤科针炙,善诗文书画),随浙江道奉檄使单凤翔赴日本,成为尾张藩主德川义直的门客。后在日本武州江户(今东京麻布区国正寺),以拳法为主传授弟子。福野正胜、矶贝次郎和三浦义辰三人拜陈氏为师学拳术。经他们苦心钻研,深得陈氏拳术奥妙。其后,三浦与福野两人各树一帜,广传柔术。十七世纪后半叶,柔术经过民间辗转相传而形成了许多流派,并各自成体系,名人辈出。到十九世纪,著名的柔术流派已达四五十种。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正值大动荡时期。1868年,德川幕府倒台,睦仁登上天皇宝座,改号为明治。从此,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的道路。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模仿西方欧美先进各国的科学文明之风日盛,柔术也被视为封建之物而被列为摈弃之列。柔术家受到影响,有的消沉、隐居,有的替贵族当卫士,有的做杂耍表演,柔术面临着衰败的境地,然而没落武士却依仗柔术,在社会上进行骚扰,欺侮平民,设敲诈勒索。当时,柔术成为一些浪士打架殴斗的工具,为社会各界蔑视和厌恶。明治15年,即1882年2月,日本柔术界天神真扬派福野八之助和起倒流派饭久宝恒年的高徒、年仅二十三岁的嘉纳治五郎,目睹柔术的日趋衰落,决心振兴柔术,改造柔术。于是他觅访柔术高师,博采柔术各派之长,潜心钻研柔术的奥妙,并吸收了中国武术的踢打摔拿等技术动作,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总结,终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柔术。嘉纳为区别于以往的柔术采用了直信流派偶尔用过的“柔道”这个名称,并在下谷北稻荷町永昌寺内设道场(即讲道馆)训练柔道。嘉纳为鼓励学习和提高运技术水平,于1883年建段位制度,还逐步制定和健全了一套完整的柔道比赛规则,讲道馆成为当时日本柔道训练中心。 当时日本的柔术界对嘉纳传授柔道有许多非议、指责和对抗。他们认为,讲道馆的柔道是欺师灭祖,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东西,在技术上也未必能胜过柔术,因此经常有人到讲道馆寻衅闹事。柔道与柔术成了誓不两立的两派。当时的柔术被一些有权势的人所把持,一些知名的柔术高手聚集在户冢彦助门下。这样就自然形成户冢门人的柔术与讲道馆的柔道的对抗意识,欲与柔道决一高低。 明治19年(1886年)5月,在警察总临通庸的倡议并亲自主持下,举行了柔道与柔术的大决战。这场交战实际上关系到柔道的成败与存亡,引起了国民的极大关注。当时,柔道与柔术双方各出十五人进行决战。比赛结果,讲道馆大获全胜,特别是作为征服各派柔术的强手而闻名的西乡四郎和杨心流户冢派柔术高手照岛太郎的决战,以西乡四郎获胜而告终。这样不仅确立了讲道馆柔道在社会上的地位,而且在技艺上也因为绝对优势压倒柔术,而使柔道声威大振,争取了社会上的支持,统一了柔术界。日本的柔道在警视厅的积极支持下,终于发展成为一种体育运动,走上兴旺发达之路
PS:第一句话的“柔道与中草国有柔术有着历史的渊源。”。。我搜索了一下,还是没明白“中草国”是什么意思。。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和春天 于 2006-11-23 17:10 编辑
]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1
标题:
10.拳击
拳击运动起源及发展
拳击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猎取食物和自卫,用拳头、石块、棍子抵御野兽和敌人的袭击,拳击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战争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考古学家从公元前四十世纪描写战争的埃及 象形文字 ,发现了有关拳斗用的护具“皮绷带的叙述,埃及士兵用这种皮绷带把从肩臂到拳头部全部包裹起来进行战斗。另外从巴格达近郊发掘出来的许多有拳斗的壁画和雕刻的石头,记载着有关当时拳斗情景和搏斗的场面。拳斗从埃及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传播到古希腊。古希腊人非常爱好拳击,常在露天空旷处进行比赛,比赛不计回合,直至打到一方承认被击败为止。 公元前688年,第二十三届古代奥运会上,拳击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第一个冠军为希腊人奥诺马斯图斯获得。古代奥运会上的拳击运动,不论是在形式、比赛规则或用具上均有别于今天的拳击运动。那时运动员在比赛时不戴拳击手套,而是用牛皮制的皮革皮带,包扎在手指关节和小臂上,运动员不分体重级别,裸体涂上橄榄油,可以打击对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比赛结束,当众宣布优胜者及其父亲的名字;除授予冠军荣誉花环外,还要为其立塑像。 公元一世纪时,罗马的富人们为了寻求欢乐,强迫他们的奴隶在圆形广场上作你死我活的残酷拳斗。为了迎合观众“流血刺激”的口胃,拳击手们还将包扎在手指上的皮条嵌入金属扣;为致对手于死地,拳击时不遗余力地打击对方的要害部位。这样流血事件场场皆有,直至罗马帝国的衰落以后,这种凶残的拳击搏斗才告终止。 早期的职业拳击比赛不带手套,只是用光拳进行比赛,比赛时除用拳击外,还可以兼用摔跤,没有比赛规则和时间的限制,直到一方丧失继续比赛能力为止。 