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姓名: 米歇尔·普拉蒂尼
生日: 1955年6月21日
出生地: 优拂,法国


米歇尔.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从未捧得足球运动员的最高荣誉——FIFA世界杯™。事实上,在他琳琅满目的奖杯橱窗里,这是唯一缺少的奖杯,但这无法动摇他足球传奇人物的地位。他的娴熟技艺,对比赛的敏锐洞察力和面对射门机遇的镇定,使他成为足球运动史上的名人之一。

除了这些非凡的才能外,勒司布洛斯(Les Bleus)的队长还是才智与雅致的化身,正是这些使得普拉蒂尼的名字得以深深刻在球迷的心扉。

带领法国达到顶峰
米歇尔.普拉蒂尼出生在法国东部的小镇优拂(Joeuf),他先后效力于南锡洛林(AS Nancy-Lorraine)、圣埃蒂安(AS Saint-Etienne)和尤文图斯队。“我一开始在洛林地区最大的俱乐部踢球,然后转到法国最大的俱乐部,最后效力于世界最大的俱乐部。”他总是这么说。

这位著名的10号球星在1978年第一次参加FIFA世界杯™将将23岁。历史证明当时的他还有太多要学,还无法立即将法国队(自1966年来从未杀入决赛阶段)引向冠军宝座。身处困境,抽签结果还雪上加霜 - 他们与两大热门阿根廷和意大利分在一组。正如人们所料,勒司布洛斯(Les Bleus)第一轮就被淘汰,尽管普拉蒂尼在对阵这届冠军阿根廷时攻入了他的第一粒FIFA世界杯™入球。

1981年,正如他四年前对阵保加利亚队和四年后对阵南斯拉夫一样,普拉蒂尼攻入关键一球,从而确保了法国队晋级以后的赛事。在巴黎的王子公园 (Parc des Princes)对阵荷兰队的比赛中,他发出一记漂亮的任意球,锁定了法国队进入1982年FIFA世界杯™的命运。



     普拉蒂尼的名字从此写入了FIFA世界杯™的历史。在开赛之前,他刚决定下赛季开始转会尤文图斯队,当我们回眸82年西班牙世界杯时,又怎会忘记法国队和西德队在塞维利亚进行的精彩的半决赛?在这场经典对战中,普拉蒂尼罚球连连得分并显示出极佳的组织才华。法国球迷从未如此挥洒过泪水,心中感到忿忿不平。普拉蒂尼握着被担架抬下场的昏迷的派屈克.巴第斯滕(Patrick Battiston)的手的情景总在他脑海中徘徊。“那晚我体会到人生千百种感情的价值所在。”他事后回忆道。

1984年是普拉蒂尼的黄金时期,他带领法国队在主场摘取了他们的第一个国际荣誉——欧洲足联欧洲锦标赛冠军。他被法国人亲切地称为 “Platoche”,他在五场比赛中攻入破记录的九球,其中包括对阵比利时和南斯拉夫时‘完美的’帽子戏法(一球以脚攻入,另一个以头攻入)。

普拉蒂尼84年的成就不再引起意大利人的热情,他们已经习惯目睹尤文图斯队由法国人带领在自己的土地上称王。身着著名的“老妇人”黑白条纹球衫,普拉蒂尼赢得了众多头衔和荣誉: 两届意大利冠军、一届意甲冠军(Coppa Italia)、一届欧洲足联杯冠军杯、一届欧洲超级杯、一届欧洲足联冠军联赛和一届洲际杯...他还连续三个赛季赢得意大利‘最佳射手’ (capocannoniere)和‘金球’(Ballon d'or')得主。这是何等的荣誉啊!



    普拉蒂尼在职业生涯后期提到:“如果FIFA世界杯™在82到86之间每两年举行一次的话,法国队可以拿两次或三次冠军。”但尽管这是法国队连续第三次进入在墨西哥举行的FIFA世界杯™决赛,西德队将再次成为他们的克星。德国队极佳的状态和现实的打法帮助他们进入半决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魔幻方阵’的法国中场四人组(米歇尔.普拉蒂尼、阿兰.吉拉斯、吉恩.蒂加纳和路易斯.费尔南德斯)(Michel Platini, Alain Giresse, Jean Tigana, Luis Fernandez)仿佛被咒语迷住般给比赛留下了不可抹去的一笔。他们的才华和本领在对阵意大利队时表露无遗,其中在瓜达拉哈拉 (Guadalajara)对阵巴西队的四分之一大战最是令人难忘,贝利称这场比赛是“世纪之战”。普拉蒂尼自然在这两场比赛中都有球入帐。

但“美丽游戏”开始对他敲响警钟:伤痛不断困扰着普拉蒂尼、调养了几个月脚踝也未见消肿,而海瑟尔(Heysel)体育场惨案给他精神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他原来对足球和生活的哲理都是享受第一。普拉蒂尼在比赛中罚球,带领尤文图斯击败利物浦并赢得欧洲杯,但“那晚与足球根本无关。他们只能将奖杯带到我们的更衣室。”他后来解释。



    1987 年普拉蒂尼挂靴退隐后,他成为法国国家队教练。他立即让迪笛雅.德尚(Didier Deschamps)披挂上阵并将坎通纳(Cantona)和帕潘(Papin)组合成锋线。这一代新人势如破竹般赢得了一系列比赛,从 1989 年 4 月到 1992 年 2 月法国队赢得所有欧洲锦标赛外围赛。但当他未能带领法国队冲出瑞典锦标赛第一轮时,普拉蒂尼毅然离开了。

当法国获得了主办1998年FIFA世界杯™的权利时,普拉蒂尼再次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他接受了挑战,和费南德.沙斯特(Fernand Sastre)一同担任法国组委会副主席(后者策划了法国世界杯申请)。普拉蒂尼依然一丝不苟地工作,直至支持约瑟夫·布拉特(Joseph S. Blatter)竞选国际足联主席。自那以后他被选为法国足球联盟(FFF)副主席,他在足球运动领域的职责不断扩展,他总是说“足球带给我许多,我要礼尚往来”。

足球生涯
国际比赛荣誉

72场比赛,41粒入球,49次场上队长
1978年 阿根廷世界杯 第一轮
1982年 西班牙世界杯 第四名
1986年 墨西哥世界杯 第三名
法国欧洲锦标赛 冠军

俱乐部

1966 - 1972 优拂(AS Joeuf)
1972 - 1979 南锡洛林(AS Nancy-Lorraine)
1979 - 1982 圣埃蒂安(AS Saint-Etienne)
1982 - 1987 尤文图斯(Juventus)

俱乐部荣誉

1981 法国联盟杯
1978 法国杯
1983 意大利杯冠军
1983 欧洲杯冠军
1984, 1986 意大利联盟冠军
1984 欧洲超级杯冠军
1985 欧洲杯冠军
3次 甲级最佳射手 -- 1983 (16球), 1984 (20), 1985 (18)

教练生涯

国家队

1988 - 1992 法国

TOP








姓名: 保罗·罗西
生日: 1956年9月23日
出生地: 普拉托,意大利


有些球员能够控制比赛,有些人能够展现超人的球技,而另外一些人只能依靠身体的本钱。保罗•罗西(Paolo Rossi)并不属于以上的任何一类,他就是一名射手,一名天生的射手。在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TM以及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中,这名意大利前锋将恰当的跑动、完美的位置感以及天生超群的机会把握能力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他也成为了当时世界最优秀的射手之一。

但保罗•罗西的足球生涯却并非一帆风顺,甚至面临着在1979年夭折的危险。在阿根廷世界杯取得成功之后,罗西成为了佩鲁贾队的主力射手。在1978年12月30日2:2战平阿维利诺队之前,罗西这个赛季的表现也是令人称道的。

然而在随后的一年中,罗西和几名队友被认定犯有“操作”比赛的行为,这名意大利前锋一再申辩,自己给予对方球员问题的反应完全是清白而无辜的:“2:2,如果你愿意……”不过一切辩解都成为了枉然,罗西遭到了相当严厉的处罚:禁赛三年,经过上诉后减为两年。罗西良好的发展势头在22岁的黄金时期便嘎然而止了。

罗西的能力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便受到了尤文图斯俱乐部的注意,这家都灵巨人将他租借给了乙级球队科莫队,以期待他尽快成长起来。但罗西真正的爆发是在加盟另一支乙级球队维琴察队之后,他的21粒入球成为了维琴察队升级的决定因素。第二个赛季罗西的表现更加优异,24粒入球帮助维琴察队冲上了亚军的位置,仅仅位于尤文图斯队之后。

新秀崛起


     意大利队主教练恩佐•贝阿尔佐特(Enzo Bearzot)顺理成章地于同年将罗西招入了国家队,他也迎来了自己的首场国际比赛。罗西的状态随之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在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他无以伦比的把握机会能力此时已得到了全世界的注意。罗西的两粒进球和三次助攻为他的将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名来自普拉托、身高1.74米体重66公斤的球员从来就不是以强力射手的面貌出现的,但他却有着在恰当时间出现在恰当地点的本领。罗西在普拉塔体育场同法国队的首场国际比赛中便将这个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足球神出鬼没地飞入禁区,弹在罗西的小腿上,然后准确地钻入网底。“金童”的美誉从本届杯赛后不胫而走。

接下来就是那次不堪回首的停赛。在被尤文图斯队重新召回之后,罗西的职业生涯原本将再上一个台阶,但却遭到了禁赛两年的飞来横祸。当罗西再次回到足球赛场,时间已经指向了1982年4月,几周后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TM将正式上演。当时依然担任意大利国家队主教练的恩佐•贝阿尔佐特顶住压力将罗西选入了世界杯阵容,尽管这时他已经遭受了两年的禁赛。

这名充满传奇色彩的足球教练在事后解释自己当初的决定时说:“我清楚如果我不把罗西带到西班牙的话,意大利队将失去一名禁区内的机会主义者。在那个区域内,罗西的表现相当出色,他的反应非常敏捷,常常利用假动作轻松地戏弄那些防守他的后卫。”

同媒体一样,绝大多数的球迷此时对于罗西也持以不信任的态度,而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人们的疑虑更加明显了。意大利队三场比赛全部战平,仅仅攻入两粒可怜的进球,之所以能够跻身下轮比赛,凭借的只是净胜球的优势。三场比赛均首发出场的罗西在第一阶段表现得令人失望。

进入复赛后,意大利队被分在了同巴西和阿根廷所在的小组,在与阿根廷的比赛中罗西依然未能找到对方的球门,尽管球队2:1战胜了对手。意大利主教练贝阿尔佐特顶住了舆论界的巨大压力,决定再给罗西最后一次机会。

国家的偶像


     与巴西队的比赛对于意大利来说非胜不可,但巴西队只要打平便能顺利晋级。绝境中的意大利队破釜沉舟,3:2力克对手出线,而罗西则成为了主宰这场比赛的焦点人物,他用自己无以伦比的方式上演了精彩的帽子戏法:一记头球和两次禁区内的偷袭将巴西这个大热门淘汰出局。罗西这架进球机器终于在这场比赛之后隆隆启动,意大利队也势如破竹地进入决赛。

在同波兰队的半决赛中,罗西再次为意大利队奉献了两粒关键的入球。在同联邦德国队的决战中,罗西打入了他本届杯赛的第六粒进球,不仅帮助意大利队成功登顶,也将最佳射手的头衔戴在了自己的头上,他以最完美的方式回击了那些针对他的非难。罗西说:“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保护,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罗西的辉煌终于再次降临了,他于当年稍晚些时间被授予了欧洲足球先生的光荣称号。



   终成大器的罗西返回了尤文图斯队,在这里拥有安东尼奥•卡布里尼(Antonio Cabrini)、马尔科•塔尔德利(Marco Tardelli)、加塔诺•西里亚(Gaetano Scirea)和克劳迪奥•詹蒂莱(Claudio Gentile)等一干名将,更不用提迈克尔•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和兹比戈纽•博涅克(Zbigniew Boniek)这两名在西班牙FIFA世界杯上大放异彩的球星。不过“金童”对于荣耀的渴望是无穷尽的。1983年的意大利杯、1984年的优胜者杯以及 1985年的冠军杯冠军……

在为尤文图斯队夺取了众多荣誉之后,罗西于1985年夏季离开都灵并加盟了死敌AC米兰。尽管在米兰,夺取冠军似乎突然成为了一件困难的事情,然而罗西仍然入选了出征1986年墨西哥FIFA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阵容。但他并没有获得出场露面的机会,在加盟维罗纳队之后不久,31岁的罗西选择了退役。

过多的比赛令罗西易于受伤,罗西终于决定在自己的光环完全消褪之前离开足坛,他将自己的兴趣迅速地转向了深海潜水。罗西在48场国际比赛中攻入的20粒入球和215场意甲联赛中得到的82分写入了历史之中,但他首先将作为一名特别的射手而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那种强大的射门能力以及恭谦的态度也许永远也不会再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

足球生涯

国际比赛荣誉

48场国际比赛,20粒入球
1978 FIFA阿根廷世界杯:季军(三粒入球)
1982 FIFA 西班牙世界杯:冠军(六粒入球)
1982 FIFA 西班牙世界杯:金靴奖(六粒入球)
1986 FIFA 墨西哥FIFA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

俱乐部

1975 - 1976 科莫(Como)
1976 - 1977 维琴察(Vicenza)
1978 - 1981 佩鲁贾(Perugia)
1981 - 1985 尤文图斯(Juventus)
1985 - 1986 AC米兰(AC Milan)
1986 - 1987 维罗纳(Verona)

俱乐部荣誉

1982 意甲联赛冠军(尤文图斯)
1983 意大利杯冠军
1984 优胜者杯冠军
1985 欧洲超级杯冠军
215 意甲出场, 82 意甲入球

TOP








姓名: 迪诺·佐夫
生日: 1942年2月28日
出生地: 弗里乌利, 意大利

意大利的球门守护神

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迪诺•佐夫(Dino Zoff)是一名热心的高尔夫球爱好者,在打高尔夫球的同时很爱引用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的名言。在足球场上,佐夫已经把将对方的射门拒之于球门之外演化成了一种艺术,而在高尔夫球场上,佐夫认为“高尔夫球的目标就是把一个很小的球打进一个甚至更小的球洞之中。”

然而这名前意大利国门同战争时期的英国首相之间的言语却不是联系他们两人的共同点。他们都是各自团体的领袖。佐夫的黄金时刻是率领意大利赢得了 1982年西班牙FIFA世界杯™。与当今的某些偶像不同,佐夫之所以成为传奇人物,是因为他在自己的球员生涯中取得的成就:包括112次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出场,参加三次世界杯决赛圈比赛,保持着1142分钟——将近13场比赛球门不失的国际足坛记录。

这名弗里乌利(Friuli)农场主的儿子如果不经过艰苦奋斗,也无法取得今日的辉煌。佐夫曾说:“我所有的成绩都是通过刻苦的训练换取的。”足球将这名意大利东北部农业区的孩子带向了世界,而这个骄傲而又注重实效的国度从来没有远离佐夫。

