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糊论坛-RO小站's Archiver

鈊逕禸銚 发表于 2006-12-25 10:31

史上最全的2006中国网事年终回顾

2006年中国网络江湖别样精彩———网络暴民推动严厉的道德审判;国外网事搬到中国惨淡收场;恶搞风靡神州大地;博客口水战稀里哗啦;网络创意光芒四射……

网络暴民

———铜须门事件

———虐猫女事件

———流氓外教事件

2006年,中国网络暴民
现象改变了网络社区“平等、交流、共享”的原始形态,它让世界见证了集体“民意”的强大力量。《纽约时报》针对“铜须门”事件称,互联网上的战争可以随处突然爆发,中国网民群体以道德优越感而非法律依据作依托,实施集体对个人的道德讨伐甚至现实攻击。

4月12日,猫扑论坛出现一篇5000字的长文,一个ID叫“锋刃透骨寒”的丈夫谴责一名涉嫌与其妻通奸的大学生“铜须”。数日之间,成千上万网友加入谴责行列,翻出“铜须”的真实身份,发布“江湖追杀令”。受此行为影响,原来在燕山大学上学的“铜须”被迫休学。在此前,黑龙江省一个虐猫护士因遭到网络暴民通缉而被停职。在此后,上海张结海教授炮制网络通缉令发动民众驱逐一位博客写有“调戏中国女性”文字的英籍外教,外教博客被迫关闭。事件最后不了了之,但一度有5名行为艺术家声言是他们策划这起博客事件,意在测验中国的网络暴民情况。

铜须门之后,魔兽世界还继续传出Y J门、白睡门等事件,但影响甚微。

依样葫芦

———百万格子

———电车女

———别墅换别针

网络没有国界,文化却有差别。在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网上风风火火兴起的东西,国人看了也忍不住掺合一把。这一年,网络上演绎着数不清照搬外国模式的中国版闹剧,然而结果却不甚完满。这似乎表明:创意不可复制,文化难以逾越。

英国21岁的学生亚历克斯·图,独创百万格子主页,在4个月内大赚近100万美元。由于其创意独特,在媒体的报道之下网站访问量巨幅增长,并赢得广告收入。无数中国人看到英国人赚钱了,便也盲目跟风弄起中文版百万格子,最后却惨淡收场。日本第二频道网络社区成就了纯情少年电车男追逐幸福的美丽故事,在国内天涯社区随即出现中国电车女追逐幸福个案。然而在100多天的时间里,中国版的电车女并不纯情,除了时不时玩失踪,参与电视台商业节目,最后还跟别人结婚了。美国青年麦克唐纳,用一枚别针,以不断的物换物形式换取一座别墅。中国杭州超女王晓光也追逐起了这个梦想,60多天过去,王晓光以一个别针换得一幅价值2万元的绝版海报,却面临各种资源几近耗光,进程愈发艰难的境况,她最后能否完美复制依然存疑。

恶搞成风

———馒头血案

———《晚饭》恶搞《夜宴》

———《闪闪的红星》遭篡改

———满城戏谑黄金甲

自从《大史记》开辟视频恶搞浪潮之后,胡戈以一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把2006恶搞之风推向巅峰。《无极》导演陈凯歌因此勃然大怒,一句“做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响彻柏林大地。此后,中国的每一部大片都难逃网络恶搞的魔爪,《夜宴》被恶搞成《晚饭》、《闪闪的红星》被恶搞成《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年末新上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被恶搞出《满校尽是大波妹》、《黄金甲之洗浴城版》等不同版本。网民打着人民需要娱乐的旗号,肆意戏谑所有能够戏谑的东西。

这一年,恶搞让网民狂欢呐喊,也成了解构这个社会的一种方式。恶搞的人说,他们要颠覆一切,他们要挑战权威,但他们同时也让很多人无法容忍。广电总局、互联网协会对此接连展开大讨论,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遏制恶搞之风。然而互联网还是那个互联网,大规模的恶搞消失了,小规模的恶搞依然生生不息。

