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19:59
印第安纳马里恩私刑现场
两名黑人被人们从位于印第安纳州马里恩的格兰德国家监狱中带了出来,绞死在了公共广场的一棵树上。他们被指控谋杀了23岁的克罗德.底特尔并袭击了他的女友-19岁的玛丽.苞尔。
人们像过节一样热闹,带着欢快的心情看着两个黑人被吊死。
第三名黑人,16岁的詹姆士.卡梅伦也被带到私自处死嫌犯的现场。他看到了他的两名朋友被谋杀,但却逃脱了他们的命运。卡梅伦后来成为位于密尔沃基的黑人毁灭纪念馆的创建者和领导人。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4.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19:59
欢迎到密西西比来
1966年6月6日,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第一位黑X学毕业生詹姆斯.梅雷迪斯为了唤醒黑人民众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利,打消黑人在生活和旅行中的恐怖心理,从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出发,不带武器,进行一次返回家乡密西西比的杰克逊市的长途跋涉。
这次远走,要经过密西西比州中最为偏僻、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一些地区,行程共计220英里。
一个闷热的下午,当他走在51号公路上时,突然一声枪响,路边丛林中有人叫喊“我只要詹姆斯·梅雷迪斯!”随之梅雷迪斯身上连中60枚短枪子弹,跌倒在地。在他被送进医院后,包括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内的18000人最后完成了这次进军。
上图:为詹姆斯中第一枪的情景。
下图:当詹姆斯痛苦地爬向路边,路边的人接着向他开了60枪!詹姆斯倒在血泊中。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5.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0
希特勒跳起了吉格舞
希特勒来到一战中德军投降的地方来接受法国的投降。希特勒得意忘形,高兴地跳起了吉格舞。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6.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0
艾滋病在美国
这幅作品,揭示了艾滋病这种新闻界轮番报道的疾病的面貌。它是一组系列照片中的一幅。这些照片描绘了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儿童、使用静脉注射药物的人以及医学研究人员、护士。其中有些人忍受着艾滋病的折磨,另外一些人在其他方面与此病毒有关。他们的照片一起构成令人难忘的记录。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701.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0
在家中的屠杀
这张由丹.麦克库林于1964年在塞浦路斯冲突中拍摄的照片里,一位陷入悲痛的妇女刚回到她被害的丈夫旁。几乎照片上所捕捉到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将永远存在下去。这幅照片表明了个体死亡的悲剧,人们深深地被它打动了。
这幅照片说明了:战争带来的恐惧是迅速的和无可逃避的。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8.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1
好警察
大哥哥似的警察弯下腰对小孩说:“小心爆竹会伤着你”。后来,这个警察升任副总管。
当《华盛顿新闻》发表这张照片后,许多读者被感动了,要求《生活》杂志再版这幅照片。“我们感到它会吸引美国人的注意力。”...“值得奖励”...。是的,这幅照片赢得了普利策奖。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9.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1
西布伦巴以冲突
1997年4月9日,由于巴以和平进程受挫,西布伦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再一次发生了冲突。
一群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士兵投掷石块,两名以色列士兵退至墙后,躲避投掷物,同时向这群巴勒斯坦人开枪,前面的巴勒斯坦人已被击中。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0.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2
踢警察P股
一个游行者隔着国境线踢了警察P股一脚,而东德警察却无可奈何,因为他不能冲过国境线抓人。
一个由六个欧洲国家的13名12岁的孩子组成的儿童评委会选出这张照片,授予特别奖。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1.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3
谁敢支持曼德拉
1994年4月底,南非举行历史上首次不分种族的全民大选,南非全民大选的举行标志着342年白人统治的结束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大选前,南非一直是种族隔离最彻底的地区,对黑人来说,这个国家也是最黑暗的国家,他们的反抗一直被白人政权所残酷镇压。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2.gif[/IMG]
上图:南非卡普城的阿色龙地区,警察正在用皮鞭驱赶聚集在纳尔逊.曼德拉被监禁的波斯莫监狱门口的示威人群。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4
12岁的火箭筒手
柬埔寨战争爆发初期,政变上台的朗诺组成的军队首先攻进了越南,以消灭越共的名义大批屠杀越南人民。在许多观察家看来,当时对柬埔寨人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竟然相信这只队伍是正义的(此时没有人清楚这支军队的恶行)。
柬埔寨军队开始了一个又一个迅速行动。士兵们赤着脚,坐在许多大客车里。其中很多人都很年轻。因为12岁的男孩走在大街上便会被劫走,然后被训练三天并配给最新式的美国武器。他们能勇敢战斗。但军官们非常专横,他们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谋略对付这场战争。
大批使用儿童战士就是从这场战争开始的。由于已查明目前总共有30万儿童被迫参与各类战争,1998年,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了有关禁止儿童参战的决议。
拍摄这幅照片的苏.威士纳在1975年死于柬埔寨内部清洗运动中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3.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4
原子弹的故事
一名被严重烧伤的女学生。她的面部特征几乎全被原子弹的热量熔化了,现在正仰面躺在广岛红十字医院的一个草垫上,四天后因伤而死。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4.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5
对核试验的控诉
一个面色凝重而坚定的母亲将已成为核试验牺牲品的儿子紧紧抱在怀里。由于前苏联地区长期的核试验,这个一生下来就变成畸形的男人那绝望和恐怖的表情是人类的一场恶梦。上图中头大如斗的怪物,就是对人类歇斯底里核疯狂最愤怒的谴责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5.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5
希伯伦的故事
一名巴勒斯坦的小孩望着以军的枪口匍伏而过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6.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6
倒吊示众的墨索里尼