平凡的开始


     
       佐夫出生的地方是从前奥匈帝国(Austro-Hungarian)的一部分,他也从中受 益不小,并不仅仅是从饮食的角度来看。佐夫在14岁的时候曾经遭到过国际米兰和尤文图斯的拒绝,理由是他过于矮小。佐夫的祖母阿德拉德(Adélaïde)为此相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用鸡蛋喂养佐夫。五年过去了,佐夫在代表马里安尼斯(Marianese)乡村足球队比赛中出色的发挥引起了附近乌迪内斯俱乐部(Udinese)球探的注意。相对于五年之前,佐夫已经长高了33厘米,身高达到1.82米。这也使他晋身意甲球队有了身体上的保证。不久后,佐夫便放弃了机械工的工作并签署了自己的足球职业合同。不过他的开始阶段却举步维艰。1961年9月24日,佐夫终于迎来了自己在联赛中的处子作,对手是佛罗伦萨队,但连失五球的结果却令佐夫的首次演出以失败而告终。联赛结束后,乌迪内斯队不幸降级。

佐夫在本赛季中仅仅出场四次,不过在曼托瓦队(Mantova)他终于成为了主力球员,这时佐夫的职业生涯才算得上真正腾飞。他原本有机会同阿尔贝托西(Albertosi),安佐林(Anzolin)和皮萨巴拉(Pizzaballa)这样的大牌球星入选1966年FIFA世界杯意大利国家队,但主教练埃德蒙多•法布里(Edmondo Fabbri)最终却将佐夫排除在外,对此佐夫本人解释说:“那个曼托瓦人并不想因为我而被指责为任人唯亲。”体态娇好的妻子安娜•马莉娅(Anna Maria)成为了佐夫这一时期的安慰。1967年他们的儿子马尔科(Marco)出生。同年,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俱乐部(Naples)以一亿三千万里拉外加门将班多尼(Bandoni)的条件得到了佐夫的加盟。AC米兰此时也想购买佐夫,但他们并没有接受曼托瓦队的报价,最终被那不勒斯赶超。佐夫说:“我在那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那时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

出色的成绩


     另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是,在那不勒斯队效力期间,佐夫也实现了自己入选意大利国家队的梦想,他的首场国际比赛于1968年4月来临,对手是保加利亚队。这是一场欧洲杯的四分之一决赛,意大利队2:0击败了对手。最后他们打进了决赛,并且在补赛中战胜了南斯拉夫队夺冠,而佐夫正是这支球队中的成员。佐夫在意大利国家队的辉煌也许只有三十年后的保罗•马尔蒂尼(Paolo Maldini)可以媲美(佐夫曾经112次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参赛)。然而,极上镜头的马尔蒂尼也没有能够像佐夫那样出现在《新闻周刊》杂志的封面。 1982年,佐夫退出了国际足坛,同他首次入选意大利国家队一样,佐夫以一块金牌作为了给自己的最好奖赏。

以40岁的年龄仍然夺取FIFA世界杯冠军是佐夫多年刻苦训练的丰厚回报。在佐夫的职业生涯中,成功多于失败。在1970年墨西哥FIFA世界杯™ 中,佐夫的位置被阿尔贝托西(Albertosi)所取代,而在八年之后的阿根廷,“我的竞技状态也并不处在最佳”佐夫说。不过佐夫在尤文图斯队六夺冠军的经历却是无人能够比拟的。从那不勒斯转会到尤文图斯之前,是佐夫职业生涯的前半生。接下来对于佐夫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总是希望将对方射出的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也许这就是佐夫在赛场上永葆青春的秘诀。

对于佐夫来说,他的确书写了历史。他的高标准要求帮助自己在570场意甲联赛中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战斗力,其中330场是在尤文图斯队度过的。佐夫在尤文图斯队度过了11个美好的赛季,而尤文图斯也为他们三亿三千万里拉的支出而收到了高额的回报。除了六尊联赛冠军奖杯之外,佐夫还为尤文图斯队摘下了一个欧洲联盟杯冠军和两个意大利杯赛冠军。不过欧洲冠军杯在佐夫的记忆里却是灰色的,尤文图斯队在1973年和1983年的两次决赛中功亏一篑,分别输给了阿贾克斯队和汉堡队。



   1983年同汉堡队的那场较量也是佐夫在大型比赛中的告别演出。之后他选择了退役,并在尤文图斯队担当了门将教练,不过这对于心比天高的佐夫来说这却是远远不够的。佐夫说:“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份没法出头的工作。”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佐夫成为了意大利国奥队的主教练,他的优异表现为自己赢得了尤文图斯队主教练的工作。在佐夫的调教下,尤文图斯队夺取了意大利杯和欧洲联盟杯的冠军,并在意甲联赛中赢得了季军。尤文图斯的投入得到了初步的回报,但佐夫与俱乐部的合同却只持续了一年。

他的下一站是拉齐奥队,在罗马这个城市,佐夫作为主教练和俱乐部主席亲眼目睹了球队夺取四尊奖杯的过程。他也体会到了拉齐奥队从濒临降级转化成为上市球队的美好感受……他甚至于1997年一度成为了拉齐奥队的代理教练。

接下来的任命使得佐夫的教练生涯达到了顶峰:由于马尔蒂尼率领意大利队参加1998年法国FIFA世界杯™的经历并不成功,他顶替了塞萨尔•马尔蒂尼(Cesar Maldini)而成为了意大利国家队的主教练。若不是法国队前锋戴维•特雷泽盖(David Trezeguet)在2000年欧洲杯决赛加时赛中的一粒金球,佐夫将为意大利捧回自从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以来的第一个国际比赛的冠军奖杯。但在意大利媒体的眼中,亚军意味着失败。媒体对佐夫铺天盖地的指责令他愤然辞去意大利国家队主教练的职位并重返拉齐奥俱乐部,在这里他执掌起了拉齐奥队的教鞭。在这一年中,他率领拉齐奥队获得了意甲联赛的季军,并将球队带入了下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但这样的成绩并不能使一年前享受过联赛杯赛双冠王成绩的拉齐奥球迷满意。2001/2002赛季初期,拉齐奥队在国内和欧洲赛场节节败退,佐夫也最终离开了教练员的岗位,重新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涯……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佐夫的身上凝聚着足球生涯的辉煌。

足球生涯
国际比赛荣誉

1968-1982 意大利国家队(112次出场,59次队长)
1978年 FIFA世界杯™决赛圈第四名
1978 FIFA World Cup? fourth
1982年 FIFA世界杯™冠军
1968年 欧洲杯冠军

俱乐部

1961 - 1963 乌迪内(Udinese)
1963 - 1967 曼托瓦(Mantova)
1967 - 1972 那不勒斯(Napoli)
1972 - 1983 尤文图斯(Juventus)
570场意甲联赛出场

俱乐部荣誉

1973, 1975, 1977, 1978, 1981, 1982 意甲联赛冠军
1979, 1983 意大利杯冠军
1977 欧洲联盟杯冠军

教练生涯

俱乐部

1988 -1990 尤文图斯
1990 - 1994 拉齐奥
1997 拉齐奥
2001 拉齐奥

国家队

1998 - 2000 意大利

执教荣誉

1990 意大利杯冠军
1990 欧洲联盟杯冠军
欧洲杯亚军

TOP








姓名: 弗朗茨·贝肯鲍尔
生日: 1945年9月11日
出生地: 慕尼黑, 德国



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弗朗茨·贝肯鲍尔(Franz Beckenbauer)无疑都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他重新诠释了"自由人"的角色,是他作为西德队队长捧起1974年世界杯™奖杯;也是他1990年作为教练再次获得了这一荣誉。

1945年9月11日,贝肯鲍尔出生于慕尼黑一个邮局局长的家庭。他从九岁起便开始在SC慕尼黑06青年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于1958年加入拜仁慕尼黑俱乐部(FC Bayern Munich)。

H1964年6月6日,贝肯鲍尔首次代表拜仁上场对阵圣保利队(FC St.Pauli),司职左边卫。仅在当地联赛的第一赛季(1964/65年),他就晋级德甲。

1965 年9月26日,刚满20岁的贝肯鲍尔第一次在国际赛场亮相,随后少年得志的他连续参加了三届世界杯比赛。1966年,年轻的贝肯鲍尔首次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第一场世界杯比赛就攻入两球,最终西德队以5比0大胜瑞士队。尽管德国队后来在温布利那场传奇般的决赛中不敌东道主英格兰队,但三十多年后的贝肯鲍尔仍能够潇洒坦言:“对于一个年轻球员而言,获得世界杯亚军也不错了”。

贝肯鲍尔在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中的表现同样令人记忆犹新。半决赛对阵意大利队时,他肩膀脱臼,但仍然缠着绷带打满全场。只可惜他的敬业精神并未得到回报,意大利以4比3获得了胜利,而德国队只能屈居第三。

不过,贝肯鲍尔回忆墨西哥世界杯时仍然显得很高兴:“1970年那场比赛简直太棒了。那时球迷特别疯狂,球场也不象现在的那样戒备森严。只要高兴,你随时可以出入。只有一位配枪的警官坐在入口处看守整个体育场。今天这种情况是无法想象的,但那时气氛相当轻松。墨西哥的赛事可谓色彩斑斓,那里的人们充满欢声笑语,足球运动生气勃勃。”

击败有史以来最强队之一


    1974年贝肯鲍尔迎来了他的黄金时期。此时他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后防线上的自由人。他在后场的任务不仅仅是防守,还要负责整个球队的组织,而当本方进攻时也会杀到前场。强烈的进攻欲望驱使他向前插上,甚至自己都无法控制。

1974 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0届FIFA世界杯™对于贝肯鲍尔和他的球队而言犹为特殊。从第一场比赛开始,主场球迷只想看到西德队获胜。作为队长,贝肯鲍尔同样感受到球迷强烈的期望,“当你在主场比赛时,压力会增加一倍,因为人人都希望你赢。”

格尔德·穆勒(Gerd Müller)、保罗·布赖特纳(Paul Breitner)、沃尔夫冈·奥弗拉特(Wolfgang Overath)和其他队友顶住了压力,终于使德国队第二次捧起了冠军奖杯。贝肯鲍尔也成为继 1970 年巴西队永久保留雷米特(Jules Rimet)杯后第一位捧起崭新的大力神杯的队长。

1977 年,贝肯鲍尔离开拜仁慕尼黑队转会纽约宇宙队。离开慕尼黑时,他已经为拜仁赢得了所有主要荣誉(三次欧洲冠军杯冠军、四次国内联赛冠军、四届德国杯赛冠军)。他希望能在美国的职业联赛中找到新的挑战,同时改善一下生活。然而从运动员的角度看,转道美国无法进一步促进他在足球事业上的发展,他自己也承认说:“这一举措对我的足球生涯不会有什么促进作用。”

成功无止境


     由于贝肯鲍尔赶赴海外寻求经济利益,德国足协不希望他继续为国家队效力。因此飞越大西洋也为他的国际足球生涯划上了句号。他代表德国上场103次,成为第一个加入“百场俱乐部”的德国球员。

1982 年,时年35岁的贝肯鲍尔回到了德甲联赛,在汉堡俱乐部效力了一个赛季。1983 年在纽约宇宙队踢完了最后一个赛季后,他正式宣布退役。

1984年7月,约普·德瓦尔(Jupp Derwall)在欧洲杯预选赛中失利后,贝肯鲍尔被任命为国家队教练。

他的第一次最重要的成功是在 1986 年墨西哥世界杯上,当时德国队在他的率领下闯入决赛。尽管如日中天的阿根廷赢得了最后的冠军,但贝肯鲍尔的表现已经使他跻身一流教练的行列。



   1990 年意大利世界杯上,德国队成为不可战胜的世界冠军,当布雷默(Andreas Brehme)在与阿根廷队的决赛中罚中点球之后,贝肯鲍尔永远锁定了他在德国足球史甚至是世界足球史上的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队长和教练两种身份赢得世界杯冠军的人。

作为教练赢得世界杯成为弗朗茨.贝肯鲍尔足球事业的颠峰,他说:“应该说 1990 年意大利世界杯对我而言是最重要的,没有比作为教练赢得胜利更好的了。”

1998年他被任命为德国足球协会副主席之前,贝肯鲍尔担任了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主席。在他的领导下,德国成功取得2006年FIFA世界杯™的主办权,那也将是德国继1974年之后第二次获得这项赛事的主办权。

自从德国取得2006FIFA世界杯™主办权后,贝肯鲍尔积极筹划此项大赛。

足球生涯

国际比赛荣誉

103 场比赛(14球),50次场上队长
1966年 FIFA世界杯™ 亚军
1970年 FIFA世界杯™ 季军
1974年 FIFA世界杯™ 冠军
1972年 欧洲锦标赛冠军

俱乐部

1954 - 1958: SC 慕尼黑 06
1958 - 1977: 拜仁慕尼黑
1977 - 1980: 纽约宇宙队
1980 - 1982: 汉堡SV

俱乐部荣誉

1969,1972——1974,1982年德甲联赛冠军
1966,1967,1969, 1971年德国杯冠军
1974——1976年 欧洲冠军杯冠军
1967年 欧洲优胜者杯冠军
1977,1978,1980年美国大联盟冠军
424场德甲(Bundesliga)联赛 (44球)
78场欧洲冠军杯赛 (6球)


教练生涯

俱乐部

1990-1991 Olympique Marseille
1994, 1996 拜仁慕尼黑

国家队

1984 - 1990 德国

教练荣誉

1986年 FIFA世界杯™亚军
1990年 FIFA世界杯™冠军
1994年 德国联赛冠军
1996年 欧洲足联杯冠军

TOP

经典比赛

1998: 尼日利亚-西班牙

日期: 1998年6月13日
体育场: 拉-比乌约雷体育场
城市: 南特,法国
观众: 33,257

尼日利亚 3:2 西班牙
费尔南多·希耶罗(西班牙)21分钟,姆迪尤·阿德波尤(尼日利亚)25分钟,劳尔(西班牙)47分钟,加尔巴·拉瓦尔(尼日利亚)73分钟,苏恩代·奥利塞赫(尼日利亚)78分钟

奥利塞赫为长痛中的西班牙送葬

狂热的气氛充斥着南特的西班牙球迷成群结队地挥舞着红黄两色的旗帜,艰难地越过比利牛斯山脉,这些狂热分子们准备在看台上对数量庞大的尼日利亚拥趸们发起挑战。超级雄鹰(尼日利亚队)的支持者们从头到脚都装扮上了绿色和白色,他们的球队将进行1998年世界杯第一场比赛,球迷们准备和他们的偶像一同翱翔。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实力最强的球队,4年前在美国世界杯上已经展现了实力,他们进入了16强,在和意大利的比赛中领先到了最后1分钟。而且他们还是1996年奥运会冠军,此次在法国,他们希望走得更远。他们拥有塞尔维亚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后者善于带领弱队创造奇迹——他们的目标是超越1990年罗杰·米拉和喀麦隆在意大利世界杯上创造的佳绩。不幸的是,1996年非洲足球先生恩万科·卡努本场比赛只能坐在替补席上——他的心脏病仍然没有痊愈,米卢蒂诺维奇没有冒险派他首发上场。

这个瘦高的球员因其诡异的盘带闻名天下,但即便是遭遇西班牙这样的热门对手,本场比赛仍然是看不到他的表演了。最令西班牙人视若珍宝的,是他们队中最有前途的天才少年——来自于伯纳乌的劳尔。一群富有经验的世界杯老兵坐镇后方,前面有年轻的皇马神童,这样的一支伊比利亚球队是令人畏惧的。不过球队还是存在替补人选上的争议。主教练贾维尔·克莱门特承认自己在选人方面更偏重于来自巴斯克地区的球员,这引起了一阵波澜,不过这也不奇怪,他就是在巴斯克地区出生的。也许巴斯克人特有的刚强和激情,能够更好地对抗懒散的尼日利亚人。



