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艺伎等于妓女? 中国“愤青”极度无知 转MOP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龙儿    时间: 2006-1-21 17:03     标题: 艺伎等于妓女? 中国“愤青”极度无知 转MOP

艺伎等于妓 女和慰安妇,中国人演日本妓 女,就是伤害了中国人的尊严。这一道德判断,暴露了愤青在日本文化方面的无知。


  2001年爆发的赵薇“军旗装事件”引发民族主义的轩然大波,本来在情理之中。日本军人对在侵华战争中曾犯下滔天罪行,中国电影演员以日本军旗为时装,严重触痛了中国人的战争创伤,赵薇为自己的无知之举公开道歉,也是理所当然。但今年章子怡、巩俐和杨紫琼接拍由斯皮尔伯格监制的《艺伎回忆录》,再度引发愤青式骂客的激烈指责,其状况却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中国演员出演艺伎被骂得冤枉


  这部以“美国思维”制造、中国女星主演的好莱坞大片,居然同时点燃了两国民族主义者的怒气:中国互联网骂客把章子怡和赵薇的军旗装事件相提并论,痛斥章“丢中国人的脸”,而日本人也因这部影片未启用日籍演员而恼羞成怒。Toei摄影棚原是《艺伎回忆录》的合作方,据传它拒绝租给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拍摄景地,藉此向制作者表示抗议。


  这场口水战争里出现了一种古怪的矛盾:一方面是中国人在高声痛骂中国演员饰演日本艺伎角色 “有损民族尊严”;另一方面却是日本人在报怨日本演员没有参演艺伎的角色。双方的民族主义逻辑,听起来都振振有词,掷地有声。而究竟是中国人的“脸面”受到了伤害,还是日本人的尊严受遭到了“打击”?这场滑稽可笑的争端,成了我们需要仔细加以辨析的案例。


  我们看到,中国骂客的逻辑是:艺伎等于妓 女和慰安妇,中国人演日本妓 女,就是伤害了中国人的尊严。这一道德判断,暴露了愤青在日本文化方面的无知。


  作为文化符号的艺伎,跟妓 女毫无干系,它并非卖弄情色,更与卖身无关,而是一种精妙的表演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宫廷的歌舞伎传统。艺伎大多清丽温婉,才艺出色,精擅歌舞乐器。艺伎需要经过严格的歌舞训练,其难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在艺伎的演出里,融合着艺术(诗歌与音乐)、情感、智慧和交际手段等复杂技艺。她们的主业是陪上流社会男人饮酒作乐,藉此满足男权主义的梦想——享乐、浪漫、情欲以及对女人的精神性占有。她们是时尚代言人,同时又充满了幽暗神秘的色彩。


  历史上颇多艺伎与客户相恋的迷人故事。尽管有妓 女冒充艺伎,但它仍然是一种富有魅力的职业。一些日本人甚至坚持认为,艺伎是京都乃至整个日本的古老象征,必须全力加以捍卫。 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事实,中国女演员击败日本本土演员,应邀出演三个主要女角,并未伤害中国人的面子;恰恰相反,按照民族主义的逻辑,她们一举击退了日本女星,成为日本民族的“文化象征”,实在是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日本人的威风。日本人对此痛心疾首,本在情理之中,而她们遭到本国人的痛骂,却是令人啼笑皆非。这个章子怡,实在比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小姐更冤。此前,章子怡曾在日本影片《狸御殿》中出演过一位日本公主,但奇怪的是,这则“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喜讯”,却无法博得中国骂客的欢心。


  反应过度的极端民族主义


  在日益紧张的中日双边关系里,民间的民族主义具有微妙的制衡机能,已成为“出牌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中日两国的许多敏感问题上,民族主义都发出了戏剧性的叫喊。但艺人的演出,完全是她们的个人选择,动辄就上升到民族主义的政治高度,并且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最终只能制造“泛民族主义”的公害,动摇民众和平生活的根基。


  民族主义是对文化共同体的集体想象,但极端民族主义却建立在对自身屈辱的想象之上。极端民族主义无法对历史和现实关系做出理性判断,也无法辨认日本右翼政客、go-vern-ment和普通民众的差异,而是沉浸于夸张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受迫害妄想,并且在此基础上制造种族对抗,展开仇恨叙事和口水抗日,寻找民族主义仪式的牺牲品,把他们送上道德审判的十字架。 极端民族主义是“仇恨政治学”在国际事务中的变体。它遵循低等的感性逻辑,并且在所有的国际事件中反应过度。正如不能辨认军旗装事件和艺伎事件之间的差别那样,极端民族主义者也无法分清岳飞的“国家”和满清帝国的“国家”之间的区别,更不能对微妙的国际关系做出正确判断。