博客口水

———韩寒pk白烨

———徐静蕾博客搬家

———凤凰卫视副台长博文骂厦大门卫

2006年,方兴东黯然失意博客网。陈彤统帅的新浪名人博客异军突起,成为国内最大的博客圈。徐静蕾博客率先突破千万点击,韩寒博客大骂文坛元老,李银河博客引发性道德大讨论,娟子获得全球最佳中文博客奖。在这里,每天,都有着无数的故事发生。

截至12月20日,有超过6800万人次访问了老徐的博客。徐静蕾最大的贡献在于,她无数次向千万网民诉说她睡了几个小时、买了什么东西、拍了什么电影。通过网络,她让普通大众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名人,给偶像崇拜的痴迷者上了很好的一课。此后,她自立门户创建鲜花村博客,只可惜脱离了新浪的平台难成气候。而博客的另一个杰出贡献者则是韩寒,从年初博文骂战文坛元老白烨,年中激惹大师余秋雨,到年末指责洪峰为二奶作家。韩寒的博文纷争在这一年之内几乎没有断档的空闲。

凤凰卫视副台长程鹤麟随香港媒体访闽团20多人到厦门大学访问时,受到了门卫的阻挡,好说歹说,门卫就是不准他们大巴进,只准小车进。之后,程在自己的博客上委婉讽刺了厦门大学的这个门卫。此事引起了厦门大学学子的不满,他们认为程鹤麟是公众人物,文章会对厦大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要求程做解释。遇事不先反省自己,而归罪于批评者,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网上争论热烈。

文化争鸣

———非常真人、顶级男女

———自杀兔、混沌村

———安迪油画

———国学辣妹、汉服MM

网络文化向来不缺创意,四格真人漫画是今年网络的新贡献。它以真人照片、电脑添加解说词的表现形式,串起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突破了漫画虚构的场景,使得网友眼前一亮。其中以天涯的非常真人表现最为出色。当然,以右手漫画为首的网络原创漫画自然不甘示弱。讽刺时政大事的《自杀兔》登陆天涯社区半年内收得33万点击,尾随其后还有凹凸的《混沌村》、杜彭的《我是豆豆》。

另一边,安迪以油画的形式调侃李宇春、雷锋、范冰冰等诸多焦点人物,引领西方美术走进大众视野。和讯网和大旗网则力捧国学呼吁振兴民族文化。和讯网涌出喜欢诗词、对古文化有钻研的汉服MM,大旗网则推出擅长楹联的国学辣妹与之分庭抗礼,引起一片哗然。也许,文化没有定式,网络成就争鸣。

视频崛起

———视频美女DoDoLook

———巴士判官

———张钰性爱录像带

视频今年进入网络传播主流媒介。在Google今年最热十大关键词中,它名列第一。

今年5月,网上一段《巴士判官》视频描述了香港一辆九龙巴士上,一名年轻男子见前排的中年男士讲电话太大声,便拍了拍他肩膀,结果引致对方起身粗言秽语回骂六分钟。在一个月内,该视频点击率超过500万。接着被人二次创作成不同的版本,又被人制作成相关的T恤杯子在网上热卖。视频中的“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未解决,未解决”折射了现代人身心压力之大,由此引发了多数人的共鸣。此外,以长相可爱、声音甜美为特点的视频美女主播DoDoLook受到网友热捧,一年下来,在百度有多达140万条关于她的信息。而揭露演艺圈潜规则的张钰性爱录像带借助优酷网发布后,日点击一举超过了千万。

文学远去

———梨花体诗

———猎户星作诗机

曾经一度红红火火的网络文学在今年全面堕落,没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没有了《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就连奄奄一息的诗歌也被网友拉出来痛扁一顿。