比赛开始了,西班牙首先用艺术足球给对手制造了一点恐慌。这是西班牙在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遭遇非洲球队,他们希望能够早早确定局势。他们精妙的短传渗透让尼日利亚队很不适应,只能在身后追逐他们的影子,劳尔在第2分钟便施放冷箭,对方的高大门将彼得·鲁法伊被迫作出鱼跃扑救。这正是马德里莱诺·克莱门特渴望看到的。
尼日利亚的加加·奥科查头发颜色花花绿绿,他有着绝对的自信,在巴黎圣日尔曼,他是法国球迷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脚法匪夷所思,许多动作都无法预料,看起来他能够以自己的才华拯救尼日利亚于水火之中。

在对手的重重包围之下,非洲人暂时陷入了混乱,他们陷入了困境。劳尔的头球高出横梁,皮球被从观众席上捡了回来。西班牙暂时在控球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在最后一传上屡屡不能到位,这很像在原野上徘徊的唐吉诃德——虽然带着贵族气,但却找不到路。剃了光头的路易斯·恩里克是西班牙队的灵魂人物。像他热爱的奥斯图里亚斯出产的矿石一样坚硬,他在场上从未停止进攻、铲球和追逐。他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上的最后亮相是被毛罗·塔索蒂用手肘打断了鼻梁而血流满面,但裁判却因为没有看到而放过了凶手。

整个上半场,一个单独的敲鼓声一直没有停下来。这是属于马诺罗的“嘭嘭”,他是西班牙的超级球迷,来自于瓦伦西亚,他的标志性装束是那顶特大号的贝雷帽,自从1982年以来就从未和他分开过,“西班牙!西班牙!”他一直喊个不停。甚至连尼日利亚的球迷也对他的投入忘我表示敬意。

早早到了悬崖边




阿方索,一个进攻线上的“花花公子”,穿着他那双永不失约的白色球鞋,一直在寻找射门机会。每当尼日利亚打算发动攻势,他们都会遇到由阿尔贝特·费雷尔领军的西班牙后防线。作为球队的“消防栓”,他是一条真正的牛头犬。还有费尔南多·希耶罗,他的姓“Hierro”,让他看起来真像中路防守的一个铁人(和英文“铁”——iron的发音相近)。
安东尼·苏比萨雷塔是西班牙巴斯克的球门堡垒,称职地接过了前任传奇门将阿科纳达的手套,担任起了国家队的一号门将,他的状态看起来很好。尽管年事已高,但尼日利亚每一次射门对他来说还都不成问题。使用36岁的他对于主教练克莱门特来说受到了非议,因为更年轻的圣地亚哥·卡尼萨雷斯表现同样出色。

比赛很快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对于任何一边来说都是毫无疑问的。美国裁判一边警告恩里克,一边把手伸进自己的口袋,后者无辜地摇着头。还好,这个巴塞罗那球员没有吃到他的第一张黄牌。第21分钟,随着被侵犯,阿方所倒在了禁区外。这是一个危险地带,任意球专家希耶罗带着破门的威胁走了上来。他找到了对方防守的一个破绽,踢出了一脚弧线球,皮球越过了鲁法伊。那个时候,这个后卫是西班牙国家队历史上的最佳射手,这仰仗于他出色的任意球和点球功夫。西班牙的队员长出了一口气——他们的球迷也一样。

可是,仅仅让西班牙队员开心了一会儿,尼日利亚就把比分扳平了。阿德波尤冲到前门柱甩头攻门,皮球越过了苏比萨雷塔,费雷尔在门柱旁站好了位置,但他的身高只允许他把皮球向上、向球门里顶进去。这个扳平距离西班牙的梦幻领先只有4分钟,球场上的暴雨来临,球员们很快被浸湿到了骨头。

西班牙面临暴雨
上半场余下的20分钟是一场你来我往的争斗。受到扳平的鼓舞,尼日利亚的球员开始投入进攻。维克托·伊克佩巴近距离施射,但仅仅击中了边网。在另一边,恩里克接到地面传球杀入禁区,但助理裁判举旗示意越位。



尽管双方都给对手施加了很大压力,但上半场比赛还是平局收场。离开场地的时候,蓄着奇异发型的尼日利亚后卫塔里博·威斯特用大声喊叫和微笑鼓舞队友的士气。
中场休息后,西班牙更有动力地投入了比赛,他们几乎是立刻取得了收获,劳尔冲到了对方禁区内,他的俱乐部队友希耶罗后场长传发动进攻,劳尔直接左脚凌空推射破门。继而就是一阵疯狂的庆祝。

进球之后,西班牙开始全面控球。当球队开始像小孩子玩耍一样任意挥霍机会,用传球来戏耍对手,西班牙的球迷开始用喝倒彩——“奥莱”来羞辱尼日利亚球迷。这太狂妄自大了,太多的比赛都是这样被葬送掉了。

不会永远都是春天
第73分钟,尼日利亚发动了一次威胁不大的攻势。加尔巴·拉瓦尔带球在左路底线处沿着底线传出一记低平球,苏比萨雷塔上当了,他本打算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拿球,他的手掌虽然触到了皮球,但却糟糕地将皮球挡入了自家球门。西班牙球迷响起一片咒骂声,这个丢球太愚蠢了。近乎光头的苏比萨雷塔脸朝下伏在了草坪上。他知道这个打击是对于所有西班牙人的。拉瓦尔简直不敢相信,他的传中球进了门!超级雄鹰和他们的球迷疯狂地庆祝。

这位西班牙后防老将犯下如此低级的失误,难道预示着他们将最终难逃输掉这场经典比赛的命运?尼日利亚展现了最后的疯狂:奥利塞赫距离球门25码大力远射,苏比萨雷塔毫无办法。西班牙被打败了,他们也醒悟了。

马诺罗的鼓声还在继续,但这声音听起来如此空洞,“奥莱”的声音也停止了鼓噪。终场前,塞尔吉错过了角球机会,米卢蒂诺维奇手里还夹着他的战术板,大声向满不在乎的奥科查命令着什么。在补时几分钟后,终场哨终于响起,尼日利亚人开始疯狂地庆祝这意料之外的胜利。

在此后的比赛中,西班牙继续受到希望和失望的双重压力,最终没能从第一阶段突围。即便是在他们小组赛最后一场6比1狂胜保加利亚的结果, 狂热分子的悲伤也没能缓解哪怕是一点。克莱门特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谴责,还有他的巴斯克同乡苏比萨雷塔,都成了此次铩羽而退的替罪羊。

在享受了从小组赛脱颖而出的快乐后,有些人乐观地估计尼日利亚有希望在淘汰赛中走得更远。但他们被小组出线后碰到的对手丹麦足足灌了4个球,在一场有疑问的比赛中,非洲人惨败给高大健壮的北欧人。

TOP

1994:巴西-荷兰
日期: 1994年6月9日
体育场: 棉花碗体育场
城市: 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
观众: 63,500

巴西 3:2 荷兰
罗马里奥 (巴) 53', 贝贝托 (巴) 63', 丹尼斯·博格坎普 (荷) 64', 阿隆·温特 (荷) 76', 布兰科 (巴) 81'

布兰科和“新巴西”粉碎荷兰梦想

巴西队以高超的球技闻名于世,他们来到美国有一个目标,而且仅有一个目标,即夺取国际足联世界杯。获得过三次冠军的巴西队已经有24年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了,此次全队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即舍弃前辈球员精湛的技术和富于娱乐性的打法,而在199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中,展示自己成功的战术和立志夺冠的强大决心。

由罗马里奥和贝贝托组成的出色的前锋搭档是这支让人非常陌生的巴西队中的关键角色,荷兰队在小组赛阶段和第二轮对爱尔兰共和国队的比赛中的防守显得比较虚弱。球队从总体来看,也不似他们以往的国家队那样富有整体性。

此外,本场比赛也是自从1974年德国世界杯的半决赛以来这两队的第一次交锋。当时那场比赛在激情和精彩性上是无与伦比的——至少从后来取胜的荷兰人角度来看是如此。而对足球实力雄厚的巴西队来说,那场比赛则是被他们认为失败的二十年的开始。

强大攻击力
肩膀宽阔、对对手威胁巨大的罗马里奥是他的前锋搭档贝贝托的完美衬托。正如他的绰号(宝贝)一样,他将短裤高高地缠绕在的腰部的样子确实像个脆弱的小孩。而曾随荷兰队夺取过1988年欧洲锦标赛冠军的过气老将罗纳德·科曼则与其针锋相对。科曼此次出现在荷兰稳固的防线上的最后位置。


罗马里奥在比赛开始阶段位置比较靠后,起初他对本队缺乏创造力的中场未能给他传足够多的球显得很不耐烦。但他第一次射门的球被荷兰守门员埃德·德胡伊很容易地接住了。在场地另一端,正处于状态巅峰期的马克·奥维马斯以智巧和难以遏制的冲击从左路给巴西后卫制造了极大麻烦。这使得阿尔代尔提早上紧了发条。奥维马斯担任着为突在最前线的彼得·范沃森和丹尼斯·博格坎普输送弹药的任务。
范沃森是一个难缠的人——一个守卫的梦魇,他当时也处于个人的最佳状态。范沃森被巴西队后卫阿尔代尔摔倒在地,荷兰队获得了踢任意球的机会,球到了门前,身材柔韧、长着一头金黄头发的博格坎普头球攻门,球稍稍高于球门横梁飞出。另一位参加过88年欧锦赛的弗兰克·里杰卡尔德在中场位置担任着协调衔接的角色,但他的速度比几年前曾是优秀后卫的自己已经慢了一些。

桑巴风格一瞥
后卫莫罗·希尔瓦的射门从球门上角外侧偏出。这名身材高大的后卫在插上助攻时也颇具威力,但是罗马里奥对于巴西来说是真正的强手。他总是伺机发动攻击,随时都准备抓住瓦尔克斯的防守破绽。他凭借在里约热内卢狭窄的街道上磨练出来的高超技术,成为场上名符其实的猎手。

眼看上半场比赛要风平浪静地结束时,贝贝托和罗马里奥完成了一次天衣无缝的配合。他们凭借着熟练的一脚传球配合差点打破荷兰队的防守。只有两个人这次的精妙配合还象是昔日巴西队风格的灵光乍现,但由于最后一脚射门欠佳,使得上半场双方各无进球。

但是,在下半场一开始,巴西队就开始大放异彩,开始了猛烈的攻击。加林查、托斯塔奥和贝利的声音似乎回响在达拉斯的上空。罗马里奥和贝贝托的默契有经验丰富的欧洲人绷紧了弦。

荷兰队的防线在第53分钟时突然被突破,里杰卡尔德在前场组织进攻时出现一次传球失误,球被巴西队断到。贝贝托从左边拦截,带球过人,随后以一个地滚球将球送到了罗马里奥的脚下。罗马里奥在摆脱了老科曼的防守后,从无人看守的地带以一记近距离凌空射门将球射进了球门。他大吼着奔向角旗,用膝跪地进行庆祝,年轻的罗纳尔多当时正坐在场边作壁上观。

慌乱的范沃森被替换下场时显得有点可怜。现在任务落到了博格坎普肩上,他是荷兰足球的王者克鲁伊夫和范巴斯滕真正的继承人,从他担忧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位头脑聪明的前锋对自己所处的地位了解很清楚。


博格坎普还以颜色
荷兰队看上去正在被粉碎,球迷们吹奏的“神的进军”的号角声已经消失在空中。巴西人则开始鼓声大噪,他们的两名前锋此时已渐入佳境。贝贝托曾有一脚射门擦着门柱偏出,令观众大为遗憾。仅仅几分钟后罗马里奥也得到良机,但是德胡伊及时解围。
这可能不是老式桑巴,但却真正合拍并富有效力。只要水中有血,作为鲨鱼的两位巴西前锋就会立刻警觉起来。第63分钟,轮到贝贝托唱主角了。德胡伊救球时将球打到罗马里奥身后,使罗马里奥处在了越位位置,因而无法发挥作用。荷兰队后卫队员以为裁判员会鸣哨示意越位,都放慢了脚步。而贝贝托则趁机从后面插上反越位成功,轻松盘过门将德胡伊破门。场上比分打成2-0,巴西队打入半决赛的希望已在眼前。贝贝托双手作晃动摇篮状跑向边线来进行庆祝——为了庆祝他巴西家中新降生的小贝贝托。

荷兰队已经崩溃而且看上去败局已定。但仅在巴西队打进第二个球的几秒钟后,一记长距离的边线球就已掷到插入禁区内的博格坎普脚下。他越过两个防守,毫无预兆地将球从门将塔法雷尔头顶打入球门。他没有做任何表示庆祝的动作就迅速回到中圈位置,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把2-0认为最危险的领先比分的原因。

没过多久里杰卡尔德就因为他的腿受伤而下场了,他的世界杯之旅也宣告结束。

精明的布兰科,高效率的巴西
荷兰队随后再次还击。他们即使要倒下去,他们也会与此同时猛击面前的巨人。博格坎普在比赛中觉醒了。第76分钟球弹出界外,荷兰队获得角球的同时,他粗暴地提醒裁判,对方已经在禁区内手球犯规,他认为裁判员应该判罚点球才对。荷兰队赢得的这个角球由奥维马斯开到门前,阿隆·温特跳起,力压塔法雷尔,将球顶进大门。进球后的荷兰队球员跑至角旗边疯狂庆祝,他们渴望着打入四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从未见过这样的足球比赛。


但是这支新的巴西队保持着他们的冷静。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如同易碎的玻璃球一样情绪化了。这支由布兰科、邓加等领军的队伍立刻卷土重来,继续发动进攻。他们相信自己的胜利是他们多年来曾经的痛苦和遭遇应得的补偿。
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两队的拚争也愈发激烈,布兰科曾肘击奥维马斯。愤怒的琼克报复性地将这位曾参加过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赛的对手放倒。局部的争吵开始爆发——双方球员互相推搡,而没有一个人让步。最后巴西获得任意球的机会,由于距球门太远,这个球看上去似乎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但经过长距离助跑之后,布兰科在离比赛结束只有9分钟的时候,从27码远的地方将球贴着门柱内侧射进,使巴西队再度领先。

南美人乘胜前进,最终夺得冠军。这是巴西队永久占有原来的冠军奖杯儒勒·雷米特杯后,首次捧起国际足联世界杯。他们在半决赛中打败瑞典后,又在决赛中同过互射点球打败了缺乏激情、一味防守的意大利。这是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历史上首次以这种不确定的方式决出胜负,幸好迄今也只有这一次。

荷兰败阵而归,但他们没有气馁,开始对球队阵容进行调整,摒弃了88年欧洲冠军队中的那些老迈球员,招入新一代球员,组成了一套速度更快的阵容。四年后他们卷土重来。

但很不幸,他们再次输给了巴西。随着罗纳尔多时代的到来,荷兰队在法兰西98世界杯的一场半决赛中被点球淘汰出局。那场比赛也是98年世界杯赛的一场经典比赛。

TOP

1986: 巴西-法国
日期: 1986年6月22日
体育场: 哈利斯科体育场
城市: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
观众: 65,000

巴西 - 法国 1:1 经过加时赛, 3:4 互射点球
卡雷卡 (巴) 17', 米歇尔·普拉蒂尼 (法) 40'

