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糊论坛-RO小站's Archiver

肥苏 发表于 2005-6-14 16:08

为了偶像楼主把革命继续下去..我决定.............................顶!!!!

woshis 发表于 2005-6-14 16:31

动物世界哈``````
  好贴  顶一个

王者小爱 发表于 2005-6-14 17:54

帮顶到666,啊扑啊扑

兔子猫 发表于 2005-6-14 18:08

顶啊顶啊~

天崖过客 发表于 2005-6-14 19:40

天啊,我都顶啦不知道多少次啦!
大家一起来顶啊。

psvi 发表于 2005-6-14 20:14

适时地顶一下比什么都实在...~~~

psvi 发表于 2005-6-14 20:15

666

yume 发表于 2005-6-14 22:35

667,看了这么久,一定要顶^-^

永远的新手 发表于 2005-6-14 23:33

过了666罗……更新更新……

uuden 发表于 2005-6-15 00:39

楼主好猛啊!!

最后のKISS 发表于 2005-6-15 07:55

太厉害了……好多图片……而且很多都很壮观……今天真的开眼界了

sdrzwh 发表于 2005-6-15 10:50

楼主 拜托 给找张情侣动漫卡片啊 ~要动的那种 偶~是菜鸟 找不到啦~~~拜托了 送给偶LP的啊~要是找到了 偶请客!!!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25

[QUOTE]sdrzwh,2005-06-15, 10:50:25
楼主 拜托 给找张情侣动漫卡片啊 ~要动的那种 偶~是菜鸟 找不到啦~~~拜托了 送给偶LP的啊~要是找到了 偶请客!!! [/QUOTE]
哇,好大的一个潜水员也出来了!!!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0

