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疼读报委员会】2007年08月10日 第三十二期
留着 SF终于占到了:D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天盛CEO证实购得转播权 未来三年看意甲也收费
网易体育讯 8月10日,在英超新赛季开幕前一天,天盛在广州举行了欧洲足球频道开播仪式。仪式上除了新赛季英超评论员阵容公布之外,天盛公司CEO宋政证实,天盛已经购得未来三年意甲转播权,不仅英超,今后看意甲也要收钱。[img]http://cimg2.163.com/sports/2007/8/10/20070810170323b2ac2.jpg[/img]
宋政在开播仪式上发言据透露,天盛得到的是意甲A包,这意味着AC米兰对国米,国米对尤文图斯和尤文图斯对AC米兰这类强强对话,如无意外都需要付费安装天盛的数字电视才能收看。
天盛CEO宋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意甲的380场比赛中,除了中央电视台拥有68场转播权外,其他比赛的直播权都属于天盛。”
此外,宋政透露,除了与英超四大豪门曼联、切尔西、利物浦和阿森纳合作外,他们也已经与意甲豪门AC米兰达成了在中国的独家合作关系,在周中没有比赛的晚间,将会推出类似“米兰之夜”之类的专业的专题节目。
另外,天盛的独家直播比赛还包括德甲周五场,周日凌晨3点的法甲一场直播,以及周日晚与北京时间时差最少的一场比赛(欧洲夏令时周日晚23点,冬令时周一凌晨0点)。
虽然名为欧洲足球频道,但除了荷甲、葡超、瑞典超和挪威联赛等二级联赛,其他地区诸如日本J联赛和巴西联赛等世界各地的联赛和杯赛直播,也将出现在欧洲足球频道的节目单中。 发布会上,宋政非常高调地表示,经过六轮竞投夺得英超转播权的那一天是他生命中最骄傲的日子。但对于目前广州的天盛用户具体数目他避而不谈,只是表示观众的反应比他们预想更好,并且认为根据国外的经验,在赛季开始三四轮后,才是用户安装的真正高峰。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专稿 作者:junior
遇车祸小狗冒死救同伴
[img]http://cimg2.163.com/catchpic/5/5A/5ADC9BA848F6F8AD7016305616F37C49.jpg[/img][b]红网8月10日报道[/b] 7月24日上午10时许,在商丘市行政服务中心门前看到,在滚滚车流中,一只黄褐色的小狮子狗躺在斑马线南边,另一只同样颜色的狗不停地用两只前爪拨躺在地上的小狗,只见那只狗一会儿低头亲吻小狗,一会儿抬头仰望匆匆而过的人群和车辆,不时发出悲伤的呜鸣。面对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车辆,那只狗并没有一点胆怯的样子,反而全身掩护住小狗的身体,使尽全力想把小狗拖到路的对面。但是,毕竟它的力量是有限的,它一次次的努力都没有把小狗拖到路的对面。
[img]http://cimg2.163.com/catchpic/0/0E/0E493090DCC83F401D0836E0A17E8D8D.jpg[/img]
10时20分,那只狗开始把小狗向斑马线北面拖动。它低头对着小狗“呼唤”,用两只前爪夹着它的身体往北拖,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那只狗却始终不离不弃。有好心人看那只狗实在太辛苦,想帮它把小狗挪到路边去,那只狗却不让任何人靠近小狗,它凭着自己的力量不懈地努力。
[img]http://cimg2.163.com/catchpic/1/18/18AA566E7102E49670009FE1E9444001.jpg[/img]
10时30分,经过一番努力,那只狗终于把小狗拖到了斑马线北边,但它已累得气喘吁吁。它卧在小狗的身边,头靠近小狗的头低呜,像是在与它说“知心话”。此时,那只狗的眼中明显能看到晶莹的泪珠,眼神充满了无奈与悲伤。一位在旁边看了许久的市民感叹道:“这场面真令人感动呀!动物尚且有如此真挚的感情,又怎不让人感到脸红呢?”