哈利斯科经典之战法国淘汰巴西

1986国际足联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法国队对巴西队之战永远是一场值得回味的比赛。这是一场刚刚夺得欧洲冠军的球队与作为浪漫足球无可争议的代表之间的对决。巴西队自从贝利、托斯塔奥那届的国家队夺取儒勒·雷米特杯以来,已经有16年未尝夺冠滋味。在巴西国内,已经产生了对巴西在世界足坛是否还拥有至尊地位的巨大疑问。在经历了四年前同样是在四分之一决赛阶段被意大利队无情淘汰的噩梦后,苏格拉底和儒尼奥尔重新随国家队出征世界杯,希望能夺回荣誉。巴西足球的标志性人物济科此时也在队中,但由于不在状态,已沦为了替补队员。

拥有两位中场巨星米歇尔·普拉蒂尼和阿兰·吉雷瑟的法国队在四年前西班牙世界杯半决赛中在塞维利亚遗憾地被德国队淘汰后,也盼望能在本届比赛中复仇。

这场比赛是在气温高达45摄氏度的天气条件下开始的。两队在比赛中均频繁快速通过中场,发动大举进攻,似乎要以此表达对古老的阿兹台克太阳神的敬重。儒尼奥尔老当益壮,继续为巴西队冲锋陷阵,岁月的痕迹只是在他灰白的头发中才能看到。出现在中场拖后位置上的苏格拉底依然是一脸大胡子,也依然是那样从容不迫,象一位神圣的将军指挥着全队的攻防。前锋线上的危险人物则是卡雷卡。被认为是加尔吉尼奥继承人的他令法国队的防守队员胆寒。不过,他并没有吓倒法国队的后防悍将曼努埃尔·阿莫罗。身强力壮的阿莫罗后来当选为本届世界杯的最佳后卫,他在本场比赛中不仅屡屡在本方门前救险,还频频参与进攻。

开场阶段双方同遇难题

巴西队深知,要想拿下本场比赛就必须看住阿莫罗。但令他们难堪的是,本场比赛的第一次射门恰好是由这位法国人完成的。当时普拉蒂尼和吉雷瑟通过精妙的撞墙式配合为阿莫罗创造出机会,使阿莫罗实施了一次23码外的远射。他这脚威胁很大的射门仅仅差之毫厘,偏离了目标。全场65000名观众都为这脚精彩的射门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阿莫罗在短暂的失望后,很快跑回到自己的位置,那里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



尽管巴西队球员拥有轻快优雅的脚法,但有着“生活乐趣”绰号的法国队中场同样无与伦比。小个子足球大师吉雷瑟与普拉蒂尼之间轻巧的传切配合令烈日灼晒下的巴西球员晕头转向。总喜欢把球衣的下摆放在短裤外边的普拉蒂尼虽然看上去显得疲劳,但他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优秀球员,与吉雷塞的传接配合极为默契。他们二人时常象兄弟或共同生活多年的老夫妻那样拌嘴,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都能立刻被对方所理解。尽管个人才能在比赛中非常重要,但共同征战球场对他们来说才是更为重要的,他们力图将私人之间的默契关系充分发挥到赛场上,而暂时搁置两人间的争议。
但是,巴西队在本场比赛中的意图通过他们所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就鲜明地显现出来了。当时,总是得不到后方支援的卡雷卡被迫后撤,自己来拿球。他得球后,用外脚背传递给已经插到法国队门前、身高腿长的苏格拉底。但法国队门将若埃尔·巴茨也开始了这令他自豪的一天的精彩表现,奋力扑出了苏格拉底医生的怒射。

转瞬之间,巴西队已经在比赛中占据了上风。本场比赛是一场风格与激情的较量,既如诗如画,又似急风暴雨。巴西队以一种令人畏惧的冷静在等待着机会,给对手致命一击。在他们首先完成一击后,一切才是刚刚开始。

巴西队找到感觉

已经以漂亮的远射征服了墨西哥观众的巴西队后卫球员霍西马尔这时抬头观察中场右路地带,发现了表现活跃的队友穆勒正在回头要球。霍西马尔立即作出回应,将球传给距离他20码远的穆勒。包括阿莫罗在内的三名法国防守队员已严阵以待。儒尼奥尔和穆勒之间漫不经心的传球看上去让人觉得似乎他们并不急于推进,然而在一个传跑配合后,卡雷卡已在不经意间从左路插上到了空当位置上。除了老谋深算的儒尼奥尔,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位从另一侧插上的前锋。卡雷卡直接面对巴茨起脚射门,准确无误地将球从远侧门柱内攻入球门。整个球场内立即想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比赛开始仅17分钟,已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巴西队便看到了重温往日辉煌的希望。

此后,进攻仍是本场比赛的基调,双方每一次传给门将的回传球都会招致哈里斯科球场的满场嘘声。法国队看上去有些一蹶不振,多少令人惊奇。普拉蒂尼一度也因无所事事而表现得很不耐烦,时常在发牢骚。而斗志旺盛的阿莫罗这时担当了指挥的重任。他在带球沿右路跑动中将球传给了包抄上前的多米尼克·罗歇托。当时法国队的主教练亨利·米歇尔是由于看重罗歇托参赛经验较丰富的优势,才委派他参加本场比赛,而弃用了让-皮埃尔·帕潘的。但罗歇托这次进攻仍未能构成威胁。

随后,普拉蒂尼也犯了一次罕见的传球错误,被巴西队抓住机会转入进攻。由于没有其他法国队员回防,孤掌难鸣的蒂加纳急得大喊大叫。苏格拉底一脚长距离的直传球又为卡雷卡提供了突破机会,对法国队的防线构成巨大威胁。卡雷卡带球闪过马克西姆·博西斯后,传球给位于远侧门柱附近的穆勒。穆勒接球后摆脱防守队员,随即起脚射门。巴茨此时已经无能为力,但关键时刻门柱帮了他的大忙。

法国队绝处逢生

上半场临近结束时,法国队从巴西队的左路打开了突破口,这一地带正是巴西队的薄弱部位。阿莫罗传球给吉雷塞,后者是在换位到罗歇托的位置出现在那里的。吉雷塞传中后,门前抢点的雅尼克·斯托佩拉在对方年轻门将奥斯卡的干扰下试图鱼跃冲顶,但未能碰到球。就在两人撞到一起,双双倒在门前时,普拉蒂尼先生已经从远点包抄到位此时巴西队已经城门洞开,普拉蒂尼轻松一击,将球踢入球门。双方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就在巴西队队员以种种理由抗议这个球应该判无效时,身为法国队队长的普拉蒂尼则平静地庆祝了进球。

下半场比赛中,两方队员都使尽了浑身解数。曾有一种夸大的观点认为,本场比赛达到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这的确是一场最为纯粹的足球赛事,体现了足球比赛所有的本质特点。双方在下半场都得到了很多机会,但却都没能再进球。随着比赛的进展,双方队员的体力开始下降。而看台上球迷也利用一切机会从裁判员背后向场地内投掷灌满水的小塑料袋。
双方不懈的进攻创造出多次破门的绝好机会。步履轻盈的蒂加纳曾有一次攻到前场,得到罗歇托的传球后,形成了与巴西队门将一对一的局面。但一次多余的触球将这次机会断送了,奥斯卡迅速将球破坏。随后,在场地另一端,儒尼奥尔的一次威胁很大的射门险些让巴茨回到球门里捡球。精彩的场面不胜枚举。

机会接踵而至,济科登场

尽管巴西队所施加的压力从未放松,但法国队的防线在钢铁斗士阿莫罗率领下固若金汤。与他的表现相似的还有博西斯。他似乎还对四年前在对西德队的世界杯半决赛中射失点球耿耿于怀。卡雷卡则有一次高高跃起头球攻门,但门柱再次帮助了巴茨。

猛然间,一位救世主出现了,在场边疯狂地做着准备活动。他在场上陷入僵局之时临危受命,冲上了前线。刚上场不久,仍然身穿10号球衣的他就为布兰科扯出空档,他在中场地带一脚仿佛心灵感应般的传球使布兰科直接杀到法国队门前,构成严重威胁。这是他上场后的第一次触球。巴茨在情急之下只能将布兰科摔倒在地。罗马尼亚籍主裁判伊万·伊格纳刚把手指向罚球点,巴西队球员就已过早开始提前庆祝了。在迅速征求了场上队长埃迪尼奥的意见后,济科分开众人,准备亲自主罚这个点球。他将成为英雄……抑或是替罪羊。

巴茨作出了成功判断,扑向自己的右侧,将巴西队的致胜球挡在了门外。在法国队后卫球员们匆匆凑上去祝贺巴此时,普拉蒂尼则悄悄走到济科面前,摸摸他的脖子以示宽慰。这两位优秀球员都同样身穿10号球衣。

在比赛的最后十五分钟里,场上球员普遍都出现了疲劳现象。双方都想竭力避免踢加时赛。这是一个关系到胜负存亡的问题。济科竭尽全力试图弥补自己射失点球的过错,但他的每次触球都并不理想。受到挫折的他沮丧已经写在脸上。在巴茨又一次挡出卡雷卡的射门后,加时赛已经不可避免了。

在加时赛的上半场,双方的对攻仍未停歇。法国队看上去似乎要更快地崩溃,博西斯在本方后场疲于奔命。令法国队感到庆幸的是,前15分钟被顺利地挺过了。

最后一搏,点球战

加时赛的下半段中,双方都有机会破门,而法国队的形势更好一些。他们在延长期比赛结束前又一次攻到前场作最后一击。普拉蒂尼在关键时刻再次发挥作用,他的一次漂亮的直塞球为替换吉雷塞出场的布鲁诺·贝隆创造了个人面对球门的机会。这是一个必进球的机会,但奥斯卡从球门区狂奔出来,用双手抱住了贝隆。贝隆试图控制住身体不被摔倒,但进球机会已经错过了。怒不可遏的普拉蒂尼立即回身追向主裁判,吼叫着与他申辩。



在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几秒钟时,路易斯·费尔南德斯曾试图凌空远射,但这脚射门令人可笑,他有必要为这次射门当即向队友们道歉。终场哨终于吹响了,足球版的俄罗斯轮盘赌又要上演了。在瓜达拉哈拉不知疲倦的烈日下,必然有一方要以这种残酷方式被淘汰掉。
苏格拉底首先走到罚球点,他象以往每次罚点球一样,只经过短短几步的助跑,在踢球前略停顿了一下。但巴茨表现更加稳健,轻松将球扑出。这位32岁的巴西巨星本届是最后一次参加国际足联世界杯赛。以这种方式收尾之后,他孤单地走回到队友们围坐的中圈。这段路对他来说或许是很漫长的。

成功,成仁

斯托佩拉的射门对准了球门中路的上方,球网被撞起的同时,他也高举起了拳头。判断力准确的巴茨尽管又猜对了巴西队阿莱芒的射门方向,但由于球速太快而未能挡住。轮到阿莫罗了,这座法国队后防线上的磐石尽管略有迟疑,但还是将球打进。随后走上前来的是带着复仇心态和一腔怒火的济科。令他欣慰的是,巴茨这次判断错误了方向。

贝隆曾在本场比赛的正常时间内被奥斯卡摔倒在地,未能提前成为法国队的英雄。但他的点球又打在了门柱上……幸好球恰巧弹到奥斯卡头上,重新落入了球门内。这或许算是报应吧?埃迪尼奥立即向主裁判提出抗议,认为这个球不应该算尽。但伊格纳判定进球有效,法国队因此在三轮点球过后以3-2领先。

在布兰科将球射进后,轮到普拉蒂尼保住蓝衣军团的领先优势了。还有谁比这位那年的欧洲足球先生更适合承担这一重任呢?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将球从横梁上方高高踢飞。他当即用手抱住了头。难道法国队要再次失足于点球战吗?但紧接着,胡里奥·塞萨尔也将球踢在了门柱上。

费尔南德斯走上前准备射点球时,点球战的比分是3-3。他盼望自己的这一脚不要象在加时赛末尾那脚可怕的凌空射门一样。他提鞋、提袜子时的神态似乎是马上就要上绞架。奥斯卡这边也针锋相对,示意费尔南德斯稍候,随即走到球前,用目光与对手进行着交锋。奥斯卡猜测球将射向左边,但费尔南德斯实际上将球踢向了右边。

最后的场面是普拉蒂尼与意外成为英雄的费尔南德斯跪着相互拥抱。这位队长深知自己欠了队友无法偿还的债,因此抱着年轻的晚辈迟迟不肯放开。巴西队此时的心情则完全是另一种样子,济科在与对手交换完球衣后,独自捱回休息室。在那里他可以放纵自己的流泪。

TOP

1986: 阿根廷 - 英格兰
日期: 1986年6月22日
体育场: 阿兹台克体育场
城市: 墨西哥城,墨西哥
观众: 114580

阿根廷2比1英格兰
[迭戈·马拉多纳(阿根廷)51分钟,迭戈·马拉多纳(阿根廷)54分钟,加里·莱因克尔(英格兰)80分钟]

马拉多纳击沉了英格兰

所谓“上帝之手”和“世纪最佳进球”已成了广为流传的足球故事,并会让大多数球迷回忆起那一场伟大的遭遇战。 在1986年FIFA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上,阿根廷队遇到了英格兰队。两个风格和意识迥异的球队就要在墨西哥城具有传奇色彩的阿兹台克(Aztec)体育场那令人窒息的热浪中书写新的历史。 这个闷热的墨西哥城,传奇的阿兹台克体育场,因一场以不同风格碰撞的比赛,以及惊世骇俗的进球,而被改写了历史。

这是一场应当被载入史册的比赛。马岛战争对于双方来说仍然记忆犹新,而在足球场上的敌对则应当追溯到在英格兰举行的™1966年世界杯。从那时到现在,无论是什么原因,阿根廷和英格兰之间的比赛从来不缺少激情,这一点几乎已经成为定律。英格兰以来他们典型的英式打法,防守上干净利落,进攻则开门见山。阿根廷队用他们完美无瑕的技术弥补了身体上的劣势。这场比赛拥有了各种制造经典的要素,不过因为一个天才的存在,这场比赛事实上被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迭戈·马拉多纳。

阿根廷的晋级之路相当轻松,在场上始终信心十足。有着世界上最出色的球星马拉多纳领军,他们下定决心要重温1978年第一次夺得世界杯的辉煌。

罗布森和威尔金斯缺席英格兰

英格兰1966年的光荣已经过去很久了,不过在经历了一个令人失望的开头(他们几乎被淘汰出小组赛),他们的进攻已经走入正轨。很快就要从埃弗顿加盟巴塞罗那的加里·莱因克尔在同巴拉圭的生死战中上演了帽子戏法。格伦·霍德尔是个优雅的中场组织者,他们还拥有经验丰富的中路防守组合——特里·布彻和肯尼·萨姆森,以及足坛常青树——门将彼得·希尔顿。他们能重温美好时光吗?即便能的话,他们也将缺少受伤的两员主将——布赖恩·罗布森和雷·“布齐”·威尔金斯。

慢、慢、快快!慢

经历了开场的试探之后,特里·芬维克发动了全场的第一波攻势,但他在第6分钟的射门无功而返。而阿根廷队在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过多的盘带上,他们用迅速的短传渗透推进比赛。他们的第一次进攻就险些得手,马拉多纳带球突然起动,但在距离球门30码的位置被芬维克拉倒(第8分钟’)。希尔顿防守稳健,将任意球挡出门外。

英格兰接下来几乎破门成功,霍德尔’的分球令对方门将内里·蓬皮多不慎滑倒,比尔兹利却将球打到了边网上。(第12分钟’).