1743年,英国著名拳击家杰克·布劳顿针对当时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规则中规定:“在比赛过程中,如一方被击倒在地,经30秒不能起来,即为失败。当一方倒地后,对方不能再继续进行攻击。”杰克·布劳顿还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作出了贡献。 1838年,在杰克·布劳顿最初的拳击规则基础上,又颁布了新的《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53年进行了修改。这时,正式规定了24呎(约7.30平方米)的拳击台,而且禁止用足踢、头撞、牙咬、低击等动作。1867年英国记者约翰·格拉汉·钱伯斯编写了新世界拳击规则,在规则中规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戴拳击手套;每个回合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摔跤判为犯规;被击倒的运动员必须在10秒钟内自行起立,否则即判为被击败。”这份规则被英国著名的约翰·肖尔托·道格拉斯侯爵整理出版,并用他的名字定名为昆斯伯里规则。这个规则直到1891年才被世界公认。拳击直到此时才真正地法典化起来,并成为一项运动项目。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1
标题:
11.水球
水球运动起源及发展
水球动顾名思义是与游泳运动密切相关的。随着游泳运动的开展,人们感到项目太少了,比赛也太单调枯燥,于是就产生了要求开展一项更新、更有趣的水上运动项目的愿望。 1860年,在英国曾经流行着两种非正规的比赛。一种是抓鸭子比赛:将鸭子放入水中,运动员下水赶鸭子,谁先抓到鸭子即算获胜.这种比赛由于残害动物而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被迫停止了。第二种比赛是人们将苹果桶安上木制的马头并标上赛马场上知名赛马的名字,将桶扔到水里,人们骑在木桶上,手握长杓,用杓打球。 当时,在英国还有一些地方,孩子们将足球踢到水里,在水中将球掷来掷去,直先仅作为一种游戏,以后逐渐形成了两队之间的竞赛。为了竞赛的需要,要求有一个规则来控制这种水上足球比赛,1870年5月12日,伦敦游泳协会指定了一个委员会来起草一份规则。可是到今天也未找到文字记载。 1870年,在苏格兰、英格兰某些地区,有球门的水中掷球比赛已很流行,各地的叫法均不相同,有的称这种水中比赛为水上足球,有的叫水上手球,也有称为水上球的。名称尽管不一,比赛方法却大体相同。比赛场地的两端各设一个球门,宽度不等,也可用小船停在场地两端作为球门,把球抛进球门或者小船内,便算得分,允许压球入水,守门员可以在球门里防守,也可以跃出,抓住企图将球放入门里的进攻者的双手,若球门宽,还可以增加一名守门员。 1876年7月14日,被认为第一场正规的水球比赛是由英国波内蒙斯首相划船俱乐部举办的。比赛场地长60码,宽40码。比赛有一保裁判员和两名监门员,每个队上场队员为七人,比赛用球是一个橡皮的足球球胆。同年,苏格兰的游泳专业作家威廉·威尔森应苏格兰阿伯顿俱乐部的要求,起草制订了一人比赛规则,第二年又补充了附加的规则。那时的规则允许队员脚踏水池底行走。因此选择前锋并不取决于上乘的游泳技术,而是身材高大和力量大的。比赛的实际情况说明,还需要进一步修改规则,1885年,英国国家业余游泳协会正式承认水球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并要求比赛双方必须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十九世纪末,水球开始传入美国及欧洲大陆诸国,如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瑞典、匈牙利等,二十世纪初,意大利、马尔他、冰岛等国也相继开展了水球运动。水球规则在此后作过几次重大的修改,目的是为了促使比赛王更加紧张激烈,水中拼抢和游动更积极。例如:1950年取消了裁判员鸣笛后场队员必须停止一切行动这一条,就为今天流行的快速切入型进攻打开了通道。1960年规则改为允许每进一球后,方可替换场上球员,并把比赛从两节改为四节,这就加快了比赛的节奏和场上的游动速度。1976年,规则上又增加了一名裁判员,以及当球出界时,监门员将掷备用球供比赛继续进行等等,这就使比赛中减少了严重犯规动作,缩短了中断时间。1980年,又将原来每节5分钟改为7分钟,原来每队可11名队员增至为13名队员等等,这些规则的修改,有力的推动了水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水球从1900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二届奥运会起,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至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了。从1973年起又每四年举行一次世界水球锦标赛,从1979年起又每隔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杯水球比赛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2
标题:
12.摔跤
古典式(自由式)摔跤运动起源及发展