[img]http://cimg2.163.com/catchpic/2/2B/2B87492E07F6D00D255A56CB79E2A33B.jpg[/img]
10时40分,两位年轻人默默把已经死去的小狗埋在了路北边的绿化带里。想从他们那里多了解一些情况,但两位年轻人却随即离去。小狮子狗被埋葬后,那只守护了近一小时的狗路向西跑去。绝对是史上最真情的一条狗儿了!
[img]http://cimg2.163.com/catchpic/D/DC/DC4E1781D9B3EF7182544CE3CC0B4C86.jpg[/img]
注:因为小狗不许任何人接近死去的同伴,路人冒着危险在四周记录下了这一感人场面,同时避免了二次惨祸的发生。除了为他们也捏着一把汗,也在此向这些好心路人致敬!
本文来源:红网 还是俺家兄弟上镜啊 [url=http://hi.baidu.com/olivia莉/album/item/3e4f3bf577a1682dbc3109aa.html][img]http://hiphotos.baidu.com/olivia莉/pic/item/3e4f3bf577a1682dbc3109aa.jpg[/img][/url]
[size=7][color=red]小狗.[/color][/size]
为健全孩子人格 38名中小学福利生临时出家
[img]http://cimg2.163.com/cnews/2007/8/10/200708100831374896a.jpg[/img]出家做暂时修行的孩子们与寺里的僧人们一起诵经。
[img]http://cimg2.163.com/cnews/2007/8/10/20070810083147aa90f.jpg[/img]
界檀师父给孩子们讲课,把佛家故事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们。
[img]http://cimg2.163.com/cnews/2007/8/10/20070810083249cfa0b.jpg[/img]
打坐是孩子们每天凌晨必做的一件事。
[img]http://cimg2.163.com/cnews/2007/8/10/200708100833123cb3d.jpg[/img]
孩子们在寺院里
[b]南方都市报8月10日报道[/b] 20多天后,温多就要升入广州黄石中学初一,平时在学校,他是十足的捣蛋鬼。8月1日,在学校负责人兼助养者信力健的带领下,他与另外27名同学来到肇庆六祖寺短期出家。
一周之后,老师们纷纷夸奖变成“小光头”的温多有礼貌多了,说话不乱插嘴。温多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一些应有的礼仪,在寺院走路吃饭之类的生活小节都有规矩,师父要求很严格,如果自己调皮,师父会打戒板纠正。
8月7日下午,又有10名女生来到六祖寺,温多他们给新来的同学们展示打坐,界檀师父一声令下,温多第一个坐下,闭眼,收起他那总咧在外面的老鼠牙,一丝不苟地开始打坐。他们每天都要打坐一小时,以前没有一刻安静的温多不觉得辛苦,说得像模像样:“心无杂念,一下子就过去了。”
与温多同班的甄允生刚到六祖寺的第一天,就被葱郁的树木和清澈的泉水吸引,在城市里长大的他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风景。但这种新鲜感很快被诸多不适应冲淡:吃素和每天凌晨4点起床是他最不习惯的,吃饭可以慢慢习惯,瞌睡来了才真正要命。他说,开始那几天,凌晨4点老师就把他从床上拎起来,老师一松手他就像没有骨头一样软倒在地上。
这是广州38名中小学福利生(福利院承担基本生活费用)短期出家的部分体验及收获。8月24日,他们将离开寺院回到学校,之后也不算佛家弟子。3所学校所属的教育集团负责人信力健表示,这38名学生都是他助养的孩子,此项活动并不属于学校集体组织,送这些孩子短期出家是为完善他们的人格,只是一种形式较为特别的夏令营,并非要“引诱”孩子们出家。寺院方面为这38名孩子提供了完全免费的食宿、授课。