“金童” 单人摧垮整条防线

卡洛斯·比拉尔多’的球员不肯束手就擒,他们迅即夺回了比赛的主动权。马拉多纳开始用他的魔术脚法蹂躏英格兰的后卫线,在对方禁区附近的危险地带赢得了一系列任意球。其中一个任意球,距离球门大概25码左右,马拉多纳的弧线球射门擦门柱而出。 (第31分钟’).



“上帝之手”



© Popperfoto 到了这个时候,阿根廷正在尽力展现进攻的才华,对于英格兰的防线来说正是最恼火的时候。马拉多纳被布彻用手肘击中面部后倒地(第40分钟’),不过这个伊普斯维奇的后卫如果认为自己已经将马拉多纳击溃,那他就大错特错了。阿根廷的这位艺术大师起身抖抖土,他的报复方式–是如此快意恩仇,却又备受争议。

经过一次二过一后,巴尔达诺在中路一次迅疾的突破被英格兰的后卫阻止,后者’中的史蒂夫·霍奇将球挑起,意图将球从空中回传给门将希尔顿。马拉多纳从不是一个轻易放弃任何机会的人,他加速奔跑,凌空跃起,抢在从球门线上出击的希尔顿之前,用举过头顶的手将球击入球门! (1-0, 51分钟’) ! 布彻’的抗议在突尼斯主裁判本内索尔面前徒劳无益,后者确信马拉多纳是用头球破门,进球有效!不可思议!


[img] [/img]“世纪入球”



© 法新社 “上帝之手”,在马拉多纳’的描述中是这样定义的,毫无疑问扭转了比赛。不过就像是作为补偿一样,“迭戈·马拉多纳”打进了一个后来我们经常称其为“世纪入球”的进球。这个进球完全得益于他自己杰出的个人才华,他在本方半场得球,然后开始启动,向右,摆脱了比尔兹利和彼得·雷德的纠缠,阿兹台克球场的11万5千名观众亲睹了这个魔幻时刻,他带球直闯对方半场,连续晃过了接连扑上来的芬维克和布彻,最后绕过出击的希尔顿,将球捅入球门,第55分钟,比分变成了2比0。这绝对是一个天才的梦幻进球。

迭戈后来解释说,他曾经有过一次相同的“长途奔袭”,那是1981年在温布利同英格兰的友谊赛中,但面对出击的英格兰门将雷·克莱门斯,他的直接射门却偏出了。他的弟弟在比赛后告诉他,他应该直接选择晃过‘门将打空门。所以迭戈仅仅是听从了他弟弟’的建议,但问题是——他为什么没有在0比0的时候进行如此疯狂的尝试?无论如何,博比·罗布森’的球员只能接受2比0的现实,>阿根廷人放肆地把球踢向中场。

霍德尔吹响反扑的号角

英格兰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努力,用骨子里不屈不挠的精神寻找挽回败局的办法。霍德尔是英国最好的中场组织者,他是第一个吹响反扑号角的人。这个托特纳姆的前卫’距离球门25码的任意球迫使蓬皮多作出惊险扑救(第68分钟’),这个射门也唤醒了他的队友。罗布森’决定孤注一掷,派上克里斯·瓦德尔和约翰·巴恩斯,以加强左路的攻势,特别是后者,他成为了英格兰反扑的发起者。

这位拥有田径运动员般的边锋开始了他的表演,他沿边线下底,他精准的传中球帮助莱因克尔打入了本届赛事个人的第6球(2-1, 第78分钟’)。英格兰队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即使是阿根廷人中圈开球后妄图压制这种希望之火。阿根廷再次发动攻势,马拉多纳为替补上场的队友卡洛斯·塔皮亚做球,博卡青年队的前卫队员横拨晃过了桑索姆起脚大力射门,但却偏门而出(第79分钟’)。


英格兰’的最后挣扎



© 法新社 英格兰拼到了最后。在最后时刻的一次赌博中,巴恩斯从左路突破到了底线,再次传出了好球,莱因克尔再次出现在传中球的落点上,他的头球’几乎将比分扳平,但令人失望的是,对方的胡里奥·奥拉蒂科切亚出现在了射门的路线上, ’ 把这位最佳射手的努力化为泡影,英格兰只得到了一个角球(第88分钟’)。

比赛结果毫无疑问:阿根廷进入了半决赛。因喜悦而爆发出欢呼的阿根廷?队员在终场哨响时开始了疯狂的庆祝,因为这已经不仅限于体育本身了。马拉多纳在获胜后公开说,“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决赛。比赢得胜利更重要的是,我们击败了英国人。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场比赛”。结合着强烈的获胜信念和他过人的天赋,金童和他的球队一起获得了最后的冠军。

TOP

1982: 意大利 - 联邦德国
日期: 1982年7月11日
体育场: 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
城市: 马德里,西班牙
观众: 90,000

意大利 3:1 西德
[保罗·罗西(意大利)57分钟,马尔科·塔尔德利(意大利)69分钟,亚利桑德罗·阿尔托贝利(意大利)81分钟,保罗·布赖特纳(西德)83分钟]

意大利在重量级战斗中胜出

1982年7月11日,马德里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90,000名观众涌入伯纳乌球场观看1982年西班牙FIFA世界杯™的决赛,交战双方是那届比赛中最好的两支球队——意大利和西德。

两个球队的阵容都充斥着大量烁烁放光的名字:佐夫、詹蒂莱、塔尔德利、保罗·罗西西德队的布里格尔、布赖特纳、福斯特尔、利特巴尔斯基和鲁梅尼格。整整90分钟,令人激动得发抖的比赛,无比壮丽的碰撞。

从开场起

上半时意大利队开球,他们立即投入了对比赛进行控制的角逐中。但是他们的德国对手,在教练德瓦尔的率领下,仅在比赛刚刚开始两分钟,就创造出了第一个机会:利特巴尔斯基从左路突破,将球斜传到了克劳斯?菲舍尔的脚下,后者做了个二过一,将球敲回给利特巴尔斯基,小个子边锋、昵称“利蒂”的利特巴尔斯基起脚打门,但意大利传奇门将迪诺?佐夫轻松将球得到。

接下来轮到了西德队队长鲁梅尼格的表演,他一度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但他带球盘过了贝尔戈米和卡布里尼,在禁区内转身射门,但皮球偏门而出。

第5分钟,西德队员德雷米勒和意大利球员格拉基亚尼发生冲撞,后者在同强壮的德国人冲撞中重重倒地,不幸右肩膀触地,来自巴西的主裁判科尔霍示意比赛继续!意大利的替补席上一片喧哗。西德队在左侧继续进攻,而格拉基亚尼仍然痛苦地倒在中线处,面孔因为疼痛而扭曲。

一番挣扎后,格拉基亚尼勉强站了起来,咬牙重新投入了比赛,但伤痛明显影响了他的状态,比赛开始了仅仅7分钟,意大利的替补前锋阿尔托贝利替换格拉基亚尼上场。


比赛陷入僵局



© 法新社 经过了一个激烈的开局,比赛陷入了沉闷当中,德国队有两次在右路打算做些文章,不过利特巴尔斯基和鲁梅尼格都没能突破意大利的防线,朱塞佩·贝尔戈米卡位得当。

一刻钟过去了,但双方都没能打破僵局,两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场的争夺而不是两个禁区内。第23分钟,哈拉德·“托尼”·舒马赫经受了一次考验,贝恩德·福斯特尔尝试解围,把球给向本方球门,结果高出了横梁。布鲁诺·孔蒂左侧主罚角球,德国队后防线没有惊慌失措。

意大利队从左路突破,阿尔托贝利将球传给埋伏在中路的孔蒂,后者在被布里格尔贴身防守。孔蒂在布里格尔的压迫下倒地,但主裁判毫不犹豫指向了点球点。德国队员将主裁判科内霍团团围住,表示自己的无辜,但点球判罚没有改变。

舒马赫和安东尼奥·卡布里尼一对一:德国门将显然比对手要镇定。卡布里尼开始助跑,射门——但皮球从右侧门柱外偏出!意大利丧失了领先的绝好机会。

第31分钟,由于侵犯卡尔·海茵茨·福斯特尔,布鲁诺·孔蒂得到了本场比赛的第一张黄牌。上半场比赛着实令人失望,这张黄牌和那个点球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值得记录的内容。

如果两个球队都想赢得世界杯,那么他们需要有更多的进取心。中场哨响起给了意大利主教练恩佐·贝阿尔佐特和他的德国同行朱普·德瓦尔15分钟的调整时间,用来安排下半场的比赛。


证明谁说了算



© Popperfoto 下半场鲁梅尼格和卡尔茨开球,他们立刻带领德国队杀入了对方半场,寻找破门的机会。不过这个机会很快就以一个距离球门20米的任意球结束,意大利队逐渐重新控制了局面。朱普·德瓦尔的球队尝试用强壮的身体对抗意大利队出色的技术,不过他们的对手决不是那么容易被征服的。意大利人用熟练精巧的短传,给德国队的后防线制造了极大的威胁。

第57分钟,僵局终于被打破,斯蒂利克在禁区左侧将孔蒂拉倒,意大利队主罚任意球,皮球开入禁区,德国后卫没能将球解围远,孔蒂在距离球门30米处得到了皮球。

鲁梅尼格从身后放倒了孔蒂,裁判再度判罚了任意球。德国人还在为这个球同裁判争执,马尔科·塔尔德利快速开出任意球,克劳迪奥·詹蒂莱在右侧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得球,他在禁区边传中,尽管阿尔托贝利没能碰到皮球,但保罗·罗西已经赶到,这个抢点意识充分说明他为什么被认为是意大利历史上最优秀的前锋之一。他在最适当的时间出现在了最适当的位置,头球破门,将比分改写为1比0。德国人再一次争辩,他们认为这个球越位在先,但最终进球有效,意大利获得领先。


德国人敞开球门



© 法新社 德国人现在不得不放手一搏,力求扳平比分。斯蒂利克为了激励本队的前锋,也加入到了进攻的前沿,菲舍尔、鲁梅尼格和利特巴尔斯基反复冲击意大利队的防区,力求打开局面,但对手异常顽强,顶住了西德队的反扑。

为了扳平比分,德瓦尔不得不做出应对调整,第62分钟,他用前锋赫鲁贝施换下德雷姆勒,以增加前锋线上的高度和头球。赫鲁贝施上场后几分钟就觅得机会,他的汉堡队友曼弗雷德·卡尔茨踢出了他那著名的弧线传中球,高中锋何鲁贝施成功地抢到了佐夫的前面,但他的头却没能碰到皮球。

自从罗西破门开始,比赛的节奏骤然加快。第69分钟,加埃塔诺·西雷亚本方半场发动长传转移,皮球被转移到了右路,阿尔托贝利加入了战团,带球突进到了禁区边沿,面对布里格尔的防守灵巧地转身摆脱,罗西得到了皮球,继而低传给了后排插上的西雷亚,后者并没有选择射门,而是脚后跟再次传回给在禁区内的罗西,做了个二过一,罗西将球敲回给了西雷亚,后者助攻中路的塔尔德利,塔尔德利距离球门17米倒地怒射,随着他的倒地,他的射门打进了球门的右下角,舒马赫则失去平衡,意大利两球领先。

贵宾席上,意大利总统亚利桑德罗·佩尔蒂尼和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并肩而坐,这第二个进球让他忘形地跳了起来。这第二个进球是决定性的。


意大利投入战斗



© Popperfoto 比赛还剩下20分钟的时候,西德队本来有两次机会把比分扳平,德瓦尔在不利局面下做出最后一次赌博,用年轻的汉斯?穆勒换下了疲惫的队长鲁梅尼格。第73分钟,西德队的施蒂利克很幸运地逃过一劫,在冲撞了主裁判后,他仅仅得到了一张黄牌的处罚。

西德队太需要一个进球来挽回一些士气了,但他们每一次进攻总是以失望告终。不是把球踢高,就是一些没有威胁的远射,在决赛中,两届世界杯的得主最终无力挽回败局。

第81分钟,意大利巩固了胜果。布鲁诺?孔蒂从本方半场出发,带球前进,扑入德国人的防区,西德队防线压了上来,孔蒂将球传给了阿尔托贝利,后者已经摆脱了盯防他的后卫,距离球门11米得到了皮球。西德队门将舒马赫弃门出击,但阿尔托贝利轻松地晃过了对手,将领先优势扩大到了3比0。比赛已经没有悬念了,距离意大利第三次捧得世界杯只剩下9分钟了。

最终的比分定格为3-1,距离比赛结束前7分钟,西德队员保罗?布赖特纳为本队打入了挽回颜面的一球。但是布赖特纳对于自己进球的反应体现了西德队的情绪:没有庆祝动作,甚至没有一个微笑,他知道,他的球队已经没有机会了。

也许,西德队此前在同法国队进行的那场非同寻常的半决赛中消耗了太多。也许意大利在这个夜晚表现得太出色。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技术流派的南欧天才们夺得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实至名归。

TOP

1982: 意大利 - 巴西

日期:  1982年7月5日
体育场: 萨里亚体育场
城市: 西班牙巴塞罗那
观众: 44000

意大利 3:2 巴西
[保罗·罗西 (意) 5', 苏格拉底 (巴) 12', 保罗·罗西 (意) 25', 法尔考 (巴) 68', 保罗·罗西 (意) 74']

激情罗西击败魅力巴西

这场比赛实现了保罗·罗西和所有意大利球迷的梦想。贝阿尔佐特率领的意大利队挑战桑塔纳率领的巴西队,双方争夺的是进入半决赛的名额。 意大利队只有获胜才能晋级,而夺冠大热门巴西队只需打平就可出线。

保罗·罗西的重生

因踢假球被停赛了两年后,保罗·罗西重返赛场,重新回到了迷人的足球比赛中来,这就注定了他将在西班牙198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赛上大放光彩。但25岁的他在本届比赛开始阶段表现平庸,在小组赛中他碌碌无为的表现立即招致意大利媒体的口诛笔伐。

幸运的是,老谋深算的恩佐·贝阿尔佐特力排众议,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中,保留了罗西的首发出场位置。其余的就是载入史册的事件了。在这场真正的史诗般比赛中,罗西成为意大利的救星。


巴西绝对热门



© Popperfoto 特莱·桑塔纳的巴西队在本届比赛前被公认为是夺冠的头号热门,队中拥有塞雷佐、济科、法尔考和苏格拉底等一批天才队员。在第二阶段比赛中,他们已经以3-1战胜了卫冕冠军阿根廷队,这样他们在于意大利队的这场比赛中只需要打成平局就可以进入最后四强…

巴西人的压力,意大利人的激情

与很多这样巨大压力的比赛一样,本场比赛开始阶段,双方都谨小慎微。苏格拉底和他的队友们在局面上略占上风,但意大利队精心设计的战术不久就表现了出来。

在比赛刚开始5分钟时,加布里勒·奥里亚利带球沿右路迅速突破后,将球转换传给了安东尼奥·卡布里尼。这位意大利队4号球员看准了罗西在禁区内的位置,把球精准地高吊到门前,罗西又以一记雷达般准确的头球将球顶进大门,帮助欧洲人取得了一球领先的优势。