摔跤是一项世界上最古老而引人入胜的竞技项目。早在古时代就产生了最简单的角力方法。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的各种劳动形式相互联系的,与其它运动项目如球类等有所不同,例如球类中的篮球、足球、手球的产生是在某地区、某国家,而摔跤几乎是产生在世界民族之中,因为在原始社会,世界上各族人民为了取得生存,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都有自己的自卫和取得生存的手段的方法,摔跤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发展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灵活的技巧及增强力量,使之能更迅速地战胜对手取得胜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族人民按照本民族、本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获胜方法和训练手段,建立了丰富的摔跤技术、理论和比赛规则。 从许多历史文物的考察中证实,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就有摔跤形式的出现。在尼罗河中游,公元前三千多年的民卡散陵墓里,墓穴中的壁画上就会有射箭、投掷标枪、举重和角力的士兵,这说明角力很早以前就用于军队的训练和作战中了。同时,角力又作为一种竞技游戏,供奴隶主阶级观赏娱乐。 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在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已有角力的竞赛。奖品为:胜者得一巨大的铜三脚祭坛,它的价值等于十二条牡牛;败者得一个擅长手工的美丽的女奴。当时,角力比赛的方法很简单,但非常吃力,谁把对方摔倒三次,即为胜利。 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了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摔跤正式被列入比赛项目。那时比赛虽严格地按规则进行,但比赛不按运动员体重分级,摔跤分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可以用腿足勾绊进攻,也可以抓握对手身体各部分,好似现在的自由式摔跤;另一种形式是两个运动员角斗时,直到一个人完全精疲力竭,两肩着地为止,这又好似现在的古典式摔跤。 到中世纪,角力运动在各国更为普及,随着文化教育的发展,许多国家已出现了体育教育制度,当时角力也作为一个身体基本训练项目而列入教学。十六世纪中叶,世界各国流行了一批角力方面的专著,角力运动在技术上迈进了一大步,并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摔跤被列为世界性的比赛项目,是距最后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千五百零三年后的1898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的。第一届仅举行了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未按体重分级,均作为重量级。自由式摔跤则是在1904年第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才正式列为比赛项目。随着参加摔跤比赛的人数的增加,摔跤技术的日益丰富、日趋完善,等级越分越细,直至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开始,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均按运动员体重、年龄各分成十个等级进行比赛。摔跤运动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2
标题:
13.越野滑雪
越野滑雪运动的概述
滑雪或北欧滑雪,是冬季奥运会竞赛项目。运动员借助滑雪用具,运用登山、滑降、转弯、滑行等到基本技术,按规定的线路、距离,高速滑跑,以时间最短者为优胜。
根据国际滑雪联合会规定,在冬季奥运会和国际滑雪比赛中。男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5公里、30公里、50公里和4*10公里越野滑雪接力,两项全能;女子有5公里、10公里和3*5公里越野滑雪接力等共八个项目。
越野滑雪运动的起源
越野滑雪运动的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北欧。据记载,1206年挪威内战期间,滑雪曾在挪威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当时有两名年轻的侦察兵,被称作“桦木腿”,他们把一个婴儿——两岁的国王哈康四世哈康逊藏在怀里,在冬季里滑雪翻过高山,摆脱了敌人。至今,挪威还每年举行“伯肯贝尼特”越野马拉松滑雪赛来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比赛距离为35英里,与七个半世纪以前的这两个侦察兵当时所跨越的路程相同。
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芬兰、丹麦、瑞典和俄国等国家,在战争中也都应用了滑雪技术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3
标题:
14.马术
