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入】南航97年深圳5.8空难黑匣子驾驶舱音记录
心脏好的可以听听最后一分钟![music]http://shenlei.chinakyl.com/97.mp3[/music]
1997年5月8日,一架中国南方航空深圳公司CZ3456(重庆飞往深圳)航班的波音737飞机在
深圳黄田机场落地时解体。 。。。公司电脑没有喇叭。。。
听过的人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 没听出什么啊。。 我比较关心有多少人殉难。。。
[color=White]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美女。。。[/color] 让LZ说说讲了什么吧.... 就最后一群人大叫 然后 咣 一下 120人里死了30多人,4人安然无恙......
最后一分钟喊的是下降率太高了.....然后就是爆炸声..有时还做做飞机,有点心慌
虽然飞机出事率是三亿分之一,一旦轮上自己,那就是百分百的挂啊!! 话杂象南京话啊.....汗 偶妈有时候着急了让我去哪..就叫我坐飞机..我总和她讲..我宁可坐火车坐汽车..如果>.<了 好歹还能有个尸体..
如果飞机>.<了....那..:ph34r: 飞机出事几率比较小
“小概率事件”不等于“不可能事件” 不行..补上一句 还在过年期间 说了不吉利的话 呸呸呸.吐几下. - -一个人大叫一声然后况且一声~就放炮了 CZ 前面是一段该塔台频率的监听,各架飞机的陆空对话,从里面听到这个跑道雨量过大,每个飞机都进行盲降
后段是第一副驾喊控制速度,然后机张喊副驾带住升降杆,下复飞命令,接着又是一堆陆空对话,机组向塔台求助,并说明紧急情况。几秒后,飞机发出“sink rate,sink rate,pull up ,pull up”的近地警报,接着机长又要求塔台协助3456航班给与消防车和救护车的帮助,清理出跑道。
最后段是前面一个降落好的机组报告五边雨大,3456航班的副驾看见跑道,准备进近。不久又传来“sink rate,sink rate,pull up ,pull up”的近地警报,同时有人喊拉杆,说明飞机下降速度过大,最后副驾喊了句“下降率太大啦”,就没了 补充一句,飞行中,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 我在想LZ是怎么搞到这个录音的哦?
LZ是搞航空的? [quote]原帖由 [i]佐胁良之[/i] 于 2008-2-22 00:02 发表 [url=http://bbs.rohome.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64577&ptid=877240][img]http://bbs.rohome.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前面是一段该塔台频率的监听,各架飞机的陆空对话,从里面听到这个跑道雨量过大,每个飞机都进行盲降
后段是第一副驾喊控制速度,然后机张喊副驾带住升降杆,下复飞命令,接着又是一堆陆空对话,机组向塔台求 ... [/quote]
。。。。好详细哦 :ph34r: 可以的 听了4次...每次都吓死...太刺激了
不过看了下这个就...
时间:1988年8月31日
地点:香港
飞机状况:三叉戟(Trident 2E)/1973年原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现在的英国宇航公司)制造
飞机注册号:B-2218/中国民航广州管理局
机上人员:机组11人,旅客78人
执行航班:中国民航CA301广州--香港
伤亡情况:机组6人,旅客1人共7人遇难
事故简介:在大暴雨中向香港机场进近中,偏离跑道中心线,高度偏低且略带右坡度,即将落地前右机翼外侧与引导灯柱相撞,右起落架机轮与机场护堤相撞,机轮全部爆破,右起落架严重受损,这样导致飞机接地后,飞机难以控制,滑跑中右起落架完全折断,飞机右倾,最终滑入海湾中,飞机从前三排处折成两截,机头沉入水中,机尾仍留在机场护堤上,[color=Red]驾驶舱内机组全部遇难,旅客除一人惊吓过度遇难外均获救[/color] 爆炸的满吓人的:ph34r: [quote]原帖由 [i]siro[/i] 于 2008-2-22 19:09 发表 [url=http://bbs.rohome.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66943&ptid=877240][img]http://bbs.rohome.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听了4次...每次都吓死...太刺激了
不过看了下这个就...
时间:1988年8月31日
地点:香港
飞机状况:三叉戟(Trident 2E)/1973年原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现在的英国宇航公司)制造
飞机注册号:B-2218/中国民 ... [/quote]
原香港启德机场的13号跑道,因为跑道延长线上是座山,不能直线降落,而必须在降落前20秒要做个47度的程序转弯,控制不好的就进海里了。 LS是专业的:ph34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