巴西队为追平比分大举压上进攻,导致防守露出空当,贝阿尔佐特的队员们因此得以施展他们所擅长的反击战术。罗西随后成为了传球者,他为了弗朗西斯科·格拉齐亚尼创造了一次机会,但是格拉齐亚尼浪费了机会,射门偏离目标。

巴西队的反击



© Popperfoto 格拉齐亚尼这个险些破门的球使巴西队如梦方醒,进攻更具威胁。塞尔吉尼奥在比赛10钟的时候错过了他们在比赛开始阶段最好的机会,这位身体强壮的中锋在直接面对门将迪诺·佐夫时将球射偏了。莱昂德罗一分钟后再次发难,他以其标志性的带球突破技术向意大利队球门发起攻击。但佐夫再次表现出了自己的稳健,在球门线上解除了危险。

但在罗西进球仅仅7分钟后,巴西队就扳平了。以意识出众、直传球极具杀伤力而著称、身材瘦高的苏格拉底将球从门将迪诺·佐夫的腿间射入,使比分打成了平局。

巴西人继续施加的压力使得意大利队疲于招架。他们防守的动作不时超出限度,而克劳迪奥·詹蒂莱在第13分钟时由于对济科的凶狠铲球吃到了本场比赛的第一张黄牌(这并不让人感到惊奇)。而双方激烈的拼争并没有就此停止,如奥斯卡猛撞马尔科·塔尔德利的犯规。巴西人的这次犯规情节远比詹蒂莱的那次更严重,但却逃脱了主裁判亚伯拉罕· 克莱因的处罚。

罗西重新找到感觉

巴西队继续将比赛压制在意大利队的半场进行,并大有再次破门的势头。但是在第25分钟时,他们的防守犯下了致命错误。瓦尔迪尔·佩雷斯把球传给莱昂德罗,莱昂德罗又打算传球给塞雷佐。但他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一次漫不经心的横传球却直传到了保罗·罗西的脚下,罗西在断球后一脚劲射将球射入球门。罗西再次表现出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使被看好的巴西队又一次陷入落后局面。

意大利队进球后,巴西队对意大利队的罚球区围攻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漂亮球、危险球、二过一配合等等层出不穷--巴西为了追平比分竭尽全力,而意大利队在队长佐夫率领下齐心协力奋勇保住微弱的领先优势。

南美人在第41分钟时曾被剥夺了一次明显的点球机会。当时济科突入禁区,詹蒂莱用力扯住他。济科随即向裁判员示意,不料以色列主裁判却没有判罚点球,他对济科已经被扯破的球衣视若无睹,示意比赛继续进行。


难忘的下半场



© Popperfoto 下半场的比赛给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历史留下了一些最好的进球,场上这些技艺高超的球员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场上几乎每分钟都有精彩场面出现,双方在门前都有机会。巴西继续控制局面,而意大利则继续伺机发动出其不意的袭击,观众们的欢呼此起彼伏。

法尔考在下半场比赛开始仅2分钟后便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将比分扳平,但是他的横射出现了轻微的偏差。意大利的布鲁诺·孔蒂和巴西的济科以及塞尔吉尼奥随后也都曾错过破门机会。其中塞尔吉尼奥的那次机会是最为遗憾的失误,可惜他没有将球从出击的迪诺·佐夫头顶吊射入球门。

塞雷佐接下来也得到进球良机,他接到儒尼奥尔的传球后,用右脚将球击中立柱险些得分。

最后,巴西队终于将比分扳平,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进球。法尔考从右路接儒尼奥尔的传球后,佯装传球塞雷佐,塞雷佐也佯装向禁区内插上。而效力于罗马队的法尔考继续带球向门前跑动,并突然起脚,将球从无能为力的佐夫右手一侧打入球门。

自大再食恶果

已经两度落后的巴西队还在继续寻找进第三个球的机会,但事后证明他们此举实为失策。



© 法新社 意大利在第74分钟时发动反击,获得了一次角球机会。塔尔德利第一次的传中球被解围踢到禁区边缘。当球重新落到球门区时,佩雷斯处于能首先抢到球的有利位置,但罗西(还能有谁)如幽灵般出现在门前,为意大利再次踢进一球。此球不仅是本场比赛的制胜球,也给予赛前对他进行指责的人一个强有力的回击。

最后一搏

第三个进球离比赛结束只有几分钟了,比分第三次落后的巴西队员不顾一切进行猛攻。处于守势的意大利队则不断将对手的压力化解,但本场比赛占据优势的还应算是南美人。桑塔纳的队员们在比赛最后的几分钟内仍有进球的绝好机会。而罗西若不是因为脚头失准,险些在一次反击中为意大利队踢进第四球。

巴西队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却没能第三次扳平比分。佐夫没有再次失手,意大利队击败了热门球队,打入半决赛,而保罗·罗西则凭借此战永载足球史册。

TOP

1978: 阿根廷 - 荷兰
日期: 2002年6月17日
体育场: 河床体育场
城市: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观众: 71483

阿根廷 3:1 荷兰
[马里奥·肯佩斯 (阿) 38', 迪克·南宁加 (NED) 82', 马里奥·肯佩斯 (阿) 105', 丹尼尔·贝托尼 (阿) 116']

崛起阿根廷书写历史篇章

单纯从足球比赛的角度来看,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决赛也许算不上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对抗,但赛场中的狂热情绪和双方球员的投入令这场比赛永远被人们所铭记,而飘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纪念体育场中那种不可思议的激情更是恍若梦境,令人多年之后依然心潮澎湃。

主场作战的阿根廷队非常渴望赢得他们历史上的首次冠军,然而他们面对的是经验丰富的荷兰队。此次是荷兰队连续第二次打进世界杯的决赛。如果只从双方的实力对比上来看,荷兰队更强一些,但阿根廷球狂热的支持在本场比赛发挥了重要作用。比赛从一开始,阿根廷球迷要左右胜负天平的形势就已昭然若揭。



© Popperfoto 当双方球员刚从通道中走进球场时,全场七万多名球迷同时向空中抛出了大量的纸屑和纸带,整个球场上空都成为纸屑的海洋。阿根廷球迷情绪激烈,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中,他们的呐喊声便一直没有停歇,伴随着球队取得胜利。最后,在他们的队长丹尼尔?阿尔贝托?帕萨雷拉高举起国际足联世界杯时,体育场内的气氛终于达到了顶点。
激烈有余精彩不足

这场比赛的开始阶段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样精彩,但阿根廷队破釜沉舟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到场观战的球迷,他们相信自己将能见证由塞萨尔?路易斯?梅诺蒂率领的这支阿根廷国家队定能夺冠。

然而本场比赛的第一次破门机会却是客场作战的荷兰人通过定位球创造出来的。荷兰队一次左路精准的传中球被约翰尼?勒普顶向阿根廷队大门。阿根廷国门乌巴尔多?菲洛尔面对此球已鞭长莫及,目送着球擦着门柱飞出底线。全场的阿根廷观众则长出了一口气。

这次给险情给了阿根廷队一个下马威,但他们很快稳住阵脚,开始向对手发动反攻,力争首先破门。球员们的每一次传递都引发了看台上球迷的欢呼。帕萨雷拉是本场比赛第一位射正球门的队员,但他的这次任意球射门并未给荷兰门将扬?琼格布洛德构成太大威胁。一分钟后阿根廷球星莱奥波尔多?雅辛托?卢克浪费了一次打破僵局的绝佳机会。

阿根廷队主力门将菲洛尔在本届杯赛中一直表现出色,而他在决赛中的表演的确证明了他最佳门将的地位。第25分钟,菲洛尔飞身跃起,将对方球员勒普刁钻的凌空射门球扑出门柱外。菲洛尔的表现鼓舞了全体队员,这次扑救向荷兰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攻破正处于最佳状态的他把守的球门决非易事。

纪念球场的爆发

双方球员的激情和投入令上半场比赛紧张激烈,就在大家以为上半场将以0-0收场时,阿根廷队打破了僵局。奥斯瓦尔多?阿尔迪列斯的传球给莱奥波尔多?卢克,卢克随即将球传给位置更好的马里奥·肯佩斯肯佩斯带球奋力摆脱了荷兰队的防守后,铲射将球打入琼格布洛德把守的荷兰队球门(1-0, 37′)。尽管这个进球并不精彩,但毕竟也是进球,带着领先优势进入中场休息的阿根廷队距离捧杯多少又近了一些。

下半场几乎就是前四十五分钟的翻版。双方的争夺大部分集中在了中场区域。双方只能依靠对手防线的疏忽或个人偶尔的神来之笔威胁球门。

杀手登场

看到自己的球员无计可施,而阿根廷人的防线又滴水不漏,荷兰队主教练恩斯特?哈佩尔被迫从替补球员中寻求希望。这是他现在唯一能采取的策略。 第59分钟,哈佩尔将迪克?南宁加派遣上场以求扭转败局。他这一步果然走对了。


尽管威利和雷尼?范德科克霍夫、伦森布林克等荷兰球员拼尽全力,但荷兰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突破由帕萨雷拉、塔兰蒂尼等组成的防线。这条防线宛如阿根廷全国人众志成城筑就随着时间渐渐流逝,似乎满足于场上比分的梅诺蒂开始指挥场上球员传达全线退防,伺机反攻。场上的得分机会变得屈指可数,而雷内?豪斯曼和奥马尔?拉罗萨的登场也于事无补。卢克曾经有过破门的机会,但也无果而终。在赛场的另一端,阿根廷门将菲洛尔承受着荷兰队几次具有一定威胁的传中球所带来的压力,但从场面上来看,双方似乎都无法打开对手的大门。

南宁加令纪念球场鸦雀无声

时间的流逝令阿根廷球迷群情激昂,在他们看来,奖杯即将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然而荷兰人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毅力最终收到了回报。全场比赛结束前八分钟,摆脱了阿根廷队看守的南宁加接右路的传球头槌攻破了菲洛尔身后的大门(1-1, 82′)。

这个进球使主队球迷顿时哑口无言,而最令他们担心的是,他们的偶像在最后阶段接近白热化的争斗中已经不知所措。阿根廷队的松懈防守曾经带给荷兰人夺冠的机会,但幸运之神照顾了主队,伦森布林克在比赛即将结束前的一次射门打在了阿根廷队的门柱上,令原已缴械的菲洛尔死里逃生。阿根廷举国上下避免了一次致命打击。

加时赛阿根廷洗心革面

在国际足联一度引入金球制胜的规则前,加时赛的比赛仍是要打满30分钟的,因此双方球队必须对阵容进行重组,全力以赴地踢好剩下的30分钟。梅诺蒂一番鼓舞军心的言论显然起了作用,阿根廷球员重新抖擞起精神进入赛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荷兰球员此时却显得有些紧张,四年前的遭遇令他们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荷兰队在加时赛中将主动权拱手让给了主场作战的阿根廷人,他们最终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下半场比赛中鲜有精彩表现的肯佩斯重振虎威,他再次证明了自己在阿根廷队中的关键作用。肯佩斯在禁区内得球后连续盘过两名荷兰后卫,又闪过门将将球送进了网窝,帮助阿根廷队再度领先(2-1, 105′)。肯佩斯在风中飘扬的长发和他张开的双臂已经成为阿根廷足球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标志。不过演出并未因此结束。


这个进球对于荷兰人的打击是沉重的,尽管他们试图扳平比分,但一切努力不仅徒劳,反而造成了自己后防的空虚。阿根廷队随后又急于对手毁灭性一击,他们又在一次进攻中截得反弹球后,凭借漂亮的二过一配合冲入荷兰队禁区。处于无人防守位置的贝托尼准确无误地击败了无力回天的琼布洛德,从近距离起脚破门,将阿根廷球迷的狂喜情绪带向了新的高度(3-1, 116′)。这一天是属于阿根廷的。他们击败了缺少巨星约翰 ? 克鲁伊夫的荷兰队而首次问鼎国际足联世界杯。荷兰队则再次功败垂成。帕萨雷拉高举冠军奖杯的那一刻同时也明确宣布了世界足坛一支新的重要力量的诞生。

TOP

1978: 阿根廷 - 荷兰
日期: 2002年6月17日
体育场: 河床体育场
城市: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观众: 71483

阿根廷 3:1 荷兰
[马里奥·肯佩斯 (阿) 38', 迪克·南宁加 (NED) 82', 马里奥·肯佩斯 (阿) 105', 丹尼尔·贝托尼 (阿) 116']

崛起阿根廷书写历史篇章

单纯从足球比赛的角度来看,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决赛也许算不上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对抗,但赛场中的狂热情绪和双方球员的投入令这场比赛永远被人们所铭记,而飘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纪念体育场中那种不可思议的激情更是恍若梦境,令人多年之后依然心潮澎湃。

主场作战的阿根廷队非常渴望赢得他们历史上的首次冠军,然而他们面对的是经验丰富的荷兰队。此次是荷兰队连续第二次打进世界杯的决赛。如果只从双方的实力对比上来看,荷兰队更强一些,但阿根廷球狂热的支持在本场比赛发挥了重要作用。比赛从一开始,阿根廷球迷要左右胜负天平的形势就已昭然若揭。



   当双方球员刚从通道中走进球场时,全场七万多名球迷同时向空中抛出了大量的纸屑和纸带,整个球场上空都成为纸屑的海洋。阿根廷球迷情绪激烈,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中,他们的呐喊声便一直没有停歇,伴随着球队取得胜利。最后,在他们的队长丹尼尔?阿尔贝托?帕萨雷拉高举起国际足联世界杯时,体育场内的气氛终于达到了顶点。
激烈有余精彩不足

这场比赛的开始阶段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样精彩,但阿根廷队破釜沉舟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到场观战的球迷,他们相信自己将能见证由塞萨尔?路易斯?梅诺蒂率领的这支阿根廷国家队定能夺冠。

然而本场比赛的第一次破门机会却是客场作战的荷兰人通过定位球创造出来的。荷兰队一次左路精准的传中球被约翰尼?勒普顶向阿根廷队大门。阿根廷国门乌巴尔多?菲洛尔面对此球已鞭长莫及,目送着球擦着门柱飞出底线。全场的阿根廷观众则长出了一口气。

这次给险情给了阿根廷队一个下马威,但他们很快稳住阵脚,开始向对手发动反攻,力争首先破门。球员们的每一次传递都引发了看台上球迷的欢呼。帕萨雷拉是本场比赛第一位射正球门的队员,但他的这次任意球射门并未给荷兰门将扬?琼格布洛德构成太大威胁。一分钟后阿根廷球星莱奥波尔多?雅辛托?卢克浪费了一次打破僵局的绝佳机会。

阿根廷队主力门将菲洛尔在本届杯赛中一直表现出色,而他在决赛中的表演的确证明了他最佳门将的地位。第25分钟,菲洛尔飞身跃起,将对方球员勒普刁钻的凌空射门球扑出门柱外。菲洛尔的表现鼓舞了全体队员,这次扑救向荷兰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攻破正处于最佳状态的他把守的球门决非易事。