马术运动概述
马术运动是是优美而非常引人入胜的运动项目之一。历来就是我国广大少数民族所喜爱的民族形式的运动。我国举办的有赛马、乘马超越障碍、乘马斩劈、马上技巧等项目。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有盛装舞步骑术、三日赛和障碍赛。正确而有组织地从事马术运动,不仅可以发展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坚毅、勇敢等精神意志。特别是对保卫国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术运动的起源
从古代起,人类利用马的跑动能力传递消息,利用马的力量拉车驮物。在古代东方的建筑物上就有马和壁雕。在土耳其安卡拉东部曾发掘出“驯马和繁殖”的记载,据推算,它是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历史遗物。在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叙事诗中,就有战车竞跑场面的描写。关于赛马。在古希腊第三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早就留下了记录。古罗马人以马代步非常盛行,并且筑起竞技场,以赛马作为乐趣。
十六世纪,欧洲出现了现代马术的萌芽。从那时起,马术不仅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而且逐渐演变为一项娱乐性的体育活动。为了满足贵族们的需要,奥地利、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国相继成立了专门马术训练学校,传授马术技艺。到1927年,就开始印行赛马记录的年鉴。十八世纪开始,凡是参加比赛的马都要经过血统的调查,改良马种,促使良种马的繁殖。从此,现代赛马运动在欧洲各国逐渐获得普及。法国首先开展起来,随即英国许多殖民地以及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开展赛马运动。到十八世纪末,娱乐性马术已和军事上的骑兵训练分道扬镖,从此,形成一项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3
标题:
15.现代五项
现代五项概述
现 五项运动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这是个要求力量、速度与耐力相结合的综合男子全能运动项目。由越野障碍赛马;击剑;手枪射击;游泳;越野赛跑五个项目组成,并按这个顺序比赛,按总分多少确定胜负。通过这五个项目的综合训练,有助于身体机能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培养运动员实用性的动作技巧和顽强的意志。
起源与发展
现 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举行的古代奥运会上,最初主要是短距离赛跑,以后又逐年增加了跳远、铁饼、标枪和角力。这就是“古代五项”。 现代五项是在古代五项竞技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的。首先由瑞典军队体育联合会试行,从军队的实战需要出发,以假设一个通讯兵在战斗中传送情报的过程来设置障碍和进行比赛。先是模仿通讯兵接受任务后,跨上骏马奔驰在起伏不平的原野上,超过一道道障碍;在遭到“敌人”狙击时,战马被击毙;他拨剑杀出重围,并用手枪击退“追兵”。然后游泳渡河;最后在没有战马的情况下,跑步把情报送到目的地而进行越野跑。根据上述设想,就构成马术、击剑、手枪射击、游泳和越野跑五项综合的运动项目,形成了现代五项运动。1769年至1821年拿破仑时代,这个项目被作为一个军邮所必须考核的内容。 1912年,国际奥委会根据军人的希望和要求,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奥运会上,把现代五项作为唯一的军事项目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但是,直到194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之前,参加这个项目比赛的资格只限于军队的军官。因此,当时也称为“军官多项全能”或“军事五项”。1948年8月3日召开奥林匹克伦敦大会时,成立了国际现代五项运动联合会,并在1949年加入了国际奥委会。1949年10月在斯德哥尔摩奥委会全委会上,讨论了有关参加现代五项运动的代表资格问题。全会一致通过决定取消过去只限于军人才能参加的规定。于是,从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开始,任何运动员均可报名参加。1969年,和现代冬季两项一起,成立了“现代五项和现代冬季两项运动联盟”。但现代五项至今还未正式定为奥运会女子项目。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4
标题:
16.乒乓球
乒乓球概述
球类运动之一。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球直径37、2-38、2毫米,重量2、40-2、53克,白或黄色,用赛璐璐或塑料制成,打时有“乒乓”声,故名。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21分为一局,采用三局二胜或五局三胜制。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