  尽管如此,极端民族主义却总是在公共社会里扮演大义凛然的角色,其原因在于它所拥有的“爱国主义”桂冠,这不仅令其具备天然的道德优势,还赋予该群体以高度的政治合法性。这种合法性掩蔽了话语的暴力,令它看起来仿佛是正义的抗诉,实际上却只是一场笨拙的喧闹。


  在章子怡出演日本艺伎事件里,他们群起羞辱一个女人,对她展开匿名的话语施暴,这一场面为我们勾勒出该亚文化群体的话语轮廓:简单的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日益高涨的仇恨指数、对酷语(暴力话语)色语和秽语的滥用。尽管我本人并不喜欢章,但她没有任何理由成为粗暴的“爱国”仪式的祭品。


  极端民族主义的火焰是最容易点燃的。这是天真、轻信、冲动、急躁、夸张、偏执和易受暗示的一族。早在1902年的义和拳运动中,极端民族主义就已经露出了其生动的面容。在此后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它几次以不同的样式卷土重来。艺伎事件只是一个警号,它表明,在包括文化在内的所有公共领域,我们都将被迫面对它的拥抱和狙击。(作者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作者: 亞姬    时间: 2006-1-21 17:04

哦。。。。原来如此。。。。恩恩。。。。。恩恩。。。
作者: 小小龙儿    时间: 2006-1-21 17:07

一方面是中国人在高声痛骂中国演员饰演日本艺伎角色 “有损民族尊严”;另一方面却是日本人在报怨日本演员没有参演艺伎的角色。


看见这句时真感觉好笑呢...
作者: 私らしく    时间: 2006-1-21 17:16

他们不会用大脑分析,只会见风就是雨,只会跟在别人后面吆喝;这样的人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这样的人有一个庞大的群体,这样的群体还在发展壮大。现实如此,民族劣根性何时才能剔除?
作者: 加林仙猫    时间: 2006-1-21 17:23


abilityskilltrick



<名>
(形声。从人,支声。本义:党与,同党的人)
同本义 [companion]
伎,与也。——《说文》。段玉裁注:“《舁部》曰:‘与者,党与也。’此伎之本义也。”
同“妓”。歌女,舞女 [a female performer]
伎女楼上,坐而择食。——《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刘禹锡《蜀先主庙》
又如:伎人(女歌舞艺人);伎女(古代指女歌舞艺人)
泛指歌舞表演 [performance]
杂伎,艺以为珩。——张衡《思玄赋》。旧注:“手仗曰伎。”
又如:伎船(以歌舞色相为业的游船);伎乐(古代俳优所奏的音乐);伎伎(形容奔走的样子)
旧指医卜历算之类方术 [art]。如:伎道(方术);伎数(方伎数术);伎坊(教坊)
通“技”。技艺,本领 [artistry;skill]
无他伎。——《书·秦誓》
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故圣人之处世,不逆有伎能之士。——《淮南子·道应》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颜氏家训·勉学》
卜者,世之余伎也。——唐·柳宗元《非国语上·卜》
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法言·君子》
又如:伎痒(极想施展本领;动心);伎力(技能与勇力)
才智;才能 [ability and wisdom]。如:伎艺(技能;才艺);伎曲(以己之才智曲从无道之君)

伎俩
jìliǎng
[trick]∶手段;花招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technique]∶技艺;本领
见他伎俩,飞马报太祖。——明·佚名《英烈传》


关键还是文字惹的祸
作者: 屍體&盒子"    时间: 2006-1-21 17:33

原来如此...
作者: 61932241    时间: 2006-1-21 18:38

只能说有点才艺的妓女.
地位实在太低.
想上随时可以上.
她能反抗吗..
天生贱
作者: 秋妍    时间: 2006-1-21 19:42

据说票房凄惨。。。
作者: sophia1984    时间: 2006-1-21 19:44

中国人口太多了,所以愤青也就多了。正常现象。
作者: 第一流    时间: 2006-1-21 21:01

呵呵,那个同济教授也真有空,还去分析什么粪青逻辑,那些SB哪有什么逻辑可言,例如6楼的几句话。
作者: 屍體&盒子"    时间: 2006-1-21 21:50

原帖由 61932241 于 2006-1-21 18:38 发表
只能说有点才艺的妓女.
地位实在太低.
想上随时可以上.
她能反抗吗..
天生贱



偶赞同哦!
艺妓的职业是陪上流社会男人饮酒作乐!
是不是相当与现在中国的三陪小姐?在日本这是合法的!但是在中国.....




欢迎光临 浆糊论坛-RO小站 (http://bbs.rohome.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