纪念球场的爆发

双方球员的激情和投入令上半场比赛紧张激烈,就在大家以为上半场将以0-0收场时,阿根廷队打破了僵局。奥斯瓦尔多?阿尔迪列斯的传球给莱奥波尔多?卢克,卢克随即将球传给位置更好的马里奥·肯佩斯肯佩斯带球奋力摆脱了荷兰队的防守后,铲射将球打入琼格布洛德把守的荷兰队球门(1-0, 37′)。尽管这个进球并不精彩,但毕竟也是进球,带着领先优势进入中场休息的阿根廷队距离捧杯多少又近了一些。

下半场几乎就是前四十五分钟的翻版。双方的争夺大部分集中在了中场区域。双方只能依靠对手防线的疏忽或个人偶尔的神来之笔威胁球门。

杀手登场

看到自己的球员无计可施,而阿根廷人的防线又滴水不漏,荷兰队主教练恩斯特?哈佩尔被迫从替补球员中寻求希望。这是他现在唯一能采取的策略。 第59分钟,哈佩尔将迪克?南宁加派遣上场以求扭转败局。他这一步果然走对了。


尽管威利和雷尼?范德科克霍夫、伦森布林克等荷兰球员拼尽全力,但荷兰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突破由帕萨雷拉、塔兰蒂尼等组成的防线。这条防线宛如阿根廷全国人众志成城筑就随着时间渐渐流逝,似乎满足于场上比分的梅诺蒂开始指挥场上球员传达全线退防,伺机反攻。场上的得分机会变得屈指可数,而雷内?豪斯曼和奥马尔?拉罗萨的登场也于事无补。卢克曾经有过破门的机会,但也无果而终。在赛场的另一端,阿根廷门将菲洛尔承受着荷兰队几次具有一定威胁的传中球所带来的压力,但从场面上来看,双方似乎都无法打开对手的大门。

南宁加令纪念球场鸦雀无声

时间的流逝令阿根廷球迷群情激昂,在他们看来,奖杯即将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然而荷兰人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毅力最终收到了回报。全场比赛结束前八分钟,摆脱了阿根廷队看守的南宁加接右路的传球头槌攻破了菲洛尔身后的大门(1-1, 82′)。

这个进球使主队球迷顿时哑口无言,而最令他们担心的是,他们的偶像在最后阶段接近白热化的争斗中已经不知所措。阿根廷队的松懈防守曾经带给荷兰人夺冠的机会,但幸运之神照顾了主队,伦森布林克在比赛即将结束前的一次射门打在了阿根廷队的门柱上,令原已缴械的菲洛尔死里逃生。阿根廷举国上下避免了一次致命打击。

加时赛阿根廷洗心革面

在国际足联一度引入金球制胜的规则前,加时赛的比赛仍是要打满30分钟的,因此双方球队必须对阵容进行重组,全力以赴地踢好剩下的30分钟。梅诺蒂一番鼓舞军心的言论显然起了作用,阿根廷球员重新抖擞起精神进入赛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荷兰球员此时却显得有些紧张,四年前的遭遇令他们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荷兰队在加时赛中将主动权拱手让给了主场作战的阿根廷人,他们最终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下半场比赛中鲜有精彩表现的肯佩斯重振虎威,他再次证明了自己在阿根廷队中的关键作用。肯佩斯在禁区内得球后连续盘过两名荷兰后卫,又闪过门将将球送进了网窝,帮助阿根廷队再度领先(2-1, 105′)。肯佩斯在风中飘扬的长发和他张开的双臂已经成为阿根廷足球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标志。不过演出并未因此结束。


这个进球对于荷兰人的打击是沉重的,尽管他们试图扳平比分,但一切努力不仅徒劳,反而造成了自己后防的空虚。阿根廷队随后又急于对手毁灭性一击,他们又在一次进攻中截得反弹球后,凭借漂亮的二过一配合冲入荷兰队禁区。处于无人防守位置的贝托尼准确无误地击败了无力回天的琼布洛德,从近距离起脚破门,将阿根廷球迷的狂喜情绪带向了新的高度(3-1, 116′)。这一天是属于阿根廷的。他们击败了缺少巨星约翰 ? 克鲁伊夫的荷兰队而首次问鼎国际足联世界杯。荷兰队则再次功败垂成。帕萨雷拉高举冠军奖杯的那一刻同时也明确宣布了世界足坛一支新的重要力量的诞生。

TOP

1974: 荷兰 - 巴西

日期: 1974年7月3日
体育场: 威斯特法伦体育场
城市: 联邦德国多特蒙德
观众: 52500

荷兰 2:0 巴西
[约翰·内斯肯斯 (荷) 50', 约翰·克鲁伊夫 (荷) 65']

傲视群雄的巨人

这是两个足球巨人之间的碰撞,1974年德国FIFA世界杯(TM)第二阶段小组赛上,荷兰队与巴西队狭路相逢。 两支最出色而又最具观赏性的球队有足够的理由拼个你死我活,胜者将进入决赛,同东道主西德队或是波兰队争夺最后的冠军。不过这场大战还有更多的吸引人的地方。 本场比赛的胜者将进入决赛,同东道主西德队或是波兰队争夺冠军。双方在本届世界杯这场比赛前都表现出色,保持不败,而且两队在第二阶段小组赛的前两轮中同样保持全胜。

不过这场大战还有更多的吸引人的地方。巴西队是卫冕冠军,而且他们自1958年以来便享有这一荣誉(除了1966年以后的四年之外)。他们所赢得的不仅仅是奖杯,出众的技术风格令巴西人赢得了其他所有国家对他们的津津乐道甚至是羡慕。荷兰则是新近涌现出来的“野心家”,想从南美人手中夺走冠军,他们的踢法融合了欧洲简练高效的足球风格以及同巴西人一样出色的技术。尽管双方风格相近,但球衣却出现了冲突。巴西队只得放弃自己传统的黄色上衣,换成了蓝色队服。同时,荷兰队也没有穿自己传统的橙色队服,而换成了白色。

全攻全守足球和艺术足球的继承者
这是荷兰人的黄金一代,他们都有着蓬松的头发、厚重的络腮胡子以及过人的智慧。当然他们就是以““ 全攻全守” ”足球著称于世的那支队伍,后卫会经常参与进攻,而前锋也不时的帮助进行防守。中路则是队长约翰·克鲁伊夫领导的天下。他看上去会出现在场上任何一个位置,只要那里可能出现一点活动的空间,当他脚下控制球的时候,通常都意味着危险的来临。球队的关键是,其他球员围绕在克鲁伊夫周围,并在他的指挥下结合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即便在他们看来注定要陷入混乱状态的时候。

约翰·内斯肯斯(Johan Neeskens)对场上局势敏锐的判断能力对荷兰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还有伦森布林克的狡黠,约翰尼·雷普的迅速,以及路德·克洛尔对时机的掌握和前插。抛开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不说,是团结协作和相互理解才使得这支队伍无比强大,成为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

对于巴西队来说,自贝利退出国家队后他们还是首次参加世界杯。贝利曾经随巴西队在过去的四届世界杯上三次夺魁。除他之外,巴西队还少了卡洛斯·阿尔贝托和托斯塔奥等传奇球星。尽管事实上这支队伍同时具备快速和强壮,仍然有1970年世界杯英雄加尔吉尼奥和里维利诺,但是世界冠军的艺术足球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一去不返了。

难解难分的上半场

荷兰人拥有过人的才华及坚韧不拔的勇气,他们在上半场比赛中需要这种精神来应对充满决心的巴西人。比赛开局阶段出现了一些粗野的动作,双方获得的射门机会都不多。

荷兰队的整体打法占据了场上的主动,而巴西队希望发挥速度上的优势,在中场不断地进行转移和扯动。双方在控球能力上都有极高的天赋,他们的打法令比赛不时出现令人兴奋的场面,两支高傲的球队要进行一场争夺至尊地位的决斗。

寻求突破



© Popperfoto 比赛进行了大约15分钟的时候,巴西队一次糟糕的解围为克鲁伊夫创造了黄金机会,他的补射被巴西队门将埃莫森·莱奥鱼跃扑出底线。随之而来的这次角球又为维姆·范哈根宁提供了另一次机会,不过他的凌空抽射高出横梁。

几分钟后,速度极快的巴西前锋瓦尔多米罗第一次威胁到荷兰队防线,他利用个人技术熟练的突入禁区。尽管他的这次冲击引起了荷兰队门前的混乱,却无法真正形成破门机会,阿德里亚努斯·哈恩果断出击将险情化解。

10分钟后,保罗·塞萨尔再次让荷兰人吃了一惊。他反越位成功后直接面对守门员,只可惜这次射门从右门柱外侧偏出。

作为向对手的回应,荷兰队也在几分钟后获得了他们自己的机会。伦森布林克将球传给内斯肯斯,后者的左脚传球恰到好处地从两个防守球员之间送入禁区,交到了维姆·苏比尔脚下。苏比尔得球后小角度射门,只是球打得太正而被门将得到。

莱斯贝尔根挽救荷兰队

上半场的时间所剩无几,巴西队获得了他们全场比赛的最佳机会。但是后卫维姆·莱斯贝尔根成了荷兰人的英雄。他在禁区中央拼尽全力,用脚后跟将瓦尔多米罗的传中挡了出去,在千钧一发之际将危险排除。一片混战之后,球落到了加尔吉尼奥脚下。又是莱斯贝尔根迅速的倒地飞铲,球改变方向后擦着门柱飞出底线。

下半时比赛开始后争夺异常激烈,刚过5分钟,克鲁伊夫右路传中,后卫挡了一下后内斯肯斯得到球。他稍稍调整一下随即将球挑过了巴西门将莱奥的头顶,成功破门(1-0,50分钟)。

打破僵局之后,荷兰人显得更加自信,同时他们仍然占据着控球的优势,这令巴西队感到很难应付。巴西队的前锋越来越急躁,时常落入对方的越位陷阱里。

橙色魔力

比赛的进程更加偏向荷兰队一方,他们终于联手表演了本届杯赛上最令人难忘的一幕。伦森布林克中场附近视野开阔的传球使得克洛尔在左路突破了巴西队的防守,后者随即将球吊入禁区。克鲁伊夫在禁区内接到传球后,以一记精彩的飞身凌空射门将球攻入球门,令莱奥只能扑救不及(2-0,65分钟)。

由于有两球的领先优势,主教练里努斯·米歇尔斯率领的荷兰队更加镇静了,即便面对的是最强大的对手,他们似乎也可以高枕无忧了。他们把大部分兵力放在小心谨慎的防守上,又不时打出快速反击来威胁殊死一搏的卫冕冠军。

随着里维利诺令人惊讶的完全受制于对手,巴西队在进攻中缺乏必要的创造力,无法对荷兰队构成真正的威胁。除了第83分钟瓦尔多米罗的弧线任意球攻门射偏之外,南美人几乎没有创造出什么机会,这使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第84分钟路易斯·佩雷拉对内斯肯斯恶意犯规,被主裁判驱逐出场,巴西队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不仅仅是一场比赛

看来荷兰队赢得的不只是一场比赛,他们证明巴西队一样可以被击败,即便是在他们标志性的艺术足球风格的比赛中也是如此。纯粹自由发挥的技术足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克鲁伊夫和他的“全攻全守”流派。然而,荷兰队在后来的决赛中输给了东道主德国队,他们在本场比赛中所展示出的能力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巴西则需要等上20年的时间才获得他们的另一次世界杯冠军——但却是采用一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踢球风格。

TOP

1966: 葡萄牙 - 朝鲜
日期: 1966年7月23日
体育场: 古迪逊公园球场
城市: 利物浦,英格兰
观众: 51,000

葡萄牙 5:3 朝鲜
朴承真(朝鲜)1分钟,李东云(朝鲜)22分钟,杨成国(朝鲜)25分钟,尤西比奥(葡萄牙)27分钟,尤西比奥(葡萄牙)43分钟点球,尤西比奥(葡萄牙)56分钟,尤西比奥(葡萄牙)59分钟点球,奥古斯托(葡萄牙)80分钟

耀眼的“黑珍珠”击败亚洲新星

与尤西比奥、何塞·托雷斯等如雷贯耳的大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朝鲜的新星全都是不知名的业余球员,连名字都让西方人感到古怪和新鲜。这支来自神秘国度的球队几乎没有获胜的机会。

可能只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朴斗一。他在最后一场小组赛中的进球帮助朝鲜队以1比0战胜意大利队,把这支亚洲球队带进了四分之一决赛,而意大利队则不得不打道回府,面对愤怒的球迷。

朝鲜队对蓝军的胜利本该让葡萄牙人警惕这些意志坚强的对手,但在比赛开始后,葡萄牙队的一些球员还在热身,而朝鲜队则立刻开始发动猛烈的进攻。他们真不愧是这次比赛的黑马。朝鲜队的一记长传球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毫无威胁地飞向球场右侧。但朴承真接到了皮球,然后巧妙地反切入禁区,并尝试用右脚射门。令人不可思议却又几乎无可避免的事发生了:球飞速越过了葡萄牙门将佩雷拉的头顶落入网内。

朝鲜队的梦幻开局
比赛才刚刚开始一分钟,朝鲜队已经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梦幻开局。身穿白色队服的朝鲜队以一球领先。球员们把得分功臣压在身下,簇拥着跑向中圈,疯狂地欢庆进球。比赛还剩下很长时间,观众们礼貌的掌声说明了这一点。莫西河畔的球迷们开始觉得比赛有点儿意思了。



© 法新社 朝鲜队在米德尔斯堡进行的第一阶段比赛中以积极的攻势足球风格征服了观众,3000名当地球迷甚至追随他们喜爱的球队来到利物浦以示支持。他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因为他们知道,在那个被缓慢刻板的球风充斥着的时代,这支以速度见长的球队充满了潜力。
葡萄牙队虽然是首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但他们丝毫也不胆怯。由于队中有多名球员来自两届欧洲冠军杯得主本菲卡俱乐部,葡萄牙队成了夺冠的热门球队。豪门俱乐部本菲卡连续三年夺得葡萄牙联赛冠军,在1966年之前的五届欧洲冠军杯上,他们四次打入决赛。

葡萄牙队的武器
凭借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西蒙斯很快打开了左边路的攻势。和以往一样,他拿球后总是寻找前锋线上的“高塔”托雷斯。托雷斯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高中锋。他的争高球能力令许多球队感受到威胁,身材矮小的朝鲜队在面对他更是处于劣势。一名来自米德尔斯堡的朝鲜队球迷说,他们就好像在看一支“营养不良的球队”踢比赛。

除了利用托雷斯的高空优势之外,葡萄牙队的所有进攻都把希望寄托在了“黑珍珠”尤西比奥身上。精湛的球技、犀利的目光和独特的跑位,让这位1965年欧洲最佳球员成了场上的焦点。每当他靠近边线时,坐在观众席前排的孩子们都会兴奋不已,议论纷纷。但在比赛的前半段,亚洲人的围抢遏制了他的发挥,令他显得无足轻重。

葡萄牙队试图把握住仅有的几次机会,但却被朝鲜队的小个子门将李振铭一一化解。一袭黑衣的李振铭脚上就好像装了弹簧,成了球门前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我们有能力击败任何球队”
第22分钟,还在苦苦拼争的尤西比奥出现失误,给了朝鲜队一次快速反击的机会。朝鲜队从右路传出一记弧线球,致使葡萄牙队守门员佩雷拉判断错误。杨成国(他是此次世界杯决赛阶段的一大发现)在远门柱拿球后射出一脚很有威胁的低平球,打在了佩雷拉脸上。就在守门员起身救球之前,李东云拍马赶到,一脚凌空推射,把球送进了空了一大半的葡萄牙球门。这一次,朝鲜队的庆祝方式透出了他们突然增强的自信心。队长李东云略带羞涩地接受了队员们疯狂的拥抱。


观众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他们开始支持场上这支颇具魅力的弱队。看来,他们也发现了米德尔斯堡球迷在首轮比赛中的重大发现。
朝鲜队虽然在比赛前不能奏国歌,但他们现在俨然奏响了一支独特的胜利之歌。随着他们以2比0领先,这首歌仿佛在说:“我们有能力击败任何一支球队,甚至是最强的球队。”

朝鲜队早早三球领先
在比赛重新开始后,为了扭转这看似反常的局势,急躁的尤西比奥怀着满腔怒火开出了一记任意球,但却偏门而出。而朝鲜人则充满自信,在场上不停奔跑,充分利用着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机会。

杨成国仍然是最有威胁的球员。他沿左路带球奔袭,然后轻巧地将球传给在对意大利的比赛中攻入致胜一球的朴斗一,后者抬脚便射。命运总是垂青于勇士。射门打在对方球员身上后直接反弹到杨成国脚下。他并未急于起脚,而是很聪明地继续带球推进。在带了几脚之后,杨成国将皮球送入了球门远角。观众们终于放下了自己身上的英国绅士架子,赛场上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在为这群从东亚远道而来的小个子勇士们喝彩。

被对方三次攻破大门的佩雷拉双手抱头,因为他的球队在比赛开始仅仅25分钟之后就已经以0比3落后。葡萄牙队的球员们带着相互责怪的目光面面相觑,等待着比赛重新开始。他们会不会遭遇比意大利队更悲惨的命运?