起源与发展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最初只是一种活动性游戏,球是用轻而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拍子阳雪茄烟盒盖之类的木质板,象打网球一样 在桌上打,故称之为“桌上网球”。1900年左右,由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才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此后,乒乓球运动便逐步发展起来。 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于1900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三百多人。比赛时,男运动员要穿上浆领子的衬衣和坎肩,女运动员要穿裙子甚至还要戴帽子。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得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磨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 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5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 五十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日本运动员道德在世界比赛中使用,并一举夺取得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的四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由于日本运动员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远台长抽进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发球抢攻威胁大等优点,因而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欧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渐取代,使日本夺得了五十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1952年到1959年,在49项次世界冠军中,日本队夺得24次项次,占47%。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
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中国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在日本、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即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兰帕尔和约尼尔。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为主要技术,用反手快拨快攻力争主动,以正手拉弧圈球寻找机会扣杀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奥洛夫斯基等。这两种打法的特点是放置较强,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回旋余地较大。乒乓球运动又推进到放置和速度紧密结合的新高度。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比如,我国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术,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现在,乒乓球已发展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亦已拥有127个会员协会/是世界上较大的体育组织之一。由国际乒联和各大洲乒联举办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洲际比赛及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国际比赛不胜枚举。1982年,国际奥委会关于从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必将激起世界各国对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重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4
标题:
17.冰球
冰球运动简介
冰球,亦称“冰上曲棍球”。冰球运动是多变的滑冰技艺和敏捷娴熟的曲棍球技艺相结合,对抗性较强的集体冰上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冬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穿着冰鞋,手拿冰杆滑行拚抢击球。球一般用硬橡胶制成,厚2、54厘米,直径7、62厘米,球重为156-170克。比赛时每队上场六人,前锋三人,后卫两人,守门员一人。运动员用冰杆将球击入对方球门,以多者为胜。