1945年初,面临同盟国在意大利北部发动的攻势,前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企图逃往瑞士,他和他的情妇及随从在行经科摩附近时,被游击队发现并遭枪决。他们的尸体被倒吊在汽车站梁下示众。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601.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6
被轰炸和枪毙的中国人
日本空军于1937年8月14日,对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娱乐公园地区进行了狂轰滥炸,由于在空袭中一些美国、英国的侨民也死于非命,所以冲突带上了国际化的色彩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7.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6
埃迪·鲁宾逊的沉思
1976年5月15日,雾雨蒙蒙,美国查塔努加在举行军人节游行。远离站满贵宾的看台的地方,有位在越战中失去双腿的老兵坐在他的轮椅上,怀中抱着一个小孩,陷入了沉思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8.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7
裁者与女神
在意大利罗马的波拿巴美术馆中,最优美和杰出的雕像当推以葆拉·波拿巴(拿破仑.波拿巴的妹妹)为原型塑造的山林女神像。白色大理石的女神健壮、美丽,已成为意大利艺术的典范。
正值两个独裁帝国强盛之时,墨索里尼陪同希特勒前来拜会女神。这张珍贵的照片为我们揭示了两个独裁者不同的性格:曾以画家、思想家自诩的希特勒被女神的双眼所震动,而吸引墨索里尼的只有女神的胸部。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19.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7
苍蝇的盛宴
1984年开始的埃塞俄比亚大饥荒,几乎将这个国家的所有人变成了流亡异国的难民。照片上,一个埃塞俄比亚难民营里的孩子已经衰弱得无法移动去寻找食物了,他接近死亡的身体变成了大群苍蝇的食品。
彼得.特恩利于1986年跟踪报道了位于索马里的埃塞俄比亚难民营。他写道:“在成片的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挤满了已经对自己的身体和未来完全绝望的人。仿佛他们已经明白,他们的生命也仅仅是临时的。几天才能有一碗稀汤,饮水处几乎变成了粪池,根本没有药品,这一切让难民营里的小孩几乎100%的死亡,年长的也只能挣扎求生。在这里,他们已经将一切可吃的东西全吃光了,包括昆虫,唯一的例外是苍蝇。这里是苍蝇真正的天堂,它们包围了一切:腐烂的尸体,恶臭枯干的活人。你无法躲开它们密不透风的攻击,只能任它们在嗡嗡声中吞噬你。这就是埃塞俄比亚大饥荒,如果世界另一边的人对此稍有关注,也不至如此,然而事实上,在我们生活富裕的地方,几乎没有谁报道这些事。”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20.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8
第一次见到他的孩子
结束了长达14个月之久在皇家维特根战舰上的出海任务,海军士兵安希尼.本耐特第一次见到他的孩子。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20.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8
第 四 次 飞
这个大胆的飞行式疏散行动--从屋顶至树再至地面共进行了四次,次次成功,这是一只挪克斯威尔的猫妈妈为了搬运它四个21天大的猫仔而跳向树枝,含着猫仔在空中飞来飞去。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21.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8
母子情深
如果说上面这幅照片有什么夺人之处,那就是它的主题了,当你初看它时,肯定会被其中所体现的天伦之乐所折服,没有比哪种手法更能使欣赏者直接读出其中的温馨和幸福更妙了,尤其那位母亲,近乎贪婪地凝望着自己的孩子,目光中充满了怜爱,她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宝贝儿光着身子,毫无顾忌地趴在床上,大概正在以同样温柔的目光盯着母亲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22.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9
血 肉 联 系
韦恩拍摄的这张照片首次发表时,立刻遭致许多批评。对40年代的人而言,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还不容有人如此“血腥”地表现被视为神圣的婴儿。
照片写实主义的杰出人物韦恩.米勒则不这样认为,他说:“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遗忘他们生命的由来和与母亲之间的血肉联系。我不得不用这张照片提醒人们,即使脐带后来被剪断了,但它确实存在过。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23.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09
买煤球的孩子
一个6岁的萨尔瓦多小女孩在街边卖煤球,她浑身煤粉,却尽量想把自己的洋娃娃擦白一点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24.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10
枯树
80年代中期遍布非洲的饥荒中,著名摄影家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在马里的沙漠里发现了同样枯竭的树和男孩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25.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11
有一道目光却紧盯着我们
一位英国的评论家这样评论过大卫的这张照片:“今天,仍有许多西方国家将成片的西红柿用压路机碾碎,将整船整车的面粉和牛奶倒进大海,为的是使这些食品的市场价格回升。但在地球的另一边,有一道目光却紧盯着我们。当我们知道他和身边的人们已为一点食品而在救济站等候了两天的时候,我们为英国每年用于减肥的开支超过300亿英镑而作呕。”
[IMG]http://blog.tfol.com/images/20050617026.gif[/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25
走进关塔拿莫的监狱
[IMG]http://www.ziling.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411629925.jpg[/IMG]
关塔拿莫海军基地,这个在古巴的美国基地,由于其所关押的囚犯而闻名世界。
图中的得尔塔监狱由海军陆战队监管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25
[IMG]http://www.ziling.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411947486.jpg[/IMG]
一位哨兵从高高的塔楼上监视着整个监狱。得尔塔监狱是霉菌作为长期拘押重要犯人的军事监狱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26
[IMG]http://www.ziling.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4111522264.jpg[/IMG]
长长的监舍通道,可以关押大量的人犯。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26
[IMG]http://www.ziling.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4111721534.jpg[/IMG]
同时又以安全著称。单独关押是这里的重要特征
yq1007 发表于 2005-6-22 20:28
[IMG]http://www.ziling.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4112318875.jpg[/IMG]
在得尔塔监狱48号监舍,一位看守推着装满图书的小推车给犯人送书。当然送什么样的书就由美国人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