[b]世界上最具悬念的诸多未解之迷[/b]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35.jpg[/IMG]
 [b] 1.复活节岛的摩艾像[/b]
  从南美智利海边向西3800km的复活节岛屿,
  耸立着1000多座巨大的石像,每座石像高度大约4-5M,重量20t,最大的有90t,
  大约在公元800-900年建造。
  有人认为是为了追思死去了的部族的重要人物而建造。
  但岛周围没有丰富的材料,在兴建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石像为何会、如何存在至今依然是谜。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37.jpg[/IMG]
 [b] 2.水晶骷髅[/b]
  1926年在洪都拉斯的玛雅文明的故址被发现了的水晶的雕刻。
  摘下下颚的那一部份,从下部碰一下某个祝棵,两眼会发光。
  尽管从解剖学角度看来,大致是正确模刻人类的头盖骨,
  但齿列紧密相咬的精巧程度实在令人叹服。
  还有个让人吃惊的制作方法:
  牙齿有一部份明显地是使用旋转一类的工具切削了的痕迹。
  使这个精致的工艺品能上下合并,
  旋转工具在当时的技术水准想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存在的吧,
  这使水晶头骨之迷更加令人费解。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38.jpg[/IMG]
  [b]3.玛雅文化中的飞行器[/b]
 是存在于公元500-800的南美哥伦比亚繁荣的えたシエヌ文化的遗物,
  长度6cm ,宽度5cm ,高度1.5cm的这个装饰品在发掘当初,
  是王族使用的垂饰,被当作一种“动物形态像”的眼睛。
  (这句话原文是“「動物形態像」と目されていた”,我翻译不好,希望看得懂的人能说一声)
  但是,动物学者在形态已知的各种动物中也没发现类似的。
  于是向航空力学的专家们委托进行分析:
  结果机头、座舱、主翼、机身、垂直尾翼、水平尾翼一应具全,
  形态、平衡完全符合航空力学的理论,
  于是这个装饰品便被称为“黄金航天飞机”。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39.jpg[/IMG]
 [b] 4.挪亚方舟[/b]
  这个是圣经的一节,
  讲的是神耶和华发大洪水毁灭人类只留下一家人幸存的故事,
  而他们避难所乘的船就是挪亚方舟。
  由于这个大家都知道,不写了。
  这张图片说的1973年美国利用人造卫星侦察前苏联在南翼高加索边界地区部署飞弹的情报时,
  「极其偶然」地拍摄到终年冰封的亚拉腊峰上,
  有一块庞大及呈现明显长方形的「异物」。
  由于《圣经》记载挪亚方舟正是停泊在亚拉腊峰附近的地方,
  所以传出那件"异物"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40.jpg[/IMG]
 [b] 5.宙斯神像[/b]
  在希腊神话方面,
  最高神宙斯支配着政治,法律,道德等人类生活。
  在希腊圣地奥林匹克勤克平原的神殿群中,
  最有名的大概也是宙斯神殿吧。
  纪元前420年在神殿的最深处被人建造,
  “这么漂亮的杰作没有看过一回就死了的人是一种不幸。”
  这就是使古人惊叹的。挎斯神像”
  如果根据古书记载,神像浑身是象牙制品,
  再用黄金包裹,宝座上嵌上各种宝石。
  这个壮丽巨大的雕像的消失让人感到惋惜,
  当时的绘画和翻印品也完全没有说明它是如何消失的。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41.jpg[/IMG]
[b] 6.特洛伊木马[/b]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42.jpg[/IMG]
 [b] 7 罗德斯岛巨人像[/b]
  纪元前305年,作为纪念击退了马其顿的进攻而被兴建了的雕像,
  位于爱琴海的东南部的罗德斯岛,
  完成时间有12年和66年两种说法。
  材料是使用敌军遗弃了的青铜武器,高度33m ,
  加上大理石的台座可达50m。
  但是在纪元前227年的大地震倒塌,被放在那里置之不理,
  然而在672年伊斯兰军队的进攻中,
  巨大的雕像的残骸被犹太商人卖掉,现在什么都没留下。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0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43.jpg[/IMG]
  [b]8.天空之城[/b]
  “天空城”的动画片大家都知道吧,
  其实它也出自圣经:
  全长7km以上,面积达40平方公里的这个城市,
  以“天然磁铁”为力漂浮于空中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44.jpg[/IMG]
 [b]9.活捉外星人[/b]
  1950年刊登在西德的报纸的外星人,
  说的是紧急降落在墨西哥UFO里的小外星人被活捉。
  两边的人是KGB(前苏联国家警察)成员。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45.jpg[/IMG]
[b]10.尼斯水怪[/b]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47.jpg[/IMG]
 [b] 11.史前巨鸟(恐鸟)[/b]
  是在1770 年新西兰发现的史上最大的巨鸟,
  身体据说和驼鸟相似,最大的高4m,体重250kg,
  翅膀退化无法飞,脚非常发达。
  灭绝的原因是繁殖力低,遭人捕杀,气候变暖。
  现在能证明恐鸟实际存在的证据,只有发现的巨大的腿骨。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248.jpg[/IMG]
 [b] 12.毛人[/b]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洛基山脉一带出没,
  只有2只脚趾的大脚兽人。
  在美国被叫作“ビッグフット”,加拿大叫“サスカッチ”。
  有原始人和印地安人的说法,有人拍下过它的照片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129/Img223231954.jpg[/IMG]
 [b] 13.河童[/b]
  傳說「河童」住在日本各地的河川或池子裡,
  依據各地方言的不同,河童的稱謂也不同。
  共通點是「居住在河川的孩子」所以叫做「河童」(KAPPA)。
  原本河童是水中的精靈,
  被當作是河神受到民眾的膜拜,
  也有一種說法是河童是水神的使者,
  由水神降下的霜幻化而成。下的霜幻化而成。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1

[b]西藏十大“神秘事件”[/b]
红雪之谜
喜马拉雅山5000米以上的冰雪表面,常点缀着血红色的斑点,远看如同红雪。这些红斑点是由雪衣藻、溪水绿球藻和雪生纤维藻等藻类组成的。在永久性冰雪中,高原藻类分布广,耐寒性强,零下36ºC也不至于死亡。因其含有血色色素,故呈红色。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72.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1

野人之谜
  西藏“野人”之谜历来被炒得沸沸扬扬,是“世界四大谜”之一。早在1784年,我国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近年来,在喜玛拉雅山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并有女性野人抢走当地男人婚配生子之事。已有若干考察队深入藏东考察,但目前野人仍是一个谜。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76.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1

巫师之谜
作为藏族原始宗教祭祀主持人的巫师,据说都是能通神,且能同鬼神通话,以上达民意、下传神旨;可预知吉凶祸福,除灾祛病;还能从事征兆、占卜、施行召魂、驱鬼等巫术。他们是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和媒介,享有十分崇高的威望。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79.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1

虹化之谜
  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现象。据说,修炼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7b.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2

珠峰旗云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如果旗云飘动的位置越向上掀,说明高空风越小,越向下倾,风力越大;若和峰顶平齐,风力约有九级。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7d.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2