9月,网易文化社区以“诗坛芙蓉”为名曝光国家级诗人赵丽华的试验性创作。她的诗歌因具有“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断成几截组合成诗”的特点而饱受非议。其代表作《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内容如下:“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网友戏言赵丽华的诗为梨花体诗,并大肆模仿,这一度掀起了网络诗歌的创作热潮。然而时隔数天,一个ID叫“猎户”的网友根据“主谓宾的乱搭配”和“形容词、名词、动词的乱搭配”的思路制作出一个作诗程序,使得网友只要往里面填几个词便可以创作出媲美诗人的现代诗。这种作诗机的出现使得现代诗歌颜面无存,有资深诗歌爱好者称,诗歌已死。

恶意挑衅

———雅阁女

———男子烧钱炫富

网络是一个大众表演平台,羞答答的、吆喝的、高傲的、才华横溢的,应有尽有。总有那么一小撮网友以激惹他人为乐,他们自大、嚣张,被网友骂得越厉害,就越有战斗力。

今年8月-9月,青娱乐网站一个女网民连续发布视频,称自己是高素质的白领美女,拥有一辆本田雅阁的轿车,叫嚣工资3000元以下的都是低等人。这激起数百万网友的反感,对她骂声不绝。网友称,她是“网络公敌”,非常恶心。10月,一名ID叫“小龙少爷”的上海网友在博客张贴自己用大叠百元人民币点烟的图片,由此引起了网友的抨击。他随后反驳,说骂他的人是穷人妒忌富人,穷人是大悲大贱的。社会学家认为,网络上不断出现崇富仇穷的“红人”,本身并没有争论的价值,这种人的劣根性在中国由来已久,网友实在不值得加以关注。

红人乱象

———二月丫头、木木、嫦娥

———毒药、Acosta

———扬州公交MM、丁贝莉

———妖妃娘娘、芙蓉哥哥

———内衣MM宋嘉宝

2006年的网络红人红得千奇百怪,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相较去年,今年的网络红人更加多样化,层次分明。

扬州公交车售票员浦娟因服务周到、礼貌亲切,被网友偷拍照片放上网,结果引起一阵热捧。与此类似的是临时担任Chinajoy展会模特的丁贝莉,因嘟着嘴、表情冷酷让网友抓拍了照片,一传上网也火了,相继有热心网友帮助建立相册、个人网站,报纸、电视台争相采访。天涯的二月丫头以“低胸+文字+网络推手”荣登网络十大乳房事件光荣榜,成功吸引了网友的眼珠子;视频舞女木木凭借着性感的身材吸引了众多网友,她自述流连上海滩多个据点,却始终未现真身,在其博客突破百万之后忽然消失;才艺双全的猫扑美女嫦娥借助几起争吵事件,再加上发行原创单曲迅速蹿红。除了美女,男色红人在今年的网络上也表现突出,除了留学英国、拥有红色家族背景的帅哥毒药,新浪草根博主Acosta凭着孜孜不倦的努力,勤劳写字、勤劳拍照片、勤劳地用俊俏的脸孔和悠闲的生活吸引网友。6月2日,Acosta博客点击超过1000万,而到今天,Acosta博客点击量已达3700万,在新浪博客位列第三。此外,纷纷乱乱的红人中还有淘宝亲自当模特卖内衣的宋嘉宝、舞姿曼妙姿态妩媚的妖妃娘娘、披红挂紫大胆挑战芙蓉姐姐的芙蓉哥哥。网络红人,或者行将消失,或者走进现实,不论如何,他们为2006年网络传奇添砖加瓦,构筑起了一道又一道奇妙的风景线。

清规戒律

———博客、版主实名制

———网络视频、音乐须审批

———定义流氓软件

———网上著作权保护法规

今年是对网络规范最为严厉的一年。从掀起文明办网之风,到出台各种规章、草案,无不显示出管理部门对互联网的治理决心,然而到底应该怎么管理?这是难以辩清的命题。

4月9日,北京地区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一时间全国网站头条都是相同标题的套红大字,蔚为壮观。