[b]受戒:每个孩子都起了法名[/b]
8月7日中午1时30分,六祖寺登觉大师在方丈楼狮吼堂为当天到来的10名女学生举行受戒仪式。女弟子们手拿师父现场起的法名“悟珍”、“悟静”等,跟着大师一起鞠躬、跪拜。有的孩子一丝不苟,神色虔诚;有的则不时扭头观察一下别人,偷笑几声;由于不了解程序,很多时候该跪不跪、该起不起,有些人眉头紧锁,有些不耐烦,似乎觉得挺麻烦。
孩子们要遵守寺里的受戒规矩,男众剃度修行,女众可以带发修行。现场的男生,在一周前就成了小光头,记者发现有女生也剃度了,二年级的东川梅告诉记者,她是自己要求剃头发的,“因为剪过之后再长出来的头发会更漂亮”,黄妙则是“想长出新的头发”。
20分钟的仪式结束后,很多孩子都是一身大汗,但在狮吼堂前和登觉大师合影时,个个都开心得笑靥如花。
下午2时,孩子们开始在禅修中心上课。孩子们起立后马上问候:“老师好,阿弥陀佛!”师父则称孩子们为“同修”,讲授的内容有“业力”,有《易经》,还有很多对现实的反思和指引。
[b]生活实录[/b]
[b]4点起床21点睡觉[/b]
一个星期过去了,孩子们在六祖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8月7日,记者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实录:
[b]天没亮就要去上早课[/b]
凌晨4点,孩子们开始“艰难”地起床。他们此前在学校已经习惯了6点起床,所以要生活老师叫才能起得来。据了解,刚来时,有些学生会赖床不起,阿姨就先把他拉起来坐在床上,然后扶好让他站到地上,孩子闭着眼睛,摇摇晃晃,手扶住东西就又睡着了。几天过后,他们已开始习惯这个时间起床了。15分钟的时间里,他们要穿好僧衣、绑好裤脚、洗漱完毕等待下山。
5点多,天还没亮,集合好的孩子们到大雄宝殿前上早课,跟随僧人诵读约1个小时的佛经。然后集体吃早餐,孩子们都很喜欢寺里的早餐,黄石小学生活老师余女士告诉记者:“寺院的伙食很好,营养搭配也很合理,每天都有不同的搭配,主食是炒粉、炒面或者素菜包子配绿豆粥,还有萝卜、橄榄菜、菜干、腐乳等调料小菜,很丰富。”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早餐之后的一小时,房间里不时传来背诵《弟子规》的声音。在这个时段,学生们都要求回到自己的房间,以免打扰寺里其他仍在休息的居士。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并没有抓紧这一个小时来补充睡眠,而是在整理内务、背诵《弟子规》。
[b]跟着寺里的僧人一起吃斋[/b]
上午8点到9点,学校的老师开始给学生上课,检查背诵《弟子规》的情况。之后,寺院的僧人开始教他们学习坐、立、行、见人、拜佛等方面的礼仪和规矩,师父会结合实际生活教导孩子们要尊敬师长、有礼貌、学会谦让、正确跟人打招呼、见到长辈要恭敬。记者看到,有的学生用手指指人,旁边的同学就立刻拍他的手,说:“你这样指是不对的,应该是‘请’。”说着,掌心向上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上完课,11点准时吃午饭。3个菜:炒玉米、煮黄豆、炖豆腐,出家之后,孩子们就跟着寺里的僧人一起吃斋。几样素斋他们吃起来却香得很,吃完饭菜的碗都会盛一些汤,然后吃得干干净净。“他们以前在学校打开饭盒一看饭菜不合口味,吃两口就倒掉了”,黄石小学的黄主任告诉记者,一些孩子之前听说要吃素,大多苦着脸说:“不能吃肉怎么过啊!”第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就问夜宵吃什么,第二天像鬼子进村一样把什么东西都吃光了”。8月7日,孩子们看见老师来看望他们,都抢着跟校长说:“校长,这个炒玉米您尝尝看,很好吃。”孩子们表示,在寺里吃得很好,味道很不错。吃完饭,一些学生自发拿起抹布、扫帚开始打扫卫生,擦干净桌子,把撒落在地上的饭菜扫干净。然后才回房间午休。
[b]师父讲故事孩子受教育[/b]
