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来不就得了。。莫名的教授
[quote]原帖由 [i]32.mp3[/i] 于 2009-8-16 22:19 发表 [url=http://bbs.rohome.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0907756&ptid=986843][img]http://bbs.rohome.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收起来不就得了。。莫名的教授[/quote]
+1
培哥记忆术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没看懂。。。。 :ph34r: 好..好像很猛 其实就是类似暗号.但是要随着表演遇到的不同观众有所变化了. :ph34r:
糖果的诱惑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献鸠放生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赵简子非常高兴,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接着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哩!”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仔细地思考了一阵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 我发现这些举例很多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前的事情
现代人的想法早就没那么单纯了 虽然世界是残酷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明辨是非.哪怕世界是非颠倒.我仍无悔于心!
乐乐你是认真的么。。
:ph34r: [quote]原帖由 [i]32.mp3[/i] 于 2009-8-20 00:23 发表 [url=http://bbs.rohome.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0921317&ptid=986843][img]http://bbs.rohome.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ph34r: [/quote]
偶的处世态度就是如此...
尽管天下尽墨.也得维持吾之一片清明.
原来是这样呀。。我以为你在2呢而已。。
那个2嘛.其实是靠1体验其存在的...是前面那个1嘛。。
前面有两个1哦~你指的哪个啊?奥托·瓦拉赫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水煮青蛙
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牠便會縱身而出;如果把一隻青蛙放進溫水中,牠會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後你再慢慢昇溫,即使昇至攝氏80度,青蛙也仍然會若無其事地待在那水裡。隨著溫度的繼續上昇至90-100度時,青蛙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在此情況下,青蛙已經失去自我脫險的能力了,直至把牠煮熟為止。在第二種狀況下,青蛙為什麼不能自我擺脫險境呢?這是因為青蛙內部感應自下而上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激烈的環境變化,而對緩慢、漸進的環境變化卻不能及時做出感應。这个,看过~
-_-常乐发的很多我都看过了~ 那证明我选得还挺经典的嘛-_- 常乐你YIN了-_- 我可不素拉稀:unsure:
猩猩实验
在两间墙壁镶嵌着许多镜子的房间里,分别放进两星猩。一只猩猩。性情温顺,它刚进到房间里,就高兴地看到镜子里面有许多“同伴”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就很快地和这个新的“群体”打成一片,时而奔跑嬉戏 ,时而耳鬓厮磨,彼此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直到三天后,当它被实验人员牵出房间时还恋恋不舍。另一只猩猩则性格暴烈,它从进入房间的那一刻起,就被镜子里的“同类”那凶恶的态度激怒了,于是它就与这个新的“群体”进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斗,三天后,它是被实验人员拖出房间的,因为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已因气急败坏、心力交瘁而死亡。孤独是什么
[color=black]一位老人从海外回来,老家已经没有人认识他,谁也不上他家门。[/color][color=black]老人买了好几套农具,放在别墅的栅栏边,经常对路过的村人说,你们没农具就来拿。[/color]
[color=black]农忙到了,有些村人家里农具不够用,就来老人这里拿了用,老人每天坐在石凳上喝茶,笑呵呵地看着村人们来还农具,有的人还农具时会送些自家种的蔬菜。老人都笑呵呵地收下。有时还请村人到他的院子里看他种的瓜果,讨论怎么施肥和喷药。[/color]
[color=black]渐渐地,村人们就都喜欢过来跟老人聊天了,到了冬闲的时候,老人漂亮的别墅简直就成了村里人的俱乐部。[/color]
[color=black]这天,老人的儿子打来电话,问老人在乡下是不是很孤独,老人呵呵笑着,把话筒对着满屋的人,问儿子你听到了什么?儿子听到了满屋的笑声,他放心了。[/color]
[color=black]孤独是什么呢?是你没有找到一条通往别人心里的路。[/color]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是扁鹊而不是麻雀啊~~ :wub: :ph34r:
又是看过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