冰球运动起源及发展
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1855年加拿大金斯顿流行一种冰上游戏,参加者脚上绑着冰刀,手持曲棍,在冰封的湖面上,追逐打击用圆木片制成的圆球,用两根竖起的木杆作为球门,把球击进球门,参加人数不限。这就是现代冰球、运动的前身。这种比赛游戏当时在新英格兰及北美的其它地方很流行。人众叛亲离在室外结冰的池塘中进行这种自发的、无严格纪律的游戏,既无固定的场地,出没有特定的器材设备,更无规则。 冰球运动第一次比赛是在1856年加拿大的一个小城——哈利法克斯举行的。每方上场15人,想方设法将球击进对方球门为胜。这种游戏性的比赛很快引起了人们的举到1858年,冰球运动就风行加拿大全国,并很快传到了欧洲。1857年3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维多利亚冰场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冰球比赛。1885年,北欧国家也开始兴起了冰球运动,这时已改为每言七人上场参加比赛。1890年,世界上第一个冰球组织——加拿大安大略冰球协会成立,冰球运动在加拿大迅速普及,直达西海岸。接着,全国各地的冰球俱乐部相继成立。冰球运动很快传播到欧洲,首先在英国、瑞士、法国、比利时等国开展起来。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5
标题:
18.高山滑雪
高山滑雪简介
高山滑雪也称阿尔卑斯滑雪,是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运动员手持滑雪杖,脚穿木制的滑雪板,手撑足滑,交替进行。运动员凭借熟练的各种转弯技巧和高速滑降的技术,以及勇敢顽强的意志,按照比赛规定线路,在最短的时间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滑完全程。 根据国际滑雪联合会的规定,在冬季奥运会比赛中,有男子快速降下、回转和大回转,女子快速降下、回转和大回转六个单项。
高山滑雪起源及发展
滑雪运动起源于北欧,在挪威、芬兰等国很早就有了滑雪板。特别是挪威这个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大林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位于北极圈内,冬季很长,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因此,滑雪成了挪威人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今天,在首都奥斯陆的滑雪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些一千五百年前的滑雪板的样品,这是至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滑雪板。这个博物馆是1923年为纪念滑雪运动而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滑雪博物馆。 挪威首都奥斯陆堪称“滑雪运动之都”。挪威的诺尔海姆被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鼻祖。他在1870年发明了第一副现代滑雪板的束脚器,从而使滑雪者可以做难度很大的回转动作。 随着滑雪运动的普及与开展,北欧的许多滑雪爱好者已经不满足在平地上的越野速滑,而是着意追求能在地形复杂、高山丛林间的滑雪运动了。这就要求滑雪者掌握更复杂的快速降下、回转技术,由此而逐渐演变成为高山滑雪的单项比赛项目了。 奥运会高山滑雪男女项目均从1936年开始。当时只有快速降下和回转障碍降下两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冬季奥运会,除上述两项外,还有其它方面的比赛。1952年开始,高山滑雪固定为三个项目,大回转障碍降下,回转障碍降下和快速降下。高山滑雪线路的长度,线路的高度差,经及检查门数都是不固定的。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5
标题:
19.花样滑冰
花样滑冰简介
花样滑冰是技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个冰上运动项目。运动员在冰上滑行中做出各种姿势的跳跃和旋转,裁判员根据动作评分,决定名次。 花样滑冰的竞赛项目,包括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单人滑分男女两种,除完成规定图形、规定自由滑外,还可由运动员自选音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自由滑动作。规定图形是在冰上滑出各种规定的图形花样;自由滑是用结合跳跃和旋转的各种不同的步法,随着音乐的韵律和节拍,在规定的时间内滑出优美的动作。单人滑的规定图形有十七种,共八十二种滑法,世界比赛只滑其中的九种图形,并将其分为三组。用抽签的方法,从两组中确定其中一组的三个图形进行比赛。 规定自由滑共有四组,每组七个规定动作。每次比赛只滑其中一组由国际滑联规定。 双人滑内容除凌晨人滑的动作外,还包括双人旋转、托举、跳跃、和双人步法等双人协同、配合完成动作。 阔步舞蹈不允许有典型的双人滑动作,只允许在冰上做一些步伐和姿态的表演。