“曾经有一个人招待了3位客人,其中有个师父。主人拿出家里的宝贝在客人面前显示,第二天宝贝被人偷走,他就认定小偷在3位客人当中,于是报了官。审案的时候师父站出来说:‘是我偷了宝贝。’因此,他就被罚打板子,伤得很重,真正的小偷终于不忍心,讲出了事实。这时候就有很多人说这位师父很傻,你们觉得他傻不傻?”下午2点,记者走进寺院的禅修中心,界檀师父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不——傻——”孩子们拖长音回答了师父的提问。听了孩子们的答案,她才告诉孩子们故事里的师父要代众生受病难之苦,用他的善心、修行、健康的身体给别人带来幸福。同学们坐在下面纷纷点头表示听懂了。
下午禅修中心的讲堂里很闷,学生坚持上完一个半小时的课都已经满头大汗,先前穿好的僧衣早已脱下摆在一边,带发修行的女同学浸湿汗水的头发贴在了额头上。
汗水还没有风干就要赶到大雄宝殿上晚课,诵读佛经。第一批出家的学生年纪比较小,经文还不能全部看懂,六年级的阿升说:“我还有很多字不认识,要慢慢学呢。”几个二年级的学生不知道师父诵到哪里,时不时转头看后面高年级同学的书,有的索性抱着经书不动,嘴里跟着师父的节奏发出声音。
[b]动作没做好就要挨戒尺打[/b]
晚上7点,孩子们准时开始打坐。他们盘腿坐上坐垫,“双手平展,手背贴着另一只手掌,拇指相接,腰背挺直,头放端正,微收下颌,眼睛下视……”师父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一边举着戒尺来回巡视。有些孩子直接闭上了眼睛,然后身体就颤巍巍地摇起来,师父赶紧走过去扶住,说:“眼睛向下看,不能闭上,闭上眼睛的话会昏倒的。”个子最小的孩子抬头挺胸地坐着,师父摸着他的脖子指出,要收下颌,他立刻就纠正过来,坐着坐着头又抬起来,突然身体一晃,立刻又自行纠正动作,这样反复了几次才坐定了。还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坐下来就弓着背,没发现师父已经训到背后,免不了背上就挨了戒尺。“这些孩子原来都是孙悟空来的”,生活老师余女士说,“他们原来都坐不住的,这一两天才能坐好”。
晚上9点半,每5个孩子一个房就寝了。
[b]出家变化[/b]
[b]“贼”一般的眼神没有了[/b]
先前出家的28个孩子已经在寺院里修行了一个星期。8月7日,黄石中学、黄石小学、祥景中学的老师们再来看他们,发现孩子们有一些细微变化。
声音轻了。在学校的时候说话大喊大叫,吵闹不休。如今大多都轻声说话,在大殿、佛堂、禅修中心这些不能喧哗的地方都能保持安静。
“贼”一样的眼神不见了。在学校,看人、看东西时眼睛骨碌碌乱转,东瞟西瞥,就跟做贼一样。如今说话的时候能看着对方,显得比较专注。
懂礼貌了。在学校,吃饭时会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老师要求做的事情偏不做,顶着干。如今,有同学用手指指人,立刻会有同学纠正说“这样指是不对的,应该是‘请’”;见到师父或老师会退后一步站着不动,等对方离开才能走动,吃饭时静悄悄的,也不发出声音了。
懂得珍惜了。在学校时,打开饭盒一看饭菜不合口味,吃两口就倒掉了。如今吃完饭菜的碗里盛一些汤喝,然后吃干净,一粒米都不剩。
看不见懒洋洋的样子了。在学校没有活动的时候,部分孩子走路爱耷拉着脑袋,脚在地上拖拖拉拉,有气无力。如今,孩子们都能抬起脚精神地走路,早上4点40分到6点的早课一直站着都没有问题。
[b]当事人说[/b]
[b]“是夏令营,不是引诱孩子当和尚”[/b]
记者(以下简称“记”)把孩子们送去短期出家的初衷是什么?
信力健(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以下简称“信”):把孩子送去寺院短期修行,也可看做是一种暑期的学习。这种短期禅修的特点在于,孩子能学到另一种更重要的东西: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对生命的反思。这是一种生命的禅修。
记:这么做可能会引发争论,有没有什么理论或现实依据支撑你这么做?