6月,《网络游戏实名制方案》出台,与防沉迷系统相结合,开始在盛大、九城、金山、光通、新浪、搜狐和网易等7家国产网络游戏公司的游戏中试点。

7月1日,我国施行首部网上著作权保护专门法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条例对网络服务商规定“通知+删除”的简便程序: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的网站,在接到网上著作权利人通知书后,如立即断开与侵权作品的链接,则不必承担赔偿责任。

8月,广电总局拟出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规定网友上传视频须得到审批。此举被认为合法但不合理。

9月24日,《重庆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二审草案删除了个人上网须公共安全专家局备案的条例,至此,民怨沸腾的个人上网备案风波终告一段落。

10月3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举行第二次内部会议,计划“推出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博客实名制,四川可能成为第一个试点地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说法可能将不复存在。

11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恶意软件定义的最终版本,并发布《抵制恶意软件自律公约》。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反抗流氓软件的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b]2006中国网事之十大图片[/b]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rjp6c229.jpg[/img]
因嘟着嘴巴而无意间走红的游戏模特丁贝莉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lsl6c264.jpg[/img]
馒头之后,大片难逃恶搞魔爪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lsl6c271.jpg[/img]
网络通缉令折射中国网友热衷道德审判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rjp6c218.jpg[/img]
安迪油画整蛊超女和好男儿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lsl6c275.jpg[/img]
漫画《自杀兔》扛起网络新文化大旗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lsl6c265.jpg[/img]
千万级访问量草根博客Acosta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lsl6c267.jpg[/img]
黄健翔世界杯183秒激情解说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lsl6c276.jpg[/img]
艾晴晴在线主演中国版别针换别墅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lsl6c274.jpg[/img]
PS小胖重出江湖

[img]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23/yfklsl6c266.jpg[/img]
非常真人四格漫画令人耳目一新



[b]2006中国网事之十大语录[/b]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

———今年MSN、QQ间流传最广的网络语录之一,此外还有“我不是随便的人,随便起来不是人”。

“我一去看,是一排排水沟,上百个白白的屁股排成一排,还此起彼落,两个人面对面还可以聊天……”

———8月31日,孟广美在台湾中天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抛出这么
一句话。随后她被网友指责刻意“丑化”大陆而遭到抵制。11月3日,孟广美正式对这起“嘲笑大陆”事件公开致歉。

“中央一套,你套!我套!大家套!———想事事无忧,就用中央一套。”

———福建长乐人李振勇抢注安全套商标“中央一套”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网友编广告自得其乐。8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容易引起社会不良影响”为由驳回“中央一套”商标的注册申请。

“砒霜!砒霜!砒霜!王婆立功了!王婆立功了!不要给武大郎任何的机会!”

———黄健翔世界杯期间的183秒激情解说在网上被演绎成不同版本,其中以金瓶梅版流传最广。

“做人不能那么陈凯歌!”

———针对陈凯歌指责胡戈“做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网友活用“陈凯歌”一词进行反驳。

“如果把这个事件中对我个人尊严和声誉的损害忽略不计的话,对中国现代诗歌从小圈子写作走向大众视野可能算是一个契机。”

———被问及“梨花体”诗频频在网上遭到恶搞,赵丽华坦言她的诗被恶搞很正常,对诗歌表示乐观。

“妈妈,长大了我要娶你做老婆。”

———因某化妆品广告里的这句台词,蒋雯丽被网友指责有乱伦之嫌,掀起网络大讨论。

“在互联网上,用鼠标的人远比用键盘的人多。”

———互联网教父级人物Keso在描述当前网络用户的状况时说,意指网络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是被动地享受服务,却很少贡献自己的东西。

“聊天室已被小姐占领,我们只能来博客。”

———Blogger“番茄炒鸡蛋”这样描述2006年的网络环境。

“美特斯邦威:不加寻常班。”

———年末,“黄金甲”遭篡改为满城尽是加班族,广告词也难幸免。

兜兜里有钱 发表于 2006-12-25 15:12

一群无聊的人做无聊的事
一个无聊的人在想:一群无聊的人靠网络出名,做的事怎么这么傻B呢??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