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巴厘岛美学(牒游网)

巴厘岛美学



巴厘岛上的任何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某种艺术表现的痕迹,巴厘岛几乎是人们口中所说的艺术家之岛,如果说每个巴厘岛民都是艺术家,或是具有艺术家潜力的人,大概都不会太离谱。当然,岛上的天然美景必定对艺术天分培养有所贡献。而且,早在十六世纪时,巴厘岛上的稻米种植系统效率已经非常好,即使是最贫穷的农人,都有余暇可以从事艺术创作。广义来说,巴厘岛上的艺术透过音乐、舞蹈、雕刻与绘画传达,比较特别的则是创作只有一天生命的祭品。

现代巴厘岛艺术起源於古老的历史,美丽的铜雕自西元早期流传至今,毫无疑问,早期艺术家还创造了其他型式的艺术,但是热带气候对於除了硬质材做成的艺术品以外是相当严峻的,柔软的火山岩很快会受到侵蚀,雕刻师傅和石匠必须重塑庙宇的雕刻,做出复制品,後来的人再依复制品复制。而画在布上面的绘画更容易在湿气中腐坏,必须重新画,柱子上的木雕也会被白蚁所吞噬,地震和火山更破坏数量庞大的艺术品。

刚开始,艺术的呈现以尊崇神明为主,而非创造艺术品本身,而且创造出美丽的饰品装饰寺庙、在画布上绘制美丽的图案供仪式使用,已经变成了宗教上近乎强制的作法,艺术的目的在於服务神明和社区。

甚至每个村庄都有其对之忠贞的首领,而艺术家们持续地被这些首领邀请去创作。这些首领之间竞争激烈,使优秀的艺术家地位崇高。

本文转自牒游网:www.ediyo.com

绘画



在巴厘岛上流传下来,爪哇则没有的艺术形式是绘画,已知最古老的巴厘岛绘画是两幅木版画,目前存放於巴厘岛的母庙贝沙其寺,描绘莲花以及印度教神明干尼沙(Ganesa)。

从十四世纪开始,就可以在巴厘岛上发现印度教化的画作,比如说拉玛雅那和其他文学作品,以天然染料绘制在经过石灰水加工的棉布上。这些画作属宗教作品,风格自平面的瓦扬库立中衍生出,而且这些作品都没有署名,因为这些工匠的目的在於尊崇神明,而非光耀自己,使自己的名声流传。

这些画作受委托装饰宫殿及庙宇,并具有三个基本形式:依德依德(ider ider)即长轴:塔冰(tabing)意谓方形画作,以及朗色(1angse)悬挂用的。通常称为瓦扬或卡玛山(kamasan )绘画,这种技术在卡玛山村庄仍流传,这些工匠有当地首领宫廷的支持。


许多人宣称如果没有欧洲艺术家在一九二O 年代定居在巴厘岛上,巴厘岛的艺术不可能如今日一般重要且受欢迎,因为巴厘岛艺术家倾向以取代即将毁坏的艺术品来创作,因此常不断重复,然而如果因此说巴厘岛的艺术是静态的也不全然公平,在十九世纪末,巴厘岛艺术加已经开始实验以新的方法及风格来创作。纸张在这个时期变得比较充裕,艺术家也开始使用蜡笔和水粉画法。比如说有人发现,萨努尔或新加拉加所发现这时期的画作并非平板的瓦扬形式,已经开始运用一些透视的概念,还有比较自然的人物、风景。许多传统物品以此方式表达,但艺术家也开始自日常生活中取材。

後来,在二十世纪早期,在吉安雅地区出现天真、自然主义的绘画,并与传统瓦扬人物并存。

当古老的王室统治瓦解之後,艺术创作的确面临随之分崩离析的危险,但讽刺地,观光业的发展有效地防止它发生。巴厘岛民也需要现金来交税,观光客的荷包改变了艺术赞助者的角色。

华特史拜斯(WalterSpies )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与巴厘岛艺术有关的书籍当中,这个有点害羞的德国艺术家在1927年於乌布附近的坎普汉(Campuhan)定居,他和荷兰艺术家波内(Rudolf Bonnet )的确对於巴厘岛绘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史拜斯以其特殊风格,有时候有两个甚至三个地平面的风景画闻名;而波内则以比较自然主义、浪漫的艺术家闻名。

波内声称他和史拜斯塑造出未来巴厘岛艺术的发展,他很快地开始评论,在他们抵达当地时,巴厘岛的艺术是静态且了无生机的。史拜斯并没有否认这项评论,而这些评论也重复给很多影响力很大的西方游客,包括米德(Margaaret Mead)、荷尔特(Claire Holt )还有史徒特罕(William Stutterheim )。

因此他们支持西方艺术家带给当地比较自然的画风,和日常生活画作的说法,并没有纪录显示巴厘岛艺术家对这种说法的感受。

这段时期的巴厘岛艺术加以传统形式、技术为材料,开始演绎,并实验新的概念和表现法,由於他们的创作在当地没有市场,他们是为日渐蓬勃的观光市场所创作,巴厘岛形象的塑造也在这个时期渐渐形成,欧洲人的确对於巴厘岛民艺术美学的发展有所影响,但是也有批评指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因为作品不符合
欧洲品味而没有受到赞扬、推广。

也有艺术家脱离史拜斯与波内风格的影响。受教於一个中国摄影师的依古斯提玛得代布洛格(I Gusti Made Deblog )以炭笔和墨水作画,他创造出了特别且超现实的风景画,居住了巫婆、恶魔,并隐喻操控世界的争斗。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