信:南传佛教中认为,人要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人的身体、精神和行动要统一。那就需要先认知我们生命的根蒂和主体。现代教育教的是科学知识,却忽视了道德及传统的教育,忽视了作为人的教育,短期的修行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另外,让孩子适当地离开父母,到寺院过粗茶淡饭的生活也是必要的。
记:有些人认为,孩子们的人格尚未成熟,不该让孩子被动地接触宗教,从而被“诱导”。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信:所谓“短期出家”,只是一种叫法。正确来说,这是一种禅修。禅修的巴利文意思是“心灵的培育”,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使我们培育出对止恶行善的工作有积极的热诚,勤奋上进的素质及内心平稳、沉静、喜悦、慈爱,不易受苦乐等所动摇的素质。因禅修通常是居于寺庙内的,需要与和尚一起守庙内戒律,所以又成为了短期出家。
准确地说,这个活动是夏令营的一种形式,为了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并不是“引诱”孩子们去当和尚。
记:就你的观察,孩子们短期出家一段时间后起了什么好的变化没有?作为教育单位,学校送孩子去出家合不合适?这样的出家能跟正常的教学活动结合吗?
信:孩子修炼一段时间后,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有些以前坐不稳的,现在每天也可以打坐两个小时了;有些以前不懂的礼貌,现在也知道了。庙内的清规戒律很多,他们也学会了遵守。
记:如果一些孩子身体支撑不住,喊哭喊累,要退出,你们会怎么办?
信:一开始,所有的孩子都会不习惯寺庙中凌晨4点起床,9点半睡觉,没有其他现代娱乐项目,粗茶淡饭的生活。但是几天后,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生活。现在并没有孩子提出要退出。
记:听说接下来还会让学校的老师也加入短期出家,又是出于什么想法。
信:教师在修行中,既能提高自身的修养,也能从中参详其教育方式,把其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佛教的说法中,很重要的特点是以故事作为例子,引导听众思考,进而宣扬信念,这就是一种教育的方法。
[b]寺院代表:教孩子做人的道理[/b]
六祖寺登觉大师认为,让孩子们短期出家,并不是想要诱导他们皈依佛门,而是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学习内容除了正规的经文,还会讲很多佛家的小故事,儒家的《弟子规》占教学比重很大。儒家、佛法中很多内容都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很多生动浅近的故事背后都有为人处事的至理。例如,佛门讲要互相尊重、友爱、慈悲,儒家讲孝顺、谦卑等等,这些孩子处于人格培养的关键期,这些教育是非常有好处的,至于以后是不是皈依佛门,那全凭因缘。
[b]师生:短期出家没觉得受拘束[/b]
孩子们出家已经一个星期了,二年级的小不点东区说:“这里的生活很好很好。”荔铭凑到记者面前说:“我在寺里住得习惯,这里很好很好。”虽然短期出家要遵守寺院的规矩,但他们并没有觉得受拘束,穿不穿僧服都是自己决定的。黄主任说:“师父们都不会强迫孩子,而是要他们善待自己、善待别人。”
学校负责人看到孩子们的修行起到了一定效果,正打算再组织一批老师也过来短期出家,但也有一些老师听说要吃苦就不愿意参加。
祥景小学的戚校长表示:“让这些学生短期出家是让这些孩子们来感受‘善’,让别人像老师一样来对他们好,希望他们好,让这些孩子学会感恩。”
[b]正方PK反方[/b]
[b]纯洁心灵应该提倡[/b]
林慧(公务员):这样纯洁心灵的行为应该提倡,我也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过去修行一段时间。就寺院安排的情况来看,都是引导孩子们努力向善的。在那种氛围下,孩子们更容易接受那些为人、生活的道理。在寺院进修没什么好忌讳的,在美国等地,一些教会办的大学也能在国际上有好的声誉。
Superjyq(大学生):这种方式是可取的,因为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佛教本来就是教人吃苦从善的,教育意义也不错,所以也支持孩子及老师短期出家。
[b]可能产生不好的“诱导”[/b]
黄甫全(华南师大教科院教授):组织中小学生去寺庙短期出家要慎重,因为从法律上讲,宗教是不能进入学校教育的。学校出面组织短期出家的活动,干涉了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组织者希望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向善是可以理解的,但锻炼培养孩子,宗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而且这些学生人格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选择判断能力,这种活动完全有可能对孩子产生非常不好的“诱导”。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荣 巫莹 陈智勇 打坐真的有用么:blink: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