花样滑冰起源及发展
滑冰在向速度方面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变化着花样。出现花样滑冰是近百年的事。由于十八世纪欧洲冶铁工业的发展,铁制冰刀代替了骨制冰刀,但刀身下面没有沟漕,因此只能滑螺旋线、屈膝大一字、燕式平衡及各种切替步等简单动作。尽管如此,冰上的花样滑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美国的芭蕾舞表演艺术家杰克逊海因斯别出心裁地把滑冰运动与舞蹈艺术揉为一体,赋予了花样滑冰以新的面貌。1863年,他来到欧洲,在斯德哥尔摩、柏林、布达佩斯、彼得堡、赫尔辛基等城市作巡回表演;1868年,他来到世界名城奥地利的维也纳 ,在冰场上他伴随着音乐,穿着冰鞋,跳起了当时最流行的华尔姿舞、玛组卡舞和卡德里舞,特别是他表演的吨蹲踞旋转,以敏捷的步伐和优美的舞姿轰动了维也纳,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一世大加赞赏。于是,许多人纷纷拜他为师,并成立了花样滑冰俱乐部,开始了专门的练习,还进行了一些比赛。1868年,召开了第一次美洲美洲滑冰代表会议,决定了一些有关花样滑冰的竞赛方法。从此,花样滑冰运动开展得更广泛了。 1872年奥地利人举行了世界第一次花样滑冰比赛。1882年,奥地利花栗滑冰选手弗列依和他的妻子在维也纳冰场手拉手跳起了双人舞,在场的人都为他们新颖的动作和协调的配合所吸引。此后,双人滑诞生了。 1892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召开了第一次各国滑冰协会代表的联席会议。荷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英国、瑞典等国十六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制定了竞赛规则,并决定率处举行一次世界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锦标赛及欧洲供给样滑冰、速滑锦标赛。成立了国际联合会,会址设在瑞士的达沃斯,并规定每两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 1896年在俄国彼得堡举行了第一次世界男子单人花样滑冰锦标赛,当时仅有四人参加。1906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女子单人花样滑冰锦标赛。 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花样滑冰比赛中,俄国选手巴宁夺得了男子单人滑冠军。他在这届比赛中设计和制造了第一双现代供给样滑冰刀。由于冰刀的改革,为供给样滑冰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同年,在俄国彼得堡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双人花样滑冰锦标赛。1952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世界冰上舞蹈锦标赛。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从1896年至于982年已举行过七十二届;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比赛至1980年已举行了十三届。频繁的国际比赛,大大促进了冰上运动的广泛开展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6
标题:
20.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简介
速度滑冰就是在冰场的跑道上作快速滑跑,简称速滑。速滑是历届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速滑运动员在进行冰上运动时,脚着冰鞋,借助 窄而长的冰刀,由锋利的刀刃切入冰面,形成稳固的支撑点,通过两腿轮流完成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动作,以及合理的全身配合动作,形成有规律的波动曲线,从而获得滑行的最快速度。 速滑比赛项目分短距离(男、女500米、1000米),中距离(男、女1500米),长距离(男5000米、10000米、女3000米)的单项比赛和全能比赛。
速度滑冰起源及发展
古时候,生活在寒带的人,尤其是在北欧,由于冬季较长,加之湖泊星罗棋布,人们为了适应在冰上行走,发明了滑冰。1742年,世界上最橱古老的滑冰俱乐部在英国成立。1809年,英国出版了世界最早的有关滑冰的书籍。1814年,最早的滑冰比赛在英国举行。 从1850年钢制冰刀问世后,速度滑冰如虎添翼,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891年,在德国汉堡举行的首届欧洲冠军赛,揭开了这项运动大规模世界竞赛的序幕。其实在这以前,一些国家早已举行过每年例行的比赛,优胜者即被认为是世界冠军。 正式的世界锦标赛是在1892年国际滑冰联合会成立后确立的。接着,1893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了第一届男子速滑锦标赛,以后每年举行一次。那时,世界冠军必须是四项比赛中获三项优胜者才能夺得。直到1948年,凡是参加比赛的都要赛完四个项目。1948年后,国际滑冰协会规定5000米比赛的前12名参加最后的10000米竞赛,假如在5000米比赛中未能进入前12名,但在前三项比赛中积分为1-4名的运动员,可以取代获得5000米竞赛手第12到第9名。后来国际滑冰协会又规定按前三项比赛的积分,评定参加10000米决赛的运动员,前三项积分 列第1至第6的运动员,进而可取代5000米竞赛中获得第12至第7名的运动员。欧洲锦标赛也用近似的方法进行。 从1924年起开始举办第一届冬季奥运会,至1980年已举办了十三届,女子赖项目直到1960年才成为奥运会项目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17