朝鲜队的球员们围住了进球功臣,向这位颇具灵感的边锋表示祝贺。

葡萄牙队爆发
当比赛再次开始时,尤西比奥终于开始闪光了。一记高球滑过球场上空,懒懒地落到了西蒙斯脚下。他迅速抬头找到了尤西比奥,然后带球盘过防守队员,准确地将皮球送入了空档。尤西比奥接球后飞速冲入禁区。这位出生于莫桑比克的前锋骗过了守门员,狠狠地将皮球砸进了球门的上角。球迷们激动地欢呼起来——被寄予厚望的葡萄牙队终于给了人们一次为他们欢呼的机会。

但这位非洲后裔球星没有心情庆祝进球,而是从球网里捡起皮球,然后后便飞快地向中圈跑去。他把球“砰”的一声放在开球中点上,这个动作似乎也在预示着什么。

突然之间,葡萄牙队的13号球员成了亚洲新军的梦魇。他们熊熊燃烧的激情被浇灭了,而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遏制“黑珍珠”。但尤西比奥一次又一次地摆脱了他们的纠缠。当他带球冲向对方球门时,和出击的朝鲜队守门员撞在了一起。尤西比奥很快便站了起来,并以他惯有的风度扶起了朝鲜队勇敢的小个子门将。

上半场即将结束,而朝鲜队也感受到了疲惫和残酷的现实。托雷斯带球突入禁区,直奔朝鲜队大门。眼看他就要破门得分之际,却被身后的一记铲抢放倒在地。要是在现在,这肯定应该出示红牌。但防守队员却逃过一劫,当值的以色列主裁判仅仅判罚了一个点球。托雷斯因伤暂时离场,他那双像鹿一样的长腿让场边的球童显得是那么矮小。

尤西比奥承担了这项光荣的使命。他大力将球射进了球门的上角,然后再次从球网里捡起了皮球。在接受了几位队友的祝贺后,他沉着冷静地回到中圈,又一次把球放在了开球点上。

不可阻挡的尤西比奥
下半场仍然属于尤西比奥。在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后,尤西比奥立刻吹响了反攻的号角。盯防他的朝鲜队员很难跟上他的步伐。西蒙斯又给出一记妙传,把球送入空档。尤西比奥接球后顽强地摆脱了对手的纠缠,随即一脚怒射,皮球像出膛的炮弹一样直飞球门的远角。



© 法新社 在第56分钟的进球后,“黑珍珠”张开双臂,欣喜若狂地朝场地右侧跑去。这一次,他把捡球的任务留给了伤心的朝鲜队门将。在观众们的欢呼声中,葡萄牙队员涌向了他们谜一般的领袖人物。
当尤西比奥从容地朝中圈走去时,他似乎突然变得更加高大威严了。在20世纪60年代古老的英格兰大地上,他成了人们心中的王者。

致命一击
朝鲜人努力想加快进攻的速度,但他们士气低蘼,斗志尽失,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他们将沮丧和羞愧之情发泄在完成帽子戏法的尤西比奥身上。尤西比奥一次又一次被拉倒和撞倒在禁区内。在受到两次应该判罚点球的侵犯后,尤西比奥痛苦地倒在了地上,裁判不得不再次指向点球点。

尤西比奥疼得在草地上打滚,不得不接受治疗。葡萄牙队队长科卢纳把球放在点球点上,准备替倒在地上的第一罚球手来主罚这个点球。然而,尤西比奥很想争得一项第一。在这股力量的驱使下,“黑珍珠”突然站了起来。他一瘸一拐地走向罚球点,又一次把皮球送进了可怜的李振铭把守的大门。观众们纷纷起身向尤西比奥表示敬意。

朝鲜队被打得手足无措,今天注定属于尤西比奥。他主罚的角球助攻队友奥古斯托打入本场比赛的最后一球。

当终场哨音响起时,利物浦球迷毫不吝惜地把长时间的喝彩声和欢呼声送给了这位来自莫桑比克的足球大师。当然,他们也在为勇敢的朝鲜队鼓掌叫好。

最后,球场上还上演了与这场比赛十分相称的一幕:一名英格兰男孩挥舞着报纸尾随尤西比奥,请求他给自己签名。这位葡萄牙队的英雄当然同意了,只不过在此之前,他先与主裁判及两名助理裁判握手表示了谢意。英勇无畏的朝鲜队员闷闷不乐地离开了球场,但他们取得的成就将长时间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世界杯历史上鼓舞人心的一段传奇。

在韩国队以东道主身份进入2002年FIFA世界杯?半决赛以前,朝鲜队打入八强的光辉战绩一直是亚洲球队在世界杯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葡萄牙队在接下来的半决赛中输给了东道主英格兰队。在这场比赛中,英格兰队的诺比·斯泰尔斯迫使尤西比奥在场上无所作为,但尤西比奥在世界杯单场比赛中攻入4球的纪录却保持了20多年。直到2002年,葡萄牙队才在何塞·托雷斯的带领下再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

TOP

1966: 英格兰 - 联邦德国
日期: 1966年7月30日
体育场: 温布利球场
城市: 英格兰伦敦
观众: 观众: 93000

英格兰 4:2 西德
[赫尔穆特·哈勒 (西德) 12', 吉奥夫·赫斯特 (英) 18', 马丁·彼得斯 (英) 78', 沃尔夫冈·韦伯 (西德) 89', 吉奥夫·赫斯特 (英) 101', 吉奥夫·赫斯特 (英) 120']

英格兰的对天誓言

任何一名英国人,不管在当时他是否已经出生,他都会向你发誓保证那个球确实已经越过了球门线……… 这个争议连同赫斯特(Geoff Hurst)上演的FIFA世界杯™决赛历史上唯一一个帽子戏法和西德队在常规比赛时间最后时刻将比分扳平一起, 在1966年的温布利球场上展现了一出真正的传奇故事。

查尔顿对决贝肯鲍尔

虽然这是历史上最后一次通过黑白信号转播的世界杯比赛,但是1966年的FIFA世界杯?无疑是色彩丰富的。葡萄牙球星尤西比奥的表现令受伤的贝利相形见绌,但是最终闯入决赛的是东道主和他们的西欧对手联邦德国队。 弗兰茨·贝肯鲍尔和乌韦·席勒将会如何应对英格兰的队长博比·摩和中场球员博比·查尔顿的挑战呢?查尔顿曾在半决赛中包揽本队的两个进球,帮助英格兰击败葡萄牙。最后的事实是,这四名球员在决赛中恰好捉对互相冻结住,而一位赛前并不被人熟知,在英格兰三场小组赛中全部坐在板凳上的中锋球员却将自己的名字写入了世界杯的史册。

双方在比赛开始阶段都创造了一些机会,但无论是位于体育场皇家包厢(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正在席间)右侧门前的戈登·班克斯,还是他对面的汉斯·蒂尔科夫斯基都没有碰到太大麻烦,因为双方大多数的射门都直接偏离了目标。但是不久瑞士主裁判戈特弗里德·丹斯特就必须将比赛暂时中断,因为英格兰一次左翼传球到门前时,争抢落点的赫斯特与蒂尔科夫斯基撞在了一起,而德国人的伤势更加严重,被临时抬出场外。在经过了几分钟的治疗之后,这位门将小心翼翼地站起来示意自己可以继续比赛。但是这并没有博得英格兰队的同情,马丁·彼得斯在30码处的一脚远射迫使蒂尔科夫斯基不得不作出一次飞身扑救,给人印象深刻。

英雄出现
英格兰队开场后的出色表现令主场球迷备受鼓舞,但是他们在12分钟后就平静下来了。西格弗里德·海尔德从左路传中的一脚极具威胁的球并没有被英格兰后卫顶出危险地带,赫尔穆特·哈勒在门前10码处的突然起脚射门令班克斯无可奈何,球从他的右侧飞入网窝,这个进球帮助德国人取得1-0领先,这也是哈勒在本届世界杯上的第五个进球(0-1, 12')。

英格兰遭受了打击,不过他们很快就被激励起来,开始反击。彼得斯、赫斯特和罗杰·亨特的前场组合显得十分有活力,德国人的防线仅仅坚持了5分钟英格兰人就扳平了比分。沃尔夫冈·奥维拉特在距离本方球门40码外摔倒了英格兰队的摩尔,送给对手一个任意球。担任队长的摩尔及时发现了赫斯特正处在禁区内无人盯防的位置。这位效力于西汉姆联队的后防大将准确地将球传到了自己俱乐部队友赫斯特的头上,赫斯特的头球帮助英格兰队追平了比分(1-1, 18')。

班克斯两度救险

两个欧洲巨人在经过各出一拳的开始阶段后,比赛进入了另一种节奏——疯狂却是很有韵律的节奏。双方都希望能够通过中场的组织打对方后卫身后的打法取得进球,但是双方的防守都不辱使命,极好的控制了自己的区域。远射此时成为双方唯一的选择,英格兰队的查尔顿和彼得斯以及西德队的席勒与哈勒都尝试过以这样的方式叩关,但都无法威胁到蒂尔科夫斯基以及班克斯把守的大门。其中班克斯曾将奥维拉特和洛塔尔·埃梅里希的连续射门球漂亮地拒之门外。上半场伤停补时阶段,他还以一次难度极大的救球将埃梅里希的又一脚猛射从门柱旁击出。上半场的结束阶段和开始时一样,双方都显示出了进攻的欲望,但总的来说还是防守更加成功。

德国人的攻势足球

下半场比赛几乎是上半场的翻版,两个进球也是在距离主裁判的哨响15分钟左右打进的,不过这次的不是开场哨,而是终场哨。在上半场的最后阶段,西德队就已经有很多球员参与到了进攻中。下半场开始后,英格兰人依然被压在了本方半场。席勒是西德队前场表现最为活跃的球员,肩负防守任务的卡尔-海因茨·施内林格也时常从边路插上冒险助攻。只是由于要对博比·查尔顿严密看防,年轻的贝肯鲍尔才没有冲到前场,参与德国队的进攻。

在下半场中间三分之一时间中,双方的机会很少,只是在中间阶段有两分钟的精彩场面。博比·查尔顿利用对手门前混乱之机,一度冲到了球门区。当时西德队的贝肯鲍尔和蒂尔科夫斯基为救险而撞在了一起。彼得斯曾有一次传球从门前掠过,但是查尔顿差之毫厘,没能改变球的运行路线。西德队门将虚惊一场。

比赛进入最后15分钟后,又重新有了活力。双方的防守球员体力都已开始下降,温布利球场本来就较宽的场地上出现了更多的空挡,而英格兰队率先利用起了这些空间。阿兰·鲍尔接到亨特的直传球后一脚射门被蒂尔科夫斯基扑出了底线,角球开出后赫斯特在禁区外的射门尽管被霍斯特·霍特吉斯挡住,但彼得斯捡漏从近距离将球送进了西德队的大门(2-1, 78')。

“大不列颠统治”唱早了……


英格兰看上去给疲惫不堪的德国人送上了死亡判决书,看台上人数多达六位数的球迷已经开始庆祝胜利。查尔顿在接到摩尔的直传球后将球射偏,随后赫斯特和彼得斯也尝试了相同的远射。就在时钟指针即将转动到终点,球迷们也已开始高唱“大不列颠统治”时,雷·威尔逊从后边推海尔德的犯规却送给了德国人一个距离球门35码的任意球。埃梅里希罚出任意球打在了人墙身上,但球还是穿过人墙,飞进了英格兰的球门区。在门前混战中班克斯已无法救到球,中场球员沃尔夫冈·韦伯趁乱将球打入球门,撞在了上方球网。(2-2, 89')。 英格兰队刚刚从中场重新开出球,主裁判便吹响终场哨声。FIFA世界杯决赛历史上首次打到了加时赛…

眼看着胜利从指逢中溜走让英格兰球员感到十分沮丧,而疲倦的西德人在完成了他们的最后一季后开始不断遭受抽筋的骚扰。加时赛上半场的节奏非常缓慢。查尔顿是第一个重新找到奔跑的球员,他的一脚射门击中了蒂尔科夫斯基左侧的立柱,随后彼得斯的远射也仅仅偏离目标几英寸。

到底过线没有?

然后就是FIFA世界杯历史上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场面之一。当英格兰队刚刚结束一次防守,波尔在右侧形成了突破他的传球找到了赫斯特,再次处于无人防守位置的赫斯特在禁区内获得足够的时间转身、射门球击中了横梁下沿,反弹在球门线上……?球门线后?然后又弹走了。主裁判迪恩斯特无法判定球是否进门,当他征询巡边员前苏联人托菲克·巴赫拉莫夫的意见时,几乎所有22名球员都在旁边围在一起……几秒钟后,穿红色球衣的球员欢呼着跑回了自己的半场,而穿白色球衣的球员则继续围着主裁判抗议——进球被承认了! (3-2, 101').

“他们认为比赛已经结束了……”



© Popperfoto 加时赛的下半场争夺更加激烈,德国人耗尽最后的气力,企图再次将比分扳平,但这一次他们却空手而回。在比赛的最后几分钟里,英格兰人化解了西德队最后的进攻,并不时转入反击。英国传奇解说员肯尼斯·沃尔斯滕霍姆当时观察场上形势时曾说道:“已经有人提前进入了场地。他们认为比赛已经结束了……”,就在这个时候,赫斯特从左路杀入用一脚强有力的射门将皮球送进了西德队球门的上角……“已经到时间了!”(4-2, 120'). 后来成为吉奥夫爵士的赫斯特后来承认,当时他射门时使出了全身的力气,目的是只让球尽可能飞到温布利球场的看台上,这样可以浪费掉宝贵的时间。不过他的射门才能使他取得了这个进球,同时,他的名字也作为第一个在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人被写进了史册,当然,他本人也成为了民族英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