象雄之谜
  象雄,意为“大鹏鸟之地”,汉史记载“单同”,是西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据考古学研究和史籍记载,象雄在公元前10世纪就已在西藏高原崛起,且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在公元6-7世纪,象雄已是以牧为主,兼有农业了。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八世纪时,彻底征服了象雄。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献、宫殿遗址等至今无从考证,留下了千古之疑。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7f.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2

说唱艺人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著名长篇英雄史诗,从其原始雏型发展到今天共有百余部之多,可谓长篇巨制,《格萨尔王传》在民间以两种形式流传,一是口头说唱形式,一是以抄本、刻本形式。口头说唱是其主要形式,是通过说唱艺人的游吟说唱世代相传,而说唱艺人有着各种传奇。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82.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2

古格之谜
  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九世赞普朗达玛被杀,其曾孙逃往阿里地区。约公元十世纪,其后裔建立了古格王国,在近700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1630年,拉达克人入侵并消灭了古格。然而,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古格文明的消失和玛雅文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发生得异常突然。在今天的遗址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十多户人家守着一座可供上千人居住的城市,而这十多户人家并不是古格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如今,浩大的古格王国遗址、神奇的“古格银眼”、无头干尸洞和无数的古物珍宝吸引着考古学家的探索。但古格文明何以突然消逝,仍是一个谜。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85.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2

伏藏之谜
  伏藏是指苯教和藏传佛教徒在他们信仰的宗教受到劫难时藏匿起来,日后重新挖掘出来的经典,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书藏即指经书,圣物藏指法器、高僧大德的遗物等。最为神奇的就是识藏。识藏是指埋藏在人们意识深处的伏藏,据说当某种经典或咒文在遇到灾难无法流传下去时,就由神灵授藏在某人的意识深处,以免失传。当有了再传条件时,在某种神秘的启示下,被授藏经文的人(有些是不识字的农牧民)就能将其诵出或记录成文,这一现象就是伏藏之谜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87.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2

香巴拉之谜
  香巴拉,又译为“香格里拉”,意为“持安乐”,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时轮教法的发源地。关于香巴拉的是否存在人们始终持怀疑态度,而佛学界则认为香巴拉是一个虚构的世外桃源。藏文史籍对于香巴拉的记载很详细,但香巴拉(即香格里拉)存在与否,至今仍是一个谜
[IMG]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travel/2005-06-10/105683f058a.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6

[b]毛泽东书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b]
为吴伯箫题词(1938年9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33.jpg[/IMG]
为艾生题词(1938年)
[IMG]http://dytjl.nease.net/msf/34.jpg[/IMG]
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题词(1938年11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35.jpg[/IMG]
为延安《新中华报》题词(1939年2月7日)
[IMG]http://dytjl.nease.net/msf/36.jpg[/IMG]
为陈醒民题词(1939年4月18日)
[IMG]http://dytjl.nease.net/msf/37.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6

为延安《新中华报》题词(1939年4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38.jpg[/IMG]
为抗大题词(1939年4月19日)
[IMG]http://dytjl.nease.net/msf/39.jpg[/IMG]
为延安出版的《中国妇女》杂志题词(1939年6月1日)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0.jpg[/IMG]
为蒋灿题词(1939年7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1.jpg[/IMG]
为延安世界语协会展览会题词(1939年12月9日)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2.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6

为抗大开展生产运动题词(1939年)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3.jpg[/IMG]
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成立两周年题词(1940年)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4.jpg[/IMG]
为儿童节题词(1940年4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5.jpg[/IMG]
为“五四”青年节题词(1940年)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6.jpg[/IMG]
为叶志强题词(1940年7月1日)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7.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7

为《美洲华侨日报》创刊题词(1940年7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8.jpg[/IMG]
为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王仲方等几位青年题词(1941年春节)
[IMG]http://dytjl.nease.net/msf/49.jpg[/IMG]
为儿童节题词(1941年4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50.jpg[/IMG]
为中共中央党校题词(1941年冬)
[IMG]http://dytjl.nease.net/msf/51.jpg[/IMG]
为纪念儿童节题词(1942年4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52.jpg[/IMG]

yq1007 发表于 2005-6-15 12:37

为生产英雄惠中权题词(1943年1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53.jpg[/IMG]
为严炳武题词(1943年)
[IMG]http://dytjl.nease.net/msf/54.jpg[/IMG]
为王燮权题词(1943年)
[IMG]http://dytjl.nease.net/msf/55.jpg[/IMG]
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个人生产展览会题词(1944年5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56.jpg[/IMG]
为抗日战争胜利题词(1945年9月)
[IMG]http://dytjl.nease.net/msf/57.jpg[/IMG]

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