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其他] 《藏獒》推出终结版 最后以悲歌落幕

 《藏獒》推出终结版   在成功推出《藏獒》和《藏獒2》之后,杨志军在年初推出了“藏獒”系列的终篇之作《藏獒3》,完成了藏獒的生命过程记录,也完成了他对藏獒这个动物种类最痛彻的凭吊和最深切的缅怀。
  在杨志军看来,历史是残酷的,他写《藏獒3》,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记住历史,而是为了告别历史。任何一种告别都可能伴随着惨痛,尤其是用挽歌的形式告别藏獒、告别草原。在该书热销之时,本报记者对作者杨志军进行了独家专访。
  杨志军,守望心中的藏獒
  写《藏獒》反击《狼图腾》
  与记者的谈话从一个比较老的话题开始:《藏獒》是否有跟风《狼图腾》之嫌。他表示,“《狼图腾》出来后,的确出现了诸如《狼一样的思考》、《狼的生活准则》等书,狼文化大行其道。我们所处的社会流行狼文化,狼的生存法则当道,人们对狼津津乐道,狼是极端利己的动物,它遵循弱肉强食的旷野生存法则,狼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垃圾!”
  杨志军告诉记者,创作《藏獒》这部小说,是出于一种现实的考虑,很多东西积累了很久,所以想写出来。《藏獒》的问世,是对狼文化——极端利己、弱肉强食的反驳,因为人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要体现这种社会性,就要有与人相处的原则——人道主义的悲悯、理解、善良、互助等精神。狼是关于利益生存的说明,而藏獒是关于人类生存理想境界的建构——我们现代人、未来人要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
  此外,《藏獒》的地理背景是青藏高原,文化背景是藏传佛教。普通牧民是以伙伴的眼光来看待藏獒,因为藏獒是牧民的朋友、兄弟并且承担着生活的责任,牧民与藏獒有着最直接的交流,所以他们能够理解藏獒的任何行为及所表达的意义。
  《藏獒3》悲歌落幕
  《藏獒3》延续了前两部的精彩和悲壮,它讲述的是,1967年人类驱使藏獒替代自己进行大规模武斗,于是,西结古藏獒和东结古藏獒、上阿妈藏獒和多猕藏獒开始了一场场悲壮的自相残杀。
  在这个过程中,一代獒王雪山狮子冈日森格死去了,饮血王党项罗刹多吉来吧死去了,无数忠勇的藏獒死去了,纯种的喜马拉雅藏獒遭受灭顶之灾。如果说《藏獒》、《藏獒2》写的是藏獒的成长和辉煌,《藏獒3》写的则是藏獒的悲剧性终结。由此,杨志军完成了他的“藏獒三部曲”,完成了他对藏獒这个动物种类最痛彻的凭吊和最深切的缅怀。
  对于《藏獒3》的写作,杨志军表示,他在写完《藏獒2》后,仍然感觉故事没有讲完,藏獒的命运还在发展,自然还有继续接着往下讲的必要。“作家构思小说,有时候是顺着想,就是先想好开头,再发展,再结束;有时候是逆着想,就是有一个结尾让你特别激动,你的写作就是顺着时间把这个结尾合情合理地展示出来。对我来说,只要情感还很饱满、情绪还很激动、思想还是冲动的,就会止不住要表达出来。写作是人表达感情、宣泄情绪、描述思想的一种方式,《藏獒》三部曲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这种方式。”
  意在暴露人性弱点
  为避免与前两部在故事与情节上重复,杨志军创作《藏獒3》时颇费周折,“初稿是26万字,二稿是34万字,三稿改到37万字,四稿是33万字,最后定稿是27万字。这样改来改去,就是为了不重复、有新意,对得起读者。”杨志军说,许多事情都是越有经验越好,唯独创作不然,经验越少越有可能写出好作品。对一个作家来说,要紧的不是记住经验,而是抛弃经验,从零开始。
  与前两部的主题相比,杨志军认为《藏獒3》的主题是人类弱点的大暴露,“我想说的是,在环境突然恶劣,生活残酷的时候,藏獒的天性依然不变,而人就不一样了。人可以是狼,也可以是藏獒,而藏獒却永远是藏獒。在《藏獒3》里,草原上的人、獒、狼都参加了‘武斗’,人、獒、狼都作出了巨大牺牲,我的疼痛就在于我别无选择地写出了流泪淌血的必然结果,即由于人类的背叛,藏獒群体最终遭受灭顶之灾。”杨志军说,历史是残酷的,他写《藏獒3》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历史,而是为了告别历史。“任何一种告别都可能伴随着惨痛,尤其是用挽歌的形式告别藏獒、告别草原。”
  写完《藏獒3》,杨志军对藏獒的担忧并没有结束,他的忧戚从小说延伸到现实中,他说不管是藏区的藏獒还是进入都市的藏獒,它们跟人的生存状态是一样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身体却越来越差了;生存的能力越来越强了,爱的能力却越来越淡了。“藏獒真的已经远去,我想通过‘藏獒三部曲’给它们立一块碑,然后就是凭吊和怀念。”

藏獒》推出终结版

看了~荡气回肠 三部曲给我精神上的洗礼!
印度人初神口巴油党,天下第一举世无双绝对无敌真正非常超越超级震古烁今空前绝后刀枪不入无坚不摧书记

TOP

老杨又在吹牛比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被他忽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