标题:
21.雪撬运动
雪橇运动(有舵和无舵)简介
雪橇运动是由四人或双人乘坐一种金属制的雪橇。在比赛时沿着长度约1500米以上、坡度为8-15度的有各种弯度的冰道,飞速下滑至终点的一种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无舵雪橇亦称运动雪橇,是由单人或双人乘坐的一种木结构雪橇,橇板由金属制成。比赛时,运动员仰臣在雪橇上,靠上体及腿部的位置变化和气流的影响,控制滑行方向,并沿着长达1500米、有各种弯度的人工滑道,飞速从山上起点滑至山下终点。在比赛中,每座雪橇试滑4次,以总时间少者为胜。
雪橇运动(有舵和无舵)起源及发展
有舵雪橇: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在瑞士的冬季冰雪运动基地圣莫里茨,有个美国人达乌先达把两个单人雪橇用木板钉在一起,前面的用来控制转弯。雪橇从山上雪道滑下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这就是有舵雪橇的前身。到1888年,又有瑞士人马季斯制成了一套较完备的有舵雪橇,架子为木制,滑板为铁制,后来经过改进,逐渐形成了现代的雪橇。1903年在圣莫里茨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雪橇滑道,接着在安格和彭特列津又建成了新的滑道。从此,有舵雪橇流传于北欧各国。1923年成立了世界雪橇运动联合会,至今已有26个会员国。从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开始,历届奥运会都把有舵雪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从第三届冬季奥运会开始,又增加了男子双人有舵雪橇比赛项目。由于场地条件等情况不完全一致,所以这项运动没有世界纪录。 无舵雪橇:它的出现较晚。随着雪橇运动的发展,1948年英国的滑雪者别出心裁地进行了单人雪橇的滑跑,直到1964年,无舵雪橇才基本定型。在第九届冬季奥运会上,这个项目列入正式比赛,男女分别进行。
作者:
小哈和春天
时间:
2006-11-23 17:20
标题:
22.跳台滑雪
跳台滑雪概述
跳台滑雪简称跳雪,是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也是颇受群众欢迎的经常性国际比赛项目。 跳雪运动员足着特制滑雪板,沿着跳台的倾斜滑道,下滑至起跳台,借助速度及弹跳力,使身体跃入空中,并沿着抛物线在空中飞行约4-5秒后,再滑落于倾斜的山坡上,继续下滑至坡下平地的终点区为止。 按国际滑雪联合会规定,在冬季奥运会及世界滑雪锦标赛的跳雪比赛中,没有70米级及90米级台的两个跳雪项目。 这项运动要示有勇敢、坚定、沉着的意志,爆发力强、灵敏性与平衡能力强的身体素质,所以被称作“勇敢人的运动”。
起源
跳雪运动起源于挪威。据传,古时挪威的统治者起出一种处罚犯人的刑法,就是把犯人两脚各缚一块雪板,从有雪的高山上往下推,让他自行滑下,当通过断崖的凸处时,身体就会抛向空中,再落在山下后就摔死了。可以说,这是一种酷刑。但也有幸存者。有人从断崖处腾空飞起后,在下落时因借助山坡下滑减震而幸免,这时,犯人可获释免死。此后,灾种跳下滑雪的动作就逐渐演变为现代跳雪运动。 1868年,挪威人诺尔海姆创造了飞行距离为19米的成绩,这也是世界第一个跳雪纪录。1870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近郊——霍尔门科伦举行了第一次正式跳雪比赛大会,观众达万余人。1880年后,每年举行的比赛均以比赛的所在地作为大会名称,至今已举行了90余次。 挪威跳雪比赛成为人们颇感兴趣的一项冰雪运动,并在北欧许多国家盛行。当时,挪威已备有世界最高级的跳台设备,各国运动员竞相参加。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行的第一届冬季奥运会中,跳雪就已列入比赛项目。 在1964年以前的八届冬季奥运会中,由于跳台规格不一,只能以主办国的跳台为标准进行比赛。从1964年第九届冬季奥运会开始,国际滑雪联合会明确规定了跳雪比赛的统一跳台级别。跳台分别为70米及90米台两种。这并不是单指跳台的高度,它还包括跳台助滑道的坡度和长度。如90米级台助滑道的坡度和长度分别是40度和100米左右,运动员从这种跳台滑下起跳,飞行距离一般都在90米以上,故称为90米级台。尽管如此。但由于跳台助滑道的角度及起跳台端的仰起角度等不同,加上气温、湿度、风向及雪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跳雪的性能也随之变化。因此,跳雪比赛只有最好成绩,而没有世界记录。
欢迎光临 浆糊论坛-RO小站 (http://bbs.rohome.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